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视屏幕上,备战2012年总统大选的奥巴马在振臂高呼:“做实事的时候到了!”画面一转,直播间里的主持人一拍脑门儿,频频点头,作恍然大悟状:“这口号真耳熟,4年前不也是一样吗?大家注意了!‘竞选版’奥巴马强力回归了,这哥们儿可比‘执政版’奥巴马强多了!”观众无不会心而笑。
这个节目就是《乔恩·斯图尔特每日秀》(以下简称“《每日秀》”),每期有上百万美国观众收看,很多人都会赶在深夜11点打开电视,和主持人乔恩·斯图尔特一起度过“每天最欢乐的20分钟”。斯图尔特会点评当天发生的各类新闻和人物,不论政客还是明星,都是他“开涮”的对象,辛辣的语言,加上有深度的幽默,让他在美国家喻户晓。在美国著名男性门户网站“询男网”的调查中,斯图尔特轻而易举地超越了比尔·盖茨,稳坐“最具影响力男性”第一名。美国《人物》杂志还将他收入“全美最具魅力50人”榜单。
嘲讽总统的“大嘴”
斯图尔特不算是典型的“美男”。直挺的鼻子,大嘴,尖下巴,“拉长版”的脸仿佛有天生的喜剧效果。每天晚上《每日秀》大幕拉开时,斯图尔特总是正在奋笔疾书,不过从他抬头的那一秒起,现场和电视机前的笑声就停不下来了。节目的场景布置非常简单,主持人的面前只有一张大桌子,全靠斯图尔特的个人魅力将几百万人的眼球牢牢地吸引住。他时而滔滔不绝、手舞足蹈;时而眉成八字,作目瞪口呆状;抖完一个“包袱”后,他会停顿几秒,在一片笑声中“我自岿然不动”。
《每日秀》以讽刺政治人物出名。2011年9月,奥巴马推动国会通过《美国就业议案》时,美国各大新闻媒体都在播放奥巴马发表演讲的镜头:奥巴马指着身边穿着各种制服的人,说:“看,教师、小贩、消防队员等等都将从这项议案中获益。”斯图尔特立马接上话茬儿,“我好像看见了‘村民’乐队的演出!”“村民乐队”是创建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男子演唱组合,6名成员分别扮成警官、印第安酋长、建筑工人、士兵、摩托车手和牛仔登台演出。显然,斯图尔特在讽刺奥巴马雇用“群众演员”,大打温情牌。“每到一地,就需要一拨演员。在失业率大增的今天,总统创造了这么多就业机会,简直英明极了!”
其实,斯图尔特对身为民主党的奥巴马已经算十分客气了,对于自己更反感的共和党,他的揶揄和批评更是毫不留情,头号“靶子”就是小布什。斯图尔特不断挖苦他,称其是“舌头打结的笨蛋”、“装模作样的战争贩子”。
政治之外的斯图尔特同样爱说笑话,他曾主持过第七十八届和第八十届奥斯卡奖。在颁奖现场,他自嘲:“能够主持奥斯卡颁奖晚会,我感到非常荣幸;同时,作为奥斯卡晚会的热心观众,我又实在是失望——居然请了个这么差的主持人!”他又调侃女星的性感着装:“大家不要再盗版了!你们是在偷她们买衣服的钱!看看她们,穷得几乎盖不住自己的胸部!”
幽默让他大受女孩子欢迎
1962年,斯图尔特出生于美国新泽西州的一个犹太家庭,父亲年轻时曾在中国东北做皮毛生意,与三教九流都有接触。后来去了美国,在新泽西大学做物理老师。在斯图尔特11岁时,父母离异,他跟着同样做老师的妈妈生活。因为个子矮,小时候斯图尔特在学校里常被欺负,也是从那时起,他学会了用讥讽他人和自我解嘲的方式来保护自己。
在斯图尔特就读的贵族学校劳伦斯高中,每天一下课他就靠在教室的门框上讲笑话,周围聚集着一圈捧腹大笑的同学。他的英文老师曾很有预见性地说:“你能把故事讲得这么妙趣横生,说不定将来可以吃这碗饭呢。”但那时的他,讲笑话纯粹是为了赢得同学的好感。
1980年,斯图尔特考入美国弗吉尼亚州的威廉玛丽大学,主修心理学,不过比起自己的专业,他更关心新闻和政治。大一时,正赶上总统大选,当时支持里根的斯图尔特与室友天天收看电视辩论,为谁能当上总统争论到半夜。在学校里,他加入了诙谐剧表演社团,“幽默让我拥有很多朋友”。他的室友则说:“斯图尔特非常受女孩子欢迎,他的女朋友一个比一个迷人。”
大学毕业后,斯图尔特想“做些有意思的事”。1986年,他去纽约寻找机遇,一开始只能做司机, 3年后,才得到为一个搞笑电视节目写脚本的机会。斯图尔特很珍惜这个机会,常常要工作到后半夜。
斯图尔特的幽默天分和才华很快展现出来,从1993年起,他开始主持单人脱口秀节目。1999年接棒《每日秀》之后,斯图尔特抓住当时的热点——2000年总统大选,极尽嘲讽之能事,让自命不凡的政客现出“原形”,也暴露了貌似博学的评论家们的荒唐,还让一些急于歌功颂德的媒体颜面尽失,观众犹如在看一场名为“竞选”的连续剧。斯图尔特接手不到1年,《每日秀》的观众增长了近3倍,斯图尔特也成为美国主持界的“大腕”。
