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动手操作是学生获得体验的常用过程,也是我们数学教师青睐的活动。因此,培养学生主动获取数学知识的策略研究就成为我们教师的当务之急,其中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关键词: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思维;创新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儿童的智慧出在他的指尖上”。由此可见,在课堂教学中,为孩子营造“动”的机会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培养学生主动获取数学知识的策略研究就成为我们教师的当务之急,其中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一、情趣导入,激发探究欲望
儿童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易于接受新鲜事物,优雅动听的音乐,鲜艳夺目的色彩,美丽斑斓的图画,都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而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兴趣。
例如:在上《分数的初步认识》这节课,首先导入课程内容:开始,教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创设情境:如分梨,教师给学生讲解孔融让梨的故事。在讲解中要求学生不许说话,只能用掌声来表示分得的梨数量。“有4个梨子,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人得几个?”“啪--啪!”学生用两声掌声回答了问题。“有2个梨子,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得几个呢?”“啪!”掌声依然响亮。最后“只有一个梨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得几个?”同学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该怎么表示。学生到了“心求通而未能,口欲言而不得”的悱愤状态了。这时,教师让学生想办法表示这半个梨,孩子们有的画图,有的写字……当学生用已有的方式不能表示这个梨时,内心产生了强烈的认知冲突,对于新知的探索就显得急不可待了,这种强烈的求知欲就是学习的最大动力。
二、创设情境,让思维“动”起来
在教学中,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提供观察和动手操作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觉能动性,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操作中,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变为活生生的动作,从感受中获得正确认知。
例如: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可先要求学生2朵一组2朵一组地摆黄花,摆3对,然后让学生用加法来算一算:一共摆了几朵花?(2+2+2=6)接着根据算式再来说一说:这里的相同加数是什么?相同加数的个数是几?让学生对新知初步形成一个直观印象后,教师逐一揭示:什么是乘法,乘法算式的读写,乘法算式表示的意义。分别表述为:(指上面加法算式)这里3个2相加得6;像这样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我们还可以用乘法来计算(板书:×),讀作“乘”;写成乘法计算是:2×3或3×2,读作:2乘3或3乘2,表示有3个2相加。紧接着,要让学生再次感知,要求学生3个3个地摆方块,摆4组;4个4个地摆圆片,摆5组。每次摆好后,让学生分别用加法和乘法算一算。在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抽象概括,从而把新知完整地揭示出来。为了进一步巩固和验证乘法的含义,练习中要让学生根据算式再来摆一摆……这样的教学安排,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既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又让他们的手、脑、眼、口同时参与学习活动,让孩子的思维真正“动”起来。
三、发现规律,获取数学新知
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就是把人类的知识成果转为个体认识的过程。小学生的认识过程则是一种再生产知识的过程。如果教师能为他们创设一个实践操作的环境,使之在探索中对未知世界有所发现,找到规律,并能运用规律去解决新问题,使他们在获取新知识的同时,也学会了学习。
例如:教学《圆的周长》时,可以让学生各自做直径为2、3、4、6厘米的硬纸圆片。上课时,各人用这些圆片在有刻度的厘米尺上滚动一周,并依次记下数据,让学生分别算出每个圆片滚动一周的长度除以相应圆的直径,再比较四个结果,研究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和总结后发现: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这时,告诉学生:这个三倍多一些就是“圆周率”,进而推导出圆的周长公式。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得出概念、公式,既发展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又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印象深刻,提高了教学效率。从而,加深了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记忆,还可以通过发现知识的内在联系,以便更好地获取新知识。
四、掌握算理,便于实践应用
要使学生对基本的计算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并且做到计算方法合理灵活,就必须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基础上,掌握运算原理。
