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青花牡丹穿凤云龙纹带盖梅瓶赏析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bby9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千姿百态的古陶瓷器型中,小口、短颈、丰肩、修腹、敛胫的梅瓶,可说是最具东方神韵的陶艺器型了。由于梅瓶造型俊美挺拔,轮廓线圆润流畅,在很长时间内就一直是中国传统的瓶类器型之一。梅瓶定型于宋(时称经瓶,即酒瓶),历元明清各代,虽造型略有变异,但轮廓不变,特征未改,深受人们喜爱。
  1980年秋,赣中高安市锦江南岸的一处元代窖藏,出土了元代珍瓷240件(清理时为239件,后追回散失的一件),其中发现元代青花和釉里红瓷23件(青花瓷占19件),震惊了陶瓷考古界。令人惊喜的是高安窖藏竟一下子出土了6件标有序号的青花大梅瓶,这6件青花梅瓶每件附盖,端庄雅致,堪称典型的“至正型”青花瓷珍品。每件器盖内壁和器底分别墨书“礼”、“乐”、“射”、“御”、“书”、“数”6字,这6字即为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六艺”,其中“礼”、“乐”、“射”、“御”为大艺,“书”、“数”为小艺。这里用“六艺”作为编号,主要是使瓶与盖能对号相合,不致张冠李戴。在梅瓶上书以“六艺”,给器物本身增添了文化氛围,提高了品位,更显其高雅。根据数百件罕见的窖藏瓷器珍品及墨书“六艺”编号,可以推知窖藏主人绝非一般等闲之辈,应是一位长期受当时封建传统教育且深笃“六艺”的达官贵族。
  所出6件青花梅瓶造型、胎釉、尺寸等相差无几,为同窑产品。按青花装饰纹样可分为二型,一为青花牡丹纹梅瓶,一为青花牡丹穿凤云龙纹梅瓶。本文着重介绍后者。
  
  青花牡丹穿凤云龙纹梅瓶一式4件,编号分别为“射”、“御”、“书”、“数”。连盖通高48厘米,内口径3.2厘米,底径14.1厘米,梅瓶造型为小口,宽唇平折,短颈,丰肩敛足,平底(底沿刻饰宽沿圈足,甚浅)。器上覆宝珠钮华盖,上窄下宽。盖内与器底无釉。采用传统拉坯法制胎成型,以均匀增大的比例,自底向上分五节提拉至肩。这是元青花特有的拉坯工艺,是识别元青花的标志之一。此梅瓶胫底的裂隙就是梅瓶分段工艺留下的痕迹。器底露胎有“窑红”,附有不规则釉斑,底心见粗糙旋削痕(这些当年制作时的不慎之迹,已成现今识别“至正型”青花瓷的重要特征之一)。盖内塑一短插管,插管上粗下渐收,当器盖上罩时,插管就牢牢固定住瓶口,不致左右晃动和滑落。
  全器施青白釉,除盖内与器底无釉,器内壁亦不浸釉。不加修胎,全器分5节组成,器底另接,手感明显。胎体坚实,釉汁晶莹,青料浓艳、青翠。积釉处有深色铁锈斑,并有凹陷现象(这也成为鉴别元青花的重要标志之一)。釉下以青花装饰,盖外壁绘以宝莲纹,以八片开光围饰(由卷草、变体莲纹结合而成)。器身自上至下用弦纹间隔,分饰三组图案。
  第一组肩饰为缠枝牡丹穿凤纹,若干朵盛开的牡丹围绕瓶肩一圈,其姿或仰,或俯,或散,或团,无一雷同。枝叶缠绕、婉转互衬,仪态万千。其间所饰的一双张开双翼的凤凰,轻姿翱翔,周围的牡丹枝叶郁郁葱葱,造成一种凤凰在百花丛林中穿舞之态势及“国色天香春满园”之意境,既壮美又幽丽。
  牡丹,雍容华贵,绚烂秀丽,人见人爱,为群芳之首,众花之王。唐代李正封《咏牡丹》诗有“天香夜染衣,国色朝酣酒”之句,为当时最传牡丹之神的诗句,故誉称牡丹花为“国色天香”。牡丹是唐代以来特别是宋代瓷器上盛行的纹饰,但元代青花上的牡丹已突破前朝只停留在正视或侧视两种形态,所以即使在同一件器皿上所饰的牡丹也是婀娜多姿,各呈异彩。瓶肩上所绘饰牡丹的种种媚态,宛若使人闯进了一处万紫千红的牡丹园,令人目不暇接,大有舒元舆《牡丹赋》所咏的意蕴,“向者如迎,背者如诀,坼者如语,含者如咽,俯者如跌,哑者如醉……”。
  凤凰,相传为鸟中之王,与牡丹一样具有王者风范。古代传说,每逢太平盛世便有凤凰飞来,认为凤凰为祥瑞之鸟。《尔雅·释鸟》:“、凤。其雌皇。”郭璞注:“瑞鹰鸟,鸡头、蛇颈、燕颌、龟背、鱼尾,五彩色,其高六尺许。”故凤凰有神鸟、仪禽、来仪等美名。在万紫千红的牡丹丛中添上轻姿穿翔的凤凰,更富奇丽景观,给人遐思无限。“笔补造化无天功”,自然界中的大千之美,经过艺术家的笔补造化,才有可能成为寓意深刻的艺术佳作。追求意蕴之美,正是元青花瓷器又一十分显著的艺术特色。
  
