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教育”思政教育平台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ngzat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东华理工大学核科学与工程学院创新思政教育手段,研究设计出以校外思政课和校内党员宣讲团宣讲的“双向教育”思政工作平台,让思政课变得可亲、可敬、可信、可互动、可交流,让师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从而适应新形式下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
  【关键词】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双向教育”思政工作平台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5-0071-01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存在诸多问题,亟待探索出一种创新的教育方法。[1]
  1.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及问题
  (1)教学缺乏互动性
  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老师与学生互动性不强,大部分思政课都是纯理论灌输式教学。事实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2]
  (2)教学形式单一
  思政课创新发展的关键是形式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过于教条化、形式化,缺乏新鲜感和真实感,再深刻的内容也容易缺乏感染力,使学生学习兴趣降低。[3]
  (3)内容脱离实际
  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创新发展,最核心的内容是教学内容的创新,即对于教学大纲和教材体系的具体演绎,而不是对着教材的泛泛空谈。
  (4)理论与实践分离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在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学科,不能仅仅局限于书中的理论研究。在实践中,大学生可将平时所学的思想政治知识运用起来,做到“知行合一”,才能看出该大学生是否真正掌握并理解了其中深意。
  2.“双向教育”思政教育工作平台的实践探索
  面对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存在的新形式、新问题、新挑战,我院充分利用江西省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将江西的“红”特色与学院的“核”特色相结合,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发挥自身优势,创新思政教育工作平台建设,提出建设以校外红色基地为载体的校外思政课“正向教育”优秀学生、优秀学生组建宣讲团“反向教育”其他学生的“双向教育”思政教育新模式,真正筑牢高校思想教育主阵地。
  我院现已针对校外思政课及校内宣讲团设定了标准化的建设方案:确定培训目标、确定培训内容、规范培训时间、确定培训地点、确定培训对象。并在充分调研了江西红色教育基地建设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发展史编写了一本特色教材,通过讲述基地内红色物件背后的故事,以小见大,使得思政课更加生动形象,让同学们得以深切体会到老一辈革命精神。
  “双向教育”工作平台已在江西省部分高校获得推广,获得师生的一致好评。通过对学生调研发现,学生对这种教学模式的认可度高。
  3.“双向教育”思政教育工作平台的思考
  (1)设置标准化的培训目标及教学内容
  每次思政课前都要明确此次的教学目标及讲授内容,具体可细致到讲课教学大纲、讲授内容的顺序设置、授课技巧、配套的教辅材料等。校外思政课与校内宣讲团在进行授课之前一定要有充分的准备,既有高度的升华,又要接地气,以一种学生更加主动学习的方式,提升思政课教育效果。
  (2)确定培训地点
  校外思政课将通过挂牌、结成教育联盟等形式,建设标准化的校外基地,强化与校外思政基地的联系,并按照我们校外思政课的要求,将校外基地建设成为标准化的授课平台。
  (3)选取授课对象
  校外思政课将会邀请专家学者在红色教育基地现场授课,增进学员感悟,提升学习效果。而校内宣讲团则做到“优中选优”,高素质的宣讲团成员是宣讲效果的有力保障,也是对高校潜在高层次人才资源的最大利用。
  参考文献:
  [1]杨琼.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研究[J/OL].郑州輕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8[2019-06-14].
  [2]黄靓靓.浅谈体验式教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J].科技风,2019(16):37.
  [3]陈艳.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探究[J].世纪桥,2018(06):67-69.
  作者简介:
  陈捷(1999.9-),女,汉族,江西九江人,东华理工大学核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
  于涛(1979.3-),男,汉族,吉林白城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党务工作及环境放射化学的教学科研工作。
其他文献
【摘要】初中历史教学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引导学生树立历史观,为其全面发展奠定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历史教学素材中有丰富体现,因此新形势下,在历史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成为我们提升课程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在指导历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就要依据这一原则,实现构建有效课堂的教学目标,基于此,本研究将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渗透方式,希望本研究内容可供实践参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教育事业也在不断发展,初中历史教学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机遇與挑战。历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提高学生文化认同感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历史课程作为学生理解我国发展历程的重要途径,其教学的有效性关系到学生价值观的培养。以史为鉴,可以正衣冠,学好历史是学生综合发展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初中历史 参与式教学 实践
期刊
【摘要】高中的历史学科,在分类上属于“文科”学科,在传统的观念中是一个只需要记背就可以掌握的学科。但实际上,先抛开单纯记背到底能不能帮助学生提高历史水平的事情不谈,历史学科的学习绝对不只是掌握知识那么简单,而是要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起较好的人文素质,不仅在应试教育中能够取得较好的成绩,并且在走入社会之后也因为具备较好的人文素质与人文情怀而发展得更好。  【关键词】高中教学 历史学科 人文素质  【
期刊
【摘要】少数民族学生,由于从小受母语的影响,对本民族的感情深厚,却淡漠了爱国主义情感,为此,应在语文课堂内外,对学生进行耳濡目染的爱国教育。  【关键词】藏区 学生 语文 爱国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5-0065-02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字优美的抒情散文与感情丰富的爱国诗篇,尤其是感染力很强的古诗文,最能培养学生的情感
期刊
【摘要】在落实素质教育的过程之中,思想政治教育备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一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对学生的良性成长和发展有着关键的作用和价值,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在教学实践活动的过程之中必须要关注不同教学策略和教学理念的有效创新,寻求全新的教学途径,鼓励学生在一个更加自由宽松的氛围之下实现良性成长和发展。  【关键词】校园新媒体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途径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
期刊
【摘要】综合性学习在我国初中语文教学大纲中占据着重要的一部分,其目的在于为学生提供一个全方位的语文学习环境,让学生在综合性学习中提升语文综合运用能力。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建立在语文课程基础之上的,并将语文课程与其他生活元素相关联。综合性学习主要是通过课堂活动的形式,在活动中发现学习中的问题,帮助学生提升综合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 综合性学习 构建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
期刊
【摘要】《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部编本初中教材选入的第一篇鲁迅作品,这篇作品对于学生学习鲁迅作品的兴趣起着很关键的作用。鲁迅先生对三味书屋的情感到底是怎样的历来有很多争议。紧扣文本,对文中精准的语言进行分析和品味,是体会鲁迅先生独特情感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品味语言 体会情感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5-0060-02  一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改革日益发展和完善,教师成为教育活动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因此,如何进一步去激发学生在教学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成为教育领域普遍关注的问题。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天性的解放,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学习,自信勇敢的表达自己的想法。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互动。  【关键词】小学语文 互动课堂
期刊
【摘要】本文以软件技术专业《Java程序设计基础》课程为例,探索专业课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价值渗透功能,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育人过程中的主渠道、主阵地地位,给出了《Java程序设计基础》课程详细的思政改革教学设计方案,形成课程思政新思维、新格局、新模式。  【关键词】课程思政 德育 教学改革 Java程序设计基础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
期刊
【摘要】随着教育制度的改革与发展,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核心渐渐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核心,要改变传统教师主体教学学生被动接受的情况,转变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方式,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最终目的,本篇文章阐述了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践。  【关键词】初中 道德与法治 核心素养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