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显微镜是最常用的教学仪器。所以,学生熟练掌握显微镜的使用能力是很有必要的。如何在教学中提高学生使用显微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他们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是每个生物老师都要面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显微镜 学生兴趣 主体意识 观察方法
一、了解显微镜的主要构造和功能,加强学生兴趣
通过老师的讲解,学生全面了解显微镜的各方面使用知识,然后进行实践操作。在操作中培养学生找出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使用能力也就是动手能力。学会收集和处理信息,在实践中学会动手与动脑相结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是否对这个即将要进行的实验感兴趣,关键看老师如何引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一些偏远地区,学生见过显微镜的机会不多,所以对显微镜的认知很模糊。这时,老师要让学生对这个新鲜事物有充分的了解和掌握。老师可以讲解一下显微镜在我们生活中和实验中发挥的重大作用。如:在医学中,使用显微镜观察发生病变的细胞,通过观察研究得到有效救治,重新回到健康状态。这样,使学生了解到学会使用显微镜的好处以及实验目的,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对探索显微镜下的世界保持强烈的求知欲。
二、培養主体意识,使用科学的观察方法
生物实验更注重学生的观察能力,包括实验现象的能力、综合应用的能力等。以往的实践中,材料及试剂都是书本上指定所用到的东西。
实践时,学生看老师演练,过程中老师再教一些基本的实践方法,然后让他们自己再通过查资料,弄清其实验的原理,从而选择合适的实践方法。这样的过程可使学生加深印象,提高学生在实践课上的效率。在观察显微镜的时候,正确的方法是左眼观察,右眼睁开,这是生物实验的一般常识性要求。但在现实的实验中,有很多学生无法正常地按要求去做。这时,老师要有耐心地去讲解这一规定的重要性,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老师应该告诉学生,观察显微镜时,我们要一边观察,一边要对照图纸进行辨认和绘制观察到的图像。用右眼观察的话,多数人都无法正常进行。所以要养成科学的观察习惯,我们用左眼来观察。学生也会明白,这样有益于健康。如:在以下实验中,如何成功地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临时装片与人体口腔上皮临时装片:它们的制作过程可以总结为:擦、滴、取、展、盖、染、吸和擦、滴、刮、涂、盖、染、吸各七个字。
在这七个过程中,我们应该特别注意以下三个步骤。
第一是“滴”。滴一滴清水或生理盐水在载玻片的中央。学生一般会按照要求为了把水滴滴到载玻片的正中央,将滴管口拿到玻片上去滴。这样滴的不是多了就是少了。如果滴少了,当我们盖上玻片时,玻片里面就会容易有气泡,这会影响我们的观察质量。水滴若是滴多了,盖上玻片后又容易变换位置,尤其是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过程中,由于位置的变化,口腔上皮细胞没有处在盖玻片的中心位置时,或者没有盖在上皮细胞上。学生在观察时,就会误以为上皮细胞在盖玻片的中心位置,然后与通光孔的中心对准。造成学生无论怎样调粗细准焦螺旋,通过显微镜的观察视野范围内,却总是找不到口腔上皮细胞。一部分学生虽然找到了,但是也要花费很长时间在这上面。不仅使实验难度增加,学生也没有从中学到实际动手的乐趣。那实验怎样才能成功呢?首先,滴水时要做到滴得适度,不多也不少,在滴的过程中,要使载玻片与滴管口相距2厘米,慢慢地让水自然落下,做到滴的水滴不多不少。
第二是“取”。做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临时装片时,切勿把洋葱鳞片叶的内表皮撕得很大。因为它的内表皮容易出现折叠会有重叠现象存在。另外,染色时,叶内表皮的边缘少数才能染上色,在显微镜观察时,中间大部分细胞都不易被染色。我们要做的是取边长0.5厘米的小正方形洋葱鳞片,方便我们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鳞片的所有细胞。
第三是“染”。学生在染色时,把碘液滴到盖玻片的一侧,这与滴清水或生理盐水是不同的。若使滴管口距离玻片远而滴碘液,这样一旦盖玻片振动,位置就容易变化。若是人体的口腔皮细胞装片,由于位置变化,口腔皮细胞就不会在盖玻片的中心位置上,在观察时也很难观察得到。若是碘液溅到盖玻片上,又会影响观察染色效果和细胞。其适当的做法是把滴管口放到盖玻片上,靠着它的一侧去滴的话,不会使盖玻片振动,位置也不会发生改变。同时也不会溅到盖玻片上影响观察其染色效果和细胞。
老师积极引导,学生全力配合。分步进行实验。一些简单的试验步骤,学生可以独立完成,有些复杂的试验,操作中又很容易出现错误的,在老师的详细讲解中,学生来操作完成实验。达到实验的效果和目的。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能使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参考文献】
[1]储海轩.不同指导方法对学生显微镜使用技能形成的比较研究[J].科学教育,2005(1).
