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在高邮实地调研考察,记录了其较为典型的民俗文化。诸如高邮神龛、“宝塔”及“船、轿、马”这几项民俗文化,笔者了解到手艺人们的生存及手工艺的传承状况,特采用图文并貌的形式,阐述手艺的制作过程。在此调查过程中,笔者希望高邮有关部门认识到民俗文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能尽快解决其生存状态,以及解决如何在现代化背景中对民俗文化保护的问题。
关键词:高邮民俗;神龛;“宝塔”;“船、轿、马”;考察
高邮是人文荟萃、环境优美,其历史达7000年之久,文艺底蕴深厚,它拥有一批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文化遗产资源,本文叙述的神龛、“宝塔”及“船、轿、马”,都是高邮地方具有特色的民俗,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随着城市化观念不断更新,有些民间文化将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近些年,高邮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和保护工作,就有不少民俗文化遗产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比如,界首陈西楼茶干、秦邮董糖及卸甲布袋木偶戏等。事实上,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有利于进一步发展高邮文化。本文主要针对传统饰物手工技艺部分对高邮进行考察,所谓传统饰物手工技艺,主要选择与高邮地域、节日及孝道有关的风俗文化,如神龛、“宝塔”“船、轿、马”。
一、神龛
我国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经高邮境内。浩荡河面上,运输船只来往穿梭,日夜不停。千百年来,船民们在运输劳动和日常生活中形成了固定的船俗。旧时,船民们为保航行顺利,确保生命财物安全,多在船上设神龛,敬奉水上的保护神。,由此可见,作者认为它足以代表“地域标志性文化”,所以选择神龛进行考察。
在高邮,制作神龛的艺人,并不多。高邮南门大街118号的杨登才师傅是木匠手艺人,十几岁开始跟着父亲杨俊发学木匠手艺,具备扎实的基础,也有条件制作神龛。神龛手艺是父亲杨俊发开始起步,杨父二十岁左右跟着镇江甘露寺附近船舶厂长学徒,后以手艺维生,神龛纯属杨父自学成才的结晶,杨师傅从前帮父亲打下手,据杨登才师傅回忆,父亲从解放前就开始制作神龛,后来文化大革命,破四旧的情况下,神龛手艺停滞了,从84年其父又开始神龛手艺活,后来父亲年纪大了,杨师傅有两哥哥两姐姐一个弟弟,女儿不能继承,哥哥们也不愿意,所以杨师傅接手并发展神龛手工艺,因神龛手艺灵活性大,杨父作品没有保存下来,杨师傅说以前设计过四合院的形式,但是现在已经不适用,所以不再制作。
据说杨氏祖先,木匠手艺出众,如建房、制作家具、造船等。大约在清末年间,一吕氏船主请杨氏祖先造神龛,杨氏是居住在陆地上的,便想起庙宇的样式,于是着手设计神龛,神龛采用歇山顶、屋脊、瓦当、立柱、门扇、栅栏等。龛堂内置神像,龛堂门扇的装饰是杨氏受八仙过海传说的启发,设计的是八仙浮雕式纹样。因为吕氏船主对神龛成品很满意,后来,他将神龛设计者推荐给了其他的船主。
在高邮,神龛分佛用神龛和船用神龛两种,本文中主要介绍的是船用神龛,这种神龛类似于陆地上居民家的中堂。其制作工艺如下:
1)选木料。杨师傅选用松柏木,主要是它有独特香气,还可以防蛀。
2)造龛。神龛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龛顶、龛堂、底座。
造龛是先从底座开始着手。
神龛的底座由三个抽屉构成,主要用于放供香和蜡烛等物品。
底座上面便是龛堂,龛堂用木刻雕花栏围成,呈开放式,围栏内设香案。围栏门居中,围栏柱选用雕狮子的立柱,狮子柱与龛堂盘龙柱相对应,显得有气势。
