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杏花是比较寻常的花,在成都平原很容易见到。每年2月底到3月上旬次第开花,至寒露而落叶,桃树、梨树则在清明节前后开花萌芽,故民间有“桃花开、杏花败,李子花儿才开开”的农谚。也许当地人更看重桃树的经济利益,龙泉山著名的蟠桃树漫山遍野,硬枝盘空,撑开一蓬红花,一座山都似乎变轻了,俨然成了春天的风标。杏花在成都平原则不那么显眼,它们往往小规模地存活着,在那些万年青、蔷薇围合起来的花圃里,透过篱笆,可以见到杏花的演变术。花开时像梅花,每朵五瓣,枝上无叶。含苞之际是红色,开放以后逐渐变淡,最后变成白色。这方面,诗人杨万里的描述无疑是最具实证主义色彩的:道白非真白,言红不若红。请君红白外,别眼看天工。在靡丽的色泽之上,只有那十几茎花蕊,像血红的倒刺,述说着从某个搏杀的梦境历险脱危的故事,而满树繁花俱为故事吸引,开得丰满而静谧,一团团妖冶的火焰把整个枝条都包起来,为了得到进一步凸显,杏花竟然不需要一片叶子的衬托。所以,杏花的枝条总让我奇怪地联想到梅花,有关老枝开花的奇异现实,就立在我眼前。
《太平广记》“董仙”条,引用《神仙传》记载,三国时吴董奉隐居匡山。为人治病分文不取,但叫病愈者植杏五株,积久成林,达十余万株,这就是杏林的出典。但杏林吹拂的仁者之风,在唐代以后,就遭遇到了“妖风”的渗透与侵袭。同样在《太平广记》里,转录了《会昌解颐录》中《刘立》一条,刘立见一杏园,花盛发,中有妇女十数人。立驻马观之,有一女,年可十五六,亦近垣中窥。这就出现了一个动人的画面:男人伸长脖子往杏园里张望美色,而一个美女也正在近垣中窥着男人。围墙,成为了一个吹气如兰的道具。这种欲近故远的修辞策略,在古典文学里本是家常便饭,但我们一当读到此,还是忍不住心旷神怡。这就让我觉得,所谓杏园、杏花,与女色的纠葛本就是浑然天成的。因此,围墙就绝对不是皇帝的新衣。
宋朝诗人吴文英在《思佳客》里咏叹:
“钗燕拢云睡起时。隔墙折得杏花枝。青春半面妆如画,细雨三更花又飞。轻爱别,旧相知。断肠青冢几斜晖。断红一任风吹起,结习空时不点衣。”
这隔墙折得杏花枝肯定是美妙的,其肢体美学的造型,主要是得力于隔墙,尤其是宽而厚的江南庭院里的白墙。因为没有白墙的衬托,杏花似乎就容易成为无根之木,成为寒风的妹妹。再仔细一点,那些蜿蜒而绵亘的女墙,俨然成为了传统文化为杏花铸造起的一道美学屏风,不然的话,杏花就难以笑立春风。在难以记述的有关杏花的诗词里,容易让我们发现,装饰主义的围墙,反而是以实用主义的骨架出现的,它不但与杏花互为彰显,以半遮半蔽的朦胧,进一步激发了雨雾里的古典氛围,也为攀枝折花的登徒子们,搭建了情欲的阶梯,成为了斜刺里插入伦理的传帮带模范。
很值得注意的是元代白朴的杂剧《墙头马上》。它的源头是《井底引银瓶》的素材,早就受到民间艺人的重视。元陶宗仪《辍耕录》载金院本有《鸳鸯简》及《墙头马(上)》各一本,《南词叙录》载南戏有《裴少难墙头马上》。而宋话本《西山一窟鬼》中更有如捻青梅窥小(少)俊,似骑红杏出墙头的插词。在此基础上,白朴的剧本也大大丰富了原诗的内容。更重要的是,白朴虽然以传统故事为围墙框架,他却把人物置身于圍墙之内,围墙由爱情的道具,再变为情欲的保护者,直到红杏与伦理的围墙彻底合璧。红杏李千金竟然在裴少爷家后院躲藏了长达七年,生了一男一女,这种伟大的“淫奔”,这种现在看来老掉牙的藏娇故事,为什么一再获得民间情怀的咏叹?说明了杏树的风化,在进一步撑开一树风月的同时,也得到了民间文化的认可。