【关键词】显微镜 学生兴趣 主体意识 观察方法
一、了解显微镜的主要构造和功能,加强学生兴趣
通过老师的讲解,学生全面了解显微镜的各方面使用知识,然后进行实践操作。在操作中培养学生找出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使用能力也就是动手能力。学会收集和处理信息,在实践中学会动手与动脑相结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是否对这个即将要进行的实验感兴趣,关键看老师如何引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一些偏远地区,学生见过显微镜的机会不多,所以对显微镜的认知很模糊。这时,老师要让学生对这个新鲜事物有充分的了解和掌握。老师可以讲解一下显微镜在我们生活中和实验中发挥的重大作用。如:在医学中,使用显微镜观察发生病变的细胞,通过观察研究得到有效救治,重新回到健康状态。这样,使学生了解到学会使用显微镜的好处以及实验目的,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对探索显微镜下的世界保持强烈的求知欲。
二、培養主体意识,使用科学的观察方法
生物实验更注重学生的观察能力,包括实验现象的能力、综合应用的能力等。以往的实践中,材料及试剂都是书本上指定所用到的东西。
实践时,学生看老师演练,过程中老师再教一些基本的实践方法,然后让他们自己再通过查资料,弄清其实验的原理,从而选择合适的实践方法。这样的过程可使学生加深印象,提高学生在实践课上的效率。在观察显微镜的时候,正确的方法是左眼观察,右眼睁开,这是生物实验的一般常识性要求。但在现实的实验中,有很多学生无法正常地按要求去做。这时,老师要有耐心地去讲解这一规定的重要性,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老师应该告诉学生,观察显微镜时,我们要一边观察,一边要对照图纸进行辨认和绘制观察到的图像。用右眼观察的话,多数人都无法正常进行。所以要养成科学的观察习惯,我们用左眼来观察。学生也会明白,这样有益于健康。如:在以下实验中,如何成功地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临时装片与人体口腔上皮临时装片:它们的制作过程可以总结为:擦、滴、取、展、盖、染、吸和擦、滴、刮、涂、盖、染、吸各七个字。
在这七个过程中,我们应该特别注意以下三个步骤。
第一是“滴”。滴一滴清水或生理盐水在载玻片的中央。学生一般会按照要求为了把水滴滴到载玻片的正中央,将滴管口拿到玻片上去滴。这样滴的不是多了就是少了。如果滴少了,当我们盖上玻片时,玻片里面就会容易有气泡,这会影响我们的观察质量。水滴若是滴多了,盖上玻片后又容易变换位置,尤其是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过程中,由于位置的变化,口腔上皮细胞没有处在盖玻片的中心位置时,或者没有盖在上皮细胞上。学生在观察时,就会误以为上皮细胞在盖玻片的中心位置,然后与通光孔的中心对准。造成学生无论怎样调粗细准焦螺旋,通过显微镜的观察视野范围内,却总是找不到口腔上皮细胞。一部分学生虽然找到了,但是也要花费很长时间在这上面。不仅使实验难度增加,学生也没有从中学到实际动手的乐趣。那实验怎样才能成功呢?首先,滴水时要做到滴得适度,不多也不少,在滴的过程中,要使载玻片与滴管口相距2厘米,慢慢地让水自然落下,做到滴的水滴不多不少。
第二是“取”。做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临时装片时,切勿把洋葱鳞片叶的内表皮撕得很大。因为它的内表皮容易出现折叠会有重叠现象存在。另外,染色时,叶内表皮的边缘少数才能染上色,在显微镜观察时,中间大部分细胞都不易被染色。我们要做的是取边长0.5厘米的小正方形洋葱鳞片,方便我们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鳞片的所有细胞。
第三是“染”。学生在染色时,把碘液滴到盖玻片的一侧,这与滴清水或生理盐水是不同的。若使滴管口距离玻片远而滴碘液,这样一旦盖玻片振动,位置就容易变化。若是人体的口腔皮细胞装片,由于位置变化,口腔皮细胞就不会在盖玻片的中心位置上,在观察时也很难观察得到。若是碘液溅到盖玻片上,又会影响观察染色效果和细胞。其适当的做法是把滴管口放到盖玻片上,靠着它的一侧去滴的话,不会使盖玻片振动,位置也不会发生改变。同时也不会溅到盖玻片上影响观察其染色效果和细胞。
老师积极引导,学生全力配合。分步进行实验。一些简单的试验步骤,学生可以独立完成,有些复杂的试验,操作中又很容易出现错误的,在老师的详细讲解中,学生来操作完成实验。达到实验的效果和目的。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能使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参考文献】
[1]储海轩.不同指导方法对学生显微镜使用技能形成的比较研究[J].科学教育,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