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代丝绸之路连接亚洲和欧洲,穿越中亚的崇山峻岭、平原和沙漠,成为欧洲人在发现环绕好望角的海上航线之前,获取梦寐以求的香料和丝绸的主要商道,这大概也是经济全球化最早的实践。
如今,从欧洲和能源储量丰富的海湾地区,前往亚洲经济的火车头国家,其主要商道是海路,需要穿过印度洋,穿过马六甲海峡,到达中国南海,并继续前往北亚。
新丝绸之路为中亚发展提供契机
在新技术的推动下,随着新资源的发现和开发、新经济计划的实施,中亚各国面临着新的历史机遇——成为本地区甚至全世界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发动机,实现自己的全部潜能。
要让古代丝绸之路和中亚地区释放全部潜能,就必须打开并激发被锁闭在内陆地区的能量,并以可持续的方式开发、使用当地蕴藏的巨大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
我们还必须清楚,古代丝绸之路并不是出于大众浪漫想象的一条单一道路,它实际上是好几条商路交织构成的网络。同时,在这个商路网络上,也曾经有过思想、宗教信仰、传统习俗、食品、时尚以及技术的交流。造纸术、火药等通过丝绸之路传到欧洲,给当时各民族的社会文化和经济发展带来深远影响。
研究表明,当时并没有任何欧洲城市通过丝绸之路与亚洲相通。这主要是由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造成的阻碍,像马可·波罗那样的旅行者,只能从海路离开故乡威尼斯,坐船到东地中海沿岸来范特(Levant)以后,才开始漫长的陆上旅程。
重振古代丝绸之路,应注意“三要”和“三不要”。
重振丝绸之路的“三要”
首先,复兴的丝绸之路要成为一个全面的、连接全部关键城市和枢纽的网络。这样一个纵横交错的综合交通网络,必须包含中亚所有内部的连接点以及从该地区通向世界其他地区的连接点。油气输送主管道和分支的油气丝绸之路在当今也至关重要,例如从阿曼湾(Gulf of Oman)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Gwadar)直至土库曼斯坦的管道,以及从哈萨克斯坦到中国西部的管道。从中国东海岸延伸到中亚直至欧洲心脏地带的公路和铁路线,应予充分利用和提倡,例如连接重庆与德国杜伊斯堡(Duisburg)、长达11000公里的“渝新欧”(Yuxinou)铁路线,最近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就亲自视察了该线并剪彩。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两大洲连接起来。
在复兴的丝绸之路沿线,哈萨克斯坦的国内生产总值达2000亿美元,超出了其他中亚国家的总和,并且与土库曼斯坦一样,都储藏着丰富的能源资源,已探明石油储量为300亿桶,天然气2.5万亿立方米,分别位列全球第11和第14位。来自俄罗斯、中国、土耳其和其他国家的大型投资,让哈萨克斯坦及其丰富的资源与全球经济得以对接。
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也都蕴藏着丰富的水电资源,有些工程已经启动,把这些潜在的能源与巴基斯坦和印度等急需能源的市场连接到一起。乌兹别克斯坦是中亚最大的共和国,人口为3000万,有171口已发现的油井,油田探明油储量达5.94亿桶,探明天然气储量为1.8万亿立方米。现在急需投资把乌兹别克斯坦与外部市场连接起来,开发出这些贮藏的能源。富含矿产资源的中亚国家也在开拓自己的公路和铁路网络,但要开发全部经济潜力,尚需大量投资。
第二,复兴的丝绸之路的基础设施(公路、管线和铁路等)建设,要辅以巨大的人员流动。这需要引进自动化通关手续、在线签证、快速边检以及其他更为便捷的中转手续,确保物资与人员高效、低成本通过,为投资者和商人创造更大的吸引力,使复兴的丝绸之路在经济上可行、在商业上诱人,从而增加由此带来的互联互通。
第三,地理和领土划界需要更为明确,划界地图都应能达成一致,这样才有助于避免未来的不确定性和潜在的地区冲突。全球化不一定意味着世界没有边界,但功能性合作要求边界相互明确、认可,这样才能增加商业交换和经济发展的安全性,从而消除投资者的不确定心理。
复兴丝绸之路的“三不要”
第一,不要新建专门性官方机构或国际组织。复兴的丝绸之路应该保持古代丝绸之路的包容性、多样化和灵活性等精神遗产,要让各种发展水平和各种文化传统的民族都参与其中,从多样性中获取力量,而官方组织只会要求参与方步调一致、服从管控。
目前本地区已有很多组织在运转,如上海合作组织(SCO)、欧亚经济共同体、东盟-中国以及其他进行政治或其他方面协调的组织。复兴的丝绸之路可强有力地把这些功能性组织与方兴未艾的亚洲社区的三大现行支柱粘合在一起:亚洲政党国际会议(ICAPP)、把各国政府联系到一起的亚洲合作对话(ACD)、把商界学界和公私部门联络到一起的博鳌亚洲论坛(BFA)。欣欣向荣的亚洲社区将会因为复兴的丝绸之路而更加强大,成为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的重要合作伙伴。
