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酸笋发酵工艺研究

来源 :食品安全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harpguy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酸笋作为螺蛳粉的重要配菜,随着近几年螺蛳粉火爆需求激增,未来将会产生较大需求缺口。本文综合分析了广西内外酸笋发酵工艺现状及发酵乳酸菌现状,以期为我国酸笋发酵产业高品质、高效率、低成本发展提供方向。
  关键词:酸笋;螺蛳粉;发酵工艺;乳酸菌
  柳州螺蛳粉因其闻着臭吃着香而闻名世界,人们对于方便食品的需求增加,袋装螺蛳粉新晋为网红食品,全年度产值超过100亿元。柳州每天要卖掉170万袋螺蛳粉,酸笋需8万kg[1]。本文综合分析了广西内外酸笋发酵生产工艺及相关发酵乳酸菌研究进展,为酸笋大规模生产、提高酸笋良品率提供依据,推动柳州螺蛳粉产品更好更快发展。
  1 酸笋加工技术
  1.1 广东酸笋制法
  一般采取食盐腌渍的方法对新鲜采摘的竹笋加工,用孟宗竹为原料,工艺流程见图1。广东酸笋采取食盐腌渍发酵法,保存半年以上,采用空气接种发酵细菌,高浓度食盐水抑制发酵细菌生长,不适宜工业化[2]。
  1.2 傣家酸笋制法
  傣家酸笋有西双版纳特色,用野生龙竹笋制作,工艺流程见图2。傣家酸笋使用天然野生竹笋为原料,制作中加入辅料而独具风味,但野生竹笋及辅料会增加生产成本,无法大规模推广[3]。
  1.3 广西传统酸笋制法
  广西传统酸笋制作以新鲜毛竹为原料,将其切成块状等,加入淘米水等进行发酵,不添加其他原料,密封发酵半个多月[4]。其制作简单,口感好,成本低,有一定推广性,但自然接种乳酸菌存在品质不可控和发酵时间长的问题,若工业化生产,需要进行改良。
  1.4 纯种乳酸菌发酵酸笋法
  纯种乳酸菌法与传统酸笋法有区别,传统法采取自然接种,而纯种法则是将纯种乳酸菌液体接种到待发酵竹笋中,工艺流程见图3。纯种发酵具有酸笋不易腐烂、品质易控制、发酵时间短、亚硝酸含量低等优点,更适用于广西酸笋大规模生产[5]。
  2 纯种乳酸菌发酵酸笋关键因素
  2.1 发酵温度
  发酵刚开始时,乳酸菌产生的乳酸量较小,随着温度升高,乳酸菌和其他细菌活跃,产酸量大,温度较低时,微生物生长受限,发酵产酸量低[6]。研究表明,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乳酸菌发酵竹笋的能力随温度升高而提高,但存在极值。在相同pH值下,30 ℃时发酵时间较28 ℃发酵时间缩短5 d[7]。
  2.2 接种比例
  纯种乳酸菌发酵酸笋过程中,乳酸菌投入量直接影响到生产成本,乳酸菌的接种比例需把控精准。接种比例低,初期产酸量低,发酵时间长,其他细菌繁殖产生的亚硝酸盐类含量较高。接种比例高,发酵成本增加,竹笋内糖类等固形物的快速消耗,导致发酵成品风味不佳。有研究表明,纯种乳酸菌接种比例在5%时较为合适[7]。
  2.3 添加剂
  对酸笋发酵过程中影响较大的还包括氯化钠、蔗糖等添加剂。适宜的氯化钠浓度能抑制某些细菌繁殖,章忠军等[8]研究发现8%浓度氯化钠浸泡发酵雷笋具有良好的口感及品质。广西传统酸笋以无盐发酵为主,周金沙等[9]通过实验发现,无盐发酵丝状酸笋中存在丰富且均匀的微生物菌群,使酸笋具备更多风味及营养物质。蔗糖的添加为发酵过程增加碳源,初期可加速发酵,蔗糖含量高,会造成乳酸菌脱水,研究表明4%的蔗糖浓度为佳[7]。
