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创世神话的一种类型,洪水神话广泛存在于傣泰民族神话中,不同的传说版本虽呈现出各民族多元文化的差异,但其传说的故事梗概和主要母题却总是趋于一致。对于本文洪水神话“葫芦”母题的分析,笔者采用了学者 对神话进行的结构性分析[1]—运用结构语言学的理论,将一个神话故事分为不同的结构单元,从这些结构单元入手分析并寻求各个结构单元之间的联系,而不仅仅是注意神话故事的细节。
关键词:傣泰民族;洪水神话
一、有关恬神的洪水神话[2]
葫芦神话广泛流传于中国南部的云南、广东、广州地区,并逐渐传播到越南北部、老挝和东南亚的其他广大地区,葫芦神话在这一区域的民族中得以传承。白傣和黑傣的地方志中有着相似的关于恬神和葫芦神话的《澜沧史话》;其他民族,如泰泐、老族、克木族都有以上相同的神話传说和信仰。[3]
二、恬神神话传说版本一
其神话故事结构单元如下:
1.三位地上首领统治着地上——2.恬神命令地上的人要根据他的指令行事——3.地上的人不听信恬神的命令——4.恬神发动大洪水——5.水牛鼻孔里长出了葫芦藤,葫芦里产生了很多人——6.所有的人都不听信恬神的命令——7.恬神派遣坤库和坤空下界统治人类——8.坤库和坤空对人类的统治漠不关心——9.平民百姓生活在苦难中——10.恬神派遣坤布洛下界统治人类,恬神再没召神返回。
鼻孔是人和动物呼吸的重要通道,呼吸即为生命的象征,鼻孔自然也是维持生命重要的“场所”,葫芦苗长出确为生命的出现,但其为植物的生命体征,不能代表人和动物的生命体征;为暗示新生命的出现,附有生命意义的葫芦苗刚好从动物体征的牛鼻孔里长出,这便可解释为—动物体征的新生命即将出现。
鼻孔长出葫芦苗的水牛确为恬神所赐,将这种关系连接起来,可简化为:恬神—水牛—葫芦—新生命,从前往后来看,这种关系有着“施”与“受”,“给”与“得”的关系逻辑,前者“施”(“给”),后者“受”(“得”),在这种关系中,将任何前者和后者移除,其关系逻辑仍然存在;将关系中的中间部分移除,其关系逻辑同样存在;如此,就可得到—也同样恬神赐予葫芦生人这一关系逻辑。
三、恬神相关洪水神话版本二
1.故事结构单元归纳
1.套嫩(泰语为 )和套老(泰语为 )统治着人类——2.天上的恬神给地上的人类制定准则——3.地上的动物不按照恬神制定的准则行事——4.恬神掀起倾盆大雨冲刷人间——5.八个葫芦里面长出了男男女女——6.这些男男女女都能谋生——7.此后,人们做什么、怎么做、都依据地上的统治规则。
其故事结构单元之间的关系逻辑同样可以简化为:恬神—葫芦—新生命,同样有着“施”与“受”,“给”与“得”的关系逻辑,也同样可以得出恬神赐予葫芦生人这一关系逻辑。
可见,以上两个相关恬神洪水神话的版本中,虽然并非共有所有结构单元,但两个版本中的确有基本相同或相似的结构单元。“新生”这一结构单元中,都有“葫芦生人”这一母题。
与恬神有关的洪水神话实为傣泰民族的创世神话之一—恬神创造了人。通过对以上神话结构单元的分析,笔者发现,“新生”这一结构单元作为整个神话故事结构中的连接点承前启后,将整个神话故事划分为两种发展趋势—“新生”之前,人类不遵守神的指示,世间混乱无章,人类遭受劫难;“新生”之后,人类重生,谨遵教诲,崇敬恬神,遵循人间规章制度而生,百姓安居乐业。而“新生”这一结构单元中的重要元素是葫芦,葫芦的出现预示恬神的原谅和仁慈,葫芦不再只作为神话故事的转折,也作为恬神形象的转折—恬神不再只是毁灭人类的神的形象,也是保护人类的神的形象。葫芦的出现还是人类思想和态度的一个转折——原始先民不再无视恬神的存在,而开始有了崇敬恬神的意识。
2.恬神相关洪水神话中形成“葫芦”母题的分析
对于傣泰民族的原始先民将葫芦作为恬神洪水神话中的重要转折形象,笔者分析其原因如下:
(1)社会基础—葫芦强大的生命力和美好的生机
傣泰民族原始先民居住的地区气候湿热,适宜葫芦的大片生长,葫芦作为生活中最常见的植物,果实易结,且一藤多果,其丰盛多产、长势喜人的形象自然能引起傣泰原始先民的注意进而会产生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祈愿。葫芦在傣泰民族生活的地区中也以瓜(泰语为“ ”或“ ”,泰语中也将“瓜”称作“葫芦”)的形象出现,可以大胆猜测,葫芦也是傣泰民族原始先民生活中的食物来源,且葫芦也被作为生活器具来为原始先民的生产和生活服务。人们相信葫芦是生机勃勃的象征,是生命延续发展的重要生产资料,在傣泰民族先民中形成一定的社会基础,人们幻想并相信在灾难面前葫芦能为他们带来生机并延续生命,这些都体现了傣泰民族先民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傣泰民族对葫芦的的这种想象力和创造力也被纳入恬神相关的洪水故事结构中。
(2)傣泰民族原始先民对葫芦的自然崇拜和万物有灵信仰
气候和地理的优势,加之微乎其微的人为破坏,使得傣泰民族原始先民生活在物产丰富的环境中,山川瑰丽秀美,林间繁茂奇异。面对强大的自然和世间万物,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傣泰原始先民能深深感受到人类自身的渺小和无助,这时候往往最是那些长势甚好或外形独大的形象容易作为原始先民的自然崇拜对象,因为人们相信这些形象的灵气更盛方能长成如此独特之象。葫芦旺盛的生命力、繁殖力和强大的适应力自然在万物中凸显出来成为原始先民的主要崇拜对象,他们崇拜葫芦,希望葫芦能给自己和族群带来好运。在洪灾出现之际,原始先民将这种葫芦崇拜中的敬意和祈愿表达出来以求消灾减难,对葫芦的这种崇拜也纳入到洪水神话的叙事结构中。
(3)文化基础——葫芦具有成为文化符号的潜质,常被先民视为女性母体加以崇拜[4]
葫芦中空多籽,拥有很强的繁殖能力,多籽与“多子”谐音,故葫芦多籽便成为一种符号特征—葫芦寓意”多子”—寓意新生命不断出现—寓意生命不息。由于其具有多籽的符号特性,傣泰原始先民在面对洪水灾难时总希望出现葫芦这一征兆以期生命不断—在恬神相关的洪水神话中,受到恬神惩罚的人类遭到洪水袭击全部丧命(除了拥有统治权利的首领),但他们并未因为洪水而断绝后代,因为葫芦出现并生出了人,这些葫芦生出的人其实也是那些死于洪水中的先民的后代。
葫芦除了多籽的符号特性以外,由于其外形与孕妇的肚子相像还常被傣泰民族先民视为女性母体加以崇拜。女性母体是新生命的发源地,在这种崇拜之下,傣泰民族原始先民相信葫芦也是新生命的发源地。遭遇洪灾灭世时,他们相信葫芦中能孕育出新生命,生出新的人。所以,在恬神相关的洪水神话中,傣泰民族原始先民将这种对葫芦的母体崇拜放之其中以强化后世对葫芦的崇拜。
可见,傣泰原始先民对葫芦的自然崇拜和母体崇拜都与“新生”息息相关,这与傣泰民族原始社会人丁稀少、自然灾难频发、险象环生、社会生产力低下、生命难保等环境下对繁衍生命的渴望的逻辑相符合,而且葫芦多籽、形似母体的特性都作为物质载体的前提被纳入洪水神话中并符合“葫芦生人”这一母题的逻辑结构,以上这些都使得“葫芦生人”这一母题与洪水神话保持了高度的联系。
四、结语
恬神相关的洪水神话作为傣泰民族创世神话中一类重要的代表,在划分结构单元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结构性分析之后发现其基本一致的叙事结构和逻辑结构中又含有相同的“葫芦生人”的母题,这是叙事结构背后共有的社会基础、文化基础、思想基础影响而成的—葫芦强大的生命力和美好的生机这一形象、傣泰民族原始先民对葫芦的自然崇拜和万物有灵信仰、葫芦具有成为文化符号的潜质,常被先民视为女性母体加以崇拜、傣泰民族原始先民的原始思维等都共同构成了恬神相关洪水神话结构单元中“葫芦生人”这一母题的基础。
