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好的中等职业学校必然有特色專业支撑,良好的校本教材是突出实践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用工作任务来引领理论,使理论从属于实践。是办好特色专业的重要载体之一,本文就如何编写适合的校本教材,提高职业教育高效教学作出一些探索。
面对中等职业教育当前普遍出现的种种诟病,剖析其病因这与中等职业学校目前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学生的操作动手能力密切相关的,所以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创新,首要是怎样提高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优化课程设置、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的创新、重视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当前很多中等职业学校的教材仍然没有脱离生搬硬抄的习惯,延续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中职抄大专,大专抄本科规律,教材内容陈旧,理论高深,实训内容少,实训设备与教材不相符,配套教学软件、教学参考资料奇缺,专业课程设置贪大求全,学生什么都学,结果是什么也学不会。
教材更新速度慢,尤其对于电子专业来讲,电子技术在飞速发展的今天,集成元件、电路领跑的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当液晶电视普及千家万户的时候我们的教材还停留在纯屏电视机上面,当MP4风靡的时候,教材还在诉说着录音机的原理结构。缺乏像PLC编程、单片机、自动控制与社会息息相关的前瞻性教材。电子技术与计算机相结合的复合型学科教材少之又少。内容追求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公式奇多,技术标准通篇罗列,专业术语层出不穷,却缺少教学方法的建议和学法的指导,不利于教师和学生开展自主性学习,另外教材版面不生动;教材的表达局限于文字,缺少形象的图像与文字相配合,这样的教材能怎么吸引学生的眼球?职业教育是职前培训,最大特色是“职业仿真”,如果把学生关在教室里读那几本书,是完全学不到职业技术的,那样职业教育就是一句空话,是失败的。实训设备与教材能容不相配套,往往教材上的内容往往到实训室到不到相应的内容。无法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是我们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对于教育资源贫乏的农村职校电子专业的教学,应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把课程知识编定、组合成一个或者或干个模块,建立相关的实训室,再根据师资情况,从理论到实训都有特定老师在实训室连续担任教学,实现从“重理论轻实践”转向“应用型理论和实际技能相结合”.所谓“明标”就是明确标准,着眼于社会的需求,紧盯市场的导向,密切行业的发展趋势。按“按需分配”的课程模式设计特色教材框架。关注知名企业的技术革新,对行业发展有预见性的思考。聘请权威专家以及普通的一线工人做行业的标准细则。
特色教材的编制主体——一线的职业中学教师,发挥一线教师的优势,他们对设备、师资、生源、就业方向等有深刻的认识,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结合各自独特的教学方法应该能够编写出针对性、实用性强的特色教材。 采用模块结构,使教材应用更具有灵活性,教材分为两大模块。第一模块为基础模块,是学生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基础,第二模块应用和实践模块教学。结合当前学科的特点进行改革,着力增强教材的实用性,体现新技术、新知识、新工艺、新器件的应用,强调学以致用,眼、脑、手等各种感官的同时参与.
教学目标,在教材中要明确提出培养的知识与技能目标,避免就理论谈理论、就技能教技能,要做到有的放矢。教学内容,一方面根据教学目标综合设计新的知识能力结构及其内容,另一方面还要结合新知识、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现实发展要求增删,更新教学内容,重视基础内容与专业知识的衔接。教学方法,教材教法是一个整体,可以通过在教材中设计一些“观察发现”、“同步练习”、“讨论分析”等教学内容,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做到形式新颖。通过“教、学、做”一体化,按教学模块的教学过程,由简单到复杂开展教学,实现课程的教学创新。合理分配课时,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教学活动,精心设计一些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索问题。从而产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兴趣,并清楚地理解这些概念及知识的实质和真正用途。逐步解惑,在教学活动的引导下,逐步分析、讲解概念。其中配以大量直观的图形及实例,加之以精炼的概念表述,真正做到图文并茂,让学生充分理解概念,懂得如何运用概念.学以致用,讲完概念后必须及时运用,辅以适量的课堂练习及课外思考题,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及检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联系实际,准备一些有代表性的零件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测量。从而完成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指导实践这样一套符合客观认知规律的过程。
