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传统课堂文化存在专断、单调、失语现象,缺乏有效的对话,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构建对话型课堂文化。本文拟从让课堂成为倾听学生的场域;给学生说话的机会;构建知识丰富的对话型课堂文化四方面来构建对话型课堂文化。
关键词:对话型;课堂文化
“文化”一词,在中国古代已有。“文”的本义指的是各色交错的纹理,引申为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性符号,以及文物典籍、礼仪制度等;“化”的本意则为变易、生成、造化,指的是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也可解释为改造、教化、培育等。《周易责卦.象传》中说“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二字合在一起就是教化之意,即对人施以文教,从而成为文明人。汉代刘向《说苑•指武》中也说道:“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1]将文化与武治相比较,提倡以文治教化人心。由此可见,中国语言系统中的“文化”一开始就专注于精神和人文的领域。现代关于“文化”的定义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吴康宁就把“文化”广义的定义为“人类创造的一切‘财富’之总和”[2]。只要是与人有关的事和物都可以放在广义的文化范围中。我国学者郑金洲把狭义的“文化”定义为是一定社会群体习得且共有的一切观念和行为。[3]
文化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是与人类社会共存的,是人类社会走向文明的生生不息的教化过程。随着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文化也逐渐演一位个体知识、信念、行为规范、习俗及生活方式等的综合体。
靳玉乐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创新》中提到“课堂是一种文化”,课堂教学活动实质上是一种文化活动。课堂教学作为基础教育实施的主阵地,由于其构成要素的特殊性以及所要完成任务的独特性,在其运行过程中,会形成其自身特有的一种“文化”,这种文化就是课堂教学文化。教育的本质就是传承和创造文化,而作为其重要体现形式的课堂教学作为学校的一种日常生活,是师生的共同行为、共同表现,是最基本、最广泛、最普遍的一种文化形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话”作为一种时代精神必然渗透到教育的各个领域。在目前大多数课堂上,仍然是教师一人“唱戏”,学生接受的仍然是“填鸭式教学”,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上根本没有交流。这种缺乏对话的教学,导致学生的主体地位丧失,教学的“双边活动”变成了“单边活动”。
对话型课堂文化指的是以“对话”哲学作为理念的课堂文化。在传统的课堂文化的中,教师是权威,学生是服从者。教师在课堂中只是一味的向学生灌输课本知识、考试考点,学生也只是被动的接受课堂内容。对话型课堂文化倡导的是自由、民主、平等、对话的理念。倡导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学生和课本对话,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反思,不再是唯本、唯师。
一、传统课堂文化缺陷
首先,传统课堂文化存在专断现象。这种专断现象存在传统课堂文化的方方面面。在课堂管理上,要求学生绝对服从。我们从幼儿园起就要求在课堂上必须手背在后面认真听讲,如要回答问题,还必须举右手,这对几岁的小孩来说这无疑是天大的难题。他们大多对课堂上老师的问题很感兴趣,但有时他们根本就记不住要举哪只手,这时我们的老师会很残忍的呵斥他们举错手,进而剥夺他们回答问题的权利。这样做的理由很简单,因为这是课堂纪律,不得违反。在师生关系上,老师是绝对的权威,学生不得违背。学生从小就敬畏甚至害怕老师,见了老师都要躲。在知识传授上,老师的职责就是把课本的内容、考试的内容灌输给学生,学生对灌输的知识必须无条件的接受,而不能有反对意见,或提出自己的观点或看法。