参考文献:
注释:
关键词:傣泰民族;洪水神话
一、有关恬神的洪水神话[2]
葫芦神话广泛流传于中国南部的云南、广东、广州地区,并逐渐传播到越南北部、老挝和东南亚的其他广大地区,葫芦神话在这一区域的民族中得以传承。白傣和黑傣的地方志中有着相似的关于恬神和葫芦神话的《澜沧史话》;其他民族,如泰泐、老族、克木族都有以上相同的神話传说和信仰。[3]
二、恬神神话传说版本一
其神话故事结构单元如下:
1.三位地上首领统治着地上——2.恬神命令地上的人要根据他的指令行事——3.地上的人不听信恬神的命令——4.恬神发动大洪水——5.水牛鼻孔里长出了葫芦藤,葫芦里产生了很多人——6.所有的人都不听信恬神的命令——7.恬神派遣坤库和坤空下界统治人类——8.坤库和坤空对人类的统治漠不关心——9.平民百姓生活在苦难中——10.恬神派遣坤布洛下界统治人类,恬神再没召神返回。
鼻孔是人和动物呼吸的重要通道,呼吸即为生命的象征,鼻孔自然也是维持生命重要的“场所”,葫芦苗长出确为生命的出现,但其为植物的生命体征,不能代表人和动物的生命体征;为暗示新生命的出现,附有生命意义的葫芦苗刚好从动物体征的牛鼻孔里长出,这便可解释为—动物体征的新生命即将出现。
鼻孔长出葫芦苗的水牛确为恬神所赐,将这种关系连接起来,可简化为:恬神—水牛—葫芦—新生命,从前往后来看,这种关系有着“施”与“受”,“给”与“得”的关系逻辑,前者“施”(“给”),后者“受”(“得”),在这种关系中,将任何前者和后者移除,其关系逻辑仍然存在;将关系中的中间部分移除,其关系逻辑同样存在;如此,就可得到—也同样恬神赐予葫芦生人这一关系逻辑。
三、恬神相关洪水神话版本二
1.故事结构单元归纳
1.套嫩(泰语为 )和套老(泰语为 )统治着人类——2.天上的恬神给地上的人类制定准则——3.地上的动物不按照恬神制定的准则行事——4.恬神掀起倾盆大雨冲刷人间——5.八个葫芦里面长出了男男女女——6.这些男男女女都能谋生——7.此后,人们做什么、怎么做、都依据地上的统治规则。
其故事结构单元之间的关系逻辑同样可以简化为:恬神—葫芦—新生命,同样有着“施”与“受”,“给”与“得”的关系逻辑,也同样可以得出恬神赐予葫芦生人这一关系逻辑。
可见,以上两个相关恬神洪水神话的版本中,虽然并非共有所有结构单元,但两个版本中的确有基本相同或相似的结构单元。“新生”这一结构单元中,都有“葫芦生人”这一母题。
与恬神有关的洪水神话实为傣泰民族的创世神话之一—恬神创造了人。通过对以上神话结构单元的分析,笔者发现,“新生”这一结构单元作为整个神话故事结构中的连接点承前启后,将整个神话故事划分为两种发展趋势—“新生”之前,人类不遵守神的指示,世间混乱无章,人类遭受劫难;“新生”之后,人类重生,谨遵教诲,崇敬恬神,遵循人间规章制度而生,百姓安居乐业。而“新生”这一结构单元中的重要元素是葫芦,葫芦的出现预示恬神的原谅和仁慈,葫芦不再只作为神话故事的转折,也作为恬神形象的转折—恬神不再只是毁灭人类的神的形象,也是保护人类的神的形象。葫芦的出现还是人类思想和态度的一个转折——原始先民不再无视恬神的存在,而开始有了崇敬恬神的意识。
2.恬神相关洪水神话中形成“葫芦”母题的分析
对于傣泰民族的原始先民将葫芦作为恬神洪水神话中的重要转折形象,笔者分析其原因如下:
(1)社会基础—葫芦强大的生命力和美好的生机
