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两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聊到天下大势的时候,会提到“国运”一词。这种宏大叙事的风格,以及家国情怀的腔调,让人热血沸腾。
偌大的清朝被日本打得割地赔款,咱们国运不济。人口上亿的明朝,被不过百万人丁的后金击败,同样是国运问题。看起来,“国运”两个字是人间治乱、国家兴亡的终极解释。
胡适曾批评,中国人有“差不多先生”的毛病,就是凡事只求大概与理解的爽快,并不问真正的深层原因,更不求精确的格物致知。于是,“差不多先生”害了中国上千年。
其实,动辄谈国运,又何尝不是“差不多先生”的现代版。国运,是个虚幻的东西。国家兴衰的根源在于两样,一是技术,二是制度。技术咱们就不谈,只谈制度。
所谓制度,其本质即是对人(官员和老百姓)的激励和约束,而激励和约束所需的东西是财货。因此,国家治理的失败,多半可以归结为财金治理的失败,让国家失去了激励与约束的手段。
清朝被日本打败,是清朝财金治理溃败于先。北洋水师的武器装备并不逊色于日本人,清朝陆军用的武器也不是像电视剧里面描述的那样,用大刀长矛,而是用的世界顶级的毛瑟步枪。但清军士气低落,动辄弃城逃跑。为什么?
因为国家财力跟不上,无法构建这场战争的正向激励机制。北洋水师的固定资产很庞大,军舰排水量和火力都超过日本,但舰队的折旧和维护费用也很厉害。养舰队的费用比打造舰队的费用更高,而且每年都要,但国家根本拿不出来。
用“国运”这种充满热血的虚幻概念,来替代严肃的思考,这是一种懒人思维,贻害无穷,会让人变笨。
慈禧太后挪用军费修建颐和园的故事,一直有争议,但它一定从侧面说明当时的国家财政出了大问题。执掌一个3亿人口大国权柄的人,要做一个并不算特别大的土建项目,竟然还不断被大臣反对。最后,背上“挪用军费”导致国家战败的历史骂名,这不啻为一种悲哀和讽刺。
国家没钱,一遇到打仗,什么样的懦夫行为都会出现。每一位士兵就是一个鲜活的个体,他们有多重身份—儿子、丈夫和父亲。当国家不能建立有效的阵亡将士家属的抚恤制度,那么他们战死之后,可能是妻儿父母被侮辱和饿死。
于是,奋勇杀敌只能靠着民族大义。但问题在于,不是所有人都有這种情怀。而且,国家财力不行,后勤跟不上,士兵每天空着肚子,怎么打仗?
中外各国,历史上但凡战斗力强大的野战军,无不有强大的财政后盾。一是必须建立有效的阵亡家属抚恤制度;二是强大的后勤供应。这两样,比购买一批武器需要的财力大得多,它对一个国家或者政权的财金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甲午战争发生于19世纪最后的时光,这时的清朝早已国将不国。实际上,清朝中期之后,中央政府的征税体系就出了大问题,政府一直靠对富人出售官位来维持财政。此外,进入19世纪后半叶,在镇压农民起义的过程中,地方势力做大,发达地区往往不听中央号令,中央财政更困难。
在这种情况下,甲午战争很大程度不过是在衰弱的中央政府的有限支持下,李鸿章的淮军和北洋水师,以及一些有民族大义的地方军队在和日本打仗。日本是个新兴强国,它举全国之力来攻击清朝,清朝怎么打得赢?
没有什么国运陨落,只有国家财金治理的失败。用“国运”这种充满热血的虚幻概念,来替代严肃的思考,这是一种懒人思维,贻害无穷,会让人变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