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排螺旋CT对肾结核的诊断价值

来源 :中国健康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yancuice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肾结核的CT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搜集 2006年1月~2011年3月30例行CT检查诊断为肾结核临床资料齐全的病例,均行平扫加增强扫描。结果:肾结核依病情发展的不同阶段及相应的病理变化而出现不同的CT表现,“梅花瓣”样及钙化是肾结核的特征性表现,肾积水、肾功能丧失、自截肾是肾结核的晚期表现;增强后肾功能减退方面及肾周改变, 多排螺旋CT更有优势。结论: 多排螺旋CT检查是诊断肾结核良好的影像学方法,多排螺旋CT检查及图像后处理可观察肾实质及肾盂、肾盏内的病灶,对肾结核的典型表现如“花瓣征”、钙化、不匀称性肾积水及肾盂肾盏、输尿管、膀胱壁的增厚明显优于其他检查方法,同时可明确患肾功能、肾周围情况以及是否合并其他脏器结核,为临床提供更加直观和丰富的材料。
   【关键词】 多排螺旋;CT;结核;肾;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R96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6-0127-02
  
  肾结核是泌尿系统的常见疾病,多继发于肺结核,为血源性感染,也是输尿管、膀胱和生殖系结核的重要细菌来源,在泌尿系统结核中占有重要位置。肾结核发病较隐蔽, 许多病人的症状轻微, 不典型[1]。由于肾结核临床表现多不典型, 致使医患双方都认识不足, 而导致误诊。本文对搜集的30例肾结核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多排螺旋CT对肾结核的诊断特征及价值。
  1 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30例,男 18例,女 12例,年龄 14~76岁,平均 39.8 岁。临床表现为低热、尿路刺激征14例,腰痛伴肉眼血尿11例,尿路刺激征伴肉眼血尿3例,尿路刺激征伴脓血尿2例。所有病例于2006年1月~2011年3月在我院行CT检查诊断为肾结核 ,其中20例经手术或膀胱镜证实,6例尿沉渣检查结核杆菌阳性,2例行PCR-TB-DN A检查阳性 ,2例抗结核治疗后好转。
  1.2 检查方法:C T机型为飞利浦16排螺旋CT。高压注射器。扫描范围肾上极至下腹部,扫描层厚5mm,层距5mm,均行多平面重建,重建间隔为1-3mm。所有病例均常规平扫加增强扫描,增强扫描: 肾动脉期为 25s~30s ,肾实质期为 60s~80s,肾盂充盈期为 3min~6min。
  2 结果
   30例肾结核病例中,左肾15例,右肾12例,3例累及双肾。合并输尿管结核20例,其中3例累及双侧输尿管。合并膀胱结核8例,合并腰椎结核2例,一侧腰大肌脓肿1例。CT表现如下:①肾脏形态大小的改变轮廓不均匀性增大或边缘局限性隆起18例,匀称性缩小8例,正常4例。②20例肾盂、输尿管壁增厚并伴有不同程度变形, 8例膀胱侧壁增厚。15例有肾盂扩张伴不均匀性肾积水,同时伴输尿管不规则扩张,其余肾盂均无扩张。③增强后强化不一,患肾CT值上升20-125Hu,21例表现肾功能减退,注入造影剂后患肾实质强化明显低于正常肾,病灶呈环形强化,其内低密度影无强化。15例输尿管壁呈环状强化。④25例肾实质内见多发大小不等的局限或不规则分布的囊状低密度灶,CT值5~25Hu,边缘模糊或清楚,多发者大部分位于肾中、上极,常围绕肾盂排列呈“花瓣样”,增强扫描病灶显示更清楚,中央无强化,边缘环形强化,其中10例延迟扫描见造影剂进入囊腔。⑤20例肾内钙化,表现无定性高密度影。其中肾自截1例。⑥肾周及肾外的改变:肾筋膜增厚、粘连10例,肾周脓肿4例,腹膜后淋巴结肿大2例,合并腰椎结核2例 ,侵犯腰大肌1例。
  3 讨论
  3.1 肾结核的病理与临床及CT表現:肾结核最常继发于肺结核,4.8 %的肺结核病例并发有肾结核[2],其次是继发于骨关节结核、淋巴结核及肠结核。原发病灶的结核杆菌随血液循环进入肾脏后,多停留在肾小球周围的毛细血管丛内,形成结核病灶。当机体免疫力正常时,病灶局限在肾皮质内,形成多发微小粟粒样结节,一般呈双侧对称性分布,可自愈。此期肾结核不出现临床症状,称病理型肾结核,即早期肾结核。若细菌量大、毒性强、机体免疫力下降,则病灶不愈合,扩展到达肾髓质,成为慢性进行性肾结核病,出现临床症状,称临床肾结核,即中晚期肾结核。此时主要表现为腰痛、血尿和尿路刺激征。结核杆菌在肾髓质生长繁殖,引起组织坏死溃烂和小脓肿形成,同时有肉芽肿伴纤维化、钙化。若坏死溃烂发生在肾乳头处,则其内干酪坏死物质液化后排入肾盏,形成空洞。坏死物质的刺激及结核杆菌的生长繁殖,引起肾盂、肾盏溃烂、纤维化和钙化,致使肾盂、肾盏变形[3]。
