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职参与的亲子节目何以热播?

来源 :新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ntao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父职参与为特色的亲子类节目近年来火爆荧屏,引起广泛关注。本文不在于探讨父职参与对儿童教育的积极作用,而在于通过对几档亲子节目的解读,对“儿童”、“成长”、“教育”等既有观念进行教育社会学的反思,分析以如此这般形式呈现的亲子教育,为我们理解教育提供了怎样的视角。
  【关键词】父职参与 教育 儿童 媒体建构,
  近两年,《爸爸去哪儿》《爸爸回来了》等多档以父职参与为特色的亲子真人秀节目,通过镜头对亲子互动的还原,全方位展现了现代亲子关系,引起广泛关注。节目不仅引发观众对父亲这一家庭本位角色的思考,同时也为我们重新思考何谓“儿童”、何谓“教育”以及如何教育提供了样本。
  一、何谓“儿童”
  传统解释认为,儿童发育不完善,与成人相比,他们的生理结构和心智机能低下,需要特殊对待,所以我们视“儿童”为理所当然的概念,并相信“童年”是人类社会与生俱有的。然而实际上,我们所认为的“儿童”不过是近代才被发现而逐渐形成的。法国学者菲立普·埃里耶斯在他的《儿童的诞生》一书中指出,在16世纪之前的中世纪,“儿童”这个概念并不存在,儿童只是缩小版的大人,他们和大人们一起劳动、竞争、社交、玩耍,那时没有特定的儿童服装,没有特定的儿童行为规范,也没有儿童教育,只有当近代教育制度启动的时候,儿童才与成人分离开来,“童年”才开始成为现代世界的价值观。
  这几档亲子节目中的主角,毋庸置疑都是“儿童”,其中《爸爸去哪儿》5个孩子的年龄集中在4到7岁,《爸爸回来了》的年龄跨度分别为1岁半、2岁半、3岁半和8岁。孩子年龄越小,节目演绎、炒作的可能性越小,因此可以说,亲子节目中呈现出的是“真实的孩子”。那么让我们看看节目中孩子们的真实表现:《爸爸回来了》中,李小鹏的女儿奥利(3岁)和小伙伴LEO在亲昵地玩耍,另一个小伙伴JADEN也想加入,奥利很生气的说“你走”,JADEN默默地走开了,手中玩具也被奥利夺走,JADEN很生气,奥利见状忙走过来拥抱这个小男生并送安慰“别生气……我爱你们……别气……坐下来……抱一下……”.3个孩子又其乐融融。再如节目中当李小璐因为女儿甜馨(2岁半)不吃饭假装生气走开时,甜馨对爸爸贾乃亮说“妈妈不要爸爸了!”当看到贾乃亮垂头丧气的表情时,甜馨又一秒变身暖心萌娃“爸爸我逗你玩呢。”还有诸如“人家减肥啦”“不吐槽你,爸爸是好爸爸,我还是很幸福的”“爸爸你歇会儿吧”“一点都不帅,一点都不酷”等小大人般的语言和成熟表现,大大超出了成人对孩子的预期,当这些“能力”作为事实存在于我们的眼前时,我们吃惊的发现,“儿童”这个观念与我们观念中的弱小、无助、幼稚等概念相去甚远。
  在孩子表现出类似于成人的各种“能力”后,节目常在解说词中用“成长”一词进行总结,如“在接近一年的成长中,奥利有了一些小脾气,但她有了一颗体贴的心”。可见,在传统的关于“儿童”或“孩子”的观念中,作为“真正的儿童”向“真正的成人”发生的这种线型的变化,天经地义地就叫做“成长”,促成这种“成长”的天经地义地就叫做“教育”。但很显然,节目本身让我们对这样的观念产生了质疑,因为孩子们在节目中的表现并不是设计出来的,这就表明了围绕着“成长”所展开的成人和孩子之间的“成熟一不成熟”的关系,并非是自然而然的存在,并非存在着一种叫作“真正的成人”和“真正的儿童”的两极化的东西,成人并非必然就是儿童成长的一个线型的时间端点,线型的成长仅仅是种种成长选择中的一种,而促成线形成长的教育也仅仅是种种教育中的一种而已。
  二、什么是“教育”
  “教育”似乎也是个不言而喻、习以为常的概念,人们关心的重点大多是教育的方式和导致的结果,但究竟什么是“教育”呢?教育一词可追溯到孟子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宋明理学对教育的论述是在“存天理”“灭人欲”“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层面展开,对于儒家来说,“教”的意义乃为公为政治为经济。也有教育学者主张从普通民众具体行为的角度来考察教育的历史,如中内敏夫曾用“育人”一词来表述民众心目中以及日常实践着的教育:1)育人牵涉到人想活的更好的意愿;2)“好”有不同的含义;3)对于“好”,人们有不同理解、不同选择的自由;4)一旦做出选择,人要为此付出努力,这就是学习;5)为这努力提供援助的就是教育,它是一种技术或日技术系统。贝原益轩更是提出了教育“养生论”,认为教育不是意识形态灌输,不是知识传播,也不是潜能开发,而是为了养生,以受教育者的身心健康为第一要义。也就是说,教育在普通民众的行为中,被视为一种育人技术,具有让人活得更好的私用性和工具性。
