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糖尿病的眼部并发症

来源 :家庭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jie88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老师身体一向很好,退休后又找了个兼职工作,收入可观,生活称心如意。近来他觉得双眼总是不太舒服,视物时而模糊,时而清楚。这两天右下眼皮又长出了两个小包,只得到医院就诊。医生诊断他得了麦粒肿,疑有糖尿病,请他去查一下血糖。结果空腹血糖达到12.5毫摩尔/升。医生告诉他,由于血糖增高,使眼睑睫毛毛囊周围的皮脂腺分泌不畅,受到感染,造成毛囊炎,又称麦粒肿;同时,血糖浓度的波动使眼睛房水折射率和晶状体凹凸发生变化,导致视物模糊。
  眼睛是人们观察外界事物的重要器官,眼部病变都会影响视力。糖尿病与眼病有密切关系,随着糖尿病发病率逐年增加,糖尿病引起的眼部并发症也逐年增多。有相当一部分病人是先发生了视力下降,就诊于眼科,经眼科医师建议查血糖,才发现患了糖尿病。据专家统计,我国盲人中有1/4是由糖尿病引起的。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人最严重的眼部并发症,它是由于糖代谢紊乱,毛细血管的改变,以及血流瘀滞,引起视网膜循环障碍,视网膜缺血缺氧而发生的,其导致失明和视力减退的机会比非糖尿病人高25倍。有人统计,患糖尿病10年,血糖控制不良者有50%以上可出现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早期多无症状,随着病变进展,可出现视力下降,视物模糊,晚期可并发视网膜脱离及失明。
  糖尿病性白内障也是糖尿病人常见的并发症,它是由于糖代谢紊乱,血糖增高,导致眼内晶状体混浊而致。研究发现,血糖增高使晶状体内的葡萄糖含量增加,葡萄糖被转化为山梨醇,山梨醇在晶体内堆积,使渗透压增加;晶体吸收水分,形成纤维肿胀和变性,最后导致晶状体混浊。这种病理改变早期是可逆的,如果血糖得到严格控制,可抑制晶状体混浊的发展或使其消失;如血糖控制不好,可使晶状体混浊增加,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暂时性屈光不正是糖尿病人的又—并发症。它是由于血糖增高,影响眼内晶状体和玻璃体内的渗透压,使晶状体肿胀而致屈光不正,视物不清。当血糖得到控制,屈光不正可以缓解,视力得到恢复。短期内屈光度迅速变化,是糖尿病引起晶状体屈光度改变的特征。
  糖尿病眼部并发症还有反复发作的睑缘炎、麦粒肿、结膜小血管破裂引起结膜下出血、虹膜睫状体炎、继发性青光眼、眼外肌麻痹、复视、视神经炎、眼底出血等。   根据临床观察,糖尿病人病程在3年以上,血糖控制不良者,多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眼部并发症。其中以糖尿病性白内障发病最多,发病率约50%~60%;其次是眼底出血和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发病率约45%~50%。病程越长,发病率越高。这些并发症如能及早发现,可以得到及时治疗和进行控制。如果发现较晚,可能导致不可挽回的视力丧失。因此,糖尿病人除积极治疗糖尿病外,应每半年或一年到眼科检查一次,尤其要查眼底,以便由糖尿病引起的眼部并发症能得到及时防治。
其他文献
当代艺术与传统美术有许多差异,就如同中药与西药的差异,这种差异表现在时空的变迁与交错向前追溯。  医术艺术同根生  人类祖先们的思考是极为相似的,不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彼此都认为疾病源于人灵魂问题的出现,为了治愈这些疾病,首先需要解决的是灵魂问题。如何解决灵魂问题?舞蹈、音乐、图画、诗歌、雕刻等是普遍使用的方法。因为祖先们认为,这些方法可以承载沟通天地人神的信息,通过它们作用于魂灵来达到治愈疾病的目
期刊
“十病九痒”,对皮肤病患者来说司空见惯。但一些皮肤没有“病”的人,有时也觉得出奇的发痒,甚至恨不得把皮肤抓烂。但仔细检查,除皮肤表面因搔抓留下的条条痕迹外,却没有皮肤病的蛛丝马迹,医学上称之为瘙痒症。    多种疾病预报信号    瘙痒症多数与疾病有关,皮肤瘙痒往往是疾病早期的报警信号。对这些瘙痒,首要措施是积极治疗原发病,消除皮肤瘙痒的诱因。  肝胆病变:当肝脏和胆囊发生病变时,胆汁的正常分泌及
包皮位于男性生殖器官的前位,紧紧包住阴茎,是男性生殖器官的重要组成部分。青春期后,正常男性的阴茎龟头部分或全部暴露。包皮过长是指在阴茎疲软的状态下,龟头完全包绕于外皮内,阴茎充分勃起后,龟头仍不能够充分显现的情况;包茎则是因包皮口过于狭窄,使龟头无法暴露于包皮之外的一种疾病。  包茎、包皮过长易使包皮垢在皮下堆积。包皮垢乳白色,有腥臭味,由皮质腺分泌物和上皮脱屑所组成。包皮垢堆积易致细菌感染,引起
一位90岁的老人,因中风昏迷,已经卧床多年,平时都是由看护工照料生活起居。这一次,老人出现持续的腹胀与高烧,家人觉得病情不对劲,赶紧带他来就医。  他到院时,已经呈现休克状态,急诊检查发现是消化性溃疡穿孔,必须立刻接受手术治疗。  “你父亲得的是消化性溃疡穿孔造成的腹膜炎,现在有败血性休克的症状,我建议马上进行手术。不过,我也必须请你们了解,如此高龄并且有多重并发症的病人,动手术的风险与死亡率很高
期刊
生死一如  见人获麟儿,常人总会也生欢喜,道一声“恭喜”,见人往生,便心生悲哀,劝告节哀顺变,那是俗眼看人间生死事。  在无尽生命的轮回里,生又何足喜,死又何必悲,因为生死好像时钟,从“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又再回到“一、二、三……”它是环状的,是不断轮转的,生生死死,死死生生。  1961年时,我在云林县虎尾镇念佛会主持佛七。益妙尼师前来,神色忧戚地告诉我:“恐怕
期刊
如今,不管是医生还是营养师,都提倡大家吃点粗粮。什么是粗粮呢?主要是玉米、小米、紫米、燕麦、荞麦、高粱等谷类以及各种豆类。  粗粮不怎么好吃,不过对身体有好处。它们本身营养价值不高,但能够降低胆固醇,帮助我们避免“富贵病”的出现,而且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可以帮助缓解因食物过于精细而出现的便秘等状况。所以,吃粗粮似乎成了一种风尚。  粗粮养生,但它养胃吗?答案是否定的。  假如我们本身有胃病,在吃粗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