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论读书》是弗朗西斯·培根《培根随笔》中一篇较广为人知的作品,它以其优美的文笔,警示的语言一直受到人们的赞赏,经久不衰。《论读书》自问世以来被翻译成为多国文字,而在中国,较为流传的版本则当属王佐良译文。本文则从泰特勒翻译三原则对王佐良《论读书》译文进行探讨分析。
【关键词】:《论读书》;王佐良;泰特勒翻译三原则
引言
弗朗西斯·培根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重要的散文家、哲学家,其主要著作有《新工具》、《学术的进展》、《新大西岛》等。培根的作品语言简洁,思想深邃,富含丰富的哲理。其中,《论读书》是培根最为知名的一篇散文之一。《论读书》发表于1635年,是《培根文笔》中的一篇,在这篇散文中,培根详细论述了为什么要读书、读什么书、怎样读书等一系列问题。培根的作品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包括《论读书》在内,其作品中很多句子都已经演变成为警示名言被人们所传诵。王佐良也称赞培根的作品“篇幅很短,却充满深刻的见解,表达方式力求扼要,而又周到。”《论读书》在中国也被多个翻译工作者翻译成多种版本,其中王佐良的译本是最能被中国读者所接受且流传最广的,也是最受好评的一个。其译文采用半文言文方式,语言流畅,优美,一直以来受到国内读者诸多赞扬。此外,该译文读来朗朗上口且容易理解,对中国读者来说可读性极强。本文将以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翻译为理论基础,意在解读王佐良《论读书》译文之美。
1.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理论
文艺复兴的继续发展使得十七至十九世纪西方翻译理论也不断发展壮大。在此期间,英国翻译理论发展尤为突出,一些著名的翻译家及翻译理论不断涌现,翻译界出现百花齐放的局面。其中,泰特勒和他的翻译三原则理论问世以后对后世影响极大。亚历山大·弗雷泽·泰特勒,曾做过历史教授和律师,但他酷爱翻译。1790年,作为一名翻译家,泰特勒出版了《论翻译的原则》一文,文章一经发表便在翻译界引起巨大反响。谭载喜在《西方翻译简史》中称泰特勒在西方历史上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翻译理论,他的翻译理论是整个西方翻译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在《论翻译的原则》一书中,泰特勒提出了翻译三原则理论。
1.1 优秀的翻译的定义
在深入探讨翻译原则之前,泰特勒指出,对如何成为一个好的译者来说,人们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译者只需要传达原文思想及情绪。也就是说,在这个基础上,译者是被允许对原文做出调整及润色的。第二种观点,对一个好的译者来说,不仅需要传递原文意思和精神,也需要传递出原文的风格及笔调。从这点来说,好的译者应该保留原文特点,甚至可以连原文中的缺陷也一并保留。意识到这两种观点之后,泰特勒对什么是好的翻译下了定义。泰特勒认为,在一个好的翻译中,原文所具备的优点在翻译成另一种语言的过程中,应该完全被体现出来,能够使目的语背景的人们能够像源语言背景人们对原文得到同样的理解和强烈的感觉。也就是说,源语言所具备的在目标语中需要通过译者再现,而读者需要像源语言读者一样对原文拥有同等的感觉。
1.2泰特勒翻译三原则
接着,泰特勒具体提出了翻译三原则理论。第一,译文需要完全复写出原文的思想。第二,译文的风格与笔调需要与原文保持一致。第三,譯文需保持原文的通顺。
对第一个原则来说,泰特勒指出了译者所拥有的知识和能力的重要性。他强调,一个译者需要对源语言和所翻译题材都具备相当充分的了解。此外,泰特勒还指出一个好的译作不应该出现模棱两可或词义模糊的现象。如果出现对词义把握不准确的情况,译者则需要对原文进行综合考虑,选出最适合全文或最贴近原作者平时写作思想的用词来翻译,不可以对原文的词义不清现象进行效仿,更不可对多义词作出多种解释。泰特勒还指出,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该自由选择添加或删减词语。但是他所添加的内容,必须与原文相关,或者能使译文思想表达更加清晰的。所删减的内容,在原文中必须是处于冗余或次要位置的。否则,译者是不被鼓励擅自添加或删减任何内容的。泰特勒认为第一个原则在三项原则中处于首要地位,在翻译过程中应该首先被考虑。
针对第二个原则,泰特勒指出,一个译者必须具备理解原文风格及笔调并将其准确翻译出来的能力。无论原作是何种表达风格,译作都应该将其呈现出来。在泰特勒看来,虽然这项翻译原则没有第一项重要,但对译者来说,准确翻译原文的风格及笔调比准确翻译原文思想更难做到。泰特勒就此以荷马为例,指出荷马的语言非常具有力度且非常简洁,写作时还经常使用想象,典故和明喻等手法。然而,其翻译版本却过多使用隐喻表达,这是不能被接收的。此外,泰特勒还进一步指出译者只有具备准确的鉴赏力,才可以成功地模仿出原文的风格和笔调。
泰特勒把第三个原则列为翻译过程中最难实现的一个原则。他是这样描写的,对一个人来说,走在梁规上还要保持优雅和自由是非常困难的,译者同样如此。他还把翻译比作绘画,指出译者和画家的工作都是在模仿,然而它们的难度却完全不同。绘画可以采用与原作相同颜色的颜料,且不用担心临摹出来的作品会与原作风格不同。翻译却与此不同。译者用的是与原作不同的颜料,却被要求传递与原作相同的效果和力度。译者进行翻译时,不可复制原作的笔法,需要用自己的笔法翻译出能产生同样感觉的作品。泰特勒称译者必须用原作者的灵魂,又以他自己的器官来说话。
2.对王佐良《论读书》译文翻译的赏析
2.1思想
