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建模思想在常微分方程教学中的意义和策略

来源 :知识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gg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常微分方程是高校应用数学专业的基础性课程。本文系统地阐述了数学建模思想在常微分方程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同时提出在常微分方程教学中应用数学建模思想的意义和策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通过数学建模思想解决常微分方程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常微分方程 数学建模思想 意义 策略
  一、数学建模思想应用于常微分方程教学的意义
  在高校应用数学专业教学中,常微分方程是主要的基础性课程,同时也是高等代数与数学分析的后继课程,所以它也被称为数学建模法。然而,“定义——定理——技巧——例题”的传统常微分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现阶段的社会需求,导致学生在学习常微分方程时只知道解题方法,不懂得常微分方程的实际用途。这就造成学生失去学习常微分方程的兴趣和动力,所以教师必须提高学生数学建模能力,以及利用计算机分析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基于此,笔者有效结合数学建模思想与常微分方程教学,把数学建模思想渗透到常微分方程教学中,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综合素养。
  二、常微分方程教学中应用数学建模思想的策略
  1.重视课后习题
  在常微分方程教学中,每一章节之后都有若干习题,这些例题具有针对性,教师可以把一些简单的问题与常微分方程结合起来,重点讲解怎样通过数学语言来阐述实际问题、怎样合理性假设常微分方程、通过什么原理构建不同的微分方程模型,并把不同类型的常微分方程用途完整地体现出来,有机融合课程内容和数学建模内容,最终突出数学建模方法与数学建模思想。
  2.在常微分方程教学中引入数学软件
  在现阶段,教师和学生只重视常微分方程教学的解题方法,没有关注常微分方程的解、常微分曲线如何根据时间的改变而发生变化这一问题,不利于学生准确掌握这一知识点。
  一般来说,构成模型方程的步骤比较复杂,难以采用初等方式求解方程,而且在传统数学教学中,这类方程的形态都是比较模糊或者理论化的。如果把数学软件适当地融入常微分方程教学中,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求解出数值;另一方面,还能把其视为数值模拟,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常微分方程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运用数学建模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研究性学习
  教学完某一章节内容后,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探讨和分析一些学术论文。根据数学建模研究的现状,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入一些具有研究性的问题,重点讲解怎样利用数学实验和数学建模解决实际问题,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科研水平。
  三、结语
  总而言之,常微分方程是应用数学专业的基础性课程,笔者系统地阐述了数学建模思想在常微分方程教学中的应用,同时与教学实践有效结合起来,提出了在常微分方程教学中运用数学建模思想的具体策略,以确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运用数学建模思想解决常微分方程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还要把传统照本宣科的固定式教学模式转变为新型的数学建模方式,把数学建模实例与数学建模思想引入常微分方程教学过程中,丰富常微分方程的教学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另外,在常微分方程教学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搭建一座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确保学生灵活地依照实际问题,合理构建数学模型,最终顺利解决常微分方程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数学建模思想运用于常微分方程教学中时,教师一定要避免教学流于形式,必须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注意实际应用和理论学习的比例,防止出现喧宾夺主的情况;必须精选案例,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由此可见,在常微分方程教学中如何渗透数学建模思想,仍然是值得数学教师思考与探讨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刘波.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常微分方程课程教学的实践[J].科技信息,2008,(22).