  第二组腹饰为祥云腾龙图,即云龙纹。龙与祥云也是我国传统典型装饰纹样。龙,鳞虫之长,从人类最早对龙图腾的崇拜起,龙就被国人神化,誉为祥瑞。自古以来一直被尊奉、景仰、崇拜,以至迷信,最终演化为常用的装饰题材。但作为装饰纹样,龙的形象是不断演变着的,它经历了一个由原始到成熟的过程。即由粗糙到精细,由简单到复杂,由朴素到华丽,不断渐进和美化的过程。到了元代,正如梅瓶器腹所饰,龙的造型更为壮美,龙体更加修长、屈曲。这件梅瓶上的龙纹就具有元代龙纹的典型特征,龙头上昂,两眼正视,张口翘舌,双角后伸。细颈疏须,曲腹蛇尾,背鳍整齐,龙鳞细密,肘毛细长,四腿三爪,刚劲有力。龙纹首尾相接,张牙舞爪,作腾飞游动之状。龙纹上下饰以流云纹及火珠纹,使凌空飞舞的气氛更加突出。画面疏密有致,笔意自然流畅。此组云龙纹与肩饰之牡丹穿凤纹成了此器的主题纹饰,寓意龙凤呈祥、天下太平、国色天香、富贵荣华。
  第三组胫饰与器盖对应,也用八片开光装饰,开光内采用与器盖相似的纹饰,即以卷草纹和变体莲纹结和而成的宝莲纹,使整个梅瓶形成首尾对应、画面统一、格调一致的装饰风格。
  宝莲纹是元青花常使用的附加纹饰之一,一般在肩、胫、盖部的变形莲瓣内(或在其他形状开光内)绘以各式珍宝,如双角、火珠、火焰、银锭、犀角、珊瑚、法螺、火轮、双钱之类,也有重复显现的,因无固定格式,故称杂宝。至明代,杂宝散杂于主纹的空间,并增加了新的内容,有祥云、灵芝、卷轴书画、元宝、磬、方胜、艾草、蕉叶等,有时任取其中八品,也称八宝。
  此梅瓶所饰的宝莲纹,虽是附加纹饰,但并非可有可无之饰,经上下对应缀饰,使全器画面端庄完美。肩、腹主题纹饰宛如一幅精美的花鸟瑞兽书画装裱于宝莲衬饰的上下轴头之间,更显得精致华贵,富丽堂皇。器面的三组青花纹饰(连同器盖)之间的两条空白带明净莹澈,白洁似玉,如清澈湖海和浩然云天,与青花图纹互相辉映,流光溢彩,给人一种清新、亮丽和舒展之感。这里顺便提出,近年来,笔者已见到过新仿此瓶者,瓶身上下留出的两块空白带的比例与真品恰恰相反,一看特别扭,其造型肩部过丰,纹饰过高,胫部斜直生硬,底部粗糙不自然。高安窖藏出土的这件牡丹穿凤云龙纹(包括同出的5件)青花梅瓶,具“至正型”青花器的典型特征,浑厚端庄、胎骨坚致、呈色青翠、纹饰精美、构图有序、意蕴深邃,可谓是元代后期梅瓶的标准样式,堪称瓷苑之珍粹。
  
   (责编:雨岚)
其他文献
佛山木版年画创始于明代年间,鼎盛于清代民国,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它以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淳朴鲜明的艺术风格,成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家家户户过年过节必备之物,鼎盛时,日产门神12000对,年产年画过千万张,是华南地区年画产地的代表。佛山木版年画与天津杨柳青、河南开封朱仙镇、山东潍坊、四川绵竹、苏州桃花坞年画并称“中国六大年画”,在中国年画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国内外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其独特的艺术形式,
期刊
永泰公主(684-701年)名仙蕙,字秾辉。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孙女,中宗李显的第七女。因私下议论李唐与武周两集团的斗争,被武则天处死在洛阳,年仅17岁。公元705年武则天死后,其父中宗即位,将其灵柩由洛阳迁至乾陵,于神龙二年(706年)与驸马都尉武延基合葬,陪葬乾陵。  唐代盛行厚葬之风,从封建统治者所颁布的《戒厚葬令》中可以看出“墓为真宅”墓葬的构筑极力模仿死者生前居住的邸宅,墓内明器的摆放以
期刊