在第一个原则中,泰特勒强调了作为一个译者专业性的重要性。在这点上,王佐良作为一个出色的诗人,多产的翻译家和精通英国文学的教授,已经将多部英文散文,诗歌及小说翻译成中文,并将多部著名的中文作品翻译成英文被世界所知,对中华文化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毋庸置疑,他在英汉互译方面显示了极强的专业能力。
此外,本章将从《论读书》三个翻译版本出发分析王佐良译本在传达原意方面的优点。
Reading maketh a full man; conference a ready man; and writing an exact man. 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 -王佐良
读书使人渊博,论辩使人机敏,写作使人精细。 -廖运范
读书使人充实,谈话使人敏捷,动笔使人精确。 -高健
可以看出,这三个版本虽然用词不同,但几乎都做到了传达原意。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writing”一词的翻译。可以看出,在王佐良的译文中,将其译为“笔记”,廖运范将其译为“写作”,高健则将其译为“动笔”。通过查阅《牛津高阶双语词典》可以得知,“write”有七种解释。其基本意义为“以书面形式制作一些供人阅读及使用的作品”。此外,它还有“在信件或支票上填写信息”等含义。“writing”在词典上也有六种意义。它基本意义指的是“写书或文章的活动”。译者在翻译时到底采用何种意义需要仔细考虑。第一条原则中泰特勒指出,遇到词义不清时,译者应该选择与原文意思最一致,或与作者的思考模式最相近的词汇。从上下文来看,这句话后面是 “if a man write little, he had need have a great memory”。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writing”不够,他必须拥有超强的记忆力。从此处可以推断出,“writing”译为“笔记”则更为准确。译为“写作”会缺乏准确性。译为“动笔”则没有“笔记”显得正式。
2.2风格与笔调
培根写作语言简洁,优美,富有哲理,其写作风格也是如此。王佐良称赞培根的文字清晰明确,结构紧凑,风格独特。培根能够旁征博引,运用生动的想象,特别是其诗一般的语言和多变的节奏,使其文章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此外,培根还擅长运用修辞,如排比和类比等,来润色他的文章。在王佐良对《论读书》的翻译中,王佐良通过半文言文形式恰当地保留了原文的写作风格。下面是译文中较为出彩的句子。
Studies serve for delight, for ornament, and for ability.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
Histories make men wise; poets, witty; the mathematics subtile; natural philosophy deep; moral, grave; logic and rhetoric able to contend.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
Some books also may be read by deputy, and extracts made of them by others; but that would be, only in the less important arguments, and the meaner sort of book: else distilled books are like common distilled waters, flashy things. 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淡而无味矣。
从这些例子中可以看出,培根在《论读书》中运用的语言比较正式,庄重和优雅,整篇文章哲理性强,意义深远。王佐良保留了此种写作笔调,在翻译中多次使用排比,重复的手法,如“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使人明智,使人灵秀,使人周密”等。译文也多次使用四字句结构。一方面,这些翻译技巧使译文拥有对称美,读来朗朗上口,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语言的力度。文言文中“亦”,“其”’,“者“,“矣”等字使得译文显得十分地道且拥有古典美。有些读者可能会觉得使用文言词汇会使译文晦涩难懂,但通读全文会发现半文言文并不影响中国读者对文章的理解。
2.3通顺
第三原则被泰特勒称为翻译过程中最难的一部分。在这一原则中,泰特勒指出译者应当译出原文所拥有的通顺。他同样表明翻译不比写作,翻译的工作要相对困难。王佐良需要使用与英语各方面都不同的汉语来表现出与英语表达相同的效果。通过王佐良的译文,可以看出王佐良成功还原了原文的神韵,与原文几乎产生了同样的阅读效果。下面是王佐良译文中的一些例子。
They perfect nature, and are perfected by experience: for natural abilities are like natural plants, that need pruning by study. 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华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
Read not to contradict and confute; nor to believe and take for granted; nor to find talk and discourse; but to weigh and consider. 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只为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