傣泰民族原始先民居住的地区气候湿热,适宜葫芦的大片生长,葫芦作为生活中最常见的植物,果实易结,且一藤多果,其丰盛多产、长势喜人的形象自然能引起傣泰原始先民的注意进而会产生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祈愿。葫芦在傣泰民族生活的地区中也以瓜(泰语为“ ”或“ ”,泰语中也将“瓜”称作“葫芦”)的形象出现,可以大胆猜测,葫芦也是傣泰民族原始先民生活中的食物来源,且葫芦也被作为生活器具来为原始先民的生产和生活服务。人们相信葫芦是生机勃勃的象征,是生命延续发展的重要生产资料,在傣泰民族先民中形成一定的社会基础,人们幻想并相信在灾难面前葫芦能为他们带来生机并延续生命,这些都体现了傣泰民族先民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傣泰民族对葫芦的的这种想象力和创造力也被纳入恬神相关的洪水故事结构中。
(2)傣泰民族原始先民对葫芦的自然崇拜和万物有灵信仰
气候和地理的优势,加之微乎其微的人为破坏,使得傣泰民族原始先民生活在物产丰富的环境中,山川瑰丽秀美,林间繁茂奇异。面对强大的自然和世间万物,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傣泰原始先民能深深感受到人类自身的渺小和无助,这时候往往最是那些长势甚好或外形独大的形象容易作为原始先民的自然崇拜对象,因为人们相信这些形象的灵气更盛方能长成如此独特之象。葫芦旺盛的生命力、繁殖力和强大的适应力自然在万物中凸显出来成为原始先民的主要崇拜对象,他们崇拜葫芦,希望葫芦能给自己和族群带来好运。在洪灾出现之际,原始先民将这种葫芦崇拜中的敬意和祈愿表达出来以求消灾减难,对葫芦的这种崇拜也纳入到洪水神话的叙事结构中。
(3)文化基础——葫芦具有成为文化符号的潜质,常被先民视为女性母体加以崇拜[4]
葫芦中空多籽,拥有很强的繁殖能力,多籽与“多子”谐音,故葫芦多籽便成为一种符号特征—葫芦寓意”多子”—寓意新生命不断出现—寓意生命不息。由于其具有多籽的符号特性,傣泰原始先民在面对洪水灾难时总希望出现葫芦这一征兆以期生命不断—在恬神相关的洪水神话中,受到恬神惩罚的人类遭到洪水袭击全部丧命(除了拥有统治权利的首领),但他们并未因为洪水而断绝后代,因为葫芦出现并生出了人,这些葫芦生出的人其实也是那些死于洪水中的先民的后代。
葫芦除了多籽的符号特性以外,由于其外形与孕妇的肚子相像还常被傣泰民族先民视为女性母体加以崇拜。女性母体是新生命的发源地,在这种崇拜之下,傣泰民族原始先民相信葫芦也是新生命的发源地。遭遇洪灾灭世时,他们相信葫芦中能孕育出新生命,生出新的人。所以,在恬神相关的洪水神话中,傣泰民族原始先民将这种对葫芦的母体崇拜放之其中以强化后世对葫芦的崇拜。
可见,傣泰原始先民对葫芦的自然崇拜和母体崇拜都与“新生”息息相关,这与傣泰民族原始社会人丁稀少、自然灾难频发、险象环生、社会生产力低下、生命难保等环境下对繁衍生命的渴望的逻辑相符合,而且葫芦多籽、形似母体的特性都作为物质载体的前提被纳入洪水神话中并符合“葫芦生人”这一母题的逻辑结构,以上这些都使得“葫芦生人”这一母题与洪水神话保持了高度的联系。
四、结语
恬神相关的洪水神话作为傣泰民族创世神话中一类重要的代表,在划分结构单元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结构性分析之后发现其基本一致的叙事结构和逻辑结构中又含有相同的“葫芦生人”的母题,这是叙事结构背后共有的社会基础、文化基础、思想基础影响而成的—葫芦强大的生命力和美好的生机这一形象、傣泰民族原始先民对葫芦的自然崇拜和万物有灵信仰、葫芦具有成为文化符号的潜质,常被先民视为女性母体加以崇拜、傣泰民族原始先民的原始思维等都共同构成了恬神相关洪水神话结构单元中“葫芦生人”这一母题的基础。
参考文献: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