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趋向补语不再表示人或事物的空间位移方向 而表示某种状态或结果时 趋向补语就不再表示趋向意义了 而是引申意义。 趋向补语的引申用法总是在趋向动词基本意义上的引申 它们之间有着内在的某种联系。 本文针对趋向补语的引申意义进行研究,先分析了“V1+V2+来”的8类用法,再具体分析“V+起来”来的引申用法,及趋向补语所出现的偏误,从而提出具体的教学方法,游戏法以及口诀法。在本文的研究中,希望可以帮助到具体的对外汉语教学。
【关键词】:趋向补语;引申义; V+起来
第一章:趋向补语的引申用法
1.1.1趋向补语的引申用法
当趋向补语不再表示人或事物的空间位移方向 而表示某种状态或结果时 趋向补语就不再表示趋向意义了 而是引申意义。 趋向补语的引申用法总是在趋向动词基本意义上的引申 它们之间有着内在的某种联系。
本人归纳了一下,趋向补语表示某种状态和结果如下:
(1)表示达到所追求的结果 例如 :娶上了新媳妇
(2)表示达到心目中的标准 例如 :看不上这人
(3)表示能回答对方的问题 例如 :这个问题我回答不上来
(4)表示动作进行达到了某一时间 数量 例如: 这房间住一晚要花上好几百块呢。
(5)表示达不到所说的程度 例如 这个小实验谈不上是研究
(6)在比较说法中 表示相差某一数量 例如 结果比规定时间迟上了半小时 。
1.1.2 复合趋向补语“V1+V2+来”的引申用法
《趋向补语通释》[]中将趋向补语的意思分成了三类:一类是趋向意义,一类是结果意义,一类是状态意义。本文主要研究的是趋向补语的引申意义,即趋向补语表结果和状态的情况。趋向补语中:“V1+进来”“ V1+回来”“V1+开来”只有表示趋向的本义用法,所以以下要说明的“V1+V2来”的引申义只有四个: “V1+上来 ”“V1+下来 ”“V1+出来 ”“V1+过来 ” 。
V1+上来
(1)表示地位(位置)、职位从低到高的變化
(2)表示成功地、正确地完成某事,达到预期的目的和效果
(3)表示接触附着使其固定
(4)表示加上、添加
V1+下来
(1)表示地位(位置)、职位从高到低
(2)表示使事物一部分从整体上脱离
(3)表示减少
(4)表示动作或状态变化的停止
(5)表示动作或状态的延续
(6)表示一种新状态的开始
V1+出来
(1)表示从无到有
(2)表示从隐藏到显露
(3)表示从某种不如意的状态中解脱,达到理想状态
V1+过来
(1)表示通过阻碍
(2)表示度过一段艰难时期或者难关
第二章:“V+起来”
2.1.1 “V+起来”的语义分析
通过前面的表格可以看出口“V+起来”一共有7种引申的含义他们分别是:表示接合 表示突出或者隆起,表示聚拢、集中或者约束,表示动作或者状态由静态进入动态 ,表示新状态的出现,表示动作的完成 ,表示评论或主观看法 。本人将“V 起来”的引申义概括为空间意义、时間意义与虚化意义三大类。
表示时间意义:“V+起来”在表示时间意义上一般表示动作的完成。
例如:(1)小狗把骨头都藏起来了。(2)这位副省长笑了笑,把烟收起来了。这两句中的“藏起来”和“收起来”都是表示动作的实行者完成了“藏”和“收”这个动作。
表示空间意义:“V+起来”在表示空间意义上主要有四点,其一是表示结合;其二是表示表示突起或者隆起;其三是表示聚拢、集中或者约束。其四表示动作或者状态由动到静。
1.表示结合:(3)这么多石板拼起来,竟然不露缝隙,看上去像是一整块青石雕成。(4)先用订书器把纸订起来,封皮最后再加。
在这两句中的“拼起来”和“订起来”都是把原来并没有在一起的东西结合起来。并没有结合在一起的石板拼起来就是一整块青石雕。并没有放在一块的纸,订起来就是一本书了。
