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淡而情深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故乡是一个人的根,是一个人的人生出发地,也是一个人的精神归宿,每一个人对故乡都有一种割舍不断的情感,特别是对漂泊的旅人来说,故乡更是他们永远的牵挂。老舍先生也曾漂泊在外多年,那么他是怎样表达故乡情结的呢?
  老舍一生有四十二年是在北京度过的,他的很多作品都是用北京话写的,也是以北京为题材的,他对北京的感情是独一无二的,是深厚的。这种独一无二的深厚的情感集中体现在《想北平》中,但《想北平》的语言却是质朴而平淡的。
  本文写于1936年,作者当时在青岛不在北平,那时日本帝国主义已经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北平危急。作者作为一个热爱北平的知识分子,忧心如焚,思念家乡之情较平日里更为强烈,作者虽没有使用热烈的文字,但我们分明能感受到他的爱。从文章整体来看,《想北平》语言通俗、纯净,比如文章写到积水潭:“面向着积水潭,背后是城墙,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乐地坐上一天,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可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短短几句,在写景、状物,营造氛围,表现作者生活在北平的安适等方面都非常到位。这里没有华丽辞藻,都是明白如话的句子,通过写住在北平的感受,让我们体会出作者对北平的爱。
  善用修辞,比如文章中把自己对北平的爱比作对母亲的爱,这个比喻有什么新奇的呢?不是有很多人都把许多热爱着的物品比作母亲吗?可是当我们知道老舍特别爱自己的母亲,而将北平喻为自己的母亲时,这个比喻所包含的情感,恐怕比其他人的类似无病呻吟的比喻中的情感不知要深刻多少倍了。如果,我们再了解到作者对北平的情感,就更加感动了。在这里,作者将爱北平与爱母亲做了类比,同样是真爱,同样说不出口。正是因为爱得深沉而炽热。老舍曾在《新禧!新禧!》中写道:“越想北平,越觉得苦闷,倒好像只有北平会过新年似的!”连过新年都那么偏执地认为只有北平会过新年,可以想见老舍先生对北平情感的深刻程度,简直可以说是刻骨铭心了,作者记忆中的北平过年情景是那样深刻地印在头脑里,以至于其他地方的过年都不叫过年。对北平的浓烈情感,加上对母亲的深爱,这就是世上最真挚的情感。可是这个比喻却那么普通、平实。
  文章中除了比喻的修辞外,还有对比,作者把北平与欧洲的四大“历史的都城”做了比较,以突出北平具有的让作者喜爱的特征。其实作者不是不爱巴黎等四大名城,而是这些都城和北平放在一起,就逊色多了。逊色的原因是因为作者的心里只有个北平,心被北平装满了,就再也装不下其他了,由此我们看到作者对北平坚定不移的爱。在做比较时,作者笔下的句子依然那么通俗易懂,绝不色彩缤纷,绝无奇词丽句,可是内蕴的情感却让人感动不已。
  多用口语。老舍用口語传达了北平的美,对北平的爱。作者说北平的“黑枣、柿子进了城还带着一层白霜儿”,“美国包着纸的橘子遇到北平带霜儿的玉李,还不愧杀”,儿化音与“还不愧杀”是北平独有的语言,老舍把它用在文章中一点不显土气,反有一种生在北平长在北平的自豪感。
  文章就是这样用最朴素的语言表达了对故乡最深挚的情感。这种看似矛盾实际和谐统一的效果是怎样形成的呢?
  毫无疑问,老舍对北平的真情感是造成这种效果的最主要因素。老舍曾在《我热爱新北京》中写道:“不管我在哪里,我还是拿北京作我的小说的背景,因为我闭上眼想起的北京是要比睁着眼看见的地方更亲切,更真实,更有感情的。”北平是作者的故乡,他生在北平,长在北平,从1899年出生到1966年去世,老舍一生中有四十二年是在这里度过的,老舍对生于斯长于斯的北平有深刻的感情。所以《想北平》中所体现出的对北平的浓浓的情感,从这个角度来说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作者为什么会用最朴素的语言来表达呢?笔者认为:一和老舍先生出身于贫民家庭有关。老舍幼年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童年很清苦,在别人的资助下才入私塾上学,后来还因为贫困而退学。这样一路辛苦走来,老舍的性格中有着平民特质,有着朴素的天性。二和老舍先生本身的文学追求紧密关联。作者曾在《关于文学的语言问题》中说:“我的文章写得那样白,那样俗,好象毫不费力,实际上,那不定改了多少遍。”又“白”又“俗”正是老舍先生的文学追求。正是这不懈修改,才使其作品呈现出“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朴素面貌。唐朝的白居易最喜自己的诗歌明白如话,大家都读得懂,所以他的诗歌才能流传至今。老舍先生又“白”又“俗”的文章,贴近百姓、贴近自然,自然深得读者喜爱。所以《想北平》所呈现出的通俗易懂、朴素自然的语言面貌,也是很正常的。用这样的语言来表现浓浓的情感,也是恰到好处的。
  《想北平》这篇文章的一个重要特色——语淡而情深,就这样“匀调”地放在一起了。
  作者单位:江苏省大丰高级中学(224000)
其他文献
费孝通在谈论中西文明交流摄取时说:“美人之美,美己之美;美美互美,世界大同。”大致意思是说:“以他人的文化为美,以自己的文化为美,两种美相互交流融合,世界就会融合。”我们姑且把它套用在古典诗词的教学中,古典诗词本体是美的,而教学方式也有一万种美的可能,两种美相互融合,整个古典诗词教学课堂才会类似美的大花园,真正熏陶学生,实现美育价值。  关于教学方式的运用,教师可以使其与古典诗词蕴含的美相对应。例
期刊
