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实施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石,而创新型人才是现代社会人才素质的精髓所在,是高校实施人才培养的根本。为了更充分的发挥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强化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健全起创新人格上的作用,本文试着以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在目标层面与理念层面的耦合为着眼点,站在途径整合的立场进行论证。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 思想政治教育 有机融合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6-0044-01
一、理念的源点统一:从社会本体至以人为本
思想政治教育包含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二者的有机结合与平衡发展是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得以发挥的必要条件。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社会历史因素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中社会本位思想占据着主导位置,社会本体被强化,个人利益与个人价值受限,甚至被忽视,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及其个性的培养,教育也随之变得僵化与机械化。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人类开始重视文化需求与物质需求,传统的“社会本位”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日趋弱化。当下,“以人为本”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原则与现代理念,并被广泛的应用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与理论建设中。“以人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规定相关主体要对学生的需求予以重视与研究,承认、尊重、引导、迎合学生的合理需要。通过引导发挥人的主体性,可激发出大学生的主体意识,督促其发挥出自身的潜能、创造性与主动性,提升自身的能力水平与素质,在实践中不断实现价值。
二、目标统一:推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坚持全面发展观,推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宗旨。马克思在其论著中格外强调了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与人身心潜能的最大开发,具体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上,就是要推动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现如今,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内涵更为丰富,创新人格培养已演变成人的全面发展的重大研究方向。创新人格是创新型人才必须拥有的素质。在塑造创新人格时,要积极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借助传导行为规范、社会价值准则、社会实践相融的手段,促进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与思想品德等。另外,应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导向,推动创新型人才实现健康发展。
三、路径的整合: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手段进行创新型人才培养
1.积极营造高校创新氛围
环境会在无形之中对人产生影响,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与创新氛围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先决条件。各大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应积极营造和谐、良好的氛围,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挥、创新意识的养成创造有利条件。这就要求各大高校做到以下三点:其一,合理运用网络、校园广播等媒体,打造优质的校园创新环境;其二,积极开展多样化的校园文化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其三,利用舆论增加社会对人才观的认知,引导其关注并重视创新,给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创造外部条件。
2.不断健全思想政治教育评估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是指依照一定的教育标准与目标,采取合适的方式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出价值判断。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把创新人才培养以及创新精神置于工作目标的重心位置,为此相关主体应紧随其后适当调整并健全思想政治教育评估体系。从指标体系的内容上看,既要考评活动结果,又要重点考评活动过程,就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参与创新活动的精神面貌、态度及其过程中展现出的个性品质做出积极的评价。从考评主体上看,提倡采取辅导员、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自评相结合的手段,试图以此加快学生创造能力与创造品质形成的脚步。从考评方法上看,要重点考评实践,切忌纯粹的进行量化考评,积极采取多样方式实施动态考评。
3.提高教师队伍的创新素质
埃米尔·涂尔干曾说过:教育的成功是由教师决定的,但教育是否能成功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教师无法起到决定性影响。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就在于具备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实际上,教师是否拥有浓厚的创新意识、抢答的科学思维能力、优秀的道德品质、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较佳的学术水平以及一定的学术造诣,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以及创新意识的增强。为此,高校应采取相应方式鼓励教师参与科研活动,呼吁教师不断增强自身的创造能力与创新意识,依托创新思维引导学生、培养学生,重视学生个性发展,以培养学生创造力为核心目标积极进行教学。
4.大学生创新人格的培养
创新人格的培养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根本所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采取多元化的方式想方设法的健全大学生创新型人格。要达到这一目标,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其一,培养学生浓郁的理性批判精神与求知欲。浓郁的求知欲、兴趣广泛、敢于质疑的魄力对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重大作用。高校應高度重视学生独立判断能力与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激励学生合理质疑并批判已有的不合理的知识,就已有观点发表自身的认识与见解。其二,培养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与坚定的社会主义信仰。崇高的政治信仰对人能起显著的感召力与向心力,高校首先要积极培养对社会主义建设有用的、政治信仰坚定、科学的高端人才。其次,要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与舆论宣传,保证创新型人才拥有强烈的为人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信念以及坚定的、正确的政治方向,引领学生致力于民族进步、国家昌盛、人民富裕,最大程度的将学生的创造潜能发挥出来。其三,培养团结协作的意识与强大的毅力。创新属于研究性行为,能否取得成功还是个未知数。因此,学校应采取措施训练、培养学生的抗压能力与强大的承受能力,坚持不懈的进行创新思考,采取创新行动。
四、结语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与国家命运、前途息息相关,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应积极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机融合,发挥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丽萍. 新媒体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分析[J]. 河北企业,2016,(08):186-187. [2017-08-13].
[2]孙韵婷. 高校学生创业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5.
[3]陈迪.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研究[J]. 才智,2014,(36):11-13. [2017-08-13].