2.表示突起或者隆起:(5)这个罐头坏了,已经鼓起来了。(6)也许谁也不会想到,再过几十亿年,太阳会逐渐膨胀起来,变成一个大火球。
在这里的“鼓起来”和“膨胀起来”都是强调的一种状态。“鼓起来”强调的是罐头鼓起来的这个状态,所以罐头是坏的。“膨胀”起来也是强调的太阳的一种状态,太阳膨胀起来变成一个大火球了。
3.表示聚拢,集中或者约束:(7)我们要团结起来才能取得胜利。(8)面试之前,哥哥让小芬把头发扎起来显得更精神。
在这里“团结起来”“扎起来”都是表示的一种聚拢和集中。“团结起来”是说将大家的力量都集中起来从而保障胜利的出现。“扎起来”是将头发聚拢,或者是说将头发约束进头发绳中从而显得人更加有精神。
表示虚化意义:“V+起来”在表示虚化意义中一共有三点,其一:表示动作或者状态由动到静;其二表示新状态的出现;其三表示评论和主观看法。
1.表示动作状态由动到静
(1)听到这个消息,她忍不住哭起来。
(2)只见火柴棍、圆筒、火柴盒在瞬息之间,像有生命一样摇动起来。
例子中的“哭起来”和“摇动起来”都是动作着之前是没有这个动作而后来才发生的,“哭起来”是动作发起者之前是没有哭的,而是后来听到了一个消息而哭的。
2.表示新状态的出现:(3)刚晴了一会,雨又下起来了。(4)雾霾终于散开,天空晴起来了。 这里的“下起来”“晴起来”表示的是另一种新状态的出现,在下起来之前天空是晴朗的,在晴起来之前是有雾霾的。都是另一种新状态的出现。
3.表示评论和主观意识:(5)这件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6)看起来,她跟她的丈夫和好了。
在这里的“说起来”“做起来” “看起来”都是作为第三者的角度来表达的评论,可能与实际的情况不符合而是自己的一种主观猜测。
2.1.2:“V+起来”中所用的动词
在“V+起来”的结构中可以用作里面做动词的共有604个,本文主要找了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些动词进行分析,本人将这些词语分为动态静态两大类,其中动态又分为心理感觉、姿势、位置。静态又分为表示动作和表示结果。具体情况如下:
(1)姿势位置:看 爬 走 听 跑 抓 坐 跳 升 写 推 飞 站 奔 扔 摆 搁 握
(2)心理感觉:提 贴 提高 扶 安 长 突 堆砌
(3)动 作:接 抢 骑 顶 拉 摸 抬 带 掛 翻 用 补 装 端 押 搭 开 运 扛 铺 穿
(4)结 果:搞 围 加 放 发展 涨 画 收 刻 添 挽 轉 钉 拿 调 拽 睡 搬 抱 安装
由此可知:“起来”自主动词的搭配能力都很强,这是由于自主动词从语义上来说表示的有意识的动作行为,能由动作发出者自由支配,一般是主动积极的,这与“起来”本质的“趋上”性特征一致。是由于“起来”的语法化程度高,与之搭配的动词范围就更广范一些,“V 起来”经历了语义由实到虚的过程,“起来”的虚化程度更高,因此它的搭配能力非常的高。
2.1.3“v+起来”的偏误
“v+起来”可能出现的偏误主要有三个:其一是”起来的误用,其二是“起来的多余”,其三是“起来”的缺失。
1起来的误用
趋向补语误用是指本应使用某一趋向补语的地方却使用了其他趋向补语。
例如:(1)回想来这种行动非常让人没面子的。 (2)过了一个月,雨还不下起来。(3)这时,我醒了起来。
这三句话中“起来都出现了误用”。(1)属于对趋向补语立足点判断错误,应该改为“回想起来”。(2)是对于“起来”所表达的非空间意义理解不当所致,应该改为“下下来”。(3)是动词“醒”与“起来”搭配不当,应改为“这时,我醒了”。
2起来的多余