其次,传统课堂文化存在单调现象。教师形象的单调,大多老师受传统观点如“教不严,师之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等的影响,所以老师们大多表情严肃,穿着呆板,认为这样在学生面前才能有威信,学生才能服从自己的管理。把自己与学生对立起来,以传教的姿态面对学生。这样的课,这样的课堂文化,学生是会越来越觉得枯燥无味的。课堂教学内容单调,从教学目标到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年复一年都是同样的内容。老师们不会因教学对象的不同,学生年龄的不同而改变。课堂教学过程的单调,如语文课,每篇课文都是先介绍写作背景接着解决文章中的生字生词再接着分段概括段落大意最后总结中心思想。老师单调的教学生单调的学,由于学生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失去了主体地位,缺乏主体意识,久而久之学生便对学习失去兴趣,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再次,课堂文化存在失语现象。在传统的课堂中,老师大多一人“唱戏”,全是老师一人表演,学生只是看老师表演的观众。长此以往,学生习惯了被动的接受,根本就不会有主体意识、参与意识,造成课堂上的集体失语。
总之,传统课堂文化缺乏师生间的有效对话、生生间的有效对话、学生与课本间的有效对话,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构建对话型课堂文化。
二、对话型课堂文化的构建
(一)让课堂成为倾听学生的场域
庄子的《人间世》中说道:“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这里不是忽视耳朵在倾听中的作用,而是强调用心在倾听中的重要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课堂教学是一种特殊的交际活动,是师生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经由顺应与理解、质疑与协商、对话与同构而最终获得一致性认识的互动过程。如果老师能用心去倾听学生最深处的声音,这样的课堂是肯定会打动学生的。一位老师上《做一片美丽的叶子》,课文行将结束时,他安排了这样一个练习,因为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大树把无数的叶子结为一个整体,无数的叶子在树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老师呢,就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其中一个女孩说:“家把爸爸、妈妈、孩子结为一个整体,每个人在家里都要有自己的位置。可是我爸爸、妈妈离婚了,他们都不愿意要我,我没有自己的位置了,我……我很难过。”孩子说完,就傻傻的站在那里。我们的老师在听完孩子的叙述后,走过去把女孩儿搂在怀里,老师说:“孩子,不要难过,用自己的善良包容人生所遭遇的一切波折与困难,这样,你的内心就会长出一颗颗璀璨的珍珠!”这个教学案例里,大家不难看出老师的教学智慧,但在老师做出这些机智的应对的前提就是他用心的倾听了女孩的叙述,只有在心里的最深处理解了学生,倾听了学生,老师才能做出如此完美的应对。但在多数的课堂中,我们的老师却忽视了对学生的倾听,仍然按着自己的教学计划走,全然不顾学生的感受。在课堂中,老师要学会倾听,用心倾听。让课堂成为倾听学生的最佳场域。
﹙二﹚给学生说话的机会
学生拥有课堂对话权利是对话的首要条件,因为“学生获得对权力的控制意味着他们将对知识提出不同的规定,并建立对他们有用的知识。”[4]为了保证学生拥有充分的话语权,老师不仅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充分意识到学生拥有话语的权利,而且老师还要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请看一位老师在执教课文《荷花》的片段:
师:你觉得哪个句子写得特别美?(指名生读、说)
生:我觉得这个句子写得很美:(生朗读)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我觉得这个“冒”字写得特别美,到底美在哪里,我也说不清楚。
师:说不清楚是正常的,你能察觉“冒”字特别美,就已很了不起了。大家想一想,“冒”字还可以换成什么字(学生分别换成钻、露、探、伸、冲)。
师:作者没有用这些词,而用“冒”,肯定有他的用意自己用心读一读前后这几句话,体会出来才可以叫“冒”出来?
生:毫不犹豫、迫不及待地长叫“冒”。
生:我认为兴高采烈长出来才叫“冒”。
生:我觉得生机勃勃长出来叫“冒”。
……
师:多么可爱的荷花啊,一个“冒”字,不但把白荷花写活了,而且把白荷花写美了,那么白荷花“冒”出来想看什么呢?
