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依托課题研究,系统推进校园科学文化建设;加强科学教师培训,夯实科学文化建设的人力基础,保证科学文化建设的有效开展;依据地域特点,打造各具特色的校园物态科学文化;开展丰富多彩的科学实践活动,打造浓厚的科学活动文化;资源共享,打造科学群体文化;拓展范围,打造社会大科学文化。
关键词:学校科学文化;师生科学素养
当前,各个学校非常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但纵观这些学校的文化建设,普遍缺失了科学元素,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淡化”了科学氛围的营造。所以,从2011年开始,我们提出了以“打造学校科学文化,丰富校园文化内涵,培养师生科学素养”为主题的学校科学文化建设活动,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果。
在科学文化建设活动中我们是怎么做的呢?
一、依托课题研究,系统推进校园科学文化建设
依托课题研究能系统地推进校园科学文化建设,因此通过研讨我们提出了“在农村小学营造科学氛围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实践与研究”的课题研究,并于2012年正式申报确立为德阳市级科研课题,2015年结题。
二、加强科学教师培训,夯实科学文化建设的人力基础,保证科学文化建设的有效开展
科学文化的建设需要一批有理想、业务水平高的科学教师队伍,科学教师科学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科学文化建设的开展。我们认为,培养、培训科学教师是科学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借校园科学文化建设活动的东风,我们有计划、上规模地对我市科学教师开展培训,把科学教师修炼成科学文化一个重要元素,以确保学校科学文化建设的成功开展。
三、依据地域特点,打造各具特色的校园物态科学文化
(一)城区学校具有师资雄厚而学生接触大自然参与种养殖活动的机会少的特点。根据这种现状,城区小学充分利用分校地域优势创建了科学种养殖基地,建设生态园、岩石化石探究园、陶艺馆等,给学生营造实践、探究的环境。
(二)山区的学校有着丰富自然资源。我市山区学校充分利用山区丰富的岩石、化石、矿物资源,利用山区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利用山区丰富的地形地貌特点;开展了奇石、化石、动植物标本的采集制作等活动;建成了学生种养殖基地,种养了具有山区特色的动植物;建设了岩石化石及生态园。
(三)平坝地区学校地处农村,有丰富的农作物资源,是打造校园科学文化的优势资源,同时农村学生动手能力差。因此,农村学校科学教师殷坤跃带领学生自制一些科技体验器材建成学生科技体验室;学校通过研究开发了学生种植园、岩石化石探究园、星空走廊,利用废弃石磨加工制作成“日晷”。
(四)根据教师特点,我们也选取了相应学校作为试点,这些科学老师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开展科学文化建设活动。汉旺学校杨明金等几位科学教师喜欢动手制作,有较强的天文地理方面的知识基础,善于科技创新。利用这些特点,汉旺学校建成了科技制作、异犊创客空间,科学模型探究区。他们还开展了传统玩具的研究及制作,充分探究其中科学道理。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科学实践活动,打造浓厚的科学活动文化
学生活动方面主要有:
(一)结合教材内容开展的各种种养殖活动。例如养蚕、种凤仙花活动。
(二)结合教材内容开展的各种制作比赛活动。例如日晷、水火箭制作活动。
(三)大型综合性的科技节活动
在科技节活动方面,我们主要有如下2个方面经验:
1、延长活动时间:相比短时间的科学活动,拉长活动时间的渗透效果更加明显。根据学生兴趣要求延长活动时间,学生能得到更全面的科学文化滋养。
2、固化成熟活动内容:通过研究我们发现,每个年级固定一至二项活动内容,有利于学生深入探究某一内容的科学知识,六年小学生活中能尝试不同的科学活动,年级之间也能相互交流。
(四)科技夏令营活动2014年8月,在师培中心的努力争取下,桂馨科学夏令营在绵竹开展,2015年,2016年我们有连续举行了两届科学夏令营活动,有近400人次的小学生参加了这项活动(到发稿时为止,我们已经连续开展了六届八场夏令营活动)。科学夏令营丰富的活动内容给学生带来了不一样的科学体验和别样的感受。通过家长的参与、媒体的宣传,夏令营活动在家庭、社会上引起了极好的反响。
五、资源共享,打造科学群体文化
(一)共享桂馨科学工具箱,解决实验教学器材不配套的困难。我们首先进行了工具箱的使用培训,让每一个科学老师明白工具箱有哪些材料,怎么使用。最后要求先接受捐赠的学校将工具箱的材料共享,没有工具箱的学校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去借用。
(二)开放桂馨小科学家实验室,共享夏令营活动器材,解决实验材料不足的问题,落实并拓展学生的探究范围。2013年,基金会为我市汉旺学校捐建了一个小科学家实验室,实验室器材丰富,特别是天文观察方面器材的装备填补了我市实验室器材的空白。