从这些節选中,读者就可以感觉到王佐良似乎不是在从事翻译,而是在进行自己的写作。王佐良把语言运用地如此巧妙以至于翻译出来的作品使人感觉像是他本人所作,整篇译文非常符合汉语习惯,可读性很强,同时不失忠实性。比如,“they perfect nature”被翻译为“补天然之不足”,“perfect”的翻译非常值得借鉴,读来通顺流畅让读者一目了然。“that need pruning by study”的翻译同样可圈可点,“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打破了英语从句和语法结构,使中国读者更容易理解。半文言文在给译文增色的同时,也使整篇译文更加通顺。
3.结论
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理论自被提出以来就一直被很多翻译工作者视为翻译的评判标准,在中西方翻译界都产生了巨大影响。法国作家瓦莱里·拉尔博曾表示,如果他的翻译专著能够和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理论归为一类的话,他便没有遗憾了。中国受其影响最深的当属严复及其提出的翻译三原则—“信、达、雅”。一直以来,许多学者都将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和严复的进行对比分析,可见严复的理论深受泰特勒的影响。
以泰特勒的翻译理论为标准,可以看出王佐良对《论读书》的翻译遵循了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准确地传达了原作的思想,与原文风格笔调保持一致,且保持了原作的通顺流畅。王佐良的译文作为好的译文的典范,值得每一个翻译者学习。
参考文献:
[1]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Z]. 8.牛津:牛津大学出版社,商务印书馆,2014: 2413.
[2]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M].3.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 :129-132.
[3]王佐良.英国散文的流变[M].1.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8:31.
[4]王佐良.王佐良全集[M].1.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6:140-142.
[5]Robinson Douglas. Western Translation Theory[M].1.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6 :209-211.
【关键词】:《论读书》;王佐良;泰特勒翻译三原则
引言
弗朗西斯·培根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重要的散文家、哲学家,其主要著作有《新工具》、《学术的进展》、《新大西岛》等。培根的作品语言简洁,思想深邃,富含丰富的哲理。其中,《论读书》是培根最为知名的一篇散文之一。《论读书》发表于1635年,是《培根文笔》中的一篇,在这篇散文中,培根详细论述了为什么要读书、读什么书、怎样读书等一系列问题。培根的作品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包括《论读书》在内,其作品中很多句子都已经演变成为警示名言被人们所传诵。王佐良也称赞培根的作品“篇幅很短,却充满深刻的见解,表达方式力求扼要,而又周到。”《论读书》在中国也被多个翻译工作者翻译成多种版本,其中王佐良的译本是最能被中国读者所接受且流传最广的,也是最受好评的一个。其译文采用半文言文方式,语言流畅,优美,一直以来受到国内读者诸多赞扬。此外,该译文读来朗朗上口且容易理解,对中国读者来说可读性极强。本文将以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翻译为理论基础,意在解读王佐良《论读书》译文之美。
1.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理论
文艺复兴的继续发展使得十七至十九世纪西方翻译理论也不断发展壮大。在此期间,英国翻译理论发展尤为突出,一些著名的翻译家及翻译理论不断涌现,翻译界出现百花齐放的局面。其中,泰特勒和他的翻译三原则理论问世以后对后世影响极大。亚历山大·弗雷泽·泰特勒,曾做过历史教授和律师,但他酷爱翻译。1790年,作为一名翻译家,泰特勒出版了《论翻译的原则》一文,文章一经发表便在翻译界引起巨大反响。谭载喜在《西方翻译简史》中称泰特勒在西方历史上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翻译理论,他的翻译理论是整个西方翻译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在《论翻译的原则》一书中,泰特勒提出了翻译三原则理论。
1.1 优秀的翻译的定义
在深入探讨翻译原则之前,泰特勒指出,对如何成为一个好的译者来说,人们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译者只需要传达原文思想及情绪。也就是说,在这个基础上,译者是被允许对原文做出调整及润色的。第二种观点,对一个好的译者来说,不仅需要传递原文意思和精神,也需要传递出原文的风格及笔调。从这点来说,好的译者应该保留原文特点,甚至可以连原文中的缺陷也一并保留。意识到这两种观点之后,泰特勒对什么是好的翻译下了定义。泰特勒认为,在一个好的翻译中,原文所具备的优点在翻译成另一种语言的过程中,应该完全被体现出来,能够使目的语背景的人们能够像源语言背景人们对原文得到同样的理解和强烈的感觉。也就是说,源语言所具备的在目标语中需要通过译者再现,而读者需要像源语言读者一样对原文拥有同等的感觉。