龛堂的内外两道门均由六扇拉门组成。外道门两侧是一组刻有八仙過海纹样(图1)的实心拉门,每扇门刻有两仙,分别是汉钟离与萧湘子、铁拐李与荷仙姑、吕洞宾与蓝采荷,张果老与曹国舅;居中的是一对财神门(图2),平时不敬供时,财神门拉至中间。内道门上半部装饰采用牡丹及枝蔓的镂空雕刻,下半部是浮雕式蝙蝠衔桃纹样。
龛顶也分三部分组成:宝葫芦、屋脊及顶面。宝葫芦不必介绍,屋脊的两端雕刻名曰咬鱼节的吉祥纹样,其他部分雕刻着牡丹花及枝蔓。顶面的瓦沟由每3公分一根木条分隔而成。此外,雕有龙头纹案的翘角飞檐,更为神龛添了几分神色。
3)在把握好整体结构的情况下,师傅才去考虑细节的雕琢。如镂空的图案部分,需要用弓形铁丝锯接上竹弦,顺着事先画好的纹样,去掉多余的部分。此时的镂空图案,缺少立体感,还需要进一步加工,师傅用打木槌敲击圆刀,刻开需要凹进的部位,如牡丹花叶的轮廓线,需配以平刀刻去多余部分,体现除花叶的立体感。
4)上漆,杨师傅选择刷两遍清水漆。选用清水漆可保留木纹,体现神龛的自然风采,上漆完毕后等待晾干。
现在神龛生意并不多,所以制作神龛成了杨师傅的副业,客户订货时,他会按客户要求量身定做,无订货期间,杨师傅选择外出做木匠手艺。
杨师傅的子孙均在苏州,不可能继承他的手艺。作者再次登门拜访杨师傅,听说他开始招徒弟,想找侄子,但是没有说服成功。不过,杨师傅并不担心这样的手艺会失传,他会在不久的将来,找到继承自己手艺的人。从这样的手工艺来看,不仅需要刻苦认真学习的态度,扎实的木匠手艺,另外也要有专研能力,有想象力,结合人们喜闻乐见的纹样去创作,必然深受大家的欢迎。
二、“宝塔”
八月十五(八月半)称“中秋节”,又叫“团圆节”。这天的高邮,家家户户备好酒好菜,外地的亲人都会赶回家吃团圆饭。晚上每家每户都会焚香拜月,设一个供桌,用月饼、粘饼、菱角、芋头、整藕等敬“月宫”。
高邮湖西地区没有置“宝塔”敬“月宫”的风俗,而湖东地区的居民普遍设“宝塔”敬“月宫”,当地居民将带有“节节高”祝福的“宝塔”,送给干儿子或干女儿,当然自家拜月也不可少。由于文化大革命,拜月的风俗几乎被禁绝,但现在的人们似乎怀念起这样的风俗,“宝塔”也就重新得到人们重视。
高邮有两三家纸扎店制作“宝塔”,南门大街184号有一老艺人,制作敬“月宫”的“宝塔”。老艺人姓白,今年七十八岁。“宝塔”是白健康师傅的祖传的手艺,老人靠手艺安度晚年,平时做纸扎生意。一般在三四月份白师傅开始做准备工作,六月就开始忙碌起来了。 “宝塔”制作过程大体是这样:
1)选用芦苇杆,扎成简易的方塔骨架,辅助材料采用麻绳或丝线。
2)为修饰塔身,取红纸,将事先画好的图稿覆其上,并固定在雕刻的案板上,接着用刻刀沿图案,刻出镂空部位。
3)将墨汁刷上模板(图3、4)(此模板是海棉木制成,祖传至今,有上百年的历史,模板正反面都刻有图案,一面是龙凤图,另一面则是中状元图和玉兔图),“宝塔”是祭拜“月宫”,老人又常说是拜月公(月老),月老会牵红线,系姻缘,所以出现人们喜闻乐见的龙凤图,承载着龙凤呈祥的寓意,中状元图则象征着官运亨通,它们都寄托着人们的祝福期望。接着把纸覆在模板上,再用宽毛刷着力刷平。后将印好的每张画稿,搭在身旁的竹筐上,晾干。
4)上色。龙凤图共上三种色,玉兔图和迎亲图用红纸印,不需上色(图5)。
5)最后一步,粘贴(方法省略)。
所谓的“宝塔”,制作程序较为简单,但模板上的图案是关键点。就调查情况来看,白师傅的儿女在外地有家业,继承这样的手艺自然不现实,可是模板是白师傅家祖传物品,不适合交给外人,代为传承,因此这样的传统文化消失的可能性较大,不过作者再次拜访白师傅时候,师傅很开心,出门在外做生意的大儿子要继承自己的手艺,这意味着祖传工艺后继有人,在将来的中秋节还会看见白家的手工艺。
三、“船、轿、马”
“船、轿、马”曾经是人们的交通工具,而是高邮湖西民间丧葬时,所用的祭祀用品,这里可见据说“船、轿、马”产生是作为去世者在冥间的交通工具,其主要材质是芦苇杆和纸。“船、轿”是属于里下河地区所用,而“轿、马”是属于丘陵区域所用,而抬“船、轿、马”是儿子和女婿们的任务,按照当地风俗“船”、“马”是由儿子们抬,而“轿”是由女婿们抬,由主持仪式的人指定的地点进行火葬。
“船、轿、马”的制作过程:
1)准备好芦苇杆,各色彩纸。
2)将芦苇杆扎成简易的“船、轿”骨架,辅助材料采用麻绳或丝线。
3)为修饰“船、轿、马”身,取白纸覆其需要封闭的部分,再将各色彩纸,拼贴组合成“船、轿(图6)”需要装饰的部位,如船身、桨,轿顶、身等,马的装饰较少,身体以白色为主,眼睛、马鞍级缰绳用彩色纸装饰。
