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余孩稚时,闻田野传诵,已识其趣;出游四方,所至闾巷无不道此相训切。今葛君自得遂取以名堂,盖其词意质而劝戒深,殆非文于言语者所能窥也。
凡人衣食、居处、嗜好之须,当身而足,则所留固狭矣。然而念迫于室家,莫之赢焉;爱牵于子孙,不能业焉。四民百艺a,朝营暮逐,各竞其力,各私其求,虽危而终不惧,已多而犹不足者,以其所留不止于一身故也。嗟夫!若是则诚不可禁已。虽然,其留者则必与是心俱。彼心不丧,术不谬,阡连陌接,谷量山积,而隐诸方寸之小b,无惭焉可也。不然,则货虽留而心不足以留也。留之家,家不能受;留之子孙,子孙不能守。甚至刑祸戮辱,水火盗贼,俄反顾失之,皆是也。故广欲莫如少取,多贪莫如寡愿,有得莫如无争。货虽不留,心足以留也。岂惟田野闾巷,而士君子何独不然!
葛君宅才数亩,无高垣大屋之居,桑麻果树,依约可数。有二子,行称其文,卑躬侧履c,非礼不动,草衣木食,自乐其乐。然后知方寸之小为无穷,而所留者异乎人之留也。若夫由是以致其用,则犹外物也哉!
(《叶适集》卷十)
a 四民:古代称士、农、工、商为“四民”,也泛指从事不同职业的人。
b 方寸之小:指人的内心。
c 侧履:犹如侧足、侧立,是极恭谨谦逊之貌。
“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我在孩童时,听到乡村里传诵这句谚语,就已懂得它的旨趣;长大后,我外出游学,所到之处没有不用这句话来互相劝勉的。如今葛自得将其拿来为他的堂取名,大概因为这句话的含义质朴且劝勉戒惧的作用深刻,恐怕不是话说得漂亮的文士所能窥见的。
大凡一个人的衣食、居处、嗜好所需,只为满足他本人,那么他所留存的就不會很多。然而,人们的思想受家庭所迫,觉得没有为家里留下什么财富;受爱护子孙的感情所牵制,觉得没有为他们置下什么产业。士、农、工、商各行各业的人,朝朝暮暮经营追求,每个人都拼命竞争,每个人都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即使危险也不惧怕,得到的已经很多了,却仍不满足,都是因为他所留存的不止供给他一个人的缘故。唉!如此看来,那就确实不能禁止人们对财富的追求了。尽管如此,人们所留存的也必须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如果不违背良心,方法也不悖谬,即使田地连片,谷物堆积得像小山一样,但在自己的心中审度一下,觉得没有什么惭愧的,这也是可以的。否则,虽然财产留存下来了,但良心却没有一起留存下来。那么,这财产留给家庭,家庭不能承受;留给子孙,子孙不能保有。甚至会遭到刑戮杀身之祸,或者遭受水火之灾、被盗被劫,回头看看丧失财产的原因,大多因此而来。所以欲望大不如少获取,贪图多不如少追求,有所得不如少争执。这样,财产虽然没有遗留下来,可是良心却足以留给后世子孙。这句话怎能只针对乡村之人,难道士君子不该这样做吗!
葛君所住的地方只有几亩,没有高墙大屋,桑麻果树也隐约可数。他的两个儿子,行为和道德相称,恭谨谦逊,不符合礼仪的事不去做,过着草衣木食的清苦生活,却以自己的这种生活方式为乐事。这样,才知道葛君的内心是无穷的,而他留给子孙的也不同于其他人所留存的。至于人们从葛君的留耕堂中得到的启发,对于葛君来说,犹如身外之物,只是人们自己的事情罢了。
文章开头“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的谣谚,出自北宋贺亢的诗:“有客来相问,如何是治生。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从诗中可以得知,这句话谈的是“治生”问题,也就是如何经营家业或者谋生计。作者在首段便指出,四方人家无不以此谣谚相互勉励,葛自得还取“留耕”二字作为自己的堂名,原因就在于这句话蕴含着深刻的警示和启发意义。
接着第二段,作者暂时抛开“耕”字,而围绕“留”字进行发挥。其中“其留者则必与是心俱”是作者所要阐发的观点,说的是一个人留给后世子孙的财产必须要与其良心相称,换而言之,就是财产应该通过正当手段获得,要问心无愧;否则,即使留给后世子孙,也会贻患无穷。继而,作者又提出了第二个观点:“广欲莫如少取,多贪莫如寡愿,有得莫如无争。货虽不留,心足以留也。”就是要人们寡愿少取,懂得知足,最后虽然没能给子孙留下财产,却留下了一颗贤德之心。在作者看来,一颗善良、纯洁之心,远比连片的土地、堆积如山的粮食重要。“岂惟田野闾巷,而士君子何独不然”一句,让我们明白了作者的用意,他是在提醒或者告诫当时的为官者(也包括作者自己)应该洁身自好,坚守为官之德,这才是“传家之宝”。
最后一段回到葛自得身上来,叙述了葛君的家业及其子的良好德行,为的是点明主旨,“所留者”是一个“耕”字和“心”字,亦即谦恭谨慎、忠厚本分、自食其力的品质,这才是“留耕”二字的真谛所在。
还需指出的是,文中的“方寸地”,实乃一语双关,既指小片的土田,又指人心。宋代罗大经《鹤林玉露》“方寸地”条记载:“俗语云:‘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指心而言也。”也就是说,子孙费心经营的,不仅仅是上辈留下的些许田地,更是祖上传下来的那颗“良心”,它是一个家族兴旺发达的基础。(海涛)
凡人衣食、居处、嗜好之须,当身而足,则所留固狭矣。然而念迫于室家,莫之赢焉;爱牵于子孙,不能业焉。四民百艺a,朝营暮逐,各竞其力,各私其求,虽危而终不惧,已多而犹不足者,以其所留不止于一身故也。嗟夫!若是则诚不可禁已。虽然,其留者则必与是心俱。彼心不丧,术不谬,阡连陌接,谷量山积,而隐诸方寸之小b,无惭焉可也。不然,则货虽留而心不足以留也。留之家,家不能受;留之子孙,子孙不能守。甚至刑祸戮辱,水火盗贼,俄反顾失之,皆是也。故广欲莫如少取,多贪莫如寡愿,有得莫如无争。货虽不留,心足以留也。岂惟田野闾巷,而士君子何独不然!
