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作业设计 助推高效课堂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ocan5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优化作业设计,是实现语文高效课堂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教师检验教学环节,改进教学过程的重要依据。设计作业,应有整体和长远的效益意识,要结合教学目标来解读文本的特点,要让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接壤,还应重视布置有效的预习作业。设计作业要立足文本,立足学生,做到有的放矢,让学生快乐学习、快乐生活。
  [关键词]作业设计;高效课堂;语文素养;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24-0026-02
  优化作业设计,不仅是实现语文高效课堂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教师检验教学环节,改进教学过程的重要依据。学生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直接反馈出教师课堂技能的传授能力。设计与语文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语文作业,是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方式变革和教师把握教学变革的重要依据。
  语文作业优化设计是指语文教师在对当前初中语文作业现状认识和分析的基础上,遵循语文学科教学的特点,以各种教育理念为指导思想,依据教学设计理论和技术,通过对作业内容、形式等研究,形成新的作业设计策略,切实提高语文作业设计质量。
  我校推行“334”高效课堂以来,把優化作业设计作为一个重要课题来研究,在教学实践中也总结了一些经验。
  一、优化作业设计。要有整体和长远的效益意识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渠道。语文教学要走向生本,要求教师在优化作业设计时不仅要考虑知识和技能的维度,也要考虑过程和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课外作业中的渗透与体现,特别是农村学校,学生基础参差不齐,作业设计尤为重要。那么,分层布置作业很有必要。教师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合理的作业,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效应,实现整体全面提高。
  教师不仅要对本班学生的学情了如指掌,还要将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牢记于心;在研究作业的同时必须研究学生,做到及时批阅、及时反馈、及时调整,变被动为主动。在这种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我们在进行作业分层设计时,兼顾学生独立完成与合作完成两个方面,让学生在写作业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信心。
  例如,学习了《苏州园林》后,给学生布置的作业是模拟一次导游,介绍思南风景点乌江画廊——腾龙峡,写出解说词。学生通过完成作业,受益匪浅。彼时正值我校被评为省级“校园文化建设示范校”,为了迎接各级领导的参观检查,学校需要选拔一批解说员,结果八年级学生脱颖而出。
  二、优化作业设计。要结合教学目标来解读文本的特点
  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告诉学生这节课该学什么,围绕什么来学,它包含对文本的解读、所注意的重难点,作业自然要根据这方面的内容来设计。就作业功能来看,“检测、巩固、反馈”等功能的实现是基于教学目标的。相反,不能反映教学目标的作业设计,那么,就与课堂教学脱节,课堂达不到高效,教师不能发现学生在学中出现的问题,学生只是为了完成任务,敷衍了事,教学成绩会越来越下降,学校会变成埋葬学生的坟墓,抹杀学生的学习热情及思维能力。
  在围绕目标设计课堂作业时,还要重视文本。在挖掘文本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对文中词语的理解、情感的渗透、思维的生成都来自阅读,阅读对学生成长起关键的影响作用。所以,在优化作业设计的同时,也要优化阅读布置。正如杜甫所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而阅读作业的布置,除了要阅读精美课文外,还要大量阅读课外的精美文章,以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这样就和前文的分层布置作业有机衔接起来。现在特别是农村学校,已经没有早读了,我相信,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效课堂的不断完善,阅读会成为学生必备作业之一。
  三、优化作业设计,要让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接壤
  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使我们认识到语文作业的重要性;而“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使我们在作业设计时更加关注其人文内涵;“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又帮我们打开了作业设计更为开阔的思路。设计新课标下的语文作业,教师要坚持“激兴趣、多仿写、靠综合、倡实践、重个体、行开放”的原则,让学生在快乐之中得到锻炼。
  “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语文学习的天地很广阔,生活中到处是语文。特别是在农村,学习语文从来不缺乏素材,每一年的四季变换,自然现象的更迭,回家帮助父母做家务,这些都是学习的素材。艺术来源于实践,情感自然流露。“祖国好、家乡美”在学生的心中根深蒂固,教师只要做好学生的导向,培养“全能型”人才,培养“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社会主义建设者”指日可待。
  例如,在学习《春》《钱塘湖春行》两课时,我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去,带到我们乌江岸旁,去领略自然界的美景,然后再学习诗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书本的内容画一幅春景图。如此训练,再让学生写状物文章时,学生就会得心应手。
  四、优化作业设计。要重视布置有效的预习作业