4)最后还会制作四个“轿夫”,安排在“船、轿”的首尾处。
“船、轿、马”的制作一般在去世者家中制作,其形式多样化,从前轿上的花是手艺人自己一朵朵折叠出来的,现在大多采用现成的布花或是塑料花,显得省时省力,此外轿外部的图案,以往的老師傅都是手绘而成,现如今一切简化,以画纸粘贴进行装饰外表。“船、轿、马”制作者大多是老师傅,经验丰富,脑中贮存着各类型的“船、轿、马” 可供办丧事的家属自由选择。虽说现如今不必以此养家糊口,但是老师傅们也会担忧手艺会失传,也希望后代子孙将这种民间孝道延续下去。
总结
高邮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遗产,这都是高邮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成果。通过对高邮民俗文化的一番考察,笔者从高邮民俗文化中了解到,高邮民俗文化是高邮人民世代相承、与之生活密切相关的传统文化。民俗文化既是民俗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然而某些风俗文化可能会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被人们淡忘,甚至会在生活中消失,这主要取决于它们没有较合适的生存环境。虽说,近些年高邮在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掌握了各乡镇非物质文化遗产蕴藏状况,先后对高邮民俗文化进行申遗且获得成功,但是,笔者还要建议当地文化部门人员,尽可能更深入地调查研究民俗文化,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如建立民俗文化博物馆,内含手工艺传承史及其制作图片资料等,使得已申报和其他即将消失的民俗文化得以保留或传承或发展,为繁荣高邮文化做贡献。
参考文献:
[1]姜文定 编著.长江学人文集:走进高邮.[[M]中国文史出版社,2007:45.
[2]许伟忠,陈其昌,王俊坤 编著.新扬州画舫录:高邮景观.[[M]江苏古籍出版社,2003.
[3]钱白平,陈恩桃,周有安,徐明编著.送桥镇志.[[M]高邮印刷厂,1993.
[4]高邮县政协文史资料研究文员会编.高邮文史资料. [[M]高邮县印刷厂承印,1986.
关键词:高邮民俗;神龛;“宝塔”;“船、轿、马”;考察
高邮是人文荟萃、环境优美,其历史达7000年之久,文艺底蕴深厚,它拥有一批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文化遗产资源,本文叙述的神龛、“宝塔”及“船、轿、马”,都是高邮地方具有特色的民俗,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随着城市化观念不断更新,有些民间文化将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近些年,高邮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和保护工作,就有不少民俗文化遗产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比如,界首陈西楼茶干、秦邮董糖及卸甲布袋木偶戏等。事实上,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有利于进一步发展高邮文化。本文主要针对传统饰物手工技艺部分对高邮进行考察,所谓传统饰物手工技艺,主要选择与高邮地域、节日及孝道有关的风俗文化,如神龛、“宝塔”“船、轿、马”。
一、神龛
我国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经高邮境内。浩荡河面上,运输船只来往穿梭,日夜不停。千百年来,船民们在运输劳动和日常生活中形成了固定的船俗。旧时,船民们为保航行顺利,确保生命财物安全,多在船上设神龛,敬奉水上的保护神。,由此可见,作者认为它足以代表“地域标志性文化”,所以选择神龛进行考察。