时至今日,在新课改大潮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教师明白教学不再是一厢情愿之事,教者心目中要有学生。对于莘莘学子而言,这无疑是期待已久的一大福音。但是,怎样使福音变成现实版的福利,这就需要广大教师持续努力了。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见闻和实践,以李密的《陈情表》为例,谈谈课堂教学的一些基本策略。  《陈情表》是语文必修第三册第一单元“至爱亲情”话题的第一篇,它文质兼美,可以说是“言”之典范,“文”之精品。
期刊
文本是最根本、最重要的语文课程资源,是进行阅读教学的载体和凭借。而对于文本的深度挖掘,却常常是广大一线教师的“软肋”。对文本进行社会学阅读、正确切入文本、巧妙组织内容,是深入研读文本的重要策略。下面笔者以两堂《我的一位国文老师》课为例,谈谈如何将文本阅读推向深入。  一、对文本进行社会学阅读  社会学阅读是阅读理论的范畴。从社会学阅读来看,对文本的研读一方面要强调阅读主体的社会学认知;另一方面,文
期刊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观察生活,精心选材,能够写出一篇触动心灵的记叙文。  2.过程与方法  运用细节描写,让动人的瞬间定格。(重点、难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敏锐感受,体味人间真情,珍惜幸福生活。  【先学指导】  1.阅读教材,筛选重点,尝试完成一个描写同学的片段。  2.下发资料,揣摩体会文章细节描写与整体构思的妙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1
期刊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是文艺评论与随笔单元,其中的三篇课文都是文艺大家对语言形式、美学现象的探讨与评论。尤其是第一篇课文《咬文嚼字》,是“美学老人”朱光潜对阅读与写作中的用字、句式、词语的联想意义等现象进行探讨与点评的一篇趣文。文中举例典型生动,点评有说服力,可谓“咬”得准确,“嚼”得透辟。我在上这一课时,试着就课文内的例子进行拓展,把课文中学到的分析方法与高考语文试卷上的具体题型对应起来,
期刊
【课堂实录】  一、导入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有时候,对细微处的体察,可以让我们体悟到世界的奇妙。今天让我们一起用心体会法国浪漫主义大师雨果的作品——《巴黎圣母院》中的节选部分《一滴眼泪换一滴水》。  二、复述情节,突出主人公伽西莫多  师:在预习的基础上,请大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节选部分的故事情节,在划线处填上表现人物行为动作的词。PPT:  在格雷沃刑台上,  伽西莫多,  围观群众,  
期刊
新课导入,指的是在课堂教学开始的三到五分钟内师生的教学活动。它所占时间虽短,却是一节课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教学环节,起着聚集学生学习注意力、吸引学生眼球、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作用。  中职学生是一群学习基础差、底子薄、学习注意力极易分散、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的学生群体。如果我们在课堂导入环节不能做到叩击学生心扉、启迪学生思维、点燃学生热情,那么他们就很难对学科课程产生浓厚且持久的
期刊
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是人教版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课文,第三单元主要是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如果我们按照课本安排的顺序来讲解本单元的散文,在感受过王羲之《兰亭集序》的生死观,品悟过苏轼《赤壁赋》的风月与智慧后,再读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很多学生都会觉得这篇文章初读起来既没有王羲之的深奥哲理,也没有苏轼的美妙文辞,所以对这篇文章的解读就不能深入。而很多教师在讲授本文的时候,也会有草草收兵的遗憾
期刊
【教学目标】  1.赏析作品中人物描写的方法,探究作者情感和作品意蕴。  2.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认识和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教学重点】  赏析作品中人物描写的方法,探究作者情感和作品意蕴。  【教学难点】  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认识和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教学方法】  创作法、诵读法、讨论法、比较阅读法。  【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阅读《项羽本纪》《高祖本纪》《陈涉世家》《刺客
期刊
影视作品内涵丰富,融合了文学、戏剧、音乐等艺术精华,它的显著特点就是题材生动、内容丰富、形式直观、表现力强、审美价值高。当前,大部分高中生对于语文学科学习的兴趣不高,将影视资源运用到语文教学中,不仅能够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活跃课堂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更重要是还能够不再依赖于“语言”这一抽象的教学方式,进而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下面笔者以《雷雨》和《项链》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