  显然在这几档亲子节目中,呈现的并不是道德或哲学角度的“教育”,而是普通人正在实践着的原汁原味的“教育”。节目中,父亲对孩子的“教育”更多地展现在对孩子智力、身体、勇气、性情、理财等方面的训练,如让孩子们体验如何招呼客人以及收钱找零钱,锻炼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挣钱并学习支配财物,教孩子在“磨难”中寻找快乐,学习分享以及与同伴相处等。这种“教育”与“教化”有明显区别,教化是学校教育意义上的教育,它是社会取向的、自上而下的意识形态灌输以及与意识形态灌输密切相连的知识传授。节目中,父亲给予孩子的不是意识形态的灌输,而更多的是个性的塑造、潜能的开发、同伴相处的智慧、能应付各种事情的能力等,孩子们经过父亲的“教育”后,显得更加自信、勇敢、友好、坚强。正是这种“教育”行为以及成果,激发家长们思考什么样的教育更适合孩子,应为孩子提供怎样的教育,这也是几档亲子节目在年轻父母观众中备受关注的因素之一。
  三、儿童教育:国家的介入与父母的角色转换
  那么从何时开始,“教育”抛弃了以让人活得更好为目标的“养生论”,而以教化为目标的学校教育成为普遍接受的教育观念了呢?一种观点认为,“养生”不再等同于“教育”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新中产阶级的兴起,也正是在新中产阶级兴起的背景中,知识的传授而非身心的保养成为孩子获得能力的关键,人们开始习惯于把教育等同于学校教育,而促进“养生论”观点退场的,是国家对于教育的介入以及妇女走上教育的前台。   与当前父职参与的家庭教育模式不同,在近代家庭中,教育的最初开拓者一直是家父长制。中内敏夫指出,无论是15世纪的南欧还是18至19世纪日本出现的中产阶级家庭教育,都是父亲掌控,家庭教育中以父职参与为主。但是,教育如果全交给家庭,家庭又分化为阶级,就会产生不平等,于是到了一个特定时期,国家介入了进来,成了教育的主宰。而国家介入教育后,母亲替换父亲成了教育的掌控者,并且教育子女被认为是女性的本能,但这“掌控者”却表现得“仅对学校俯首听命,送小孩去补习,让小孩更拼命”,于是随着家庭生活中的父、母亲角色转换,教育完全变成了一种知识传授的行为。
  如此说来,《爸爸去哪儿》《爸爸回来了》等亲子节目中,父亲的角色更近似于近代家庭中的家父长制。在家父长制下,“养生”和“教育”几乎是可以划等号的,而母亲们习惯以学校教育的各种指标来衡量孩子。这种教育观念的分歧和冲突,引导我们重新审视自己正在实践和经历着的“教育”,对我们头脑中约定俗成的教育理念、教育目标、教育模式进行反观,我们会发现,那些原本自然而然、显而易见的教育观并不是不证自明、不辨自清的,教育本身是一种建构。
  四、媒体的建构与反思
  关于“儿童”、“教育”、“成长”等概念的建构,从未逃脱过成人社会和国家文化的形塑,其中自然也离不开媒体的参与。在涉及儿童的作品中,儿童形象的打造和成年人如何理解儿童密切相关,儿童形象的塑造蕴含着成人以及时代对于儿童的期待和价值诉求。如50年代各种画报中的儿童形象被描述为从“祖国的花朵”到“共产主义接班人”的少年儿童成长轨迹,《王二小》《刘胡兰》等影视作品刻画了被政治化、成人化的“小英雄”儿童形象,《贾里的日记》《家有儿女》等电视剧描述了从“淘气包”到“好孩子”的成长过程,在这些作品中,成绩好、学习好是好孩子的公认标准,不愿上学、成绩差、爱逃学的往往都是坏孩子,那些在学校教育中出类拔萃的孩子,都是前途光明的,儿童成长以及成功的观念和意识形态,就这样通过媒体建构并再生产,直到所有人都认为这样的观念是自然而然的、显而易见的。
  在这个意义上说,《爸爸去哪儿》等亲子节目至少表明了,教育本身,原本是可以有多种形态的,教育不是一个“应该这样必须那样”的问题,而是一个“还可以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作为媒体,我们不应简单地对某种家庭教育方式去做好或坏的价值判断,不是一味着眼于拷问某种教育方式会导致怎样的积极或负面后果,而应致力于通过家庭教育真实面目的客观呈现,引导观众对教育本身进行机理和意义的分析,来思考家庭和教育的关系。父职参与的亲子节目的热播,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机会,它没有直截了当的谴责,没有声嘶力竭的呐喊,但通过这样的努力,让家长们获得了掌握选择和判断的力量。
其他文献
【摘要】微博、微信的出现,标志着传播业“微”时代的到来,也标志着传统广播节目面临着一场新的革命。如何适应新媒介环境下的传播规律?笔者认为,广播互动方式的创新迫在眉睫。本文以安徽综合广播“金色田园”节目为例,探讨利用新媒体技术创新对农广播节目互动方式的可行性。  【关键词】广播微博微信创新  伴随着广播技术的进步,以及媒介融合发展速度加快,广播与听众之间的互动已不仅仅局限于电话连线、短信平台与QQ群