在高邮,制作神龛的艺人,并不多。高邮南门大街118号的杨登才师傅是木匠手艺人,十几岁开始跟着父亲杨俊发学木匠手艺,具备扎实的基础,也有条件制作神龛。神龛手艺是父亲杨俊发开始起步,杨父二十岁左右跟着镇江甘露寺附近船舶厂长学徒,后以手艺维生,神龛纯属杨父自学成才的结晶,杨师傅从前帮父亲打下手,据杨登才师傅回忆,父亲从解放前就开始制作神龛,后来文化大革命,破四旧的情况下,神龛手艺停滞了,从84年其父又开始神龛手艺活,后来父亲年纪大了,杨师傅有两哥哥两姐姐一个弟弟,女儿不能继承,哥哥们也不愿意,所以杨师傅接手并发展神龛手工艺,因神龛手艺灵活性大,杨父作品没有保存下来,杨师傅说以前设计过四合院的形式,但是现在已经不适用,所以不再制作。
据说杨氏祖先,木匠手艺出众,如建房、制作家具、造船等。大约在清末年间,一吕氏船主请杨氏祖先造神龛,杨氏是居住在陆地上的,便想起庙宇的样式,于是着手设计神龛,神龛采用歇山顶、屋脊、瓦当、立柱、门扇、栅栏等。龛堂内置神像,龛堂门扇的装饰是杨氏受八仙过海传说的启发,设计的是八仙浮雕式纹样。因为吕氏船主对神龛成品很满意,后来,他将神龛设计者推荐给了其他的船主。
在高邮,神龛分佛用神龛和船用神龛两种,本文中主要介绍的是船用神龛,这种神龛类似于陆地上居民家的中堂。其制作工艺如下:
1)选木料。杨师傅选用松柏木,主要是它有独特香气,还可以防蛀。
2)造龛。神龛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龛顶、龛堂、底座。
造龛是先从底座开始着手。
神龛的底座由三个抽屉构成,主要用于放供香和蜡烛等物品。
底座上面便是龛堂,龛堂用木刻雕花栏围成,呈开放式,围栏内设香案。围栏门居中,围栏柱选用雕狮子的立柱,狮子柱与龛堂盘龙柱相对应,显得有气势。
龛堂的内外两道门均由六扇拉门组成。外道门两侧是一组刻有八仙過海纹样(图1)的实心拉门,每扇门刻有两仙,分别是汉钟离与萧湘子、铁拐李与荷仙姑、吕洞宾与蓝采荷,张果老与曹国舅;居中的是一对财神门(图2),平时不敬供时,财神门拉至中间。内道门上半部装饰采用牡丹及枝蔓的镂空雕刻,下半部是浮雕式蝙蝠衔桃纹样。
龛顶也分三部分组成:宝葫芦、屋脊及顶面。宝葫芦不必介绍,屋脊的两端雕刻名曰咬鱼节的吉祥纹样,其他部分雕刻着牡丹花及枝蔓。顶面的瓦沟由每3公分一根木条分隔而成。此外,雕有龙头纹案的翘角飞檐,更为神龛添了几分神色。
3)在把握好整体结构的情况下,师傅才去考虑细节的雕琢。如镂空的图案部分,需要用弓形铁丝锯接上竹弦,顺着事先画好的纹样,去掉多余的部分。此时的镂空图案,缺少立体感,还需要进一步加工,师傅用打木槌敲击圆刀,刻开需要凹进的部位,如牡丹花叶的轮廓线,需配以平刀刻去多余部分,体现除花叶的立体感。
4)上漆,杨师傅选择刷两遍清水漆。选用清水漆可保留木纹,体现神龛的自然风采,上漆完毕后等待晾干。
现在神龛生意并不多,所以制作神龛成了杨师傅的副业,客户订货时,他会按客户要求量身定做,无订货期间,杨师傅选择外出做木匠手艺。
杨师傅的子孙均在苏州,不可能继承他的手艺。作者再次登门拜访杨师傅,听说他开始招徒弟,想找侄子,但是没有说服成功。不过,杨师傅并不担心这样的手艺会失传,他会在不久的将来,找到继承自己手艺的人。从这样的手工艺来看,不仅需要刻苦认真学习的态度,扎实的木匠手艺,另外也要有专研能力,有想象力,结合人们喜闻乐见的纹样去创作,必然深受大家的欢迎。
二、“宝塔”
八月十五(八月半)称“中秋节”,又叫“团圆节”。这天的高邮,家家户户备好酒好菜,外地的亲人都会赶回家吃团圆饭。晚上每家每户都会焚香拜月,设一个供桌,用月饼、粘饼、菱角、芋头、整藕等敬“月宫”。
高邮湖西地区没有置“宝塔”敬“月宫”的风俗,而湖东地区的居民普遍设“宝塔”敬“月宫”,当地居民将带有“节节高”祝福的“宝塔”,送给干儿子或干女儿,当然自家拜月也不可少。由于文化大革命,拜月的风俗几乎被禁绝,但现在的人们似乎怀念起这样的风俗,“宝塔”也就重新得到人们重视。
高邮有两三家纸扎店制作“宝塔”,南门大街184号有一老艺人,制作敬“月宫”的“宝塔”。老艺人姓白,今年七十八岁。“宝塔”是白健康师傅的祖传的手艺,老人靠手艺安度晚年,平时做纸扎生意。一般在三四月份白师傅开始做准备工作,六月就开始忙碌起来了。 “宝塔”制作过程大体是这样:
1)选用芦苇杆,扎成简易的方塔骨架,辅助材料采用麻绳或丝线。
2)为修饰塔身,取红纸,将事先画好的图稿覆其上,并固定在雕刻的案板上,接着用刻刀沿图案,刻出镂空部位。