生:白荷花要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
生:白荷花在大圆盘中间“冒”出来,在寻找自己的妈妈。
生:它仿佛在展示自己的美丽。
以上这个教学环节,简简单单一个“冒”字,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下,让学生领略到了荷花的美,咀嚼出了如此丰富的内涵。学生的想象充满了灵性和诗意,充满了个性和智慧。如果上这节课时,老师没有给学生机会让他们畅所欲言,没有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学生永远不知道自己还可以把文章嚼得那么透,自己能够看到荷花那么美,自己能够跟老师那么有默契的对话。
﹙三﹚构建知识丰富的对话型课堂文化
传统的课堂文化是一种单一的知识文化。课本上要求教什么,老师就在课堂上机械、呆板地教给学生;考试要考什么,老师就完全依照考点要求把知识点机械地灌输给学生,不管学生是不是有兴趣接受这些知识,学生能不能接受这些知识。对话哲学意义下的课堂文化,要求具有丰富的知识文化。在这种文化下,课堂内容是一种回归生活世界的,是学生身边能真切感受到的。它突破了狭隘科学世界的束缚,联系生活世界,贴近生活世界,课堂内容不再是单一的,抽象的,而是注入了更多的生活元素,更丰富的知识文化内涵。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老师也可以借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向学生介绍奥运会的有关知识,而且还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奥运知识的同时增强我们的名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还可以把这次在奥运会上为我国增光的奥运选手的故事引进课堂,这比我们以前拿着一本教科书生硬地向学生灌输要好得多,学生也更容易接受。如教学“祭”字。“祭”的上部是“手拿鲜肉”,其中下面的“示”是个象形字,其甲骨文很像我国上古人所崇拜的“灵石”。灵石上放置祭品,示于光天化日之下,给鬼神看并享用,所以后引申为“给人看”、“表示”等。所以合起来,“祭”就是“手拿鲜肉举行祭祀之礼,向祖宗、神灵表示自己的心意”。因此,在汉字中凡由“示”字所组成的字大都与崇拜、祝愿、鬼神、祭祀有关,如“福、祝、祖、祈、祷”等字,如果学生掌握了这样的规律,他们就不会将偏旁“幸~辛”混淆在一起,也不需要去死记硬背什么时候该加一点,什么时候又该减一点。如果老师在教“祭”字时,能把这个字背后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在领会这个字背后的文本化内涵的同时就记住了这个字的写法,并不会跟其它相近的字混淆,这肯定要比老师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地记住这个字要好。学生不仅学会了这个字的写法,而且还知道了关于古代祭祀的文化内涵。在这种富含知识文化内涵的课堂文化中,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老师的博学多才,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总之,在课堂文化中,要构建一种积极的对话环境,区别于传统“满堂灌”的课堂文化。在对话型的课堂文化中,让学生体会到的是民主、和谐、平等的对话氛围,让老师不再厌教,学生不再厌学,课堂不再沉闷,让老师、学生和课堂一起构建起和谐的对话型课堂文化。
参考文献:
[1]李建中.中国文化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2.
[2]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92.
[3]郑金洲.教育文化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4.
[4]扬麦克FD.知识与控制:教育社会学新探[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5.
关键词:对话型;课堂文化
“文化”一词,在中国古代已有。“文”的本义指的是各色交错的纹理,引申为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性符号,以及文物典籍、礼仪制度等;“化”的本意则为变易、生成、造化,指的是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也可解释为改造、教化、培育等。《周易责卦.象传》中说“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二字合在一起就是教化之意,即对人施以文教,从而成为文明人。汉代刘向《说苑•指武》中也说道:“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1]将文化与武治相比较,提倡以文治教化人心。由此可见,中国语言系统中的“文化”一开始就专注于精神和人文的领域。现代关于“文化”的定义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吴康宁就把“文化”广义的定义为“人类创造的一切‘财富’之总和”[2]。只要是与人有关的事和物都可以放在广义的文化范围中。我国学者郑金洲把狭义的“文化”定义为是一定社会群体习得且共有的一切观念和行为。[3]
文化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是与人类社会共存的,是人类社会走向文明的生生不息的教化过程。随着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文化也逐渐演一位个体知识、信念、行为规范、习俗及生活方式等的综合体。