好的校本教材是突出实践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用工作任务来引领理论,使理论从属于实践。是办好特色专业的重要载体之一,它能够及时用理论去指导实训操作,或是用实训操作来帮助理解理论知识,使得理论与实践教学得到有机的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面对中等职业教育当前普遍出现的种种诟病,剖析其病因这与中等职业学校目前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学生的操作动手能力密切相关的,所以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创新,首要是怎样提高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优化课程设置、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的创新、重视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当前很多中等职业学校的教材仍然没有脱离生搬硬抄的习惯,延续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中职抄大专,大专抄本科规律,教材内容陈旧,理论高深,实训内容少,实训设备与教材不相符,配套教学软件、教学参考资料奇缺,专业课程设置贪大求全,学生什么都学,结果是什么也学不会。
教材更新速度慢,尤其对于电子专业来讲,电子技术在飞速发展的今天,集成元件、电路领跑的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当液晶电视普及千家万户的时候我们的教材还停留在纯屏电视机上面,当MP4风靡的时候,教材还在诉说着录音机的原理结构。缺乏像PLC编程、单片机、自动控制与社会息息相关的前瞻性教材。电子技术与计算机相结合的复合型学科教材少之又少。内容追求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公式奇多,技术标准通篇罗列,专业术语层出不穷,却缺少教学方法的建议和学法的指导,不利于教师和学生开展自主性学习,另外教材版面不生动;教材的表达局限于文字,缺少形象的图像与文字相配合,这样的教材能怎么吸引学生的眼球?职业教育是职前培训,最大特色是“职业仿真”,如果把学生关在教室里读那几本书,是完全学不到职业技术的,那样职业教育就是一句空话,是失败的。实训设备与教材能容不相配套,往往教材上的内容往往到实训室到不到相应的内容。无法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是我们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对于教育资源贫乏的农村职校电子专业的教学,应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把课程知识编定、组合成一个或者或干个模块,建立相关的实训室,再根据师资情况,从理论到实训都有特定老师在实训室连续担任教学,实现从“重理论轻实践”转向“应用型理论和实际技能相结合”.所谓“明标”就是明确标准,着眼于社会的需求,紧盯市场的导向,密切行业的发展趋势。按“按需分配”的课程模式设计特色教材框架。关注知名企业的技术革新,对行业发展有预见性的思考。聘请权威专家以及普通的一线工人做行业的标准细则。
特色教材的编制主体——一线的职业中学教师,发挥一线教师的优势,他们对设备、师资、生源、就业方向等有深刻的认识,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结合各自独特的教学方法应该能够编写出针对性、实用性强的特色教材。 采用模块结构,使教材应用更具有灵活性,教材分为两大模块。第一模块为基础模块,是学生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基础,第二模块应用和实践模块教学。结合当前学科的特点进行改革,着力增强教材的实用性,体现新技术、新知识、新工艺、新器件的应用,强调学以致用,眼、脑、手等各种感官的同时参与.
教学目标,在教材中要明确提出培养的知识与技能目标,避免就理论谈理论、就技能教技能,要做到有的放矢。教学内容,一方面根据教学目标综合设计新的知识能力结构及其内容,另一方面还要结合新知识、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现实发展要求增删,更新教学内容,重视基础内容与专业知识的衔接。教学方法,教材教法是一个整体,可以通过在教材中设计一些“观察发现”、“同步练习”、“讨论分析”等教学内容,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做到形式新颖。通过“教、学、做”一体化,按教学模块的教学过程,由简单到复杂开展教学,实现课程的教学创新。合理分配课时,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教学活动,精心设计一些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索问题。从而产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兴趣,并清楚地理解这些概念及知识的实质和真正用途。逐步解惑,在教学活动的引导下,逐步分析、讲解概念。其中配以大量直观的图形及实例,加之以精炼的概念表述,真正做到图文并茂,让学生充分理解概念,懂得如何运用概念.学以致用,讲完概念后必须及时运用,辅以适量的课堂练习及课外思考题,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及检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联系实际,准备一些有代表性的零件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测量。从而完成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指导实践这样一套符合客观认知规律的过程。
好的校本教材是突出实践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用工作任务来引领理论,使理论从属于实践。是办好特色专业的重要载体之一,它能够及时用理论去指导实训操作,或是用实训操作来帮助理解理论知识,使得理论与实践教学得到有机的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