  3 纯种乳酸菌筛选
  3.1 益生性
  陈晓东等[10]发现发酵酸笋过程中,乳酸菌能产生有机酸等有益于健康的产物。陈正培等[11]筛选出酸笋发酵中降低硝酸盐的植物乳酸杆菌。
  3.2 共生微生物菌群
  有研究发现接种不同乳酸菌发酵酸笋,细菌菌群结构差异较大,在发酵过程中,乳酸菌始终处于高占比状态,克雷伯氏菌属、肠球菌属类等有害菌属始终保持极低状态[9]。共生微生物菌群代谢产物也使酸笋具有独特风味及丰富氨基酸含量,朱照华等[12]对毛竹酸笋成分检测发现其中富含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及53个有效挥发性风味物质。
  3.3 发酵效率
  应用于工业化生产的酸笋发酵,需具备高效的发酵效率。吴锦兰等[13]通过对柳州传统酸笋进行研究,筛选出高产乳酸功能的植物乳酸菌,为酸笋高效发酵指明方向。
  4 结语
  本文通过对比广西区内外不同的发酵技术,发现纯种乳酸菌发酵酸笋技术正在逐渐成为工业化的主流。分析发酵温度、乳酸接种量、添加剂等因素对酸笋发酵的影响,为酸笋工业化生产提供借鉴。未来研究重点将围绕着代谢产物益生性、发酵时间长短及抑制有害细菌等方面展开。
  参考文献
  [1]思雨.螺蛳粉产值从零到百亿 看柳州市政府如何造梦成功[J].中国食品,2021(3):44-45.
  [2]佚名.广东酸笋制作方法[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2(7):35-27.
  [3]樊爱萍,吳荣书,杨成锦,等.西双版纳傣族传统风味笋系列加工工艺改进及其商品化生产探讨[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6(4):102-104.
  [4]郑文迪,关倩倩,刘长根,等.基于GC-MS法对比广西地区酸菜和酸笋风味的差异[J].食品与发酵工业,2020,46(4):253-257.
  [5]谢元,季家举,王新权.纯种乳酸菌发酵竹笋技术[J].农产品加工,2018(11):28-29.
  [6]戚晨晨,古丽奴尔.吐拉西.乳酸菌纯种发酵制备发酵型泡菜的研究进展[J].农产品加工(学刊),2013(13):50-51.
  [7]袁宗胜.发酵酸笋加工工艺初步研究[J].福建轻纺,2013(10):22-26.
  [8]章忠军,吴建峰,陈剑兵,等.不同发酵条件对泡雷笋品质的影响及评价[J].浙江农业科学,2015,56(12):2029-2030.
  [9]周金沙,陈晓艺,谭金萍,等.基于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广西无盐发酵酸笋中细菌多样性[J].中国酿造,2019,38(7):85-90.
  [10]陈晓东,朱志勇,张韫,等.基于宏基因组技术分析传统酸笋中微生物多样性[J].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20,39(8):89-98.
  [11]陈正培,蒋潮,夏娴润,等.柳州酸笋中降亚硝酸盐乳酸菌的筛选及鉴定[J].中国酿造,2020,39(3):26-31.
  [12]朱照华.酸笋的营养成分检测及其主要风味物质的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4.
  [13]吴锦兰,付玉麟,周小玲,等.酸笋中高产乳酸乳酸菌的筛选、鉴定及发酵条件优化[J].中国酿造,2021,40(1):65-69.