(三)智力资源共享在科学文化建设活动中,我们积累了一些经验,形成了一定的智力资源,如:《科学实践活动方案集》、《科学教师培训专辑》、《场地建设经验集》等,将这些智力成果推广共享,可以使各学校在科学文化建设中事半功倍,大幅度提高科学文化建设的效率。
(四)人力资源共享我市大多数学校只有1名专职科学教师,他们在学校举行大型科学实践活动时往往感到力不从心。活动开展前的方案设计没有可商讨的团队—--劳心;活动开展时独木难支,精力不足—--劳力。劳心又劳力,使得教师想开展活动的愿望、热情消减。遇到这种情况,怎么解决呢?我们的做法就是:共享人力资源,减轻教师开展活动时的心理和身体压力。
六、拓展范围,打造社会大科学文化
(一)凝聚共识,自发组建科学教师科考团队
在科学文化建设活动中,老师们意识到,挖掘本地科学教育资源,丰富科学文化建设内容,拓展科学文化建设的范围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于是,科学教师们自发组织成立了一支野外科学考察团队。
多年来,科考团队考察了清平的地形地貌,考察了地震、泥石流对清平地形地貌的影响,调查认识了本地一些特有的动植物及其生活环境的特征。考察了汉旺、遵道、九龙、土门等地的地质结构、岩石的种类及其形成原因,采集了拱星、汉旺、遵道、清平等地化石,并研究了他们形成的大致年代以及当时的地理环境。
(二)自发开展社区科普活动
在科学文化建设活动中,科学教师们不忘将科普带进社区,将科学文化建设活动拓展到社区。科学老师们利用周末、节假日在自己所在的社区多次开展科普宣传、科普讲座。带领社区的孩子和家长开展观星观月活动。在绵竹市科学团队和桂馨基金会的支持下,汉旺学校的科学老师和汉旺集贤社区科协连续两年联合举行了暑期社区科普夏令营活动。社区科普夏令营吸引了众多社区家长的参与,他们和孩子一起参与到一个个探究活动中,参与到一个个科技制作活动中-------使得他们对小学科学有了更全面的认识,认识到这门学科在学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也使得他们乐于支持自己孩子参与这样的活动。
培养师生科学素养的途径还有很多,而通过打造校园科学文化,营造科学氛围可以更有效更深入而持久地影响师生,从而培养和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张谦.简述小学教师的科学素养及其培养[J].教育现代化,2018,5(23):143-145.
[2]郭聚鑫. 基于养成教育理念的小学科学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8.
[3]眭海涛.提高小学科学教师专业素养的思考与实践[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01):175.
关键词:学校科学文化;师生科学素养
当前,各个学校非常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但纵观这些学校的文化建设,普遍缺失了科学元素,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淡化”了科学氛围的营造。所以,从2011年开始,我们提出了以“打造学校科学文化,丰富校园文化内涵,培养师生科学素养”为主题的学校科学文化建设活动,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果。
在科学文化建设活动中我们是怎么做的呢?
一、依托课题研究,系统推进校园科学文化建设
依托课题研究能系统地推进校园科学文化建设,因此通过研讨我们提出了“在农村小学营造科学氛围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实践与研究”的课题研究,并于2012年正式申报确立为德阳市级科研课题,2015年结题。
二、加强科学教师培训,夯实科学文化建设的人力基础,保证科学文化建设的有效开展
科学文化的建设需要一批有理想、业务水平高的科学教师队伍,科学教师科学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科学文化建设的开展。我们认为,培养、培训科学教师是科学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借校园科学文化建设活动的东风,我们有计划、上规模地对我市科学教师开展培训,把科学教师修炼成科学文化一个重要元素,以确保学校科学文化建设的成功开展。
三、依据地域特点,打造各具特色的校园物态科学文化
(一)城区学校具有师资雄厚而学生接触大自然参与种养殖活动的机会少的特点。根据这种现状,城区小学充分利用分校地域优势创建了科学种养殖基地,建设生态园、岩石化石探究园、陶艺馆等,给学生营造实践、探究的环境。
(二)山区的学校有着丰富自然资源。我市山区学校充分利用山区丰富的岩石、化石、矿物资源,利用山区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利用山区丰富的地形地貌特点;开展了奇石、化石、动植物标本的采集制作等活动;建成了学生种养殖基地,种养了具有山区特色的动植物;建设了岩石化石及生态园。
(三)平坝地区学校地处农村,有丰富的农作物资源,是打造校园科学文化的优势资源,同时农村学生动手能力差。因此,农村学校科学教师殷坤跃带领学生自制一些科技体验器材建成学生科技体验室;学校通过研究开发了学生种植园、岩石化石探究园、星空走廊,利用废弃石磨加工制作成“日晷”。