从2003年起,《每日秀》包揽了美国电视界最高奖艾美奖的历届“最佳综艺节目奖”,这让众多老牌电视新闻节目倍感压力。CBS(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晚间新闻》节目的制片人吉姆·默菲颇为感慨地说:“斯图尔特让我们的日子不好过。”
“X一代”的偶像
斯图尔特喜欢说:“我就是一只搞笑的猴子,给观众逗乐。”但常看《每日秀》会发现,他并不只是想让人们发笑。观众们称他为“全美国最值得信任的人”,“大家爱看《每日秀》,是因为他们在追求某种价值观,比如自由、正直。他们相信批评中蕴含真相,笑声中也有眼泪。”
最令斯图尔特印象深刻的是“9·11”之后的那期节目。当他和一群擅于搞笑的同事们走进录影棚时,却“发现自己怎么也做不到平时那样,只好扔纸团发泄”。10年后,他对一些人逐渐淡忘“9·11”的意义、甚至拿它作为广告的噱头十分不满。在2011年9月13日的《每日秀》中,他说:“我们忘怀了曾经发誓永生不忘的事情。”
越来越多的美国年轻人因为斯图尔特开始关注政治。上届美国总统竞选最激烈时,《每日秀》每晚吸引了240万观众收看,很大程度上左右了美国年轻选民对大选的态度。
另一项调查表明,“X一代”是支持《每日秀》的主力军。“X一代”是美国的《时代》杂志在1990年创造的一个概念,指的是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的人,他们在20世纪80年代的经济衰退中长大,经历过21世纪初的互联网泡沫破灭,在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又遭遇了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下滑,在就业市场“腹背受敌”。因此,很多“X一代”满腹牢骚,焦躁不安。《每日秀》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情绪发泄的出口:报道者不再把自己伪装成中立的声音,而是大胆表露自己的态度,更有力地戳破政治谎言。比起受政党和财团控制的媒体来说,这是一种更真实更勇猛的声音。“X一代”可以在深夜的电视机前,用笑声和骂声结束失意的一天。
有人恨他,但有更多的人爱他。斯图尔特身上的尖酸刻薄和理性深深吸引着观众。“如果斯图尔特决定竞选总统,无疑将赢得我们的选票。”不过,斯图尔特也许并不稀罕去当总被自己嘲弄的总统,他已然是自由的无冕之王。
编辑:刘心印 美编:陈思璐 编审:张勉
这个节目就是《乔恩·斯图尔特每日秀》(以下简称“《每日秀》”),每期有上百万美国观众收看,很多人都会赶在深夜11点打开电视,和主持人乔恩·斯图尔特一起度过“每天最欢乐的20分钟”。斯图尔特会点评当天发生的各类新闻和人物,不论政客还是明星,都是他“开涮”的对象,辛辣的语言,加上有深度的幽默,让他在美国家喻户晓。在美国著名男性门户网站“询男网”的调查中,斯图尔特轻而易举地超越了比尔·盖茨,稳坐“最具影响力男性”第一名。美国《人物》杂志还将他收入“全美最具魅力50人”榜单。
嘲讽总统的“大嘴”
斯图尔特不算是典型的“美男”。直挺的鼻子,大嘴,尖下巴,“拉长版”的脸仿佛有天生的喜剧效果。每天晚上《每日秀》大幕拉开时,斯图尔特总是正在奋笔疾书,不过从他抬头的那一秒起,现场和电视机前的笑声就停不下来了。节目的场景布置非常简单,主持人的面前只有一张大桌子,全靠斯图尔特的个人魅力将几百万人的眼球牢牢地吸引住。他时而滔滔不绝、手舞足蹈;时而眉成八字,作目瞪口呆状;抖完一个“包袱”后,他会停顿几秒,在一片笑声中“我自岿然不动”。
《每日秀》以讽刺政治人物出名。2011年9月,奥巴马推动国会通过《美国就业议案》时,美国各大新闻媒体都在播放奥巴马发表演讲的镜头:奥巴马指着身边穿着各种制服的人,说:“看,教师、小贩、消防队员等等都将从这项议案中获益。”斯图尔特立马接上话茬儿,“我好像看见了‘村民’乐队的演出!”“村民乐队”是创建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男子演唱组合,6名成员分别扮成警官、印第安酋长、建筑工人、士兵、摩托车手和牛仔登台演出。显然,斯图尔特在讽刺奥巴马雇用“群众演员”,大打温情牌。“每到一地,就需要一拨演员。在失业率大增的今天,总统创造了这么多就业机会,简直英明极了!”
