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枯燥为神奇

来源 :陕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baishi3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听海门东洲小学吴建英老师执教苏教版第4册的识字之前,我心里不免有点犯嘀咕:识字教学通常显得枯燥无味,要想上得生动有趣是有难度的,更何况她还是借班上课呢?谁知听着听着心中不禁暗暗叫好:这的确是一节高效的识字课!
  高效的课堂必定体现教者的高明之处。那么,这节课“高”在何处呢?
  
  一、“趣”字贯穿始终
  1.课前激趣
  由于古汉字对低年级小学生而言是陌生而难懂的,为了激起学生对古汉字的兴趣,在课前准备活动部分,教者安排的是猜字游戏。屏幕上首先出现一个古汉字,让学生根据字形猜猜是哪个汉字,然后出示该字从古至今的字体演变过程图,学生恍然大悟,同时感到汉字是如此神奇,大大激发了探索古汉字奥秘的好奇心。
  2.过程有趣
  如果说激起兴趣不难,那么保持兴趣就并非易事了。为了抓住低年级学生那颗易“变”的心,教者可谓煞费苦心。
  如教“ 礻”字旁时,教者首先出示佛像图,向学生讲述佛像脸上“示”的含义,使学生有一个形象的认识,再充分利用电脑技术进行“变魔术”,让“示”字渐变成“礻”字旁。此举很是吸引孩子的眼球。教“衤”字旁时也用了同样的手段。教者就这样带领学生兴趣盎然地追根溯源,探究了汉字的构字规律。课堂上洋溢的那份惊奇和激动,让听课老师也情不自禁地分享了孩子学习的喜悦。
  毋庸置疑,多媒体手段的合理运用,在该课的教学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它的教学效果是传统的单靠口头讲解说明所不可比拟的。由此想到,以往有些作秀课,为了用多媒体而用多媒体,手法花哨,表面热闹,甚至有点儿喧宾夺主,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教学效率的低下可想而知。因此,选择适当的教学手段,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训练扎实有效
  该课目标明确,识、读、写训练到位。训练有过程、有要求、有指导。
  为了让学生区别“礻”字旁和“衤”字旁,教者除了边范写边讲解之外,再次利用多媒体,“放大镜”的神奇应用,让学生对偏旁中的“小点”从何而来,一目了然,自然印象深刻,不易混淆,大大提高书写的准确率。
  教者随时注意养成教育。朗读时,多次提醒学生读词不要拖音;书写时,及时纠正姿势;描红时,指导学生观察笔画位置。良好习惯的养成,可让学生终身受益。
  另外,该课训练的层次性、拓展性、自主性也是令人称道的。
  如教“福”字时,在欣赏了各种形象的“福”之后,教者适时地让学生用“福’字组词。朗读词串时,不断变换朗读形式,逐步加大朗读难度。在归类认识了教材中两种偏旁的形声字后,教者更是智慧地安排学生“到字典爷爷那儿学新字”。她把学生分为两大组,分别把找到的带有“礻”字旁和“衤”字旁的新字写下来,注上音,再用实物投影的手段,让全班分享某个同学的自学成果,并跟着该生朗读新字。这样做不仅增加了本课的识字量,更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自主识字的意识、兴趣和能力。
  整个训练过程学生参与度极高,环节紧凑,绝无拖泥带水,短时间内落实了识、写、读等各项任务。
  三、渗透民族文化
  本课最大亮点,当数识字教学中所浸润的文化气息。教者摒弃了落后的识字教学观念,不是简单地满足于让学生记住字音字形,而是注重民族文化的熏陶。为了渗透民族文化,教者很是用心地开发了文化资源。
  如用多媒体展示“礻”字旁和“衤”字旁的来历,让学生接触到文化的本源,从而对汉字文化产生好奇心。在学生知道图片上的古人就是我们的祖先后,再让他们谈谈对祖先的了解。出示了“嫦娥奔月”图后,教者让学生说说自己还知道哪些神话故事,并出示相关成语,带领学生朗读积累,最后让学生谈谈对这些中国古老神话的认识。这些教学环节,巧妙地传承了中华文化,渗透了民族价值观,更高层次地培养了语文素养。
  最令人拍案叫绝的是“福”字的教学环节,堪称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教者先让学生畅谈何时给谁送去什么样的祝福,再出示“福”字,问学生在哪里见过,并讲述了倒“福”的含义,然后欣赏各种形式各种字体呈现出来的大红“福”字图片,潜移默化地进行了民族情感的浸润和审美教育。
  总之,由于教者将识字教学根植在汉字文化肥沃的土壤中,使得看似呆板的汉字,焕发了它原本的生命活力,也使得复杂的汉字不再是机械的笔画的组合,而是一首诗,一幅画,一个故事……
  不难看出,教者这种化枯燥为神奇的力量,来自于她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来自于她千锤万击的教学磨炼,来自于对教学目标的准确把握,来自于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作者单位 江苏省南通市新桥小学)责任编辑杨博
其他文献
蜜蜂是一种常见的小动物,它发音靠的是翅膀振动——这个被列入我国小学教材的生物学常识,被一个叫聂利的12岁小学生用实验推翻了,聂利为此撰写的论文《蜜蜂并不是靠翅膀振动发声》荣获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银奖和高士其科普专项奖。阿基米德在洗澡时发现了阿基米德定律,牛顿看到苹果落地,最终得出了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它证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我们能见微知著,善于发问
