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项脊轩志》一直是中学教材中之经典美文。文美,并不仅仅意味其文字晓畅,文理鞭辟,更在于其情意恣肆,以文及情,读后使人心酣无穷,犹惦心中。
对于此篇文章,要是用传统文言串讲之法梳理,无疑是对编者之用心领会不及。古人认为人生之“四悲”:少年丧父母、中年丧妻子、老年丧独子、少时无良师。“四悲”中作者就经历了两悲。这怎能让人不悲伤?但是现在的学生生活基本都比较快乐和富足,怎么样带领学生体悟归有光那种人生至痛,让学生从这篇文理兼美的文章得到更多学习文言的乐趣?有必要让学生透过文本重重叠叠的记叙,细细品味归有光之深情。
通过第一节对文言字词的疏通,学生初读文本,初步感受作者与项脊轩的关系。钱基博言此文:“睹物怀人,此意境人人所有。以极淡之笔写极至之情,此妙笔人人所无。”基于此,我想,在第二课时中该如何带领学生透过朴实的文字,体察归有光痛彻心扉的情感,体味其“以极淡之笔写极至之情”的特色呢?
王锡爵亦曾评论这篇文章:“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表。”这篇课文虽然没有华美的辞藻,但是读罢让人不禁掩卷而泣。那么,这篇文章感人的地方在哪里?归有光在这篇课文中共回忆了与他生命至关重要的三位女性的往事。为什么他先忆其母,后忆其祖母及爱妻?透过归有光“哭”的程度,感受他情感之变化,以此作为学习这篇文章情意美的抓手,必能让学生在学习文言的过程收获更多。
从想母亲,到忆祖母,最后到念妻子,归有光是如何做到层层推进深情,使人同生悲情呢?母亲非常关心归有光,来看望他的时候“以指扣门扉”,还温言细语地问老妪“儿寒乎?欲食乎?”,动作非常轻盈,语气满溢关爱。而作者并没有从正面直接地回忆母亲,而是用侧面描写的手法通过老妪的回忆展开。为什么要借老妪回忆母亲?结合文章背景体悟,母親是在归有光八岁的时候去世,作者对母亲的记忆必然是不深刻的。那作者为什么还会因为母亲的一个轻盈的动作,两句简洁的话语而哭泣呢? 归有光丧母时还很小,对于母亲的概念不深,母亲于作者来说只是一个朦胧的记忆,是一个缺位的角色。但是老妪回忆起母亲来看望他的这个情形,抓住最能展现母亲慈爱形象的一个动词,两句简短的话语,使之感动落泪。这点生活经历和同学们的生活很相似——某个晚上写作业到很晚了,妈妈轻轻推开门,细声地问道:“累了吗?肚子饿了吗?赶紧去休息吧,明天再起来写吧。”这样的动作虽细微,这样的话语虽平淡,但却饱含了母亲对孩子的一片深情。然而,母亲曾经温存的问候归有光现在已不能再听到,脑中连一点对母亲的印象都没有,对于母亲的形象尚且还要通过老妪的描述才能在脑中构建起来,这能不悲吗?常言道:“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文章用一个“泣”字简练地向我们传达了归有光丧母的悲情。
在一般人心目中,母亲的地位无可替代,但在归有光心中,祖母的份量更甚之。如何体现出来?回忆母亲的时候归有光只是“泣”而回忆祖母时他却“长号不自禁”。为什么归有光对祖母怀有如此浓烈的感情呢?首先,从“余束发读书轩中”中看出,祖母和归有光生活的时间比母亲还要长,他和祖母更亲近;其次,母亲问“儿寒乎?欲食乎?”是从外在的物质层面关心归有光,而祖母呢?“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归有光八岁丧母后一直和祖母相依为命,祖母稍微长时间不见归有光就会来找他,当发现他竟日默默在轩中读书的时候,又深怕他太累太苦太压抑,足见祖母的这种关怀更多是在精神层面,比母亲的关心还要深刻。再者,心细如发的归有光还留意到了一个细节——祖母离开的时候是轻轻合上门的,深怕惊扰到孙子的学习。