“起来”多余偏误是指在不应该使用趋向补语“起来”的地方使用了“起来”。例如:(4)我们呆在泰国两个多星期,这个期间,我们很喜欢起来泰国了。 例(4)中是“V 起来”结构和副词之间关系的问题,“喜欢起来”中“起来”表示时间上的开始并可能持续之义,而“很”等程度副词一般只用来修饰形容词以及少数动词和述宾结构(朱德熙,1982),而不能和表示空间趋向及时间意义的趋向补语连用。
3起来的缺失
与前一类偏误相反,“起来”缺失偏误主要是指“V 起来”结构中应该出现的“起来”缺失,只剩单个动词承担整个“V 起来”的功能。例如:(6)我认为我们的社会生活并不是建立在单一性别的基础上,男性和女性不能隔绝(起来)生活。
这些句中“起来”多表示非趋向结果义或是虚化意义,语义上已经出现相当程度的虚化,趋向义不再明显因此出现了偏误。
第三章:主要的教学法
3.1.1口诀法
据本人调查口诀法可以分成如下三个步骤:
第一:指导学生“编口诀” ,以教师为主导.示范启发.有学生 共同参与编写出一两句口诀。例如趋向补语的教学,可以利用上文刚刚提到的几个公式:NP 施/受+V 起来; NP 处+V+起来+NP 施 ;NP 处+V+起+NP 施+来 ;NP 施+V+起+NP 受+来 ; NP 施+V+NP 受+起来 ;NP 施+V+起来+NP 受 ; NP 施+把+NP 受+V+起来 ;NP 受+被+(NP 施)+V+起来;NP 受+NP 施+V 起来 。然后进行编写。
第二:辅导学生“用口诀”, 教师运用演绎式教学法,要求学生运用从一般到特殊的思维方式,把自己参与编写并理解了的口诀当做“公式”拿到实践中去使用,去解决书本上的合成词作业问题。
第三:检查学生“考口诀” ,在教学结束后,及时对口诀进行复习,检查学生的运用,适当的运用练习法,对口诀进行巩固。
3.1.2游戏法
①在游戏法中注意如下问题:.
游戏前:时机恰当,规则明确,道具,分组
游戏中:说明规则及演示,游戏的控制,分组方式,学生参与度
游戏后:学生评价,游戏反馈
参考文献:
[1]张伯江.动趋式里宾语位置的制约因素[J].汉语学习,1991(6): 4-8.
[2]贺阳.动趋式“V 起来”的语义分化及其句法表现[J].语言研究,2004,24(3): 23-31.
[3]张旺熹.汉语特殊句法的语义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
【关键词】:趋向补语;引申义; V+起来
第一章:趋向补语的引申用法
1.1.1趋向补语的引申用法
当趋向补语不再表示人或事物的空间位移方向 而表示某种状态或结果时 趋向补语就不再表示趋向意义了 而是引申意义。 趋向补语的引申用法总是在趋向动词基本意义上的引申 它们之间有着内在的某种联系。
本人归纳了一下,趋向补语表示某种状态和结果如下:
(1)表示达到所追求的结果 例如 :娶上了新媳妇
(2)表示达到心目中的标准 例如 :看不上这人
(3)表示能回答对方的问题 例如 :这个问题我回答不上来
(4)表示动作进行达到了某一时间 数量 例如: 这房间住一晚要花上好几百块呢。
(5)表示达不到所说的程度 例如 这个小实验谈不上是研究
(6)在比较说法中 表示相差某一数量 例如 结果比规定时间迟上了半小时 。
1.1.2 复合趋向补语“V1+V2+来”的引申用法
《趋向补语通释》[]中将趋向补语的意思分成了三类:一类是趋向意义,一类是结果意义,一类是状态意义。本文主要研究的是趋向补语的引申意义,即趋向补语表结果和状态的情况。趋向补语中:“V1+进来”“ V1+回来”“V1+开来”只有表示趋向的本义用法,所以以下要说明的“V1+V2来”的引申义只有四个: “V1+上来 ”“V1+下来 ”“V1+出来 ”“V1+过来 ” 。
V1+上来
(1)表示地位(位置)、职位从低到高的變化
(2)表示成功地、正确地完成某事,达到预期的目的和效果
(3)表示接触附着使其固定
(4)表示加上、添加
V1+下来
(1)表示地位(位置)、职位从高到低
