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岩茶 “非遗”魅力

来源 :海峡摄影时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r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位诗人曾说:在机器的时代,我怀念那些古老的手艺;手艺是这个世界上所有力量的祖宗……如是,那么我们怀念岩茶手艺、关注岩茶手艺,则是怀念美、怀念历史、怀念民族的记忆。
  武夷岩茶传统手工制做技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引起了世人的广泛关注。但是,至今还有些人不但对此“非遗”的内涵和价值认识不清,甚至有的人把武夷岩茶和当今的岩茶机器制做工艺也说成是“非遗”,搞乱了定义,混淆了视听,也误导了游客。
  武夷山拥有的这项“非遗”项目,含金量是很高的。从国发(2006)18号文件可见一斑。当时全国各地通过深入调查挖掘整理,层层审核上报,国家有关专家审定批准列入的第一批“非遗名录”共518项。分为“民间文学”、“民间音乐”、“传统戏剧”、“民间艺术”等十大项,传统手工技艺只列89项。武夷岩茶“非遗”列在413号的传统手工技艺之第63项。这在品种繁多复杂、制茶工艺五花八门的泱泱茶叶大国中独占鳌头,一技独秀地跻身于第一批“非遗名录”首榜之上,是极其难能可贵的。
  据说,其时全国几处历史悠久、名声远播的名茶产区都很想得此殊荣。福建省有的产茶地在听到此消息后,花大力气编制申报文本,“志在必得”此“金牌”。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申报组人员的连续作业,不懈努力,一个多星期文本出笼了。报到福建省文化厅后,有关领导和专家审阅了详细的文本、真实的照片、有动感的录像,深感武夷岩茶传统手工制做技艺历史悠久、工艺复杂,技艺高超,其内容和价值非同一般,一致通过将之转报国家最高的 “非遗”审定机构。深具慧眼的国家遗产专家毫无疑义通过这个项目。从此武夷山又增添了一块含金量很高的金牌。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含义是什么?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定有条文,但老外的表述很拗口、难理解。按国家文化部的解说,当是“具有杰出的价值的民间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或文化空间”。这里“表现形式”有口头传唱(说)、表演、制作技艺等;“文化空间”则是各种传统、民间的大型活动。如庙会、节日等。它既要有突出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又具有传承的特点,还要有较大的影响,且处于濒临消失的状态。
  武夷岩茶传统手工制作工艺,历史悠久,技艺高超,是制茶技艺里程碑的巅峰。它是武夷山先民集体智慧的结晶,用这种技艺制出的部份发酵茶(俗称“半发酵”)的岩茶,即乌龙茶,香清、味醇、性中和,当是茶中佳品。因此,武夷岩茶长期以来就被列为中国十大名茶。
  这种工艺起源于清代初年。当时应请在武夷山修志的文化人王草堂(?~公元1720年)的《茶说》一文作了记叙。这种“摊、摇,先炒后焙”等工艺大受时人赞赏,曾任江苏巡抚、两江总督的梁章钜(公元1745年~公元1849年)发出了“武夷焙法实甲天下”的感叹。它传承300多年,得到茶界高度重视。当代著名茶叶专家陈椽说:“武夷岩茶的创制技术独一无二,为世界最先进技术”。
  武夷岩茶传统手工制作工艺程序是:采摘——倒青——做青(反复几次)——炒青——揉捻——复炒——复揉——走水焙——扬簸——拣剔——复焙——归堆——筛分——拼配等。关键工序在做青、焙火。其工序之繁复、技艺之高超,劳动强度之大,费时之长,制约因素之多,是其他制茶工艺少有的。
  武夷岩茶手工制作技艺起源武夷山,是有它的历史和地域背景的。
  明代中后期出现的炒青绿茶,是制茶工艺的大飞跃。清代初年徽州松萝法传入武夷山,采用这种工艺制出的绿茶香高形美。但是由于武夷山高路崎、茶山分散,茶采后置于篓中,被日光照射后变软,尤如“倒青”(即萎凋);采工转移山场、挑工担茶回厂,茶青在茶篓、青篮中晃动碰撞,相似做青、走水。这种茶青制出之茶虽无松萝绿茶之高香、美形,但却显得味厚、香纯。这种味厚香纯之茶很快受饮者好评。武夷山先民便在此基础上加强了做青、焙火,从而不断总结出岩茶(即乌龙茶)的制法工艺。