1.2泰特勒翻译三原则
接着,泰特勒具体提出了翻译三原则理论。第一,译文需要完全复写出原文的思想。第二,译文的风格与笔调需要与原文保持一致。第三,譯文需保持原文的通顺。
对第一个原则来说,泰特勒指出了译者所拥有的知识和能力的重要性。他强调,一个译者需要对源语言和所翻译题材都具备相当充分的了解。此外,泰特勒还指出一个好的译作不应该出现模棱两可或词义模糊的现象。如果出现对词义把握不准确的情况,译者则需要对原文进行综合考虑,选出最适合全文或最贴近原作者平时写作思想的用词来翻译,不可以对原文的词义不清现象进行效仿,更不可对多义词作出多种解释。泰特勒还指出,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该自由选择添加或删减词语。但是他所添加的内容,必须与原文相关,或者能使译文思想表达更加清晰的。所删减的内容,在原文中必须是处于冗余或次要位置的。否则,译者是不被鼓励擅自添加或删减任何内容的。泰特勒认为第一个原则在三项原则中处于首要地位,在翻译过程中应该首先被考虑。
针对第二个原则,泰特勒指出,一个译者必须具备理解原文风格及笔调并将其准确翻译出来的能力。无论原作是何种表达风格,译作都应该将其呈现出来。在泰特勒看来,虽然这项翻译原则没有第一项重要,但对译者来说,准确翻译原文的风格及笔调比准确翻译原文思想更难做到。泰特勒就此以荷马为例,指出荷马的语言非常具有力度且非常简洁,写作时还经常使用想象,典故和明喻等手法。然而,其翻译版本却过多使用隐喻表达,这是不能被接收的。此外,泰特勒还进一步指出译者只有具备准确的鉴赏力,才可以成功地模仿出原文的风格和笔调。
泰特勒把第三个原则列为翻译过程中最难实现的一个原则。他是这样描写的,对一个人来说,走在梁规上还要保持优雅和自由是非常困难的,译者同样如此。他还把翻译比作绘画,指出译者和画家的工作都是在模仿,然而它们的难度却完全不同。绘画可以采用与原作相同颜色的颜料,且不用担心临摹出来的作品会与原作风格不同。翻译却与此不同。译者用的是与原作不同的颜料,却被要求传递与原作相同的效果和力度。译者进行翻译时,不可复制原作的笔法,需要用自己的笔法翻译出能产生同样感觉的作品。泰特勒称译者必须用原作者的灵魂,又以他自己的器官来说话。
2.对王佐良《论读书》译文翻译的赏析
2.1思想
在第一个原则中,泰特勒强调了作为一个译者专业性的重要性。在这点上,王佐良作为一个出色的诗人,多产的翻译家和精通英国文学的教授,已经将多部英文散文,诗歌及小说翻译成中文,并将多部著名的中文作品翻译成英文被世界所知,对中华文化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毋庸置疑,他在英汉互译方面显示了极强的专业能力。
此外,本章将从《论读书》三个翻译版本出发分析王佐良译本在传达原意方面的优点。
Reading maketh a full man; conference a ready man; and writing an exact man. 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 -王佐良
读书使人渊博,论辩使人机敏,写作使人精细。 -廖运范
读书使人充实,谈话使人敏捷,动笔使人精确。 -高健
可以看出,这三个版本虽然用词不同,但几乎都做到了传达原意。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writing”一词的翻译。可以看出,在王佐良的译文中,将其译为“笔记”,廖运范将其译为“写作”,高健则将其译为“动笔”。通过查阅《牛津高阶双语词典》可以得知,“write”有七种解释。其基本意义为“以书面形式制作一些供人阅读及使用的作品”。此外,它还有“在信件或支票上填写信息”等含义。“writing”在词典上也有六种意义。它基本意义指的是“写书或文章的活动”。译者在翻译时到底采用何种意义需要仔细考虑。第一条原则中泰特勒指出,遇到词义不清时,译者应该选择与原文意思最一致,或与作者的思考模式最相近的词汇。从上下文来看,这句话后面是 “if a man write little, he had need have a great memory”。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writing”不够,他必须拥有超强的记忆力。从此处可以推断出,“writing”译为“笔记”则更为准确。译为“写作”会缺乏准确性。译为“动笔”则没有“笔记”显得正式。
2.2风格与笔调
培根写作语言简洁,优美,富有哲理,其写作风格也是如此。王佐良称赞培根的文字清晰明确,结构紧凑,风格独特。培根能够旁征博引,运用生动的想象,特别是其诗一般的语言和多变的节奏,使其文章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此外,培根还擅长运用修辞,如排比和类比等,来润色他的文章。在王佐良对《论读书》的翻译中,王佐良通过半文言文形式恰当地保留了原文的写作风格。下面是译文中较为出彩的句子。
Studies serve for delight, for ornament, and for ability.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
Histories make men wise; poets, witty; the mathematics subtile; natural philosophy deep; moral, grave; logic and rhetoric able to contend.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
