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尔泰地区在清代一直隶属于乌里雅苏台将军所属科布多参赞大臣管辖。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清政府设阿尔泰办事大臣,但仍归科布多参赞大臣统领。民国成立后,阿尔泰办事大臣改为阿尔泰办事长官,首任长官为著名的土尔扈特蒙古部首领帕勒塔。阿尔泰作为独立的行政区,由北京中华民国中央政府直接管辖。
1911年(宣统三年)辛亥革命后,外蒙古地区在沙皇俄国的策划下于当年11月10日宣布独立。第二年,刚宣布独立的外蒙古便派兵攻占了科布多,并企图进一步占领与科布多毗连的阿尔泰地区。因新疆及时派兵增援,击退了沙皇俄国支持下的外蒙军队对阿尔泰地区的侵扰,暂时粉碎了外蒙古分裂势力对阿尔泰地区的野心。但孤悬于西北边陲,与沙俄及外蒙古相邻且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阿尔泰地区的危机仍未解除。
面对这一危机,时任新疆省长兼督军的杨增新认为:阿尔泰地区与新疆唇齿相依,“阿存则新疆可保,阿亡则新疆难以独全。阿山应以新疆为根本;新疆应恃阿山为屏障”。因此,呈复中央政府将阿尔泰归并新疆,改区为道,统一管辖。1919年(民国8年)6月1日民国中央政府发布大总统令“阿尔泰办事长官着即裁撤,所辖区域归并新疆省,改设阿山道”。6月13日杨增新奉大总统令任命周务学署阿山道道尹并设县治、县佐。布尔津设县治,布伦托海设县佐。7月1日阿山道正式成立。从此,原由中央直辖的“阿尔泰特别区”划归新疆省行政管辖范围,直接由新疆省长兼督军管理。阿尔泰地区1919年(民国8年)归并新疆以前,属中央直辖,所需军政费用即协饷完全由中央财政直拨。中央直拨的协饷多为中国银行及交通银行发行的钞票,每月定额为两万元。因路途遥远,交通不便,所拨款项经常不能按期运到。为此,时常激起兵变。1919年3月7日因办事长官张庆桐贪污扣饷,曾激起兵变,导致财政局长、外交局长等多人被杀,张庆桐本人亦被囚禁,兵变首领甚至宣布阿尔泰独立。这一事变几经周折才告平息。
为了解决因中央拨发的协饷不能按期到达,所需军政费用无着落的财政困难,阿尔泰办事长官公署曾自行印发过一种期票(临时钞券),称作“阿尔泰通用银券”,面额只有壹元、伍元、拾元三种。用于因中央直拨的经费不能按时拨到时,先行发放兵饷并流通市面,待协饷拨到后再行兑换。此种临时钞券的发行总额一般以拨款数为限,即亦为两万元,流通于阿勒泰地区。货币单位为“元”,与中央拨来的现钞一致,便于流通及兑换。
1919年7月阿尔泰归属新疆省后,所需军政费用“概由新疆挹注,不再请领部款,藉以减轻中央负担”。“后经新疆省长以省票七钱收兑阿勒泰兑条(即‘阿尔泰通用银券’)壹元之价,全部收回阿票”。因“阿尔泰通用银券”发行时间短,流通范围小,数量亦有限,且纸质更不宜保存。因此,该“通用银券”实物流传下来的很少,向为收藏界所珍视。
这里介绍的“阿尔泰通用银券”,是1918年(民国7年)印制的,在北京印刷,纸质与图案均比较精美。面额有壹元、伍元、拾元共计三种,分别介绍如下。
壹圆券(图1):尺寸为146×87mm,横式,正面主色为蓝灰色,中间图景为阿尔泰行署外景,门前马路上有四轮马车、自行车及行人。左右两侧分别标注面额“壹圆”,左侧“壹圆”两字下方盖有一长方形阳文篆字红泥印小图章,文为“财政局印”,中间上首盖一仿宋体椭圆形章,文为“阿尔泰行政公署财政局”。背面为网状图案,呈浅绿色,中间“壹圆”两字上盖一长方形大官印,文为阳文篆字“阿尔泰财政局关防”,上首票边盖有与正面相同的椭圆形章作为骑缝章,并有毛笔骑缝编号。
伍圆券(图2):尺寸为146×87mm,横式,正面主色为浅绿色,图案完全同“壹圆”券。但右下角盖有俄文签名图章,正中盖长方形关防大官印,左侧面额“伍圆”上及上端骑缝处盖有财政局的椭圆形章,骑缝处并有毛笔字的编号。背面为网状图案,呈橘黄色,中间“伍圆”两字右侧加盖一满文章,文为“Ta Yu-wan”(汉译“伍圆”);左侧加盖一哈萨克文章,文为“Bes Yan” (汉译“伍圆”)。
拾圆券(图3):尺寸为160×102mm,横式,正面主色为枣红色,图案完全同“壹圆”券。右下角盖有俄文签名图章,但不够清晰。左下角盖有红泥印“财政局印”篆字小图章,此外再无其它图章。背面图案有变化,四角各有一个带边齿的圆轮,呈蓝灰色,中间“拾圆”两字右侧加盖一满文图章,文为“Arban Yu-wan”(汉译“拾圆”);左侧加盖一哈萨克文图章,文为“On Yan”(汉译“拾圆”)。正中盖一长方形关防大官印,上端骑缝处盖有财政局的椭圆形章及写有毛笔字的编号。
