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躬”身“曲”行,即 “示弱”一说,缘起良春华老师的评论文《课堂上教师的强势:赵福楼与连中国的讨论》,后以《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逞强”与“示弱”行为关系的实践研究》为科研课题立项。同年撰文《课改路上,我们必须“躬”身“曲”行?——由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强弱势说起》。实践、研究一年多,语文课堂确呈现“生态、生动、欣荣”之势,但也存在一些不协调乃至“伪”作为教学之象,亟待寻根究源、谋求策略、扶正祛邪,以期强弱互融,朝向师生共进的方向发展。
一、“躬”身“曲”行中的隐性问题
1.教师示弱中教学理念涉“伪”。这是涉及教师自身思想的问题。语文教师响应课改,学习、研究甚至借鉴模仿,以适应这个时代变革的需要。然而“我国的教师专业化……更多地表现为一种‘追赶型’的政府行为。这种来自外部推动的改革使教师成为教育改革方案制订的局外人。”,因此,即使语文教师接受各种新理念的熏陶,但由于时间短、理解浅、甚至急功近利等因素影响,无法及时主动地将课程理念内化为自身的需求,导致课改被片面地误认为形式变了,“以生为本”的新课改理念也便落实了。殊不知,这样的语文课堂教学充其量只能是邯郸学步。这种“伪”理念的浮生,既干扰了课程的改革方向,又束缚了教师的思维,影响了学生素养的提高。现今的语文课堂实践中,这种情形的存在绝不是个别现象。回过头来反思:我们的语文课堂中为何有学生“启而不发,愤而不悱”?——外显能否内化,理念能否成“真”应是首要因素。
2.教师示弱中教学行为涉“伪”。其一,“伪民主”滋长。新课改下的语文课堂虽然构建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但几千年的“师”与“天地君亲”并列的观念并非十年变革便能祛除,因而课堂教学难免仍附着强势。譬如,教师貌似由“一言堂”转为“循循善诱”,实则仍离不开教师个体对文本的解析以及变相肢解成若干问题的“完美预设”,再组织“生成”课堂的“前呼后应”;学生的“自我生成”意识被迫淡薄乃至丧失。再如:教师貌似“笑而俯身倾耳以闻‘百家争鸣’”,实质心中早有“丘壑”,只待时机成熟抛出 “高见”,学生 “各抒己见”创设出轰轰烈烈的场景,仅是课堂的一种应景和点缀。这些貌似民主实则虚化的课堂教学行为,无疑会弱化学生思索、探究的热情,严重的甚至会遏制学生潜能的发挥。其二,“伪对话”丛生。课改中,专家、学者高呼师生“平等”对话。于是,语文课堂师生对话铺天盖地。笔者就某公开课《月迹》统计,一堂课教师提问竟达46次之多。可想而知,双方至少对话得46次。然而反思这样的提问,有多少是言简意赅,切中教学目标的呢?这样的提问便是“伪提问”,这样的对话毫无疑问便是“伪对话”。当然教师的“伪组织”也会引起生生间的“伪对话”。譬如:课堂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的滥用。
3.学生逞强中言行涉“伪”。“逞强” 又为“强势”。“伪逞强” 即谓“伪强势”。“伪逞强”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二:一是“伪互动”。在教师伪示弱问题的“引导”下,学生步入教师精心预设的轨道,师问生答:或异口同声、或举手抢答、亦或连锁式“否定之否定,肯定之肯定”。语文课堂因教师“画地为牢”的牵制,学生情绪变相高涨。这种貌似参与率高,师生间和谐融洽的互动,实则是教师“无力挖掘隐含在教材文本内部深层的情感意蕴和文化内涵,只能从文章学、写作学角度肢解课文,在字、词、句、篇上反复折腾” 。换言之,便是教师语文素养薄弱、教学技能匮乏、语文思维僵化的体现。二是“伪理解”。“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提倡的学习方式,也是教师们践行的教学形式。这种形式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合作共赢、生成研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但是,在“躬”身“曲”行的过程中,笔者发现,语文课堂合作呈现的小组交流多流于形式:同组能力强的滔滔不绝,反之则默然无声。全班展示时,也是强者自告奋勇,弱者侍听以待。即便如此,教师仍因学生认知水平有限、学习方法欠缺等因素,表现为虚假倾听甚或呈示答案之行为。学生中强者的理解得不到即时有效的纠正、弱者又被迫接受教师的结论,结果便形成了教学之隐患——“伪理解”。