其他文献
摘 要:建立了全自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蜂蜜中4种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野百合碱、倒千里光碱、千里光宁、千里光菲啉)含量的方法。样品用50%甲醇水溶液提取,采用SCX固相萃取柱进行在线净化,以Agilent Eclipse Plus C18色谱柱为分析柱,含0.1%甲酸、10 mmol/L乙酸铵的水溶液和乙腈的流动相等度洗脱,在电喷雾电离源正离子模式和多反应监测模式下进行检测。结果表
摘 要:第三方检测机构实验室的快速发展对人才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由于其专业性较强,实验室管理人员大多由技术人员晋升,导致部分管理人员管理能力缺乏,造成实验室管理混乱。本文对平衡积分卡绩效等级评价体系在第三方检测机构实验室管理过程中的运行进行了探讨,能有效、全面、客观地评价检测机构实验室不同岗位人员的工作贡献,规避以往实验室管理人员因个人主观因素造成绩效评价失真的现象,为第三方检测机构实验室管理
摘 要:近年来,伴随着国家和社会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每年在食品安全方面的资金、技术和人才投入都日渐增大,通过食品安全检测有效减少了市场上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食品检测的专业性较强,为保障检测的有效性,相关人员应做好检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细节处理。基于此,本文针对当前食品检测方面所存在的不足展开了分析,提出了食品检测方面的质量控制和细节要点,希望为全面提高食品安全、规范市场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摘 要:本文旨在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茶叶中的5种儿茶素类(EGC、C、EC、EGCG、ECG)及咖啡因(CAF)的方法。结果表明,5种儿茶素类和咖啡因在0.2~2.0 mg/mL的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 11~0.999 95,RSD为0.24%~0.57%,方法回收率为95.9%~100.6%。本方法简单、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茶叶中儿茶素类和咖啡因的定量检测。  关键词:茶叶;
摘 要:藜麦是一种全营养食品,开发藜麦精深加工产业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通过阐述藜麦加工产业现状,总结了藜麦加工工艺和重点工序,介绍了一种藜麦加工工艺流程,旨在生产出精品藜麦。  关键词:藜麦;加工工艺;产业  藜麦,原产于南美洲,已有5 000~7 000年的种植和食用历史[1]。藜麦富含蛋白质、人体必需的9种氨基酸、膳食纤维等多种营养成分,且具有低热量、低脂和低糖的优势,被国际营养专家誉为“营养黄
摘 要:目的:对2020年在11个省份收集的85份玉米样品进行真菌毒素检测分析。方法:采用胶体定量免疫层析法和酶联免疫试剂盒法对样品中黄曲霉毒素B1、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呕吐毒素)及玉米赤霉烯酮的含量进行检测,并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 2761—2017)对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黄曲霉毒素B1的检出最高含量为38.39 μg/kg,超标率为3.5%;呕吐毒素的检出最高
摘 要:硒是人体中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之一,在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硒的形态决定了其毒性与生物活性,其中纳米硒是已有硒形态中毒性最低、生物活性最强,具有抗氧化、抗癌、增强免疫力等生物活性,未来有望成为新型硒营养补充剂。本文重点对纳米硒毒性与营养研究进展进行讨论。  关键词:纳米硒;毒性;营养  瑞典化学家Berzelius于1817年在硫酸工厂的铅室中分离出微量元素硒(Seleni
摘 要:目的:对餐饮具中残留阴离子合成洗涤剂测定试验方法的改进。方法:以二氯甲烷为萃取溶剂,离心管为萃取容器,不经pH调节与酸洗步骤,1次萃取完成。结果:改进后的方法在浓度0~2 ?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为0.999 4,RSD为0.98%~1.89%,回收率在98.0%~101.8%。结论:该改进方法所得结果准确可靠、平行性好、检测效率高,对环境和人员危害小,可满足餐饮具监督抽检的检验
摘 要:食品安全与广大消费者的生命健康有着直接的联系。为了保障食品安全与质量,需要注重食品的检验工作。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在食品检验中具有精准度高、速度快、成本低廉、应用广泛、操作便捷的特点,值得广泛应用与推广。基于此,本文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在食品检验中应用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气相色谱;质谱;食品;检验  现阶段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在食品检验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效率低下、技术落后、制度缺失等
摘 要:酱油是常见的调味品之一,由于风味良好备受喜爱,而酱油发酵工艺影响着酱油的风味,为使得酱油风味更佳,应注重酱油发酵工艺的改良。本文主要对酱油发酵工艺及改善酱油风味的方法进行探讨,阐述酱油发酵的常见工艺并提出酱油风味的改善方法,以期为我国酱油生产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酱油发酵;工艺改善;风味;途径  酱油是常见的调味品,是大豆或脱脂大豆、小麦或麸皮经微生物发酵生成的产物,不仅色泽红润且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