(责任编辑:高聪明)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
1911年(宣统三年)辛亥革命后,外蒙古地区在沙皇俄国的策划下于当年11月10日宣布独立。第二年,刚宣布独立的外蒙古便派兵攻占了科布多,并企图进一步占领与科布多毗连的阿尔泰地区。因新疆及时派兵增援,击退了沙皇俄国支持下的外蒙军队对阿尔泰地区的侵扰,暂时粉碎了外蒙古分裂势力对阿尔泰地区的野心。但孤悬于西北边陲,与沙俄及外蒙古相邻且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阿尔泰地区的危机仍未解除。
面对这一危机,时任新疆省长兼督军的杨增新认为:阿尔泰地区与新疆唇齿相依,“阿存则新疆可保,阿亡则新疆难以独全。阿山应以新疆为根本;新疆应恃阿山为屏障”。因此,呈复中央政府将阿尔泰归并新疆,改区为道,统一管辖。1919年(民国8年)6月1日民国中央政府发布大总统令“阿尔泰办事长官着即裁撤,所辖区域归并新疆省,改设阿山道”。6月13日杨增新奉大总统令任命周务学署阿山道道尹并设县治、县佐。布尔津设县治,布伦托海设县佐。7月1日阿山道正式成立。从此,原由中央直辖的“阿尔泰特别区”划归新疆省行政管辖范围,直接由新疆省长兼督军管理。阿尔泰地区1919年(民国8年)归并新疆以前,属中央直辖,所需军政费用即协饷完全由中央财政直拨。中央直拨的协饷多为中国银行及交通银行发行的钞票,每月定额为两万元。因路途遥远,交通不便,所拨款项经常不能按期运到。为此,时常激起兵变。1919年3月7日因办事长官张庆桐贪污扣饷,曾激起兵变,导致财政局长、外交局长等多人被杀,张庆桐本人亦被囚禁,兵变首领甚至宣布阿尔泰独立。这一事变几经周折才告平息。
为了解决因中央拨发的协饷不能按期到达,所需军政费用无着落的财政困难,阿尔泰办事长官公署曾自行印发过一种期票(临时钞券),称作“阿尔泰通用银券”,面额只有壹元、伍元、拾元三种。用于因中央直拨的经费不能按时拨到时,先行发放兵饷并流通市面,待协饷拨到后再行兑换。此种临时钞券的发行总额一般以拨款数为限,即亦为两万元,流通于阿勒泰地区。货币单位为“元”,与中央拨来的现钞一致,便于流通及兑换。
1919年7月阿尔泰归属新疆省后,所需军政费用“概由新疆挹注,不再请领部款,藉以减轻中央负担”。“后经新疆省长以省票七钱收兑阿勒泰兑条(即‘阿尔泰通用银券’)壹元之价,全部收回阿票”。因“阿尔泰通用银券”发行时间短,流通范围小,数量亦有限,且纸质更不宜保存。因此,该“通用银券”实物流传下来的很少,向为收藏界所珍视。
这里介绍的“阿尔泰通用银券”,是1918年(民国7年)印制的,在北京印刷,纸质与图案均比较精美。面额有壹元、伍元、拾元共计三种,分别介绍如下。
壹圆券(图1):尺寸为146×87mm,横式,正面主色为蓝灰色,中间图景为阿尔泰行署外景,门前马路上有四轮马车、自行车及行人。左右两侧分别标注面额“壹圆”,左侧“壹圆”两字下方盖有一长方形阳文篆字红泥印小图章,文为“财政局印”,中间上首盖一仿宋体椭圆形章,文为“阿尔泰行政公署财政局”。背面为网状图案,呈浅绿色,中间“壹圆”两字上盖一长方形大官印,文为阳文篆字“阿尔泰财政局关防”,上首票边盖有与正面相同的椭圆形章作为骑缝章,并有毛笔骑缝编号。
伍圆券(图2):尺寸为146×87mm,横式,正面主色为浅绿色,图案完全同“壹圆”券。但右下角盖有俄文签名图章,正中盖长方形关防大官印,左侧面额“伍圆”上及上端骑缝处盖有财政局的椭圆形章,骑缝处并有毛笔字的编号。背面为网状图案,呈橘黄色,中间“伍圆”两字右侧加盖一满文章,文为“Ta Yu-wan”(汉译“伍圆”);左侧加盖一哈萨克文章,文为“Bes Yan” (汉译“伍圆”)。
拾圆券(图3):尺寸为160×102mm,横式,正面主色为枣红色,图案完全同“壹圆”券。右下角盖有俄文签名图章,但不够清晰。左下角盖有红泥印“财政局印”篆字小图章,此外再无其它图章。背面图案有变化,四角各有一个带边齿的圆轮,呈蓝灰色,中间“拾圆”两字右侧加盖一满文图章,文为“Arban Yu-wan”(汉译“拾圆”);左侧加盖一哈萨克文图章,文为“On Yan”(汉译“拾圆”)。正中盖一长方形关防大官印,上端骑缝处盖有财政局的椭圆形章及写有毛笔字的编号。
(责任编辑:高聪明)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