“中国银行天津伍圆票”彩绘设计样稿,是全球著名印钞厂——英国德纳罗印钞公司为我国设计的第一种纸币。当时这套设计样稿上标的公司名称却是“德喇儒有限公司”,后来该公司为中国各银行印制的钞票都是用“德纳罗印钞公司”之名。  据1968年出版的《德纳罗的史事》一书介绍:德纳罗公司现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钞券纸张制造及印刷的厂商,其总部在英国伦敦。该公司与中国交往较迟,直至1930年后才陆续为中国、中央、交通、
期刊
3. 根据内部包体判定A货    翡翠的包体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褐色浸染物、黑色氧化物、蓝绿色浸染物、白色绵(棉)状物。  皮子是最常见的浸染物,保留皮子的一般为A货,但要注意假皮。真皮:皮肉明确、色差强烈,可以具有不同颜色形态的皮子,但皮与肉之间界限分明。天然的皮子是由外向内包围的,染色或作假的皮子是由点到面向外扩散的。A货皮肉过渡突然,很尖锐的就过渡过去,颜色变化明显,图7上表现的就是褐红色突
期刊
清朝末期,随着我国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境地,各资本主义国家又相继对我国进行大规模的经济侵略,墨西哥鹰洋、西班牙双柱银圆、英国“站洋”、法国“坐洋”等外国银圆相继大批量流入我国。由于这些银圆是用机器铸造,质量上乘,形式划一,使用方便,因而很快在我国流行起来。这种先进的货币形制对我国落后的货币制度造成了强烈的冲击,他们用含银90%甚至不足90%的银币大量套购我国的白银,使之大量外流,造成巨大的经济
期刊
陆子冈(一作子刚),苏州(今属江苏)人,为明代嘉靖、万历年间的琢玉工艺家、雕刻家。传说他风神俊逸,儒雅超群,学养深厚,见识高远。但他绝意仕进,鄙薄功名,把毕生的精力、智慧和才情都倾注到玉雕艺术上。他以杰出的创新精神和精湛的玉雕技艺,把玉雕艺术带进一个新的时代,受到当时社会各阶层特别是文人士大夫的推崇和敬重,并对后世玉雕艺术产生深远的影响。   子冈雕玉器,有鲜明的创意和特征,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点
期刊
20世纪90年代,虢国墓地发掘了一批墓葬,其中可确认的女贵族墓有四座,出土文物丰富,现择其中的组合佩饰介绍如下:    玛瑙珠、玉佩组合项饰(图1)出自国君夫人墓。  一组,90件颗。以1件人龙合纹佩,6件束绢形佩相间,83颗红色或桔红色玛瑙珠,呈双行相间串系而成。本组合项饰联缀方法如下:以人龙合纹佩为结合部,6件束绢形佩之间以双行玛瑙珠相间,每行玛瑙珠少则3颗,多则12颗不等。本项饰结构严谨,6
期刊
为展示陕西丰富多彩的收藏品资源,充分展现十三朝古都西安深厚的文化积淀,进一步搞活文化艺术品市场,树立陕西文化大省的形象,推动陕西省文化产业的发展,陕西省人民政府授权陕西省电视台与中央电视台《鉴宝》栏目合作,在国庆期间联合推出《鉴宝》“走进陕西”大型收藏品鉴赏节目。  《鉴宝》“走进陕西”大型活动自7月30日在陕西省电视台召开新闻发布会后,很快在全省范围展开了宝物的征选活动,得到陕西省各级文物部门、
期刊
手卷,又称长卷、图卷,是中国书画的一种传统装裱形式,由古代卷轴式书籍演化而来。古代书籍的“卷轴”形式,虽后来被淘汰,却在书画领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古代书画手卷始于何时,笔者无法考证,然著录最早的画卷是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和《女史箴图》,似无可疑。依此推算,手卷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1700年以前。   在中国书画的装裱中,手卷是一种以横幅展示的形式,因不便悬挂,只能置于案头展赏,边展开,边观
期刊
策划:本刊视点栏目组 策划·统筹:董凡 执行:小适    据《收藏拍卖导报》2006年3月9日记者刘跃珍的《两会代表委员把脉书画市场起伏跌宕》称:“暴涨、井喷、飘红,成为近一时期中国书画拍卖市场上的高频词语。据不完全统计,去年全年共有450场中国书画拍卖,在北京、上海、广州等7地24家主要拍卖行的春拍中,共推出中国书画作品近两万件,总成交额为30多亿元。甚至有藏家表示,2005年是中国历史上艺术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