例如:在《10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教学中,什么叫做不够减,什么叫退位,怎样退位,如何计算,通过操作小棒,就能化难为易,弄清算理,掌握计算方法。教学前先复习不退位减法25—4,学生很快说出25—4可以直接从个位5里去掉4得1,1与20合成21,然后把“4”改成“7”,引到新授的课题中:“现在要拿掉7根,你们发现了什么?”学生回答:“5—7不够减了。”随即老师问:“怎么办?”让学生动手用小棒演示,允许学生在小组里相互讨论,以便把实际的动手活动通过交流转化为思维活动。通过全班交流,发现都是请十位帮忙:拿出一捆小棒打开,退1作10与5合成15,这样个位有15根小棒就可以减7了;有的学生在打开的10根小棒里拿去7根,余3根,再把这三根与个位上原有的5根合并得到8根。进而让学生观察十位的变化,直观的看到计算结果十位少1的算理。这样边操作边思考边交流,让学生看算式讲算理,进行着层层递进地思考,有条不紊,经历了问题的产生,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学生自觉地探究着思维程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实际上也是在经历着一场自我挑战的过程,促进着知识技能的发展,使学生成为一个灵活、自主的人,真正成为一个知识的主人。
五、动手操作,培养逻辑思维
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操作与思维是互不可分的,操作是前提,思维是关键。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课前让每个学生准备一张正方形的纸片,一张锐角三角形的纸片,一张钝角三角形的纸片,一把剪刀。一上课采取激疑的方法,让学生分别画一个直角三角形、一个钝角三角形、一个锐角三角形,并分别量出每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并把度数写在相应的角上。让学生任意报出一个三角形中两个内角的度数,教师便很快地说出第三个角的度数,再让学生测量证实。这给学生设下了疑问:“老师是怎么知道的呢?”先激起他们的求知欲。然后指出:“今天我们学习《三角形内角和》,看谁能利用自己手中的学具通过剪、拼、折等方法,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允许学生自由讨论。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算一算﹙把三个内角度数相加﹚、拼一拼﹙把三个内角剪下来拼在一起﹚、折一折﹙把三个内角折成一个平角﹚、剪一剪﹙把一个大三角形剪成两个小三角形﹚等一系列的操作、观察、思考,使学生懂得只要是三角形,那么它的内角和就一定是180度。这样学生在思维中操作,在动手中思维,并通过语言将操作过程“内化”为思维,使思维得到发展。
总之,现代教育理论中所说的“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的主张也正是此意吧。每一节课都能让学生感到新鲜,每一分钟都能让学生在快乐,让学生从心底爱上数学课,使“新课程”释放的不仅仅是学生的手,还有学生的心情。这样,我们的课堂就会充满生命的活力、充满智慧。
参考文献:
[1]《2011版数学新课标》.
[2]《小学教学设计》.
[3]《小学生教学实践》2014.(2):87-87.
关键词: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思维;创新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儿童的智慧出在他的指尖上”。由此可见,在课堂教学中,为孩子营造“动”的机会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培养学生主动获取数学知识的策略研究就成为我们教师的当务之急,其中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一、情趣导入,激发探究欲望
儿童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易于接受新鲜事物,优雅动听的音乐,鲜艳夺目的色彩,美丽斑斓的图画,都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而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兴趣。
例如:在上《分数的初步认识》这节课,首先导入课程内容:开始,教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创设情境:如分梨,教师给学生讲解孔融让梨的故事。在讲解中要求学生不许说话,只能用掌声来表示分得的梨数量。“有4个梨子,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人得几个?”“啪--啪!”学生用两声掌声回答了问题。“有2个梨子,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得几个呢?”“啪!”掌声依然响亮。最后“只有一个梨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得几个?”同学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该怎么表示。学生到了“心求通而未能,口欲言而不得”的悱愤状态了。这时,教师让学生想办法表示这半个梨,孩子们有的画图,有的写字……当学生用已有的方式不能表示这个梨时,内心产生了强烈的认知冲突,对于新知的探索就显得急不可待了,这种强烈的求知欲就是学习的最大动力。
二、创设情境,让思维“动”起来
在教学中,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提供观察和动手操作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觉能动性,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操作中,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变为活生生的动作,从感受中获得正确认知。