(2)表示使事物一部分从整体上脱离
(3)表示减少
(4)表示动作或状态变化的停止
(5)表示动作或状态的延续
(6)表示一种新状态的开始
V1+出来
(1)表示从无到有
(2)表示从隐藏到显露
(3)表示从某种不如意的状态中解脱,达到理想状态
V1+过来
(1)表示通过阻碍
(2)表示度过一段艰难时期或者难关
第二章:“V+起来”
2.1.1 “V+起来”的语义分析
通过前面的表格可以看出口“V+起来”一共有7种引申的含义他们分别是:表示接合 表示突出或者隆起,表示聚拢、集中或者约束,表示动作或者状态由静态进入动态 ,表示新状态的出现,表示动作的完成 ,表示评论或主观看法 。本人将“V 起来”的引申义概括为空间意义、时間意义与虚化意义三大类。
表示时间意义:“V+起来”在表示时间意义上一般表示动作的完成。
例如:(1)小狗把骨头都藏起来了。(2)这位副省长笑了笑,把烟收起来了。这两句中的“藏起来”和“收起来”都是表示动作的实行者完成了“藏”和“收”这个动作。
表示空间意义:“V+起来”在表示空间意义上主要有四点,其一是表示结合;其二是表示表示突起或者隆起;其三是表示聚拢、集中或者约束。其四表示动作或者状态由动到静。
1.表示结合:(3)这么多石板拼起来,竟然不露缝隙,看上去像是一整块青石雕成。(4)先用订书器把纸订起来,封皮最后再加。
在这两句中的“拼起来”和“订起来”都是把原来并没有在一起的东西结合起来。并没有结合在一起的石板拼起来就是一整块青石雕。并没有放在一块的纸,订起来就是一本书了。
2.表示突起或者隆起:(5)这个罐头坏了,已经鼓起来了。(6)也许谁也不会想到,再过几十亿年,太阳会逐渐膨胀起来,变成一个大火球。
在这里的“鼓起来”和“膨胀起来”都是强调的一种状态。“鼓起来”强调的是罐头鼓起来的这个状态,所以罐头是坏的。“膨胀”起来也是强调的太阳的一种状态,太阳膨胀起来变成一个大火球了。
3.表示聚拢,集中或者约束:(7)我们要团结起来才能取得胜利。(8)面试之前,哥哥让小芬把头发扎起来显得更精神。
在这里“团结起来”“扎起来”都是表示的一种聚拢和集中。“团结起来”是说将大家的力量都集中起来从而保障胜利的出现。“扎起来”是将头发聚拢,或者是说将头发约束进头发绳中从而显得人更加有精神。
表示虚化意义:“V+起来”在表示虚化意义中一共有三点,其一:表示动作或者状态由动到静;其二表示新状态的出现;其三表示评论和主观看法。
1.表示动作状态由动到静
(1)听到这个消息,她忍不住哭起来。
(2)只见火柴棍、圆筒、火柴盒在瞬息之间,像有生命一样摇动起来。
例子中的“哭起来”和“摇动起来”都是动作着之前是没有这个动作而后来才发生的,“哭起来”是动作发起者之前是没有哭的,而是后来听到了一个消息而哭的。
2.表示新状态的出现:(3)刚晴了一会,雨又下起来了。(4)雾霾终于散开,天空晴起来了。 这里的“下起来”“晴起来”表示的是另一种新状态的出现,在下起来之前天空是晴朗的,在晴起来之前是有雾霾的。都是另一种新状态的出现。
3.表示评论和主观意识:(5)这件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6)看起来,她跟她的丈夫和好了。
在这里的“说起来”“做起来” “看起来”都是作为第三者的角度来表达的评论,可能与实际的情况不符合而是自己的一种主观猜测。
2.1.2:“V+起来”中所用的动词
在“V+起来”的结构中可以用作里面做动词的共有604个,本文主要找了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些动词进行分析,本人将这些词语分为动态静态两大类,其中动态又分为心理感觉、姿势、位置。静态又分为表示动作和表示结果。具体情况如下:
(1)姿势位置:看 爬 走 听 跑 抓 坐 跳 升 写 推 飞 站 奔 扔 摆 搁 握