(四)根据教师特点,我们也选取了相应学校作为试点,这些科学老师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开展科学文化建设活动。汉旺学校杨明金等几位科学教师喜欢动手制作,有较强的天文地理方面的知识基础,善于科技创新。利用这些特点,汉旺学校建成了科技制作、异犊创客空间,科学模型探究区。他们还开展了传统玩具的研究及制作,充分探究其中科学道理。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科学实践活动,打造浓厚的科学活动文化
学生活动方面主要有:
(一)结合教材内容开展的各种种养殖活动。例如养蚕、种凤仙花活动。
(二)结合教材内容开展的各种制作比赛活动。例如日晷、水火箭制作活动。
(三)大型综合性的科技节活动
在科技节活动方面,我们主要有如下2个方面经验:
1、延长活动时间:相比短时间的科学活动,拉长活动时间的渗透效果更加明显。根据学生兴趣要求延长活动时间,学生能得到更全面的科学文化滋养。
2、固化成熟活动内容:通过研究我们发现,每个年级固定一至二项活动内容,有利于学生深入探究某一内容的科学知识,六年小学生活中能尝试不同的科学活动,年级之间也能相互交流。
(四)科技夏令营活动2014年8月,在师培中心的努力争取下,桂馨科学夏令营在绵竹开展,2015年,2016年我们有连续举行了两届科学夏令营活动,有近400人次的小学生参加了这项活动(到发稿时为止,我们已经连续开展了六届八场夏令营活动)。科学夏令营丰富的活动内容给学生带来了不一样的科学体验和别样的感受。通过家长的参与、媒体的宣传,夏令营活动在家庭、社会上引起了极好的反响。
五、资源共享,打造科学群体文化
(一)共享桂馨科学工具箱,解决实验教学器材不配套的困难。我们首先进行了工具箱的使用培训,让每一个科学老师明白工具箱有哪些材料,怎么使用。最后要求先接受捐赠的学校将工具箱的材料共享,没有工具箱的学校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去借用。
(二)开放桂馨小科学家实验室,共享夏令营活动器材,解决实验材料不足的问题,落实并拓展学生的探究范围。2013年,基金会为我市汉旺学校捐建了一个小科学家实验室,实验室器材丰富,特别是天文观察方面器材的装备填补了我市实验室器材的空白。
(三)智力资源共享在科学文化建设活动中,我们积累了一些经验,形成了一定的智力资源,如:《科学实践活动方案集》、《科学教师培训专辑》、《场地建设经验集》等,将这些智力成果推广共享,可以使各学校在科学文化建设中事半功倍,大幅度提高科学文化建设的效率。
(四)人力资源共享我市大多数学校只有1名专职科学教师,他们在学校举行大型科学实践活动时往往感到力不从心。活动开展前的方案设计没有可商讨的团队—--劳心;活动开展时独木难支,精力不足—--劳力。劳心又劳力,使得教师想开展活动的愿望、热情消减。遇到这种情况,怎么解决呢?我们的做法就是:共享人力资源,减轻教师开展活动时的心理和身体压力。
六、拓展范围,打造社会大科学文化
(一)凝聚共识,自发组建科学教师科考团队
在科学文化建设活动中,老师们意识到,挖掘本地科学教育资源,丰富科学文化建设内容,拓展科学文化建设的范围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于是,科学教师们自发组织成立了一支野外科学考察团队。
多年来,科考团队考察了清平的地形地貌,考察了地震、泥石流对清平地形地貌的影响,调查认识了本地一些特有的动植物及其生活环境的特征。考察了汉旺、遵道、九龙、土门等地的地质结构、岩石的种类及其形成原因,采集了拱星、汉旺、遵道、清平等地化石,并研究了他们形成的大致年代以及当时的地理环境。
(二)自发开展社区科普活动
在科学文化建设活动中,科学教师们不忘将科普带进社区,将科学文化建设活动拓展到社区。科学老师们利用周末、节假日在自己所在的社区多次开展科普宣传、科普讲座。带领社区的孩子和家长开展观星观月活动。在绵竹市科学团队和桂馨基金会的支持下,汉旺学校的科学老师和汉旺集贤社区科协连续两年联合举行了暑期社区科普夏令营活动。社区科普夏令营吸引了众多社区家长的参与,他们和孩子一起参与到一个个探究活动中,参与到一个个科技制作活动中-------使得他们对小学科学有了更全面的认识,认识到这门学科在学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也使得他们乐于支持自己孩子参与这样的活动。
培养师生科学素养的途径还有很多,而通过打造校园科学文化,营造科学氛围可以更有效更深入而持久地影响师生,从而培养和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张谦.简述小学教师的科学素养及其培养[J].教育现代化,2018,5(23):143-145.
[2]郭聚鑫. 基于养成教育理念的小学科学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8.
[3]眭海涛.提高小学科学教师专业素养的思考与实践[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01):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