其实,斯图尔特对身为民主党的奥巴马已经算十分客气了,对于自己更反感的共和党,他的揶揄和批评更是毫不留情,头号“靶子”就是小布什。斯图尔特不断挖苦他,称其是“舌头打结的笨蛋”、“装模作样的战争贩子”。
政治之外的斯图尔特同样爱说笑话,他曾主持过第七十八届和第八十届奥斯卡奖。在颁奖现场,他自嘲:“能够主持奥斯卡颁奖晚会,我感到非常荣幸;同时,作为奥斯卡晚会的热心观众,我又实在是失望——居然请了个这么差的主持人!”他又调侃女星的性感着装:“大家不要再盗版了!你们是在偷她们买衣服的钱!看看她们,穷得几乎盖不住自己的胸部!”
幽默让他大受女孩子欢迎
1962年,斯图尔特出生于美国新泽西州的一个犹太家庭,父亲年轻时曾在中国东北做皮毛生意,与三教九流都有接触。后来去了美国,在新泽西大学做物理老师。在斯图尔特11岁时,父母离异,他跟着同样做老师的妈妈生活。因为个子矮,小时候斯图尔特在学校里常被欺负,也是从那时起,他学会了用讥讽他人和自我解嘲的方式来保护自己。
在斯图尔特就读的贵族学校劳伦斯高中,每天一下课他就靠在教室的门框上讲笑话,周围聚集着一圈捧腹大笑的同学。他的英文老师曾很有预见性地说:“你能把故事讲得这么妙趣横生,说不定将来可以吃这碗饭呢。”但那时的他,讲笑话纯粹是为了赢得同学的好感。
1980年,斯图尔特考入美国弗吉尼亚州的威廉玛丽大学,主修心理学,不过比起自己的专业,他更关心新闻和政治。大一时,正赶上总统大选,当时支持里根的斯图尔特与室友天天收看电视辩论,为谁能当上总统争论到半夜。在学校里,他加入了诙谐剧表演社团,“幽默让我拥有很多朋友”。他的室友则说:“斯图尔特非常受女孩子欢迎,他的女朋友一个比一个迷人。”
大学毕业后,斯图尔特想“做些有意思的事”。1986年,他去纽约寻找机遇,一开始只能做司机, 3年后,才得到为一个搞笑电视节目写脚本的机会。斯图尔特很珍惜这个机会,常常要工作到后半夜。
斯图尔特的幽默天分和才华很快展现出来,从1993年起,他开始主持单人脱口秀节目。1999年接棒《每日秀》之后,斯图尔特抓住当时的热点——2000年总统大选,极尽嘲讽之能事,让自命不凡的政客现出“原形”,也暴露了貌似博学的评论家们的荒唐,还让一些急于歌功颂德的媒体颜面尽失,观众犹如在看一场名为“竞选”的连续剧。斯图尔特接手不到1年,《每日秀》的观众增长了近3倍,斯图尔特也成为美国主持界的“大腕”。
从2003年起,《每日秀》包揽了美国电视界最高奖艾美奖的历届“最佳综艺节目奖”,这让众多老牌电视新闻节目倍感压力。CBS(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晚间新闻》节目的制片人吉姆·默菲颇为感慨地说:“斯图尔特让我们的日子不好过。”
“X一代”的偶像
斯图尔特喜欢说:“我就是一只搞笑的猴子,给观众逗乐。”但常看《每日秀》会发现,他并不只是想让人们发笑。观众们称他为“全美国最值得信任的人”,“大家爱看《每日秀》,是因为他们在追求某种价值观,比如自由、正直。他们相信批评中蕴含真相,笑声中也有眼泪。”
最令斯图尔特印象深刻的是“9·11”之后的那期节目。当他和一群擅于搞笑的同事们走进录影棚时,却“发现自己怎么也做不到平时那样,只好扔纸团发泄”。10年后,他对一些人逐渐淡忘“9·11”的意义、甚至拿它作为广告的噱头十分不满。在2011年9月13日的《每日秀》中,他说:“我们忘怀了曾经发誓永生不忘的事情。”
越来越多的美国年轻人因为斯图尔特开始关注政治。上届美国总统竞选最激烈时,《每日秀》每晚吸引了240万观众收看,很大程度上左右了美国年轻选民对大选的态度。
另一项调查表明,“X一代”是支持《每日秀》的主力军。“X一代”是美国的《时代》杂志在1990年创造的一个概念,指的是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的人,他们在20世纪80年代的经济衰退中长大,经历过21世纪初的互联网泡沫破灭,在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又遭遇了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下滑,在就业市场“腹背受敌”。因此,很多“X一代”满腹牢骚,焦躁不安。《每日秀》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情绪发泄的出口:报道者不再把自己伪装成中立的声音,而是大胆表露自己的态度,更有力地戳破政治谎言。比起受政党和财团控制的媒体来说,这是一种更真实更勇猛的声音。“X一代”可以在深夜的电视机前,用笑声和骂声结束失意的一天。
有人恨他,但有更多的人爱他。斯图尔特身上的尖酸刻薄和理性深深吸引着观众。“如果斯图尔特决定竞选总统,无疑将赢得我们的选票。”不过,斯图尔特也许并不稀罕去当总被自己嘲弄的总统,他已然是自由的无冕之王。
编辑:刘心印 美编:陈思璐 编审:张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