(2)心理感觉:提 贴 提高 扶 安 长 突 堆砌
(3)动 作:接 抢 骑 顶 拉 摸 抬 带 掛 翻 用 补 装 端 押 搭 开 运 扛 铺 穿
(4)结 果:搞 围 加 放 发展 涨 画 收 刻 添 挽 轉 钉 拿 调 拽 睡 搬 抱 安装
由此可知:“起来”自主动词的搭配能力都很强,这是由于自主动词从语义上来说表示的有意识的动作行为,能由动作发出者自由支配,一般是主动积极的,这与“起来”本质的“趋上”性特征一致。是由于“起来”的语法化程度高,与之搭配的动词范围就更广范一些,“V 起来”经历了语义由实到虚的过程,“起来”的虚化程度更高,因此它的搭配能力非常的高。
2.1.3“v+起来”的偏误
“v+起来”可能出现的偏误主要有三个:其一是”起来的误用,其二是“起来的多余”,其三是“起来”的缺失。
1起来的误用
趋向补语误用是指本应使用某一趋向补语的地方却使用了其他趋向补语。
例如:(1)回想来这种行动非常让人没面子的。 (2)过了一个月,雨还不下起来。(3)这时,我醒了起来。
这三句话中“起来都出现了误用”。(1)属于对趋向补语立足点判断错误,应该改为“回想起来”。(2)是对于“起来”所表达的非空间意义理解不当所致,应该改为“下下来”。(3)是动词“醒”与“起来”搭配不当,应改为“这时,我醒了”。
2起来的多余
“起来”多余偏误是指在不应该使用趋向补语“起来”的地方使用了“起来”。例如:(4)我们呆在泰国两个多星期,这个期间,我们很喜欢起来泰国了。 例(4)中是“V 起来”结构和副词之间关系的问题,“喜欢起来”中“起来”表示时间上的开始并可能持续之义,而“很”等程度副词一般只用来修饰形容词以及少数动词和述宾结构(朱德熙,1982),而不能和表示空间趋向及时间意义的趋向补语连用。
3起来的缺失
与前一类偏误相反,“起来”缺失偏误主要是指“V 起来”结构中应该出现的“起来”缺失,只剩单个动词承担整个“V 起来”的功能。例如:(6)我认为我们的社会生活并不是建立在单一性别的基础上,男性和女性不能隔绝(起来)生活。
这些句中“起来”多表示非趋向结果义或是虚化意义,语义上已经出现相当程度的虚化,趋向义不再明显因此出现了偏误。
第三章:主要的教学法
3.1.1口诀法
据本人调查口诀法可以分成如下三个步骤:
第一:指导学生“编口诀” ,以教师为主导.示范启发.有学生 共同参与编写出一两句口诀。例如趋向补语的教学,可以利用上文刚刚提到的几个公式:NP 施/受+V 起来; NP 处+V+起来+NP 施 ;NP 处+V+起+NP 施+来 ;NP 施+V+起+NP 受+来 ; NP 施+V+NP 受+起来 ;NP 施+V+起来+NP 受 ; NP 施+把+NP 受+V+起来 ;NP 受+被+(NP 施)+V+起来;NP 受+NP 施+V 起来 。然后进行编写。
第二:辅导学生“用口诀”, 教师运用演绎式教学法,要求学生运用从一般到特殊的思维方式,把自己参与编写并理解了的口诀当做“公式”拿到实践中去使用,去解决书本上的合成词作业问题。
第三:检查学生“考口诀” ,在教学结束后,及时对口诀进行复习,检查学生的运用,适当的运用练习法,对口诀进行巩固。
3.1.2游戏法
①在游戏法中注意如下问题:.
游戏前:时机恰当,规则明确,道具,分组
游戏中:说明规则及演示,游戏的控制,分组方式,学生参与度
游戏后:学生评价,游戏反馈
参考文献:
[1]张伯江.动趋式里宾语位置的制约因素[J].汉语学习,1991(6): 4-8.
[2]贺阳.动趋式“V 起来”的语义分化及其句法表现[J].语言研究,2004,24(3): 23-31.
[3]张旺熹.汉语特殊句法的语义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