  临床型肾结核根据其病情发展的不同阶段及相应的病理变化,可出现以下表现:
  3.1.1 肾脏形态大小改变:依肾结核的不同病理变化,受累肾脏体积可正常、增大或萎缩。病变早期体积及外形可无改变;当病变进展,可局限性凸出;出现肾盏肾盂积水时肾脏体积增大且变形;晚期肾脏弥漫性钙化,“肾自截”则肾影缩小、变形。本组病例中轮廓增大或边缘局限性隆起18例,匀称性缩小8例,正常 4例。其中肾自截1 例。
   3.1.2 肾功能改变:多排CT增强扫描可了解肾脏的排泄功能,早期病变范围较局限,肾功能可不受影响,随着病变进展,受累部分肾功能可丧失,增强扫描后强化不明显或不强化,而正常肾脏部分功能正常;晚期肾功能可严重破坏成为无功能肾脏。肾皮质变薄,可局限在受累的肾盏区域或整个肾皮质均匀性变薄,但增强扫描仍可有一定程度的强化。在增强扫描皮质期中,可根据肾皮质强化及厚薄程度对患肾功能进行判定,本组病例中肾皮质变薄16例,增强后强化不一,且21例表现肾功能减退,注入造影剂后患肾实质强化明显低于正常肾。
   3.1.3 肾实质内单发或多发囊状低密度影,一般围绕肾盂排列 , 边界不清。本组病例中25例肾实质内见多发囊状低密度影,80%位于肾中、上极,囊性病变通常围绕肾盂排列,貌似“梅花瓣”状,边缘较模糊,增强后强化不明显,其中10例延迟扫描见造影剂进入囊腔。对比剂进入囊腔,说明囊腔与肾实质及集合系统相通,此时给药治疗效果较好。反之,则治疗效果不显著[4]。
   3.1.4 肾结核可见钙化[5],本组病例中20例可见局部或散在点状、小斑片状或弧形钙化灶,分布于肾实质空洞壁、肾盂肾盏壁和输尿管壁。CT显示钙化较敏感。钙化的形式多种多样,可呈不规则的点状、斑块或弧线形钙化;为坏死空洞壁上的钙质沉积所致;或呈叶状分布,为干酪样坏死病灶钙质沉积;也可出现在肾集合系统如肾盂、肾盏内。若“肾自截”时,肾呈现弥漫性钙化。
  3.1.5 肾盏及肾盂管壁增厚、狭窄,并不同程度肾积水。由于病灶的干酪样坏死物可随尿液下行,常使输尿管及膀胱感染,输尿管黏膜可发生溃疡和结核性肉芽组织形成,使管壁增厚、管腔狭窄,甚至阻塞, 如影响到对侧的输尿管口,可使管口狭窄或失去正常的括约肌功能,造成对侧肾引流不畅,最终引起肾盂积水,结核菌也可逆行感染对侧肾脏[5]。管壁增厚是肾结核较为特征性征象,肾积水的形式取决于狭窄的部位,可呈局限性肾盏扩张,或肾盏积水而肾盂不扩张,或肾盂、肾盏均扩张。晚期累及输尿管、膀胱,进而累及对侧输尿管膀胱开口,形成一侧肾结核,对侧肾积水征象。本组病例中15例出现受累肾脏的肾盏扩张积水、肾盂狭窄及肾盂肾盏扩张不成比例呈不对称性肾积水,3例病变对侧肾盂、肾盏和输尿管积水,肾盂扩张与肾盏扩张成比例。8例输尿管粗细不均呈局限性扩张,4例输尿管僵直。5例出现膀胱挛缩,原因是结核病变蔓延至膀胱引起膀胱壁纤维化,使膀胱容积缩小所致;3例出现突向膀胱腔的低密度充盈缺损,膀胱镜显示膀胱壁多发散在黄色粟粒样结节。
  3.1.6 肾周及肾外侵犯: 如肾周积脓或包膜下脓肿,称“结核性脓肾”。表现肾周围不规则低密度影。本组病例中合并肾外腰椎结核2例,侵犯腰大肌1例。表现为腰椎椎体骨质及椎间盘破坏,腰大肌脓肿表现为腰大肿胀,增强扫描中央低密度影无呈强化,壁呈环形强化。
   3.2 肾结核的鉴别诊断肾结核的病变过程非常缓慢,且临床表现往往缺乏特征性,在临床表现是膀胱刺激症状为主。因此对肾结核的诊断,是以膀胱炎的症状(尿频、尿急、尿痛)为线索。除有引起膀胱炎的明确原因外,都应考虑肾结核的可能,必须作进一步的系统性检查。
  3.2.1 慢性肾盂肾炎:慢性肾盂肾炎的肾脏萎缩、肾盏变形及肾功能减退类似肾结核,但其本身较少发生钙化。而钙化及肾盂、输尿管的增厚及不匀称性肾积水,为肾结核的特征性表现,二者有益于鉴别。
  3.2.2 肾脓肿: 发病急,常有寒战高热,血象明显增高,明显腰痛及叩痛等全身症状。肾实质呈低密度灶,密度高于水,低于肾实质,若内有气体是其特征性表现,壁厚呈环状强化,无钙化。一般无输尿管壁增厚及肾积水, 抗菌药治疗效果明显。
  3.2.3 多囊肾:双侧肾体积明显增大,双肾内有多发的大小不等囊肿,囊肿间有正常的肾组织,肾盏、肾盂受压移位或变形,但无破坏,无肾积水,有时合并多囊肝,并且输尿管、膀胱无异常。
  3.2.4 输尿管结石梗阻性肾积水:一般肾结石多位于肾盂、肾盏内,密度较高,有时呈铸形。而肾结核钙化多见于肾实质,且多发、散在,密度不如结石高,常为对称性结肾积水,结核性积水伴有肾实质内的破坏、肾盂壁的增厚及不匀称性肾积水等其他结核表现。
   3.2.5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通常由肾结石引起肾盏颈部或肾盂输尿管交界处狭窄积水,继发非特异性感染,钙化少见,常可见肾盂内鹿角样结石或输尿管上段结石。而肾结核结石少见,多为脓肿壁的钙化,临床常有持续发热、白细胞增高等感染症状。
   3.2.6 肾肿瘤: 多为孤立病灶,边界清楚,有占位效应,钙化较少,增强动脉期不均匀强化;而肾结核易发生钙化,且多发病灶,极少强化。