第二,不要把复兴的丝绸之路拖入(或当作)大国在中亚竞争中的一场新“游戏”。复兴的丝绸之路必须保持古代丝绸之路的各文明之间文化和商业链条的特性。必须通过所有涉及国家的大众参与和政治、经济上的补仓,避免成为新的地缘政治战略棋局中的走卒。该地区的人民有资格看到自己对于未来的憧憬通过加强地区安全和提高生活质量得以实现。
第三,不要让复兴的丝绸之路仅仅成为运输和中转旅客、商品和原料的路径,必须要有助于沿途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对于该地区人民至关重要。丝绸之路的基础设施必须参与到新的国际生产、供应和价值链中,把周边人口带入全球化经济。产生的利益不应只惠及丝绸之路的最终目的地,沿途地区的参与将会增加途经地人们的主人翁意识,从而确保这一经济互联互通新走廊地带沿线的安全和稳定。
海上和陆上丝绸之路的融合
以上谈的是复兴陆路丝绸之路的概念,但海路运输目前占欧洲、海湾与亚洲之间货物贸易的95%,这就是海上丝绸之路,它已把西方和中东与东南亚、中国和北亚连接起来。未来必须力图把海陆两条丝绸之路融合到一起。中国计划在海上通道兴建港口基础设施,增加现有商业枢纽数量,如马来西亚的关丹(Kuantan)、斯里兰卡的科伦坡(Colombo)和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Gwadar),这都会有助于增加商业活动,与陆路通道产生更大的协同增效作用。
海上丝绸之路带来的并不断增加的共同经济利益,也会有助于分散目前在南中国海的领土主张,而南中国海又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关键路段,这样一来,重点就会转移到建设性、互惠互利的地区合作模式上来。
从中亚向外延伸的油气管道、新的跨欧亚大陆铁路线和连接东西方的新海上通道的开启都是亚洲地区极为重要的大工程。需要统筹融合,形成一个复兴的、再次焕发活力的丝绸之路——既包括海上的,也包括陆路的。
作为本地区最重要的经济体,中国已充分意识到了这些挑战和机遇。由于复兴和融合海上与陆路丝绸之路——不论以何种现代形式示人——将给沿途国家和民族乃至更广阔的世界经济,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利益,中国这一倡议值得国际社会的全力支持。
丝绸之路这一愿景,反映出世界的经济重心正在历史性地转移到亚洲。如果这一愿景能够得到恰当实施,将令本地区的国家拥有共同繁荣的未来,与此同时,还能深化和密切各民族人民之间的友谊。
总而言之,复兴的丝绸之路是一个新的增长动力,也是一个团结的力量,能够为21世纪带来一个全新的全球经济和政治纪元。
如今,从欧洲和能源储量丰富的海湾地区,前往亚洲经济的火车头国家,其主要商道是海路,需要穿过印度洋,穿过马六甲海峡,到达中国南海,并继续前往北亚。
新丝绸之路为中亚发展提供契机
在新技术的推动下,随着新资源的发现和开发、新经济计划的实施,中亚各国面临着新的历史机遇——成为本地区甚至全世界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发动机,实现自己的全部潜能。
要让古代丝绸之路和中亚地区释放全部潜能,就必须打开并激发被锁闭在内陆地区的能量,并以可持续的方式开发、使用当地蕴藏的巨大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
我们还必须清楚,古代丝绸之路并不是出于大众浪漫想象的一条单一道路,它实际上是好几条商路交织构成的网络。同时,在这个商路网络上,也曾经有过思想、宗教信仰、传统习俗、食品、时尚以及技术的交流。造纸术、火药等通过丝绸之路传到欧洲,给当时各民族的社会文化和经济发展带来深远影响。
研究表明,当时并没有任何欧洲城市通过丝绸之路与亚洲相通。这主要是由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造成的阻碍,像马可·波罗那样的旅行者,只能从海路离开故乡威尼斯,坐船到东地中海沿岸来范特(Levant)以后,才开始漫长的陆上旅程。
重振古代丝绸之路,应注意“三要”和“三不要”。
重振丝绸之路的“三要”
首先,复兴的丝绸之路要成为一个全面的、连接全部关键城市和枢纽的网络。这样一个纵横交错的综合交通网络,必须包含中亚所有内部的连接点以及从该地区通向世界其他地区的连接点。油气输送主管道和分支的油气丝绸之路在当今也至关重要,例如从阿曼湾(Gulf of Oman)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Gwadar)直至土库曼斯坦的管道,以及从哈萨克斯坦到中国西部的管道。从中国东海岸延伸到中亚直至欧洲心脏地带的公路和铁路线,应予充分利用和提倡,例如连接重庆与德国杜伊斯堡(Duisburg)、长达11000公里的“渝新欧”(Yuxinou)铁路线,最近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就亲自视察了该线并剪彩。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两大洲连接起来。