走时祖母还喃喃自语“儿之成,则可待乎?”这个家族虽然人口众多,但是大家忙着分家,乌烟瘴气,看到这么勤奋的孙子,祖母只好把重振家业的希望寄予在他身上,而且还拿出她珍爱的、或许是传家之宝的象笏,期盼他考取功名,有朝一日能光耀门楣,重整家业。但是,写这篇文时,归有光尚未考取功名。所以,一心关爱他、对他寄予厚望的祖母去世了,他却还没有实现祖母对他的期待,望着祖母的遗物,归有光能不悲痛吗?对于祖母的描写,作者没有浓墨重彩地描写,只是通过语言、动作直接从正面展现祖母形象,让读者感受到了深切的祖孙情谊。
接着写丧妻,归有光没有“泣”,没有“长号”,甚至连个“哭”字都吝惜,那是不是就代表他不悲伤呢?非也。归有光也悲伤。妻子死后,他悲伤到“室坏不修”的程度。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这间“百年老屋”,之前已经有过“尘泥渗漉,雨泽下注”这些问题,现在它不是破漏这么简单了,而是“坏”,破败了,这样的轩子已然不能住人。房子破败到可能无法住人了也没心情去修理,可见丧妻带来的巨大打击,使作者生活都没有动力了。为什么作者会如此悲伤?课文以“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述诸小妹语……”等情景描述归有光和妻子间的相处情形,恰好印证了他和妻子感情好到极点。归有光的妻子时常来轩子,或问他问题,或陪伴他一起读书,是他的灵魂伴侣。妻子回娘家后,还会跟家里人聊起婆家的事情,继而回家后,又述诸小妹语于归有光,读者们可试想两人曾经是多么地幸福!而且,祖母去世后,身边就剩这如花美眷相伴相随,陪伴着他度过寒窗苦读的日子,现在妻子去世了,他哪里还有心情修理房子呢?直到后来归有光生病赋闲在家才想起了修葺轩子,而且他复葺南阁子后亦不敢久居此地,就怕时常回忆起与妻子相处的时光,睹物思人,所以复葺后的南阁子也是“其制异于前”。这部分内容虽不言“哭”,但却写出了哭的痛感。直至文末,归有光一改前朝之写法,只白描眼前之树,这时候的归有光悲痛不能已,心哀不能言,只能睹物思人。一句“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把归有光丧妻后“惨恻之思”淋漓纸上。这不就是王锡爵说的“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表”吗?
整篇课文归有光主要立足于一个“悲”字,从侧面描写,正面描写,细节描写几个角度回忆他生命中至关重要的三位女性,事件虽小,笔触亦平淡,但叙述层层递进,情感愈发浓烈。
归有光的这篇文章虽好,但由于其文言特色,让很多学生对其望而生畏,加上应试压力,很多人不敢深读、细品。因此,在课堂上,除了结合文言之“文”与“言”对文章进行梳理之余,我还让学生对文本进行延伸,从“选材之小”“记事之真”“叙述之细”这几个角度,结合生活进行再次创作,以使学生从中体味归有光写人叙事抒情之高超笔法之余,再次触碰归有光那颗孤独而又悲伤的心灵。
对于此篇文章,要是用传统文言串讲之法梳理,无疑是对编者之用心领会不及。古人认为人生之“四悲”:少年丧父母、中年丧妻子、老年丧独子、少时无良师。“四悲”中作者就经历了两悲。这怎能让人不悲伤?但是现在的学生生活基本都比较快乐和富足,怎么样带领学生体悟归有光那种人生至痛,让学生从这篇文理兼美的文章得到更多学习文言的乐趣?有必要让学生透过文本重重叠叠的记叙,细细品味归有光之深情。
通过第一节对文言字词的疏通,学生初读文本,初步感受作者与项脊轩的关系。钱基博言此文:“睹物怀人,此意境人人所有。以极淡之笔写极至之情,此妙笔人人所无。”基于此,我想,在第二课时中该如何带领学生透过朴实的文字,体察归有光痛彻心扉的情感,体味其“以极淡之笔写极至之情”的特色呢?