  预习是学习个体独立的探索活动。学生凭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和学习方法,自主探索,从而激发自主学习兴趣,促进自我发展。在新课程理念背景下,预习不再是单纯为掌握知识和技能而设置的学习活动,而是为了让每一个学生发展得更好。重视学生预习习惯的培养是搞好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预习是发现难点的关键,也是理解和掌握新知识的前奏。学生课前如果没有进行充分的预习,在课堂上只是盲目地听或写,没有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就不能把握重难点,也就无法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以提高成绩。预习是学习过程中的第一步,是学生自己动脑、自己理解的过程,也是他们自学的过程。教学中一般要求学生按照以下步骤进行预习:总览单元,分析题目,辨别体裁,熟悉作者,了解背景,分析“阅读提示”,研读课文,思考练习,提出问题。
  因此,预习是实现语文高效课堂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必要途径,更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有效途径。
  在推行高效课堂的今天,语文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博采众长。但不管从哪个角度出发,我们都要立足文本,立足学生,做到有的放矢,让学生快乐学习、快乐生活,让他们的学海之旅拥有更多的快乐和精彩。
  (责任编辑 陈剑平)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劳技课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在尝试绘制草图并展开讲解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空间能力;给学生搭建一个创作比赛的平台;通过评析赏鉴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通过拍摄讨论的环节促进学生个性思维的发展,使学生更好地开展劳技实践活动。  [关键词]实践活动;劳技;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18-00
该文利用刚体运动学知识,分析了角速度和角加速度连续测量的理论原理,涉及瞬时量的测法及理论分析.
当前,会计电算化的广泛应用,有效地提高了会计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快捷准确地传递了会计信息。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网络化、国际化的发展,有必要研究会计电算化的局限性,为解决局限性
[摘 要]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初中数学教师对新课导入的重视程度,提出若干有利于提升初中数学新课导入有效性的具体策略:辩论导入法;故事导入法;演示导入法;谜语导入法。  [关键词]初中数学;新课导入;问卷调查;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15-0072-02  很多初中数学教师在追求教学质量的过程中,并未对新课导入予以足够
【关键词】小学数学 错误性知识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3A-  0028-02  叶澜教授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这里的课堂是指真实的课堂,它是自然课堂,更是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师不再是教学的主宰,而要根据学生现状和课堂实际情况
2018年高考已经结束,考生普遍反映今年的高考物理题比较容易,各省市的高考物理成绩,均较往年有所的提升,让人感觉物理在各学科中不是那么难。文章对2018年高考理综(全国卷)物
【摘 要】阐述激励机制的作用,分析高校辅导员队伍和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提出健全和完善高校辅导员激励机制的措施,以调动辅导员的工作积极主动性,实现组织的既定目标。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 辅导员 激励机制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9C-0107-03  人力资源是组织发展的最关键资源,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力量,是高校教职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 高校课堂 初中物理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6A-0082-02  在新课程背景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科学素养是现阶段教学的重要目标。基于新课改教学理念,教师应实施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重视学生自主思考、互助探究、实践分析的学习过程。初中物理教学应鼓励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网络,运用启发式教学策略,启发学生的思维
【摘 要】在现代企业管理过程中,财务稽核是一种传统的事后找问题、分析问题并整改的管理措施,但由于其自身特色定位而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目的是为了促进企业提升依法治企水平和提高内部控制效果。随着财务稽核外延的拓宽,更好地体现财务稽核服务于企业管理的理念,以优化流程而提升工作效率和内部控制效果的稽核方式将逐渐在实践中得到应用和广泛推广。作者结合多年来的财务管理经验和财务稽核工作经验以及流程管理理论
【摘 要】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在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与操作技能上存在较大差异,采取分层教学,有利于更好地实现因材施教。本文从合理分层建组、设定分层教学目标、分层测试和分层评价四个方面对分层教学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关键词】中职 计算机应用基础 分层教学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4B-0020-02  随着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