Some books also may be read by deputy, and extracts made of them by others; but that would be, only in the less important arguments, and the meaner sort of book: else distilled books are like common distilled waters, flashy things. 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淡而无味矣。
从这些例子中可以看出,培根在《论读书》中运用的语言比较正式,庄重和优雅,整篇文章哲理性强,意义深远。王佐良保留了此种写作笔调,在翻译中多次使用排比,重复的手法,如“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使人明智,使人灵秀,使人周密”等。译文也多次使用四字句结构。一方面,这些翻译技巧使译文拥有对称美,读来朗朗上口,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语言的力度。文言文中“亦”,“其”’,“者“,“矣”等字使得译文显得十分地道且拥有古典美。有些读者可能会觉得使用文言词汇会使译文晦涩难懂,但通读全文会发现半文言文并不影响中国读者对文章的理解。
2.3通顺
第三原则被泰特勒称为翻译过程中最难的一部分。在这一原则中,泰特勒指出译者应当译出原文所拥有的通顺。他同样表明翻译不比写作,翻译的工作要相对困难。王佐良需要使用与英语各方面都不同的汉语来表现出与英语表达相同的效果。通过王佐良的译文,可以看出王佐良成功还原了原文的神韵,与原文几乎产生了同样的阅读效果。下面是王佐良译文中的一些例子。
They perfect nature, and are perfected by experience: for natural abilities are like natural plants, that need pruning by study. 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华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
Read not to contradict and confute; nor to believe and take for granted; nor to find talk and discourse; but to weigh and consider. 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只为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
从这些節选中,读者就可以感觉到王佐良似乎不是在从事翻译,而是在进行自己的写作。王佐良把语言运用地如此巧妙以至于翻译出来的作品使人感觉像是他本人所作,整篇译文非常符合汉语习惯,可读性很强,同时不失忠实性。比如,“they perfect nature”被翻译为“补天然之不足”,“perfect”的翻译非常值得借鉴,读来通顺流畅让读者一目了然。“that need pruning by study”的翻译同样可圈可点,“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打破了英语从句和语法结构,使中国读者更容易理解。半文言文在给译文增色的同时,也使整篇译文更加通顺。
3.结论
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理论自被提出以来就一直被很多翻译工作者视为翻译的评判标准,在中西方翻译界都产生了巨大影响。法国作家瓦莱里·拉尔博曾表示,如果他的翻译专著能够和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理论归为一类的话,他便没有遗憾了。中国受其影响最深的当属严复及其提出的翻译三原则—“信、达、雅”。一直以来,许多学者都将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和严复的进行对比分析,可见严复的理论深受泰特勒的影响。
以泰特勒的翻译理论为标准,可以看出王佐良对《论读书》的翻译遵循了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准确地传达了原作的思想,与原文风格笔调保持一致,且保持了原作的通顺流畅。王佐良的译文作为好的译文的典范,值得每一个翻译者学习。
参考文献:
[1]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Z]. 8.牛津:牛津大学出版社,商务印书馆,2014: 2413.
[2]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M].3.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 :129-132.
[3]王佐良.英国散文的流变[M].1.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8:31.
[4]王佐良.王佐良全集[M].1.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6:140-142.
[5]Robinson Douglas. Western Translation Theory[M].1.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6 :209-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