堆积在杏树沃土里的文化养料如此丰厚,就难免让人对杏树产生一些拟人化联想。清代褚人获《坚瓠续集》卷二也说:“圊人于元旦日初出时,反斧斑驳锤枣树数下,祝曰:汝若不实,我必伐汝,名曰嫁枣。”果木居然开嫁,李树亦然,后更有嫁杏、嫁桔之说。具体证据就是,宋代李冠卿在扬州所居的堂前,有杏树一株,花多而不实,好看而不实用。媒婆就说了:来春与你嫁了此杏!冬日,忽携酒一樽来,说是婚家“撞门酒”,乃索处女红裙一条系在杏上,然后奠酒辞祝再三,春果结子无数。(见宋庞元英《文昌杂录》)而从杏花围墙突围到女性的春情漫溢,从杏子的外观到女性的眼睛以及性器的隐喻,与其说是杏的天性,不如说是男权主义的文化欲求,将杏树培植成了自己性情的偶像。
奇怪的是,风流成性的才子李渔在《闲情偶记·种植部》里颇为横蛮地评论道:“种杏不实者,以处子常系之裙系树上,便结累累。予初不信,而试之果然。是树性喜淫者,莫过于杏,予尝名为风流树。噫,树木何取于人,人何亲于树木,而契爱若此,动乎情也?情能动物,况于人乎!必宜于处子之裙者,以情贵乎专;已字人者,情有所分而不聚也。予谓此法既验于杏,亦可推而广之。凡树木之不实者,皆当系以美女之裳;即男子之不能诞育者,亦当衣以佳人之裤。盖世间慕女色而爱处子,可以情感而使之动者,岂止一杏而已哉!”
说这话都不想想,成年把石榴裙当作卧榻的李渔,怎么如此痛恨起杏花来了呢?莫不是有人勾引走了自己心爱的女人,转而对着树木歇斯底里?哲学家说没有无缘无故的爱,自然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而对动植物进行阶级、道德成分的分析,看来并不是后来者的发明,李渔早就是实践者了。
宋祁的词今仅存几首,以一句“红杏枝头春意闹”就足以傲视千古。为什么说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对此,李渔在《窥词管见》里再次横蛮地评论道:争斗有声之谓闹。桃李争春则有之;红杏闹春,予实未之见也。闹字可用,则吵字、斗字、打字,皆可用矣。显然,李渔并不认为闹有何高明。红杏之闹,是否只跟叫春近之呢?过于拘泥于现实之象,李渔自然容易为现实所累了。相反,王国维《人间词话》则盛赞说:“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我的看法是,很显然,李渔的确是受到了红杏的深度刺激所致,显得过于孟浪了。
在唐时吴融的《途中见杏花》“一枝红杏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的开启之下,墙头红杏频频激发骚人墨客的灵感。当然,我们最熟悉的自然是叶绍翁 《游园不值》。此诗应该是脱胎于陆游的《马上作》:“平桥小陌雨初收,淡日穿云翠霭浮;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叶绍翁写园的一角,宛如窥视女性之一点也。在出墙来的前面加上了提示性的关不住,突出了春意的奔涌,自然让我们联想起那些从宫阙流水里飘出的红叶题诗之类。
中国古人历来有将“花”与“鸟”并称的审美倾向,与杏花、海棠密切相关的鸟,往往是白鹇。白鹇自古就是名贵的观赏鸟,唐代诗人李白曾写下“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的名句,在我看来,白鹇之色与杏花的红艳,构成了一种隐喻的转折,而“鹇”之“闲”,又昭示了古人的隐逸、孤洁向度。清朝文官的官服上,五品官的图样便是白鹇。
在平民生活中,庭院一般不种杏树,因而又有杏树不兴人的民俗。乡村种植杏树多在村外,杏耐贫瘠干旱,收获早,在五月的大麦成熟时,杏子也成熟了。杏子因为软,与女人的脸面近之,农人将谷草铺在树下,摇动树干,杏子就不会跌烂。其实,古时民间是广泛种植杏树的,因为杏也是染料。这主要是指杏树根和杏树皮。杏树的寿命约20年,树老干枯,人们将根和皮取下,捣碎煮烂,再晾干,就成为了杏黄的膏子。
《本草纲目》载,杏仁甘苦温冷,有小毒。两仁者杀人,可以毒狗。可见,具有情欲燃素的东西,有毒,不过是其威力的一种体现罢了。