王锡爵亦曾评论这篇文章:“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表。”这篇课文虽然没有华美的辞藻,但是读罢让人不禁掩卷而泣。那么,这篇文章感人的地方在哪里?归有光在这篇课文中共回忆了与他生命至关重要的三位女性的往事。为什么他先忆其母,后忆其祖母及爱妻?透过归有光“哭”的程度,感受他情感之变化,以此作为学习这篇文章情意美的抓手,必能让学生在学习文言的过程收获更多。
从想母亲,到忆祖母,最后到念妻子,归有光是如何做到层层推进深情,使人同生悲情呢?母亲非常关心归有光,来看望他的时候“以指扣门扉”,还温言细语地问老妪“儿寒乎?欲食乎?”,动作非常轻盈,语气满溢关爱。而作者并没有从正面直接地回忆母亲,而是用侧面描写的手法通过老妪的回忆展开。为什么要借老妪回忆母亲?结合文章背景体悟,母親是在归有光八岁的时候去世,作者对母亲的记忆必然是不深刻的。那作者为什么还会因为母亲的一个轻盈的动作,两句简洁的话语而哭泣呢? 归有光丧母时还很小,对于母亲的概念不深,母亲于作者来说只是一个朦胧的记忆,是一个缺位的角色。但是老妪回忆起母亲来看望他的这个情形,抓住最能展现母亲慈爱形象的一个动词,两句简短的话语,使之感动落泪。这点生活经历和同学们的生活很相似——某个晚上写作业到很晚了,妈妈轻轻推开门,细声地问道:“累了吗?肚子饿了吗?赶紧去休息吧,明天再起来写吧。”这样的动作虽细微,这样的话语虽平淡,但却饱含了母亲对孩子的一片深情。然而,母亲曾经温存的问候归有光现在已不能再听到,脑中连一点对母亲的印象都没有,对于母亲的形象尚且还要通过老妪的描述才能在脑中构建起来,这能不悲吗?常言道:“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文章用一个“泣”字简练地向我们传达了归有光丧母的悲情。
在一般人心目中,母亲的地位无可替代,但在归有光心中,祖母的份量更甚之。如何体现出来?回忆母亲的时候归有光只是“泣”而回忆祖母时他却“长号不自禁”。为什么归有光对祖母怀有如此浓烈的感情呢?首先,从“余束发读书轩中”中看出,祖母和归有光生活的时间比母亲还要长,他和祖母更亲近;其次,母亲问“儿寒乎?欲食乎?”是从外在的物质层面关心归有光,而祖母呢?“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归有光八岁丧母后一直和祖母相依为命,祖母稍微长时间不见归有光就会来找他,当发现他竟日默默在轩中读书的时候,又深怕他太累太苦太压抑,足见祖母的这种关怀更多是在精神层面,比母亲的关心还要深刻。再者,心细如发的归有光还留意到了一个细节——祖母离开的时候是轻轻合上门的,深怕惊扰到孙子的学习。走时祖母还喃喃自语“儿之成,则可待乎?”这个家族虽然人口众多,但是大家忙着分家,乌烟瘴气,看到这么勤奋的孙子,祖母只好把重振家业的希望寄予在他身上,而且还拿出她珍爱的、或许是传家之宝的象笏,期盼他考取功名,有朝一日能光耀门楣,重整家业。但是,写这篇文时,归有光尚未考取功名。所以,一心关爱他、对他寄予厚望的祖母去世了,他却还没有实现祖母对他的期待,望着祖母的遗物,归有光能不悲痛吗?对于祖母的描写,作者没有浓墨重彩地描写,只是通过语言、动作直接从正面展现祖母形象,让读者感受到了深切的祖孙情谊。
接着写丧妻,归有光没有“泣”,没有“长号”,甚至连个“哭”字都吝惜,那是不是就代表他不悲伤呢?非也。归有光也悲伤。妻子死后,他悲伤到“室坏不修”的程度。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这间“百年老屋”,之前已经有过“尘泥渗漉,雨泽下注”这些问题,现在它不是破漏这么简单了,而是“坏”,破败了,这样的轩子已然不能住人。房子破败到可能无法住人了也没心情去修理,可见丧妻带来的巨大打击,使作者生活都没有动力了。为什么作者会如此悲伤?课文以“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述诸小妹语……”等情景描述归有光和妻子间的相处情形,恰好印证了他和妻子感情好到极点。归有光的妻子时常来轩子,或问他问题,或陪伴他一起读书,是他的灵魂伴侣。妻子回娘家后,还会跟家里人聊起婆家的事情,继而回家后,又述诸小妹语于归有光,读者们可试想两人曾经是多么地幸福!而且,祖母去世后,身边就剩这如花美眷相伴相随,陪伴着他度过寒窗苦读的日子,现在妻子去世了,他哪里还有心情修理房子呢?直到后来归有光生病赋闲在家才想起了修葺轩子,而且他复葺南阁子后亦不敢久居此地,就怕时常回忆起与妻子相处的时光,睹物思人,所以复葺后的南阁子也是“其制异于前”。这部分内容虽不言“哭”,但却写出了哭的痛感。直至文末,归有光一改前朝之写法,只白描眼前之树,这时候的归有光悲痛不能已,心哀不能言,只能睹物思人。一句“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把归有光丧妻后“惨恻之思”淋漓纸上。这不就是王锡爵说的“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表”吗?
整篇课文归有光主要立足于一个“悲”字,从侧面描写,正面描写,细节描写几个角度回忆他生命中至关重要的三位女性,事件虽小,笔触亦平淡,但叙述层层递进,情感愈发浓烈。
归有光的这篇文章虽好,但由于其文言特色,让很多学生对其望而生畏,加上应试压力,很多人不敢深读、细品。因此,在课堂上,除了结合文言之“文”与“言”对文章进行梳理之余,我还让学生对文本进行延伸,从“选材之小”“记事之真”“叙述之细”这几个角度,结合生活进行再次创作,以使学生从中体味归有光写人叙事抒情之高超笔法之余,再次触碰归有光那颗孤独而又悲伤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