二、“躬”身“曲”行中隐性问题的解决策略
1.调整观念,强化意志。“躬”身“曲”行中我们发现,新课改改教材、改教法,这不过是硬性行为下的软操作。其实首要改进的是“操盘手”——教师。教师观念的变革直接影响着课改。
教师的观念主要从知、行两方面调整。首先“知”上,教师必须意识先行:无论是通过自我学习,还是培训指导,习得理论知识,都不能嫁接在“被动接受”的基础上。同时教师还要自悟:课改不仅是学生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自身精神和价值的需要。其次在“行”上,通过专家讲授和实地观摩课堂教学,对不同授课教师的教学模式、教学道具、教学风格等加以揣摩、区分、归纳直至提出新的见解并尝试在行动中体验。
当然,观念的落实还有待于意志的强化,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教师必须强化自己的意志,除接受外界的课改压力意识外,自身更要有强烈的发展动机,要学会学习、计划、反思,并在自信中实践,在跌倒中成长,在借鉴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教学符号!
2.提升“专业”,平衡“教”、“学”。明朝刘伯温在处理事务中擅长强弱之道,他说:“弱小者,要教之以刚强;强大者,要辅之以变通”,说的就是“平衡”之道。师生“教”、“学”关系也当如此。无论 “弱变强”,还是“强变通”,实际都离不开师、生的素养。
就教师而言,提升素养要博识。所谓“识”,即是指知识。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中学语文教师在“躬”身“曲”行中博取仰慕,获取他信,甚至权威的根本途径,也是充实“ 示弱”的底蕴。如果没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过人的技能,是无力对语文学科内容进行游刃有余地重组、简化、个性化的,更谈不上在“躬”身“曲”行中敏锐地启发、引导、针对性地变换呈现知识的方式,激情洋溢地和学生一同奔赴本堂课预期的目标。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师只有充实自己,拓广自己的专业知识,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技能,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教育教学的需要,也才能在“躬”身“曲”行中越走越自信、越走越平坦。
一、“躬”身“曲”行中的隐性问题
1.教师示弱中教学理念涉“伪”。这是涉及教师自身思想的问题。语文教师响应课改,学习、研究甚至借鉴模仿,以适应这个时代变革的需要。然而“我国的教师专业化……更多地表现为一种‘追赶型’的政府行为。这种来自外部推动的改革使教师成为教育改革方案制订的局外人。”,因此,即使语文教师接受各种新理念的熏陶,但由于时间短、理解浅、甚至急功近利等因素影响,无法及时主动地将课程理念内化为自身的需求,导致课改被片面地误认为形式变了,“以生为本”的新课改理念也便落实了。殊不知,这样的语文课堂教学充其量只能是邯郸学步。这种“伪”理念的浮生,既干扰了课程的改革方向,又束缚了教师的思维,影响了学生素养的提高。现今的语文课堂实践中,这种情形的存在绝不是个别现象。回过头来反思:我们的语文课堂中为何有学生“启而不发,愤而不悱”?——外显能否内化,理念能否成“真”应是首要因素。
2.教师示弱中教学行为涉“伪”。其一,“伪民主”滋长。新课改下的语文课堂虽然构建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但几千年的“师”与“天地君亲”并列的观念并非十年变革便能祛除,因而课堂教学难免仍附着强势。譬如,教师貌似由“一言堂”转为“循循善诱”,实则仍离不开教师个体对文本的解析以及变相肢解成若干问题的“完美预设”,再组织“生成”课堂的“前呼后应”;学生的“自我生成”意识被迫淡薄乃至丧失。再如:教师貌似“笑而俯身倾耳以闻‘百家争鸣’”,实质心中早有“丘壑”,只待时机成熟抛出 “高见”,学生 “各抒己见”创设出轰轰烈烈的场景,仅是课堂的一种应景和点缀。这些貌似民主实则虚化的课堂教学行为,无疑会弱化学生思索、探究的热情,严重的甚至会遏制学生潜能的发挥。其二,“伪对话”丛生。课改中,专家、学者高呼师生“平等”对话。于是,语文课堂师生对话铺天盖地。笔者就某公开课《月迹》统计,一堂课教师提问竟达46次之多。可想而知,双方至少对话得46次。然而反思这样的提问,有多少是言简意赅,切中教学目标的呢?这样的提问便是“伪提问”,这样的对话毫无疑问便是“伪对话”。当然教师的“伪组织”也会引起生生间的“伪对话”。譬如:课堂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的滥用。