   3.2.7 肾囊肿合并出血、感染: 囊壁仍较平滑, 合并肾盂、肾盏改变者少见, 多不累及输尿管及膀胱。
   3.3 CT检查的优越性 多排CT能清晰完整显示横断面图像及通过MPR后處理功能,可以清楚显示肾脏受累的范围、肾实质、肾盂和肾盏的破坏及肾盂、肾盏和输尿管的管壁增厚、变形、积水。延迟扫描可以用于肾功能的判断,与肾盂旁囊肿、肾盂肿瘤的鉴别。在CT被广泛应用之前 ,肾结核的影像学诊断主要靠逆行尿路造影、B 超和静脉尿路造影( IVP) 检查。但对功能差的肾脏,IVP时肾盂及肾盏难以清楚显影。而逆行肾盂造影是一种创伤性的检查,且由于肾结核常伴有明显纤维化,引起肾盂或肾盏根部缩窄,逆行造影有时亦难以使造剂进入肾盂、肾盏。肾实质内的破坏性病变,如肾实质的空洞,在未破入肾盏、肾盂之前或合并纤维化时,逆行造影亦难以使造影剂进入空洞,从而无法显示病变。多排CT及MPR后处理功能可以克服上述的不足,清晰显示整个肾脏横断面图象,肾盂、肾盏和输尿管的变形、积水 、狭窄,其影像表现可以反映出肾结核时尿路不同部位破坏、溃疡、形成空洞和纤维化修复的病理特点,是诊断肾结核的良好方法。CT还具有较高的密度分辨率,对细小的病灶及小空洞及肾内钙化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检查方法,通过增强扫描、延迟扫描,对肾功能降低或丧失有较好的判定。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肾结核最具特征性的CT影像为肾实质低密度灶,围绕肾盂呈花瓣样排列,以肾中、上极排列为主,其他较有特征性的影像有不对称性肾积水、无定性钙化、肾盂肾盏输尿管及膀胱壁的增厚,因此,多排螺旋CT扫描对肾结核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多排螺旋CT检查不仅可以清楚显示肾结核的部位、程度及病理特征,同时可明确患肾功能、破坏程度、患肾周围情况,对侧健肾情况以及是否合并其他脏器结核,为临床提供更加直观和丰富的确诊依据。
  参考文献
  [1] 丘少鹏, 刘卓炜, 陈俊星等.肾结核281例分析[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2,23(7): 398- 400
  [2] Kenney . PJ . Imaging of chronic renal infections [J] .AJR ,1990 ,155 (3):485-494
  [3] 陈燕萍,张雪林.泌尿系统结核的病理与表现[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1998 ,14 (10) :779-781
  [4] 宋佳, 孙志强,金德勤.肾结核的CT诊断及病理对照研究.临床军医杂志,2009,37(4):689-691
  [5] 李松年,唐光健.现代全身CT诊断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7:1088
  作者单位:812100 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人民医院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诊断及处理。方法:对56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病例进行分析。结果:所有病例中49例剖宫产同时剔除子宫肌瘤患者,无产妇发生产后大出血、产褥感染及子宫复旧不良,4例因特殊情况未切除,3例自然分娩。结论在病例选择合适的情况下,剖宫产术中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是安全可行的,没有增加手术风险。   【关键词】妊娠;子宫肌瘤;诊治  【中图分类号】R2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期刊
【中图分类号】R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6-0131-01  医院药学是药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药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检验环节,更是药学人员分布最多的领域。所以说搞好医院药学工作对推动药学领域进步,提高广大药学工作者素质,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极为重要。在医院,医院药师医院药学的直接承担者。近几年药学发展日趋千里,临床药学的发展趋势是要求医院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经伤椎椎弓根直接复位内固定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 采用经伤椎椎弓根固定胸腰椎骨折66例,术前术后随访摄片观察椎体高度有无丢失,内固定物有无松动。