期刊
一、营造有利于学生创新的氛围    充分相信学生的创新潜能与意识。在数学教学中,我努力为学生设置悬念。不断激发和增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神秘感、追求感、探索感、创造感。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把繁琐的数学题改造一下,变成一道趣味数学题,让同学们在宽松的气氛中解答。例如,我们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来设置问题:一只蜗牛不小心掉进了一口枯井里,一只癞蛤蟆爬过来,瓮声瓮气地对蜗牛说:“别哭了,小兄弟!哭也
期刊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曾开始困惑起来,“这学生怎么就不听话呢,明明是为了他好啊”,“真不明白,我看真是不想学了”,“和他沟通怎么这么难呢?他怎么就是认为我和他过不去”,“现在的学生一届比一届难教了”,种种困惑就像一张巨大的网,把我团团罩住。分明感受到了教师与学生隔了一堵厚厚的墙。苦口婆心的说教变得苍白无力,我非常渴望找到一扇门通向那个绚丽而又神秘的心灵世界,可是门在哪里呢?我一时有些不安起来。  
期刊
评语分作业评语和学期评语。学期评语是教师对每一位学生阶段性的综合评价,一则好的评语。会起到好的教育导向作用,因此我特别注意利用赏识的眼光来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并且在评语写作上下了一些功夫,收到了一定成效。  首先,我努力去接近孩子们,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以及兴趣爱好等,让评语有话可写,避免千人一面。担任二十几年班主任,与学生朝夕相处,与他们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哪个孩子好动,哪个孩子自制力较差,哪个孩子
期刊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只会令学生生厌。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师需要不断地改变教学方法。教无定法,只要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之终身受益,就是好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我结合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积极开展课堂教学研究,经常性地进行教学反思,在教学思路和方法上求实、求新、求变,在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
期刊
著名教育学家吕叔湘说:“课外阅读对语文课来说绝不是可有可无的”。语文学习,尤其是作文能力的提高,很难做到一蹴而就的,而是三分在课内,七分在课外。没有积累,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当然写不好作文,因为有“厚积”才有“薄发”。
期刊
一、利用数学工具。把某些化学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从而使其简化。可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效率和能力
期刊
自从新课程实施以来,小学品德学科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同时课程资源的开发问题,也引起了众多老师的关注。尤其是在农村学校,如何有效利用生活资源已成为品德教学中一个富有挑战性的命题。笔者结合实践探索,从找资源、“借”资源、用资源等三方面进行具体阐述,期望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农村品德学科课程资源“贫瘠”的现状,从而促进农村小学品德学科更好更快地向前发展。  一、以“小”见“大”找资源  品德课程是以个人
期刊
语文课程应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呵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增强学生实践能力。作为人文性、工具性极强的语文学科,教师更应该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未来,在主体实践、思维创新上做文章。  一、在自主中探究,个性阅读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我们要摒弃以老师的讲解分
期刊
前不久,根据学校的统一安排,我听了常培玲老师的一节语文课。她讲的是五年级的古诗:唐代诗人张继的名作《枫桥夜泊》。常老师是我县的市级教坛新秀,她新颖独特的教学技巧、出口成章的演讲口才、丰富老练的教学经验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回校认真思考总结后,写出以下几点心得体会,与同行们共勉分享。    一、巧妙导课,引人入胜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一直是块“难啃的骨头”,老师缺乏激情,学生没有兴趣。然而常老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