每到春末,杏花、桃花、梨花都凋谢了,疯狂的油菜花犹如经历起义似的消耗之后,萎顿下来,也渐渐为葱绿的叶片所淹没,绿色主宰了大地。我行至那些篱笆墙边,那不再逸出墙头的杏花,使得篱笆墙空空如也,近乎稻草人。
《太平广记》“董仙”条,引用《神仙传》记载,三国时吴董奉隐居匡山。为人治病分文不取,但叫病愈者植杏五株,积久成林,达十余万株,这就是杏林的出典。但杏林吹拂的仁者之风,在唐代以后,就遭遇到了“妖风”的渗透与侵袭。同样在《太平广记》里,转录了《会昌解颐录》中《刘立》一条,刘立见一杏园,花盛发,中有妇女十数人。立驻马观之,有一女,年可十五六,亦近垣中窥。这就出现了一个动人的画面:男人伸长脖子往杏园里张望美色,而一个美女也正在近垣中窥着男人。围墙,成为了一个吹气如兰的道具。这种欲近故远的修辞策略,在古典文学里本是家常便饭,但我们一当读到此,还是忍不住心旷神怡。这就让我觉得,所谓杏园、杏花,与女色的纠葛本就是浑然天成的。因此,围墙就绝对不是皇帝的新衣。
宋朝诗人吴文英在《思佳客》里咏叹:
“钗燕拢云睡起时。隔墙折得杏花枝。青春半面妆如画,细雨三更花又飞。轻爱别,旧相知。断肠青冢几斜晖。断红一任风吹起,结习空时不点衣。”
这隔墙折得杏花枝肯定是美妙的,其肢体美学的造型,主要是得力于隔墙,尤其是宽而厚的江南庭院里的白墙。因为没有白墙的衬托,杏花似乎就容易成为无根之木,成为寒风的妹妹。再仔细一点,那些蜿蜒而绵亘的女墙,俨然成为了传统文化为杏花铸造起的一道美学屏风,不然的话,杏花就难以笑立春风。在难以记述的有关杏花的诗词里,容易让我们发现,装饰主义的围墙,反而是以实用主义的骨架出现的,它不但与杏花互为彰显,以半遮半蔽的朦胧,进一步激发了雨雾里的古典氛围,也为攀枝折花的登徒子们,搭建了情欲的阶梯,成为了斜刺里插入伦理的传帮带模范。
很值得注意的是元代白朴的杂剧《墙头马上》。它的源头是《井底引银瓶》的素材,早就受到民间艺人的重视。元陶宗仪《辍耕录》载金院本有《鸳鸯简》及《墙头马(上)》各一本,《南词叙录》载南戏有《裴少难墙头马上》。而宋话本《西山一窟鬼》中更有如捻青梅窥小(少)俊,似骑红杏出墙头的插词。在此基础上,白朴的剧本也大大丰富了原诗的内容。更重要的是,白朴虽然以传统故事为围墙框架,他却把人物置身于圍墙之内,围墙由爱情的道具,再变为情欲的保护者,直到红杏与伦理的围墙彻底合璧。红杏李千金竟然在裴少爷家后院躲藏了长达七年,生了一男一女,这种伟大的“淫奔”,这种现在看来老掉牙的藏娇故事,为什么一再获得民间情怀的咏叹?说明了杏树的风化,在进一步撑开一树风月的同时,也得到了民间文化的认可。
堆积在杏树沃土里的文化养料如此丰厚,就难免让人对杏树产生一些拟人化联想。清代褚人获《坚瓠续集》卷二也说:“圊人于元旦日初出时,反斧斑驳锤枣树数下,祝曰:汝若不实,我必伐汝,名曰嫁枣。”果木居然开嫁,李树亦然,后更有嫁杏、嫁桔之说。具体证据就是,宋代李冠卿在扬州所居的堂前,有杏树一株,花多而不实,好看而不实用。媒婆就说了:来春与你嫁了此杏!冬日,忽携酒一樽来,说是婚家“撞门酒”,乃索处女红裙一条系在杏上,然后奠酒辞祝再三,春果结子无数。(见宋庞元英《文昌杂录》)而从杏花围墙突围到女性的春情漫溢,从杏子的外观到女性的眼睛以及性器的隐喻,与其说是杏的天性,不如说是男权主义的文化欲求,将杏树培植成了自己性情的偶像。
奇怪的是,风流成性的才子李渔在《闲情偶记·种植部》里颇为横蛮地评论道:“种杏不实者,以处子常系之裙系树上,便结累累。予初不信,而试之果然。是树性喜淫者,莫过于杏,予尝名为风流树。噫,树木何取于人,人何亲于树木,而契爱若此,动乎情也?情能动物,况于人乎!必宜于处子之裙者,以情贵乎专;已字人者,情有所分而不聚也。予谓此法既验于杏,亦可推而广之。凡树木之不实者,皆当系以美女之裳;即男子之不能诞育者,亦当衣以佳人之裤。盖世间慕女色而爱处子,可以情感而使之动者,岂止一杏而已哉!”