  此种工艺起于自然,完善于总结提高。它源于民间,所以它的工序叫法不但口语化,而且形象。如倒青、走水、炒青、簸茶、拣茶、焙茶、筛分、归堆等。使用的工具大都是竹、木制成的,达30多种。使用热能也是木炭和柴薪,都是天然之物。所以说这工艺和工具是武夷山先民原创的,是实践的总结,它有很高的价值。
  一是它起到了承先启后的作用。它“承先”于唐宋元明的团饼茶,晒青、蒸青散茶和明代的松萝炒青绿茶的部份做法。它把松萝绿茶的晾青、炒青、锅中干燥,改为晒(烘)青、高温炒青、炭火笼焙。增加走水做青工序,形成岩茶独特做法。
  它的“启后”是演变出红茶制作工艺。后来,随着茶叶需求量快速增加,外地茶商为了缩短制作时间,省略了做青、发酵和高温锅炒工序,茶青晒(或烘)后就进行揉捻,再“渥堆”发酵的“工夫红茶”,提高产能,以满足国外需求。
  它的另一“启后”,是它的制茶原理被广泛应用于后来的乌龙茶机械制法。如机制茶时的吹冷风和热风、静放、转摇等,都是从手工制茶工艺延伸、发展而来的,但机制茶的萎凋、走水、发酵、杀青、揉捻、烘干是否发生变化和是否达到要求,还得用眼观、手摸、鼻闻来判定,还要“看青做青”、“看天做青”,来调节机器转时、转速、温度等。
  二是技艺高超。手工采摘不但要快,而且不能落下新梢,俗叫“滥丛”,还不能带下鱼叶、散叶、老梗等;茶青到厂后,晴天要立即“倒青”。首先是“开青”,助手抓一把茶青放在筛上,师傅两手持筛一转,茶青就均匀散开,极为迅速。难度极高,有的人一辈子都没学会“这一手”;摇青不但费力气,而且有决窍。脚要站稳,腰杆要直,手要灵活(不要死抓住水筛),只有掌握窍门才能把青摇成螺旋状,使青叶边缘发生有序碰撞;焙茶的火温是用手背去贴住焙笼下段来判定的,历练久了,才能感觉出来,以调节所需要的温度。
  有位“老外”看了全程手工制茶后,耸了耸肩膀说:这种做茶技艺好像表演杂技,这个茶品应当是艺术品。
  三是手工制作出的茶品更具个性化。由于手工制作时对茶青叶的品种、所在山场、老嫩厚薄、天气的变化情况,针对地采取措施。制作时下手轻重有别,做青焙火时间长短恰到好处等,茶师慎之又慎,所以每个环节不容易出毛病。制作工具、热能为天然之竹木、炭薪,所以制出茶品更具特色。如用揉茶揉出之茶显蜻蜓头、田螺尾、三节色;全炭火焙出之茶别具风味。这是一种个性化很强的奢侈品,数量极其有限,它的意义主要在文化层面。
  四是岩茶手工制作工艺的广泛传播。这种工艺的传播,为中国乃至世界茶叶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张天福大师《张天福选集》写到:“这种工艺在形成后,逐步外传。由武夷山传到建瓯、安溪各地,并传入台湾”。
  清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入武夷山为僧的同安人释超全在其《安溪茶歌》中咏到:“溪茶遂仿岩茶样,先炒后焙不争差”。这种工艺尔后又传到印度。美威廉·乌克斯在其《茶叶全书》第9章、第22章中写到:1834年印度茶叶委员会秘书戈登从武夷山购运去大批茶籽,请去工人在印度阿萨姆栽种。其制方法与武夷山相同,1874年才省去做青、炒青等工序,改制“工夫红茶”。
  综上所云,武夷岩茶手工制作技艺的发明和传承、传播是对茶叶发展的一大贡献。随着茶叶产量的大幅度增长和科学的进步,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起,岩茶已逐步改为机械制作。如今这种全程手工制茶已很少见,有的也是用在一二道工序上,所以说它已处于濒临消失的状态,因此应当重视这种手工技艺传承。作为武夷山的制茶师不但要懂它,而且每年要做上一点手工茶。特别是上了“传承人谱系”名单者,更要身体力行,保护好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如何传承?一是要培养传承人,二是要有作坊,三是传承制作不能只停留在表演让人观看层面,而是每年要生产一点手工制做茶叶产品,这样才会使之不致消失。
其他文献