课题项目:宝鸡文理学院一流专业建设项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资助。
作者简介:刘刚(1983-),男,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研究。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 思想政治教育 有机融合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6-0044-01
一、理念的源点统一:从社会本体至以人为本
思想政治教育包含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二者的有机结合与平衡发展是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得以发挥的必要条件。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社会历史因素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中社会本位思想占据着主导位置,社会本体被强化,个人利益与个人价值受限,甚至被忽视,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及其个性的培养,教育也随之变得僵化与机械化。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人类开始重视文化需求与物质需求,传统的“社会本位”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日趋弱化。当下,“以人为本”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原则与现代理念,并被广泛的应用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与理论建设中。“以人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规定相关主体要对学生的需求予以重视与研究,承认、尊重、引导、迎合学生的合理需要。通过引导发挥人的主体性,可激发出大学生的主体意识,督促其发挥出自身的潜能、创造性与主动性,提升自身的能力水平与素质,在实践中不断实现价值。
二、目标统一:推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坚持全面发展观,推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宗旨。马克思在其论著中格外强调了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与人身心潜能的最大开发,具体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上,就是要推动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现如今,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内涵更为丰富,创新人格培养已演变成人的全面发展的重大研究方向。创新人格是创新型人才必须拥有的素质。在塑造创新人格时,要积极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借助传导行为规范、社会价值准则、社会实践相融的手段,促进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与思想品德等。另外,应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导向,推动创新型人才实现健康发展。
三、路径的整合: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手段进行创新型人才培养
1.积极营造高校创新氛围
环境会在无形之中对人产生影响,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与创新氛围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先决条件。各大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应积极营造和谐、良好的氛围,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挥、创新意识的养成创造有利条件。这就要求各大高校做到以下三点:其一,合理运用网络、校园广播等媒体,打造优质的校园创新环境;其二,积极开展多样化的校园文化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其三,利用舆论增加社会对人才观的认知,引导其关注并重视创新,给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创造外部条件。
2.不断健全思想政治教育评估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是指依照一定的教育标准与目标,采取合适的方式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出价值判断。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把创新人才培养以及创新精神置于工作目标的重心位置,为此相关主体应紧随其后适当调整并健全思想政治教育评估体系。从指标体系的内容上看,既要考评活动结果,又要重点考评活动过程,就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参与创新活动的精神面貌、态度及其过程中展现出的个性品质做出积极的评价。从考评主体上看,提倡采取辅导员、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自评相结合的手段,试图以此加快学生创造能力与创造品质形成的脚步。从考评方法上看,要重点考评实践,切忌纯粹的进行量化考评,积极采取多样方式实施动态考评。
3.提高教师队伍的创新素质
埃米尔·涂尔干曾说过:教育的成功是由教师决定的,但教育是否能成功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教师无法起到决定性影响。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就在于具备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实际上,教师是否拥有浓厚的创新意识、抢答的科学思维能力、优秀的道德品质、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较佳的学术水平以及一定的学术造诣,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以及创新意识的增强。为此,高校应采取相应方式鼓励教师参与科研活动,呼吁教师不断增强自身的创造能力与创新意识,依托创新思维引导学生、培养学生,重视学生个性发展,以培养学生创造力为核心目标积极进行教学。
4.大学生创新人格的培养
创新人格的培养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根本所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采取多元化的方式想方设法的健全大学生创新型人格。要达到这一目标,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其一,培养学生浓郁的理性批判精神与求知欲。浓郁的求知欲、兴趣广泛、敢于质疑的魄力对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重大作用。高校應高度重视学生独立判断能力与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激励学生合理质疑并批判已有的不合理的知识,就已有观点发表自身的认识与见解。其二,培养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与坚定的社会主义信仰。崇高的政治信仰对人能起显著的感召力与向心力,高校首先要积极培养对社会主义建设有用的、政治信仰坚定、科学的高端人才。其次,要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与舆论宣传,保证创新型人才拥有强烈的为人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信念以及坚定的、正确的政治方向,引领学生致力于民族进步、国家昌盛、人民富裕,最大程度的将学生的创造潜能发挥出来。其三,培养团结协作的意识与强大的毅力。创新属于研究性行为,能否取得成功还是个未知数。因此,学校应采取措施训练、培养学生的抗压能力与强大的承受能力,坚持不懈的进行创新思考,采取创新行动。
四、结语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与国家命运、前途息息相关,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应积极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机融合,发挥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丽萍. 新媒体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分析[J]. 河北企业,2016,(08):186-187. [2017-08-13].
[2]孙韵婷. 高校学生创业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5.
[3]陈迪.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研究[J]. 才智,2014,(36):11-13. [2017-08-13].
课题项目:宝鸡文理学院一流专业建设项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资助。
作者简介:刘刚(1983-),男,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