靳玉乐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创新》中提到“课堂是一种文化”,课堂教学活动实质上是一种文化活动。课堂教学作为基础教育实施的主阵地,由于其构成要素的特殊性以及所要完成任务的独特性,在其运行过程中,会形成其自身特有的一种“文化”,这种文化就是课堂教学文化。教育的本质就是传承和创造文化,而作为其重要体现形式的课堂教学作为学校的一种日常生活,是师生的共同行为、共同表现,是最基本、最广泛、最普遍的一种文化形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话”作为一种时代精神必然渗透到教育的各个领域。在目前大多数课堂上,仍然是教师一人“唱戏”,学生接受的仍然是“填鸭式教学”,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上根本没有交流。这种缺乏对话的教学,导致学生的主体地位丧失,教学的“双边活动”变成了“单边活动”。
对话型课堂文化指的是以“对话”哲学作为理念的课堂文化。在传统的课堂文化的中,教师是权威,学生是服从者。教师在课堂中只是一味的向学生灌输课本知识、考试考点,学生也只是被动的接受课堂内容。对话型课堂文化倡导的是自由、民主、平等、对话的理念。倡导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学生和课本对话,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反思,不再是唯本、唯师。
一、传统课堂文化缺陷
首先,传统课堂文化存在专断现象。这种专断现象存在传统课堂文化的方方面面。在课堂管理上,要求学生绝对服从。我们从幼儿园起就要求在课堂上必须手背在后面认真听讲,如要回答问题,还必须举右手,这对几岁的小孩来说这无疑是天大的难题。他们大多对课堂上老师的问题很感兴趣,但有时他们根本就记不住要举哪只手,这时我们的老师会很残忍的呵斥他们举错手,进而剥夺他们回答问题的权利。这样做的理由很简单,因为这是课堂纪律,不得违反。在师生关系上,老师是绝对的权威,学生不得违背。学生从小就敬畏甚至害怕老师,见了老师都要躲。在知识传授上,老师的职责就是把课本的内容、考试的内容灌输给学生,学生对灌输的知识必须无条件的接受,而不能有反对意见,或提出自己的观点或看法。
其次,传统课堂文化存在单调现象。教师形象的单调,大多老师受传统观点如“教不严,师之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等的影响,所以老师们大多表情严肃,穿着呆板,认为这样在学生面前才能有威信,学生才能服从自己的管理。把自己与学生对立起来,以传教的姿态面对学生。这样的课,这样的课堂文化,学生是会越来越觉得枯燥无味的。课堂教学内容单调,从教学目标到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年复一年都是同样的内容。老师们不会因教学对象的不同,学生年龄的不同而改变。课堂教学过程的单调,如语文课,每篇课文都是先介绍写作背景接着解决文章中的生字生词再接着分段概括段落大意最后总结中心思想。老师单调的教学生单调的学,由于学生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失去了主体地位,缺乏主体意识,久而久之学生便对学习失去兴趣,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再次,课堂文化存在失语现象。在传统的课堂中,老师大多一人“唱戏”,全是老师一人表演,学生只是看老师表演的观众。长此以往,学生习惯了被动的接受,根本就不会有主体意识、参与意识,造成课堂上的集体失语。
总之,传统课堂文化缺乏师生间的有效对话、生生间的有效对话、学生与课本间的有效对话,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构建对话型课堂文化。
二、对话型课堂文化的构建
(一)让课堂成为倾听学生的场域
庄子的《人间世》中说道:“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这里不是忽视耳朵在倾听中的作用,而是强调用心在倾听中的重要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课堂教学是一种特殊的交际活动,是师生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经由顺应与理解、质疑与协商、对话与同构而最终获得一致性认识的互动过程。如果老师能用心去倾听学生最深处的声音,这样的课堂是肯定会打动学生的。一位老师上《做一片美丽的叶子》,课文行将结束时,他安排了这样一个练习,因为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大树把无数的叶子结为一个整体,无数的叶子在树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老师呢,就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其中一个女孩说:“家把爸爸、妈妈、孩子结为一个整体,每个人在家里都要有自己的位置。可是我爸爸、妈妈离婚了,他们都不愿意要我,我没有自己的位置了,我……我很难过。”孩子说完,就傻傻的站在那里。我们的老师在听完孩子的叙述后,走过去把女孩儿搂在怀里,老师说:“孩子,不要难过,用自己的善良包容人生所遭遇的一切波折与困难,这样,你的内心就会长出一颗颗璀璨的珍珠!”这个教学案例里,大家不难看出老师的教学智慧,但在老师做出这些机智的应对的前提就是他用心的倾听了女孩的叙述,只有在心里的最深处理解了学生,倾听了学生,老师才能做出如此完美的应对。但在多数的课堂中,我们的老师却忽视了对学生的倾听,仍然按着自己的教学计划走,全然不顾学生的感受。在课堂中,老师要学会倾听,用心倾听。让课堂成为倾听学生的最佳场域。
﹙二﹚给学生说话的机会
学生拥有课堂对话权利是对话的首要条件,因为“学生获得对权力的控制意味着他们将对知识提出不同的规定,并建立对他们有用的知识。”[4]为了保证学生拥有充分的话语权,老师不仅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充分意识到学生拥有话语的权利,而且老师还要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请看一位老师在执教课文《荷花》的片段:
师:你觉得哪个句子写得特别美?(指名生读、说)
生:我觉得这个句子写得很美:(生朗读)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我觉得这个“冒”字写得特别美,到底美在哪里,我也说不清楚。
师:说不清楚是正常的,你能察觉“冒”字特别美,就已很了不起了。大家想一想,“冒”字还可以换成什么字(学生分别换成钻、露、探、伸、冲)。
师:作者没有用这些词,而用“冒”,肯定有他的用意自己用心读一读前后这几句话,体会出来才可以叫“冒”出来?