青春少年的容颜,似乎能够沉淀下整个尘世的喧嚣;白衣女子与苍鹰,沉浸在神秘的氛围里舞之蹈之;纯净的孩子,在大象柔软安静的守护中沉睡。目光触及,是早已超越了人兽的温暖。仿佛不在人间,既寥廓,又深情,令人顿生朝圣和感恩之心,使得时光灰烬后的不尽沉吟,悄然回响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加拿大摄影家格利高里·考伯特在旅途中雕刻着时光。缅甸的僧侣,印度的舞者和象群……所有呼吸在天地间的生命,一一定格,那些早已成为灰烬
期刊
日前,美国密苏里州的贾内·考普林开车载着女儿和友人兜风至圣约瑟夫市附近时,当地一个农民正在焚烧田地的秸秆。令考普林十分惊讶的是,田地中竟然出现了一条“火龙”,直冲云天,原来这是难得一见的“火龙卷”现象。
期刊
同治肉丸 香飘榕城  木金肉丸至今已走过一百多年。木金肉丸老铺源于1868年(清同治七年),姚木金祖父在福州南后街澳门路开设榯粿店,到1896年(清光绪二十二年),其祖父将榯粿店交给姚木金之父打理。1910年18岁的姚木金正式传承其父亲经营的榯粿店,同年在福州南后街澳门路45号创建“木金肉丸”金字招牌。  木金肉丸是福建省传统的汉族名菜,属于闽菜系。1910年由姚木金采用芋头、薯粉、猪肉、红枣、芝
期刊
澳大利亚堤维德岬(Tweed Heads)的“危险角”(Point Danger)位于黄金海岸南端,是昆士兰州和新南威尔士州的交界处。这里是海豚的乐园,一个海浪扑向岸边,摄影师布罗迪·麦克·卡贝抓拍到了两只海豚乘着波浪你追我赶的有趣画面。
期刊
300年历史 半世纪年创新  厦门蔡氏漆线雕  漆线雕可以考证的历史已有300多年,本来只是一门“妆佛”的艺术。清朝开始,蔡氏“西竺轩”手工艺作坊的主业就是用漆线来“妆佛”。直到解放后,蔡文沛首次尝试塑造英雄人物,广获社会好评。1972年,蔡水况把漆线雕往工艺品上延伸,让漆线雕在当年的广交会上获得了大批订单,使这门传统技艺得以“活”了下来。  具有300多年历史的中华瑰宝——漆线雕,是漆工艺中的一
期刊
若给你一些松软柔韧的木块,你能做成什么呢?福州的软木画师傅们,带给人们的是艺术的惊喜。在他们的刀笔运转之下,亭台楼阁、花草树木、栈桥船舫,精美的立体国画,便展示在你眼前。岸边层层叠叠的树林下,戴着草帽的小人儿在摇桨划船,岸上指尖大的楼房,还要雕出根根细致的窗棂,让人越细看越惊叹,不由想去推开那扇小窗。  一些原本普通的木块,因为师傅的绝伦工艺,魔术一样,变成精美的艺术品。福州软木画这一独特的民间工
期刊
莆田木雕是福建民间雕刻艺术之一。莆田木雕兴于唐宋,盛于明清,素以“精微透雕”著称。北宋时期五度为相的仙游人蔡京大兴“丰大豫亨”之说。在明代形成了造型简洁、明快清新的艺术风格,清代进入结构考究、装饰华美、繁复厚重的辉煌时期。  莆田木雕工艺始于唐代,有着深厚的历史传统,南宋时政治文化中心的南移,为莆田木雕的大发展作了充分的铺垫。至明清时期,莆田木雕工艺发展盛极一时。在经济飞速发展、高度现代化和工业化
期刊
唐代会昌年间,闽县人林滋在其《木人赋》中写道,当地木偶“既手舞足蹈”、“必左旋而右抽”、“超诸百戏”。可见当时福建木偶戏的表演水平已相当高,既能手舞足蹈,又能左旋右抽。  丝线操动小木偶,演绎悲欢世间情。操作人灵巧如千手观音,气定神闲;观者屏息静气,眼睛不离瞬息——泉州的提线木偶戏艺人就是这样用丝线、人偶,在看似纷繁缭乱实则独具章法的技法操纵下,让木偶拥有了灵魂,跳脱出动感而灵妙的姿态。  高超的
期刊
洁白透明的胎体,温柔雅静的釉色以及优美的造型和装饰艺术,使每一件德化建白瓷器都成为工艺美术史中的瑰宝。建白瓷自问世以来,一直获得了国内外的崇高评价,享有“中国白”的盛誉,尤其是雕塑造型人物,更具备令人神往的艺术魅力,明代建白瓷器,称为“东方艺术的明珠”。  德化,位于福建省中部,素有“闽中屋脊”之称的戴云山下腹地。在中国陶瓷历史的发展中,德化与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三足鼎立,并称为“中国三大古瓷都”
期刊
画家简介温心坦 福建省文史研究馆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水彩画家协会会员,福建省书法家协会会员,福建省诗词学会、花鸟画学会理事,福建省美协水彩画艺委会顾问,福建省水彩画会常务副会长,福建省人大、政协书画院画师。福建《书画艺苑》《秋圃繁英》报主编。福建省第二、三、四届“工艺美术大师”评委。  擅长中国画、水彩画,有诗、书、画、印、琴、佛学等修养。有《温心坦画集》《温心坦花鸟画》《草本画法》《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