3)将墨汁刷上模板(图3、4)(此模板是海棉木制成,祖传至今,有上百年的历史,模板正反面都刻有图案,一面是龙凤图,另一面则是中状元图和玉兔图),“宝塔”是祭拜“月宫”,老人又常说是拜月公(月老),月老会牵红线,系姻缘,所以出现人们喜闻乐见的龙凤图,承载着龙凤呈祥的寓意,中状元图则象征着官运亨通,它们都寄托着人们的祝福期望。接着把纸覆在模板上,再用宽毛刷着力刷平。后将印好的每张画稿,搭在身旁的竹筐上,晾干。
4)上色。龙凤图共上三种色,玉兔图和迎亲图用红纸印,不需上色(图5)。
5)最后一步,粘贴(方法省略)。
所谓的“宝塔”,制作程序较为简单,但模板上的图案是关键点。就调查情况来看,白师傅的儿女在外地有家业,继承这样的手艺自然不现实,可是模板是白师傅家祖传物品,不适合交给外人,代为传承,因此这样的传统文化消失的可能性较大,不过作者再次拜访白师傅时候,师傅很开心,出门在外做生意的大儿子要继承自己的手艺,这意味着祖传工艺后继有人,在将来的中秋节还会看见白家的手工艺。
三、“船、轿、马”
“船、轿、马”曾经是人们的交通工具,而是高邮湖西民间丧葬时,所用的祭祀用品,这里可见据说“船、轿、马”产生是作为去世者在冥间的交通工具,其主要材质是芦苇杆和纸。“船、轿”是属于里下河地区所用,而“轿、马”是属于丘陵区域所用,而抬“船、轿、马”是儿子和女婿们的任务,按照当地风俗“船”、“马”是由儿子们抬,而“轿”是由女婿们抬,由主持仪式的人指定的地点进行火葬。
“船、轿、马”的制作过程:
1)准备好芦苇杆,各色彩纸。
2)将芦苇杆扎成简易的“船、轿”骨架,辅助材料采用麻绳或丝线。
3)为修饰“船、轿、马”身,取白纸覆其需要封闭的部分,再将各色彩纸,拼贴组合成“船、轿(图6)”需要装饰的部位,如船身、桨,轿顶、身等,马的装饰较少,身体以白色为主,眼睛、马鞍级缰绳用彩色纸装饰。
4)最后还会制作四个“轿夫”,安排在“船、轿”的首尾处。
“船、轿、马”的制作一般在去世者家中制作,其形式多样化,从前轿上的花是手艺人自己一朵朵折叠出来的,现在大多采用现成的布花或是塑料花,显得省时省力,此外轿外部的图案,以往的老師傅都是手绘而成,现如今一切简化,以画纸粘贴进行装饰外表。“船、轿、马”制作者大多是老师傅,经验丰富,脑中贮存着各类型的“船、轿、马” 可供办丧事的家属自由选择。虽说现如今不必以此养家糊口,但是老师傅们也会担忧手艺会失传,也希望后代子孙将这种民间孝道延续下去。
总结
高邮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遗产,这都是高邮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成果。通过对高邮民俗文化的一番考察,笔者从高邮民俗文化中了解到,高邮民俗文化是高邮人民世代相承、与之生活密切相关的传统文化。民俗文化既是民俗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然而某些风俗文化可能会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被人们淡忘,甚至会在生活中消失,这主要取决于它们没有较合适的生存环境。虽说,近些年高邮在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掌握了各乡镇非物质文化遗产蕴藏状况,先后对高邮民俗文化进行申遗且获得成功,但是,笔者还要建议当地文化部门人员,尽可能更深入地调查研究民俗文化,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如建立民俗文化博物馆,内含手工艺传承史及其制作图片资料等,使得已申报和其他即将消失的民俗文化得以保留或传承或发展,为繁荣高邮文化做贡献。
参考文献:
[1]姜文定 编著.长江学人文集:走进高邮.[[M]中国文史出版社,2007:45.
[2]许伟忠,陈其昌,王俊坤 编著.新扬州画舫录:高邮景观.[[M]江苏古籍出版社,2003.
[3]钱白平,陈恩桃,周有安,徐明编著.送桥镇志.[[M]高邮印刷厂,1993.
[4]高邮县政协文史资料研究文员会编.高邮文史资料. [[M]高邮县印刷厂承印,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