生:毫不犹豫、迫不及待地长叫“冒”。
生:我认为兴高采烈长出来才叫“冒”。
生:我觉得生机勃勃长出来叫“冒”。
……
师:多么可爱的荷花啊,一个“冒”字,不但把白荷花写活了,而且把白荷花写美了,那么白荷花“冒”出来想看什么呢?
生:白荷花要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
生:白荷花在大圆盘中间“冒”出来,在寻找自己的妈妈。
生:它仿佛在展示自己的美丽。
以上这个教学环节,简简单单一个“冒”字,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下,让学生领略到了荷花的美,咀嚼出了如此丰富的内涵。学生的想象充满了灵性和诗意,充满了个性和智慧。如果上这节课时,老师没有给学生机会让他们畅所欲言,没有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学生永远不知道自己还可以把文章嚼得那么透,自己能够看到荷花那么美,自己能够跟老师那么有默契的对话。
﹙三﹚构建知识丰富的对话型课堂文化
传统的课堂文化是一种单一的知识文化。课本上要求教什么,老师就在课堂上机械、呆板地教给学生;考试要考什么,老师就完全依照考点要求把知识点机械地灌输给学生,不管学生是不是有兴趣接受这些知识,学生能不能接受这些知识。对话哲学意义下的课堂文化,要求具有丰富的知识文化。在这种文化下,课堂内容是一种回归生活世界的,是学生身边能真切感受到的。它突破了狭隘科学世界的束缚,联系生活世界,贴近生活世界,课堂内容不再是单一的,抽象的,而是注入了更多的生活元素,更丰富的知识文化内涵。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老师也可以借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向学生介绍奥运会的有关知识,而且还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奥运知识的同时增强我们的名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还可以把这次在奥运会上为我国增光的奥运选手的故事引进课堂,这比我们以前拿着一本教科书生硬地向学生灌输要好得多,学生也更容易接受。如教学“祭”字。“祭”的上部是“手拿鲜肉”,其中下面的“示”是个象形字,其甲骨文很像我国上古人所崇拜的“灵石”。灵石上放置祭品,示于光天化日之下,给鬼神看并享用,所以后引申为“给人看”、“表示”等。所以合起来,“祭”就是“手拿鲜肉举行祭祀之礼,向祖宗、神灵表示自己的心意”。因此,在汉字中凡由“示”字所组成的字大都与崇拜、祝愿、鬼神、祭祀有关,如“福、祝、祖、祈、祷”等字,如果学生掌握了这样的规律,他们就不会将偏旁“幸~辛”混淆在一起,也不需要去死记硬背什么时候该加一点,什么时候又该减一点。如果老师在教“祭”字时,能把这个字背后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在领会这个字背后的文本化内涵的同时就记住了这个字的写法,并不会跟其它相近的字混淆,这肯定要比老师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地记住这个字要好。学生不仅学会了这个字的写法,而且还知道了关于古代祭祀的文化内涵。在这种富含知识文化内涵的课堂文化中,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老师的博学多才,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总之,在课堂文化中,要构建一种积极的对话环境,区别于传统“满堂灌”的课堂文化。在对话型的课堂文化中,让学生体会到的是民主、和谐、平等的对话氛围,让老师不再厌教,学生不再厌学,课堂不再沉闷,让老师、学生和课堂一起构建起和谐的对话型课堂文化。
参考文献:
[1]李建中.中国文化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2.
[2]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92.
[3]郑金洲.教育文化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4.
[4]扬麦克FD.知识与控制:教育社会学新探[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