3.学生逞强中言行涉“伪”。“逞强” 又为“强势”。“伪逞强” 即谓“伪强势”。“伪逞强”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二:一是“伪互动”。在教师伪示弱问题的“引导”下,学生步入教师精心预设的轨道,师问生答:或异口同声、或举手抢答、亦或连锁式“否定之否定,肯定之肯定”。语文课堂因教师“画地为牢”的牵制,学生情绪变相高涨。这种貌似参与率高,师生间和谐融洽的互动,实则是教师“无力挖掘隐含在教材文本内部深层的情感意蕴和文化内涵,只能从文章学、写作学角度肢解课文,在字、词、句、篇上反复折腾” 。换言之,便是教师语文素养薄弱、教学技能匮乏、语文思维僵化的体现。二是“伪理解”。“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提倡的学习方式,也是教师们践行的教学形式。这种形式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合作共赢、生成研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但是,在“躬”身“曲”行的过程中,笔者发现,语文课堂合作呈现的小组交流多流于形式:同组能力强的滔滔不绝,反之则默然无声。全班展示时,也是强者自告奋勇,弱者侍听以待。即便如此,教师仍因学生认知水平有限、学习方法欠缺等因素,表现为虚假倾听甚或呈示答案之行为。学生中强者的理解得不到即时有效的纠正、弱者又被迫接受教师的结论,结果便形成了教学之隐患——“伪理解”。
二、“躬”身“曲”行中隐性问题的解决策略
1.调整观念,强化意志。“躬”身“曲”行中我们发现,新课改改教材、改教法,这不过是硬性行为下的软操作。其实首要改进的是“操盘手”——教师。教师观念的变革直接影响着课改。
教师的观念主要从知、行两方面调整。首先“知”上,教师必须意识先行:无论是通过自我学习,还是培训指导,习得理论知识,都不能嫁接在“被动接受”的基础上。同时教师还要自悟:课改不仅是学生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自身精神和价值的需要。其次在“行”上,通过专家讲授和实地观摩课堂教学,对不同授课教师的教学模式、教学道具、教学风格等加以揣摩、区分、归纳直至提出新的见解并尝试在行动中体验。
当然,观念的落实还有待于意志的强化,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教师必须强化自己的意志,除接受外界的课改压力意识外,自身更要有强烈的发展动机,要学会学习、计划、反思,并在自信中实践,在跌倒中成长,在借鉴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教学符号!
2.提升“专业”,平衡“教”、“学”。明朝刘伯温在处理事务中擅长强弱之道,他说:“弱小者,要教之以刚强;强大者,要辅之以变通”,说的就是“平衡”之道。师生“教”、“学”关系也当如此。无论 “弱变强”,还是“强变通”,实际都离不开师、生的素养。
就教师而言,提升素养要博识。所谓“识”,即是指知识。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中学语文教师在“躬”身“曲”行中博取仰慕,获取他信,甚至权威的根本途径,也是充实“ 示弱”的底蕴。如果没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过人的技能,是无力对语文学科内容进行游刃有余地重组、简化、个性化的,更谈不上在“躬”身“曲”行中敏锐地启发、引导、针对性地变换呈现知识的方式,激情洋溢地和学生一同奔赴本堂课预期的目标。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师只有充实自己,拓广自己的专业知识,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技能,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教育教学的需要,也才能在“躬”身“曲”行中越走越自信、越走越平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