例如: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可先要求学生2朵一组2朵一组地摆黄花,摆3对,然后让学生用加法来算一算:一共摆了几朵花?(2+2+2=6)接着根据算式再来说一说:这里的相同加数是什么?相同加数的个数是几?让学生对新知初步形成一个直观印象后,教师逐一揭示:什么是乘法,乘法算式的读写,乘法算式表示的意义。分别表述为:(指上面加法算式)这里3个2相加得6;像这样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我们还可以用乘法来计算(板书:×),讀作“乘”;写成乘法计算是:2×3或3×2,读作:2乘3或3乘2,表示有3个2相加。紧接着,要让学生再次感知,要求学生3个3个地摆方块,摆4组;4个4个地摆圆片,摆5组。每次摆好后,让学生分别用加法和乘法算一算。在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抽象概括,从而把新知完整地揭示出来。为了进一步巩固和验证乘法的含义,练习中要让学生根据算式再来摆一摆……这样的教学安排,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既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又让他们的手、脑、眼、口同时参与学习活动,让孩子的思维真正“动”起来。
三、发现规律,获取数学新知
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就是把人类的知识成果转为个体认识的过程。小学生的认识过程则是一种再生产知识的过程。如果教师能为他们创设一个实践操作的环境,使之在探索中对未知世界有所发现,找到规律,并能运用规律去解决新问题,使他们在获取新知识的同时,也学会了学习。
例如:教学《圆的周长》时,可以让学生各自做直径为2、3、4、6厘米的硬纸圆片。上课时,各人用这些圆片在有刻度的厘米尺上滚动一周,并依次记下数据,让学生分别算出每个圆片滚动一周的长度除以相应圆的直径,再比较四个结果,研究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和总结后发现: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这时,告诉学生:这个三倍多一些就是“圆周率”,进而推导出圆的周长公式。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得出概念、公式,既发展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又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印象深刻,提高了教学效率。从而,加深了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记忆,还可以通过发现知识的内在联系,以便更好地获取新知识。
四、掌握算理,便于实践应用
要使学生对基本的计算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并且做到计算方法合理灵活,就必须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基础上,掌握运算原理。
例如:在《10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教学中,什么叫做不够减,什么叫退位,怎样退位,如何计算,通过操作小棒,就能化难为易,弄清算理,掌握计算方法。教学前先复习不退位减法25—4,学生很快说出25—4可以直接从个位5里去掉4得1,1与20合成21,然后把“4”改成“7”,引到新授的课题中:“现在要拿掉7根,你们发现了什么?”学生回答:“5—7不够减了。”随即老师问:“怎么办?”让学生动手用小棒演示,允许学生在小组里相互讨论,以便把实际的动手活动通过交流转化为思维活动。通过全班交流,发现都是请十位帮忙:拿出一捆小棒打开,退1作10与5合成15,这样个位有15根小棒就可以减7了;有的学生在打开的10根小棒里拿去7根,余3根,再把这三根与个位上原有的5根合并得到8根。进而让学生观察十位的变化,直观的看到计算结果十位少1的算理。这样边操作边思考边交流,让学生看算式讲算理,进行着层层递进地思考,有条不紊,经历了问题的产生,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学生自觉地探究着思维程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实际上也是在经历着一场自我挑战的过程,促进着知识技能的发展,使学生成为一个灵活、自主的人,真正成为一个知识的主人。
五、动手操作,培养逻辑思维
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操作与思维是互不可分的,操作是前提,思维是关键。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课前让每个学生准备一张正方形的纸片,一张锐角三角形的纸片,一张钝角三角形的纸片,一把剪刀。一上课采取激疑的方法,让学生分别画一个直角三角形、一个钝角三角形、一个锐角三角形,并分别量出每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并把度数写在相应的角上。让学生任意报出一个三角形中两个内角的度数,教师便很快地说出第三个角的度数,再让学生测量证实。这给学生设下了疑问:“老师是怎么知道的呢?”先激起他们的求知欲。然后指出:“今天我们学习《三角形内角和》,看谁能利用自己手中的学具通过剪、拼、折等方法,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允许学生自由讨论。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算一算﹙把三个内角度数相加﹚、拼一拼﹙把三个内角剪下来拼在一起﹚、折一折﹙把三个内角折成一个平角﹚、剪一剪﹙把一个大三角形剪成两个小三角形﹚等一系列的操作、观察、思考,使学生懂得只要是三角形,那么它的内角和就一定是180度。这样学生在思维中操作,在动手中思维,并通过语言将操作过程“内化”为思维,使思维得到发展。
总之,现代教育理论中所说的“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的主张也正是此意吧。每一节课都能让学生感到新鲜,每一分钟都能让学生在快乐,让学生从心底爱上数学课,使“新课程”释放的不仅仅是学生的手,还有学生的心情。这样,我们的课堂就会充满生命的活力、充满智慧。
参考文献:
[1]《2011版数学新课标》.
[2]《小学教学设计》.
[3]《小学生教学实践》2014.(2):8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