  [2]王高雄,周之铭,朱思铭等.常微分方程(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数理系)
其他文献
什么是“乱班”?顾名思义,就是普遍存在学生纪律意识差、没有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且班级凝聚力不强的班级。相较于“优秀班”而言,接手“乱班”更加考验班主任的管理能力和忍耐力。笔者“有幸”接手了一个全校闻名的“乱班”,在和学生“斗智斗勇”的过程中,逐渐摸索出了有效管理“乱班”的三个策略。  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面对一个全校闻名的“乱班”,如果教师仅凭一腔热血、一股蛮劲便冲上“战场”,相信很
一、课标链接  《品德与社会》课程承担着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应鼓励教师和学生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积极创造和利用课程资源。”基于此,每位教师都应树立资源开发与利用意识。叶澜教授在《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中提到:“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合作能力与质量、发表的意见、建议、观点、提出的问题与
摘要:本文介绍了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开展理论结合实验的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方案和实践,包括验证类实验与理论课教学同步进行,布置实验研究任务并要求提交论文等内容,旨在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关键词:大学物理课程 理论结合实验  大学物理课程所教授的基本概念、理論和方法是构成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必备的专业素养。在大部分高校中,大学物理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实验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从儿时学诗到如今的教诗,诗歌让笔者的人生变得更加充实,富有情趣,平时吟上一两句诗陶冶情操,能够让自己坦然面对生活中遇到的艰难苦痛。在这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深深地体会到,要想让学生读懂、读透一首诗绝非易事,但笔者慢慢摸索出了诗歌教学的几点经验,希望能有效提高诗歌教学效率。  一、反复朗诵,激发想象  在诗歌教学中,指导学生朗诵诗歌,是笔者常用的
伟大的工匠充满了人性之美。  我想起了高尔斯·华绥笔下的格斯拉兄弟,这对兄弟都是鞋匠,他们说做鞋子是一门手艺,并对这门手艺充满了敬畏之心。他们精选最好的皮革,亲手缝制每一双鞋子,把灵魂都缝进鞋子里了。在机器大生产到来之时,别人都舍弃质量,追求时间和金钱,他们却固执地坚持手艺人的规矩,20年不涨价,先订制后付款,可以赊账……他们一针一线,不吃饭,只是做鞋子,最后活活被饿死……  他们完全沉浸在自己的
摘要:本文探讨了远程高等教育与高职教育整合的理论根基、实践途径,阐述了两者结合的多种资源形式,旨在推动远程高等教育与高职教育的融合,以开放架构下的新颖模式,凸显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  关键词:远程高等教育 转化发展 高职教育 融合  一、远程高等教育与高职教育整合的理论根基  1.两者本质相近  高职教育与远程教育的本质相近,都是建构在中等教育特有的根基之上。但是,两者也有明显的差异。如远程
摘要:创设教学情境对物理教学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良好的物理情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初中物理教学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物理知识,其教学效果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但是,当前初中物理教学情境并没有发挥真正作用,不恰当的物理情境创设对学生的物理学习产生了消极影响。在此,本文阐述了创设初中物理情境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几点对策。  关键词:初中物理 情境创设 问题 对
摘要:化学是初中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化学式繁多、知识原理性强,而初中生又是第一次接触化学这门学科,导致很多学生对化学学习产生畏难情绪,学习效果不理想,甚至出现学生放弃化学这门学科的情况。本文分析了初中化学课堂提问的不足,探讨了初中化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初中化学课堂 提问不足 有效方法  随着化学教学的不断深入,化学知识的难度也在不断增加。最初接触化学这门学科时,部分化学教师
品课是不同于评课、议课的一种研究课堂的方式,它更发现课堂的真善美,并将其内化成教师教学生命的给养。品课可以只关注同一教师的一堂课和多堂课,可以关注不同教师教授的同一内容的课,也可以关注同一教师不同时期教授的相同教学内容的课。也就是说,品课的时间跨度较大,教师不需要拘泥于固定的时间,只需品出课的原滋味,品出课的老味道,品出课堂教学中显现出的生命质感。  一、品咂师道:生成性的生命成就感  无论是品评
在新课程标准教材(2014年10月版)六年级下册第18页,安排了一个动手操作活动,其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了解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和转换,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一、教学片断  在认识了圆柱的基本特征后,笔者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材料包,按照书中操作流程,进入动手操作环节。以往,学生们总是兴致勃勃地参加这个环节,可是今天的课堂气氛却有些沉闷,学生们机械地做着,没有讨论,也没有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