说这话都不想想,成年把石榴裙当作卧榻的李渔,怎么如此痛恨起杏花来了呢?莫不是有人勾引走了自己心爱的女人,转而对着树木歇斯底里?哲学家说没有无缘无故的爱,自然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而对动植物进行阶级、道德成分的分析,看来并不是后来者的发明,李渔早就是实践者了。
宋祁的词今仅存几首,以一句“红杏枝头春意闹”就足以傲视千古。为什么说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对此,李渔在《窥词管见》里再次横蛮地评论道:争斗有声之谓闹。桃李争春则有之;红杏闹春,予实未之见也。闹字可用,则吵字、斗字、打字,皆可用矣。显然,李渔并不认为闹有何高明。红杏之闹,是否只跟叫春近之呢?过于拘泥于现实之象,李渔自然容易为现实所累了。相反,王国维《人间词话》则盛赞说:“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我的看法是,很显然,李渔的确是受到了红杏的深度刺激所致,显得过于孟浪了。
在唐时吴融的《途中见杏花》“一枝红杏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的开启之下,墙头红杏频频激发骚人墨客的灵感。当然,我们最熟悉的自然是叶绍翁 《游园不值》。此诗应该是脱胎于陆游的《马上作》:“平桥小陌雨初收,淡日穿云翠霭浮;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叶绍翁写园的一角,宛如窥视女性之一点也。在出墙来的前面加上了提示性的关不住,突出了春意的奔涌,自然让我们联想起那些从宫阙流水里飘出的红叶题诗之类。
中国古人历来有将“花”与“鸟”并称的审美倾向,与杏花、海棠密切相关的鸟,往往是白鹇。白鹇自古就是名贵的观赏鸟,唐代诗人李白曾写下“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的名句,在我看来,白鹇之色与杏花的红艳,构成了一种隐喻的转折,而“鹇”之“闲”,又昭示了古人的隐逸、孤洁向度。清朝文官的官服上,五品官的图样便是白鹇。
在平民生活中,庭院一般不种杏树,因而又有杏树不兴人的民俗。乡村种植杏树多在村外,杏耐贫瘠干旱,收获早,在五月的大麦成熟时,杏子也成熟了。杏子因为软,与女人的脸面近之,农人将谷草铺在树下,摇动树干,杏子就不会跌烂。其实,古时民间是广泛种植杏树的,因为杏也是染料。这主要是指杏树根和杏树皮。杏树的寿命约20年,树老干枯,人们将根和皮取下,捣碎煮烂,再晾干,就成为了杏黄的膏子。
《本草纲目》载,杏仁甘苦温冷,有小毒。两仁者杀人,可以毒狗。可见,具有情欲燃素的东西,有毒,不过是其威力的一种体现罢了。
每到春末,杏花、桃花、梨花都凋谢了,疯狂的油菜花犹如经历起义似的消耗之后,萎顿下来,也渐渐为葱绿的叶片所淹没,绿色主宰了大地。我行至那些篱笆墙边,那不再逸出墙头的杏花,使得篱笆墙空空如也,近乎稻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