在复兴的丝绸之路沿线,哈萨克斯坦的国内生产总值达2000亿美元,超出了其他中亚国家的总和,并且与土库曼斯坦一样,都储藏着丰富的能源资源,已探明石油储量为300亿桶,天然气2.5万亿立方米,分别位列全球第11和第14位。来自俄罗斯、中国、土耳其和其他国家的大型投资,让哈萨克斯坦及其丰富的资源与全球经济得以对接。
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也都蕴藏着丰富的水电资源,有些工程已经启动,把这些潜在的能源与巴基斯坦和印度等急需能源的市场连接到一起。乌兹别克斯坦是中亚最大的共和国,人口为3000万,有171口已发现的油井,油田探明油储量达5.94亿桶,探明天然气储量为1.8万亿立方米。现在急需投资把乌兹别克斯坦与外部市场连接起来,开发出这些贮藏的能源。富含矿产资源的中亚国家也在开拓自己的公路和铁路网络,但要开发全部经济潜力,尚需大量投资。
第二,复兴的丝绸之路的基础设施(公路、管线和铁路等)建设,要辅以巨大的人员流动。这需要引进自动化通关手续、在线签证、快速边检以及其他更为便捷的中转手续,确保物资与人员高效、低成本通过,为投资者和商人创造更大的吸引力,使复兴的丝绸之路在经济上可行、在商业上诱人,从而增加由此带来的互联互通。
第三,地理和领土划界需要更为明确,划界地图都应能达成一致,这样才有助于避免未来的不确定性和潜在的地区冲突。全球化不一定意味着世界没有边界,但功能性合作要求边界相互明确、认可,这样才能增加商业交换和经济发展的安全性,从而消除投资者的不确定心理。
复兴丝绸之路的“三不要”
第一,不要新建专门性官方机构或国际组织。复兴的丝绸之路应该保持古代丝绸之路的包容性、多样化和灵活性等精神遗产,要让各种发展水平和各种文化传统的民族都参与其中,从多样性中获取力量,而官方组织只会要求参与方步调一致、服从管控。
目前本地区已有很多组织在运转,如上海合作组织(SCO)、欧亚经济共同体、东盟-中国以及其他进行政治或其他方面协调的组织。复兴的丝绸之路可强有力地把这些功能性组织与方兴未艾的亚洲社区的三大现行支柱粘合在一起:亚洲政党国际会议(ICAPP)、把各国政府联系到一起的亚洲合作对话(ACD)、把商界学界和公私部门联络到一起的博鳌亚洲论坛(BFA)。欣欣向荣的亚洲社区将会因为复兴的丝绸之路而更加强大,成为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的重要合作伙伴。
第二,不要把复兴的丝绸之路拖入(或当作)大国在中亚竞争中的一场新“游戏”。复兴的丝绸之路必须保持古代丝绸之路的各文明之间文化和商业链条的特性。必须通过所有涉及国家的大众参与和政治、经济上的补仓,避免成为新的地缘政治战略棋局中的走卒。该地区的人民有资格看到自己对于未来的憧憬通过加强地区安全和提高生活质量得以实现。
第三,不要让复兴的丝绸之路仅仅成为运输和中转旅客、商品和原料的路径,必须要有助于沿途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对于该地区人民至关重要。丝绸之路的基础设施必须参与到新的国际生产、供应和价值链中,把周边人口带入全球化经济。产生的利益不应只惠及丝绸之路的最终目的地,沿途地区的参与将会增加途经地人们的主人翁意识,从而确保这一经济互联互通新走廊地带沿线的安全和稳定。
海上和陆上丝绸之路的融合
以上谈的是复兴陆路丝绸之路的概念,但海路运输目前占欧洲、海湾与亚洲之间货物贸易的95%,这就是海上丝绸之路,它已把西方和中东与东南亚、中国和北亚连接起来。未来必须力图把海陆两条丝绸之路融合到一起。中国计划在海上通道兴建港口基础设施,增加现有商业枢纽数量,如马来西亚的关丹(Kuantan)、斯里兰卡的科伦坡(Colombo)和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Gwadar),这都会有助于增加商业活动,与陆路通道产生更大的协同增效作用。
海上丝绸之路带来的并不断增加的共同经济利益,也会有助于分散目前在南中国海的领土主张,而南中国海又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关键路段,这样一来,重点就会转移到建设性、互惠互利的地区合作模式上来。
从中亚向外延伸的油气管道、新的跨欧亚大陆铁路线和连接东西方的新海上通道的开启都是亚洲地区极为重要的大工程。需要统筹融合,形成一个复兴的、再次焕发活力的丝绸之路——既包括海上的,也包括陆路的。
作为本地区最重要的经济体,中国已充分意识到了这些挑战和机遇。由于复兴和融合海上与陆路丝绸之路——不论以何种现代形式示人——将给沿途国家和民族乃至更广阔的世界经济,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利益,中国这一倡议值得国际社会的全力支持。
丝绸之路这一愿景,反映出世界的经济重心正在历史性地转移到亚洲。如果这一愿景能够得到恰当实施,将令本地区的国家拥有共同繁荣的未来,与此同时,还能深化和密切各民族人民之间的友谊。
总而言之,复兴的丝绸之路是一个新的增长动力,也是一个团结的力量,能够为21世纪带来一个全新的全球经济和政治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