葛君宅才数亩,无高垣大屋之居,桑麻果树,依约可数。有二子,行称其文,卑躬侧履c,非礼不动,草衣木食,自乐其乐。然后知方寸之小为无穷,而所留者异乎人之留也。若夫由是以致其用,则犹外物也哉!
(《叶适集》卷十)
注释:
a 四民:古代称士、农、工、商为“四民”,也泛指从事不同职业的人。
b 方寸之小:指人的内心。
c 侧履:犹如侧足、侧立,是极恭谨谦逊之貌。
大意:
“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我在孩童时,听到乡村里传诵这句谚语,就已懂得它的旨趣;长大后,我外出游学,所到之处没有不用这句话来互相劝勉的。如今葛自得将其拿来为他的堂取名,大概因为这句话的含义质朴且劝勉戒惧的作用深刻,恐怕不是话说得漂亮的文士所能窥见的。
大凡一个人的衣食、居处、嗜好所需,只为满足他本人,那么他所留存的就不會很多。然而,人们的思想受家庭所迫,觉得没有为家里留下什么财富;受爱护子孙的感情所牵制,觉得没有为他们置下什么产业。士、农、工、商各行各业的人,朝朝暮暮经营追求,每个人都拼命竞争,每个人都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即使危险也不惧怕,得到的已经很多了,却仍不满足,都是因为他所留存的不止供给他一个人的缘故。唉!如此看来,那就确实不能禁止人们对财富的追求了。尽管如此,人们所留存的也必须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如果不违背良心,方法也不悖谬,即使田地连片,谷物堆积得像小山一样,但在自己的心中审度一下,觉得没有什么惭愧的,这也是可以的。否则,虽然财产留存下来了,但良心却没有一起留存下来。那么,这财产留给家庭,家庭不能承受;留给子孙,子孙不能保有。甚至会遭到刑戮杀身之祸,或者遭受水火之灾、被盗被劫,回头看看丧失财产的原因,大多因此而来。所以欲望大不如少获取,贪图多不如少追求,有所得不如少争执。这样,财产虽然没有遗留下来,可是良心却足以留给后世子孙。这句话怎能只针对乡村之人,难道士君子不该这样做吗!
葛君所住的地方只有几亩,没有高墙大屋,桑麻果树也隐约可数。他的两个儿子,行为和道德相称,恭谨谦逊,不符合礼仪的事不去做,过着草衣木食的清苦生活,却以自己的这种生活方式为乐事。这样,才知道葛君的内心是无穷的,而他留给子孙的也不同于其他人所留存的。至于人们从葛君的留耕堂中得到的启发,对于葛君来说,犹如身外之物,只是人们自己的事情罢了。
【点评】
文章开头“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的谣谚,出自北宋贺亢的诗:“有客来相问,如何是治生。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从诗中可以得知,这句话谈的是“治生”问题,也就是如何经营家业或者谋生计。作者在首段便指出,四方人家无不以此谣谚相互勉励,葛自得还取“留耕”二字作为自己的堂名,原因就在于这句话蕴含着深刻的警示和启发意义。
接着第二段,作者暂时抛开“耕”字,而围绕“留”字进行发挥。其中“其留者则必与是心俱”是作者所要阐发的观点,说的是一个人留给后世子孙的财产必须要与其良心相称,换而言之,就是财产应该通过正当手段获得,要问心无愧;否则,即使留给后世子孙,也会贻患无穷。继而,作者又提出了第二个观点:“广欲莫如少取,多贪莫如寡愿,有得莫如无争。货虽不留,心足以留也。”就是要人们寡愿少取,懂得知足,最后虽然没能给子孙留下财产,却留下了一颗贤德之心。在作者看来,一颗善良、纯洁之心,远比连片的土地、堆积如山的粮食重要。“岂惟田野闾巷,而士君子何独不然”一句,让我们明白了作者的用意,他是在提醒或者告诫当时的为官者(也包括作者自己)应该洁身自好,坚守为官之德,这才是“传家之宝”。
最后一段回到葛自得身上来,叙述了葛君的家业及其子的良好德行,为的是点明主旨,“所留者”是一个“耕”字和“心”字,亦即谦恭谨慎、忠厚本分、自食其力的品质,这才是“留耕”二字的真谛所在。
还需指出的是,文中的“方寸地”,实乃一语双关,既指小片的土田,又指人心。宋代罗大经《鹤林玉露》“方寸地”条记载:“俗语云:‘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指心而言也。”也就是说,子孙费心经营的,不仅仅是上辈留下的些许田地,更是祖上传下来的那颗“良心”,它是一个家族兴旺发达的基础。(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