结果 平均随访13.5个月,术前、术后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和Cobb角恢复良好,未出现内固定物松动和断裂。结论 胸腰椎骨折伤椎椎弓根固定有利于矫正后凸畸形,维持矫正效果,内固定系统固定牢固显著增强了脊柱的强度和稳定性。  【关键词】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早产与胎膜早破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我院近年收治的早产胎膜早破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及时终止妊娠是处理胎盘早破的原则.结论:对早产并胎膜早破孕妇应加强监护,给予正确处理,以减少对母婴的危害。   【关键词】早产;胎膜早破;治疗    【中图分类号】R25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6-0137-02  胎膜早破是产科常见并发症,可导致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6-0132-02  许多眼疾不需要口服药物,只需局部点眼药即可达到治疗目的。患了眼病,眼药如果使用不当,不但达不到治疗效果,甚至还会发生一些不良后果。  大多数人觉得点眼药是件很简单的事,把眼药水滴到眼里去就行了。其实不然,治疗眼病,正确使用点眼药的方法非常重要。如果你细致的了解起来,就会发现点眼药完全不是件简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执业药师职业道德内化的规律。方法:解释执业药师职业道内化的含义,阐述执业药师职业道德内化的内容,寻找执业药师职业道德内化的途径。结果与结论:执业药师职业道德内化的内容不仅限于职业道德规范内容的本身,还包括职业性质和地位、职业知识与技能、职业保障、职业责任等内容,应采用和挖掘各种有助于职业道德内化的途径和方法来提升执业药师职业道德内化的速度和水平。  【关键词】执业药师;职业道德;
期刊
【摘要】目的:确保供应室灭菌器自身性能良好,保证无菌物品的质量安全。方法:做好灭菌器的日常维护、保养,同时加强消毒员操作技能培训。结果:可以有效减少故障发生率,延长灭菌器的使用寿命,降低消耗,为医院减少维修费用。使消毒员的操作技能提高,增强专业技术和安全意识。结论:供应室灭菌器性能良好以及消毒员的专业水平提高,是无菌物品质量安全的重要保证。高压灭菌是控制院内感染的最佳措施,无菌物品的质量安全,是确
期刊
【摘要】目的:总结老年人骨质疏松症非手术治疗的护理措施和经验。方法:选择60例骨质疏松症患者通过从心理、饮食、用药、健康教育等多角度进行全程的系统护理。结果:本组60例老年人骨质疏松症患者经过我们的精心护理,康复出院。结论: 有效的心灵沟通,细心的护理,详细的健康教育,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是早日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关键词】老年人骨质疏松症; 非手术治疗;护理  【中图分类号】R558 【
期刊
【摘要】控制饮食是治疗子宫内膜癌伴高血压病患者的基本措施,患者应减少热量的摄入,减少膳食脂肪,限盐,增加豆类、蔬菜、水果的摄入保持精神愉快,提倡规律的生活方式。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高血压病;饮食护理    【中图分类号】R68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6-0098-01  我院于2003年一月至2011年4月共收治子宫内膜癌157例,其中伴高血压病者4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血液病监护病房患者的意义。方法:通过对90例血液病监护病房患者的不同心理特征,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结果:75.56%的患者都能放松紧张心理,以最佳心理状态配合治疗。结论:对血液病监护病房患者实施正确、耐心、细致的心理护理,能够减轻患者不良心理反应,对疾病的转归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血液病;重症监护病房;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685 【文献标识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