【摘 要】目前,我国媒体在对外传播时仍未完全摆脱文体呆板、文风沉闷、传播缺乏针对性,脱离受众语境等等问题,致使受众的解读与传播意图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本文以微观的视角分析《环球时报》对新疆4·23巴楚暴力恐怖事件的报道,旨在通过典型案例观察我国对外传播中的一些现象与问题,以期对未来的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对外传播 暴力恐怖事件 环球时报  4月23日,新疆喀什巴楚县突发一起暴力恐怖事件,致2
【摘 要】近年来随着普通高校的扩招,大学教材的需求量日益增多,随之而来的是旧教材数量的增多,这些旧教材一般被直接当废纸卖掉或直接扔掉,极大的浪费了资源。一方面,学生愿意购买二手教材而无途径;另一方面,高校二手教材市场管理混乱、信息不畅通。本文以安徽大学为例,探讨高校二手教材市场空间,以及目前高校二手教材市场存在的问题,设想的解决途径。  【关键词】二手教材 市场 存在问题 解决途径  相关统计表明
【摘要】以历史为题材的电视剧在我国一直长盛不衰。《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这部电视剧主要介绍1976-1984年,邓小平在经过三起三落后带领全党全军全国人民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历程。笔者认为,这部电视剧不仅再现了改革开放的艰辛历程,而且在剧情建构上也很值得借鉴。本文从尊重历史,实事求是;圆形人物,性格饱满;双线叙事,如临其境三个角度来浅析该部电视剧的剧情建构。  【关键词】电视剧剧情建构  
【摘 要】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非常时期,热点事件因其传播快、受众广、影响大的特点,成为了舆论高度关注的焦点,舆论的非理性成分决定了舆论需要正确的引导。余姚“鞋哥”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新闻评论通过事件发生后尊重民意的评论态度来稳定社会情绪,通过事件转折后引导民意的评论技巧去转化社会舆论,通过事件总结后反思民意的评论原则来深化社会认知。在此次热点事件中,新闻评论充分发挥了其积极、正确、及时、权威
【摘要】校园媒体承担着解读政策方针、引导校园舆论、传播先进文化的职责。然而随着全媒体时代新旧媒介的交融,当今校园媒体面临着诸多挑战。为此,加强校园媒体的建设,以适应全媒体时代的新型传播格局,已成为现今诸多高校理应思考的问题。笔者选取了吉林大学三家最有代表性的校园媒体进行实地调查研究。首先,从总体角度,选取了几个重点问题进行调研总结,同时分别针对三家媒介进行定向分析,以此为基础,从经营策略、媒介定位
【摘要】《人民日报》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起着重要的影响和推动作用,其消息可靠性和政论的严肃性在中国具有极高的权威。本文对2000年—2010年《人民日报》国庆社论的发展轨迹做简要的概括和梳理,希望能借助话语分析的方法,使党报社论在保持严肃性的同时能“贴近时代、贴近读者、贴近生活”,最大程度地提高可读性,获得最佳的传播效果。  【关键词】新闻话语 《人民日报》 国庆社论 变迁
【摘 要】沉默的螺旋理论作为传播学的基础理论,在传播学界关于舆论学的研究中享有极高的声誉。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民众越来越多的通过网络表达意见,这一理论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受到了一定的质疑,出现了反沉默螺旋理论。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通过对具体案例的考察和分析,阐述了现代网络传播环境下沉默螺旋和反沉默螺旋并存的现象。  【关键词】网络传播 沉默的螺旋 反沉默螺旋 内容分析  近年来,网络传播高速发展,形成了
【摘要】地方电视台综艺节目的质量提升,对地方电视台品牌影响力的扩大有着重要作用。本文以浙江象山电视台综艺节目《海鲜总动员》为例,从节目内容的确定、艺术符号的塑造、现场嘉宾的选择和传播手段的拓展等四个方面,从传播学的视角探析地方电视台综艺节目的策划与创作。  【关键词】综艺节目传播视角海鲜总动员  信息时代,网络媒体影响力不断增强,挤占了传统媒体的生存空间。在电视开机率不断下降,受众注意力资源日渐稀
【摘 要】随着社交网络媒体的兴起,在QQ空间说说、微信、微博和贴吧等社交平台上,频繁出现点赞行为,网友们借助点击大拇指或者红心按钮这一便捷动作来表达对于信息内容的复杂态度。如今,“点赞族”已经遍布各大社交平台,成为一种流行趋势。任何现象的流行化都有其原因,“点赞”之所以在极短时间内成为一种风潮,为大家所接收和使用,与现今网络的快餐文化环境以及人类复杂的社交心理不无关联,正是碎片化的交流环境和人际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