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数学教学;课本知识;“读一读”;“想一想”;“试一试”;“做一做”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20—0083—01
数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数学教学,不仅要考虑数学本身的特点,还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因材施教。下面,笔者结合新教材的具体内容,就如何巧用课本知识提高教学效率,谈谈自己的点滴体会。
一、从“读一读”入手,延伸教学内容
新的数学教材课后编排了大量的“读一读”环节,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点延伸课堂教学内容。“读一读”的内容有的是以问题的形式出现,有的则是介绍知识的由来。如,“矩形、正方形”这一节之后“读一读”的内容是“侦察兵密码通信游戏”,它主要考查正方形性质的应用。通过完成这个趣味游戏,既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又能充分调动起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热爱数学的情感。
二、从“想一想”入手,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数学学习离不开思维,数学探索需要通过思维来实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逐步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思维能力,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至关重要。这既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又是进行数学素质教育的一个切入点。如,学习“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相等”时,教材设计了“想一想”:在笔直的铁轨上,夹在两根铁轨之间的枕木是否一样长?教师不要急着给出结论,而是组织学生积极思考。通过对问题的设置,同时举出生活中的更多反映“平行线之间的垂线段处处相等”的几何实例,就会激发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也会促使学生积极思考。
三、从“试一试”入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在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机会,让学生动手试一试。首先,这样得出的结论学生会记得更牢固;其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能看到学生的解题思路、推理过程、解题方法的掌握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这不但有利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教师还能及时进行有针对性地辅导。例如,在学习“圆周角定理”时,可以通过教具移动圆周角顶点的位置,让学生观察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和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位置关系。通过观察,认识到有些问题的答案不唯一,这时要分情况进行讨论:当圆心在圆周角的一条边上,同一弧所对的圆周角和圆心角有什么关系?先让学生猜想,然后证明;当圆心在圆周角的内部或外部时,同一弧所对的圆周角和圆心角又有什么关系?可以让学生展开讨论,动手去试一试,进而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
四、从“做一做”入手,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利用新教材中“做一做”的内容,指导学生利用纸板、木条等材料制作一些简易的几何模型通过做一做,可以培养学生的三维立体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数学中概念的建立,结论、公式、定理的总结过程,都蕴藏着深刻的数学思维过程,因此,进行这些知识的教学,一定要让学生动手做。因为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新的数学教材也注重知识的引入和生成过程的编写,目的是让学生去尝试,然后通过教师指导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方法的探索过程、结论的推导过程、公式定理的归纳过程等,让学生得以知道其所以然,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进而提高数学能力。
总之,教学时,教师要巧妙运用课本中的新知识,并通过引导学生完成课本中“读”、“想”、“试”、“做”等内容,引领学生涉猎更加广泛的数学知识,进而培养其创新和应用能力,使他们真正热爱数学。
编辑:谢颖丽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20—0083—01
数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数学教学,不仅要考虑数学本身的特点,还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因材施教。下面,笔者结合新教材的具体内容,就如何巧用课本知识提高教学效率,谈谈自己的点滴体会。
一、从“读一读”入手,延伸教学内容
新的数学教材课后编排了大量的“读一读”环节,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点延伸课堂教学内容。“读一读”的内容有的是以问题的形式出现,有的则是介绍知识的由来。如,“矩形、正方形”这一节之后“读一读”的内容是“侦察兵密码通信游戏”,它主要考查正方形性质的应用。通过完成这个趣味游戏,既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又能充分调动起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热爱数学的情感。
二、从“想一想”入手,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数学学习离不开思维,数学探索需要通过思维来实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逐步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思维能力,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至关重要。这既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又是进行数学素质教育的一个切入点。如,学习“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相等”时,教材设计了“想一想”:在笔直的铁轨上,夹在两根铁轨之间的枕木是否一样长?教师不要急着给出结论,而是组织学生积极思考。通过对问题的设置,同时举出生活中的更多反映“平行线之间的垂线段处处相等”的几何实例,就会激发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也会促使学生积极思考。
三、从“试一试”入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在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机会,让学生动手试一试。首先,这样得出的结论学生会记得更牢固;其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能看到学生的解题思路、推理过程、解题方法的掌握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这不但有利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教师还能及时进行有针对性地辅导。例如,在学习“圆周角定理”时,可以通过教具移动圆周角顶点的位置,让学生观察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和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位置关系。通过观察,认识到有些问题的答案不唯一,这时要分情况进行讨论:当圆心在圆周角的一条边上,同一弧所对的圆周角和圆心角有什么关系?先让学生猜想,然后证明;当圆心在圆周角的内部或外部时,同一弧所对的圆周角和圆心角又有什么关系?可以让学生展开讨论,动手去试一试,进而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
四、从“做一做”入手,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利用新教材中“做一做”的内容,指导学生利用纸板、木条等材料制作一些简易的几何模型通过做一做,可以培养学生的三维立体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数学中概念的建立,结论、公式、定理的总结过程,都蕴藏着深刻的数学思维过程,因此,进行这些知识的教学,一定要让学生动手做。因为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新的数学教材也注重知识的引入和生成过程的编写,目的是让学生去尝试,然后通过教师指导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方法的探索过程、结论的推导过程、公式定理的归纳过程等,让学生得以知道其所以然,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进而提高数学能力。
总之,教学时,教师要巧妙运用课本中的新知识,并通过引导学生完成课本中“读”、“想”、“试”、“做”等内容,引领学生涉猎更加广泛的数学知识,进而培养其创新和应用能力,使他们真正热爱数学。
编辑:谢颖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