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自学能力浅论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redche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激发学生的自学欲望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基本前提
  学生要求自学的欲望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后天的学习活动中逐步培养起来的。学生要求自学的欲望愈强,其主动自学的内驱力就愈大。因此,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就要不断激发学生的自学欲望。
  1. 消除顾虑
  学生在读五年级前已经习惯了“师讲生听”的教学模式,所以,一上五年级,采用“师导生学”的互动式自学模式进行教学,他们就顾虑重重,十分担心:老师讲得少了,甚至不讲了,只靠自己学习,将会学不到什么东西,不能取得好成绩。针对学生的这些顾虑,我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列举自学的种种好处,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学不仅能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还能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使自己学会学习,成为一个有出息的孩子。当学生的种种顾虑被消除以后,他们要求自学的欲望就会一下子被激发出来。
  2. 树立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他们非常崇拜自己心目中的偶像,喜欢模仿偶像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因此,在教学中我紧紧抓住小学生的这一年龄特点,帮助他们树立自学榜样。
  3. 开展竞赛
  小学生好表现自己,好胜心特强,具有一种不服输的精神。因此在教学中,我根据小学生的这一特点,有计划地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自学竞赛,如个人、小组、师问生答、自问自答、互问互答等自学竞赛。
  4. 体验成功
  “成功”是每一个学生所向往的,当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时,其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为获得新的成功而跃跃欲试。因此在教学中,我经常采用多种多样的方式对学生的自学成果、自学能力和水平给予积极肯定性的评价;经常组织学生互相评议,使学生明确自己得出结论的正确性、合理性,自学方法的科学性、独创性;在自学竞赛中经常让学生获胜;通过检测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因为自学而取得了进步等。
  二、指导学生掌握自学方法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关键
  “方法是打开智慧大门的金钥匙。”如果学生掌握了自学方法这把金钥匙,他就能拿着它去打开通往自学彼岸的大门,就能积极主动地去自学,就能在自学的道路上越走越好。
  1. 加强课前的自学指导
  在教学课文之前,我指导学生根据以往的学习经验、导读、预习、课后的“思考练习”等来确定自学目标。自学目标应包括字、句、段、篇的学习、能力发展、思想教育等方面。
  当自学目标确定后,我又指导学生个体围绕目标四读课文:一读课文解答难度小的问题;二读课文解答难度中等的问题;三读课文思考尝试难度大的问题;四读课文质疑问难再解难。这样,学生能准确地把握住中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 加强课上的自学指导
  在教学课文时,我分层次地叫学生汇报自学结果。难度小的问题叫后进生回答,难度中等的问题叫中等生回答,难度大的问题叫优秀生回答。这样可以提高时间利用率。对学生汇报的自学结果,我从不模棱两可、讥笑讽刺,而是明确表态,并进行表扬与鼓励。对那些允许有不同理解的题目,只要学生理解得有道理,我主会给予积极的肯定性的评价。通过汇报自学结果,我对学生的自学情况能够做到心中有数,知道哪些知识学生已经掌握,哪些知识学生掌握得不好或者没有掌握。针对学生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我一是提供相关资料、讲授有关思考方法;二是组织学生展开小组讨论,交流看法,深化认识,使自学目标得到落实;三是对学生经过讨论仍解决不了的问题,认真进行讲解,使学生弄通弄懂。
  3. 加强课后的自学指导
  当学生把要求自学的内容弄通弄懂以后,自学活动并没有结束。我在课后对学生的自学活动还加强了三个方面的指导:一是指导学生自己归纳总结所学过的内容,使之成为一个知识系统,以便进一步理解消化,内化到自己知识系统中去;二是指导学生自己归纳总结自学方法和自学规律,使之内化到自己方法体系中去,为今后独立自学打下良好的基础;三是指导学生围绕自学目标自主设计检测题,进行自我检测,或者将学生自己设计的检测题汇总、挑选、编印成一张检测卷进行集体检测,或者让学生互相出题,相互检测。通过检测来调控自学行为,巩固自学成果,提高教学效果。
  责任编辑邹韵文
其他文献
当前,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在创新性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牢固地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体现,以学生能力发展为重点的教育质量观,以完善学生人格为目标的教育价值观。教师应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把学生看作发展中的人,可发展的人,人人都有创造的潜能;学生要创造性地学数学,数学课堂就要充满创新的活力。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创新课堂教学方法。  一、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
本文所称的“病历存在缺陷”是指病历的书写与管理违反卫生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病历存在缺陷是一种客观存在.无法回避的问题.因此而引发的医疗损害责任纠纷不在少数,有时甚至导
复杂的社会现实凸显了中国传统文化回归的重要性和急迫性,语文作为最重要的文化载体,承担着文化传承和育人的双重责任。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利用传统文化知识充实语文课堂,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使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  一、营造文化氛围  深厚的学习氛围对学生有良好的导向作用,学生如能生活在一个充满文化氛围的教室,每天耳濡目染,就会对学生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1. 以历史文化名人的诗句、格
长期以来,学生的阅读能力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是当前的阅读教学大部分是以教师的一言堂为主,而且片面追求形式上的热闹,忽视了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培养。所以,教师应积极倡导宽松自主的学习方式,把课堂的舞台还给学生,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能敞开心扉,愉悦阅读,不断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  一、精讲是基础  教师应易化阅读教学过程,以学定教,力求精讲。阅读课上怎样做到“精要地讲”呢?我认为必须
高三语文因复习时间紧,复习知识点多,涉及面广,且讲究知识积淀,让不少老师感到力不从心。甚至有人认为,“老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是高三语文复习教学的生动写照。笔者认为,解决高三语文复习面临的困惑,关键是要讲究教学策略。  策略一:分析学情,在提高复习针对性上下功夫  成功的教学必须建立在对学生了解的基础上,否则因材施教将是一句空话。所谓分析学情,就是要了解学生在语文学科上的知识能力水平以及薄弱环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三至七岁,这一时期刚好是学前时期,孩子主要是在幼儿园度过的。“三岁看大”,不是要在孩子三岁时教会孩子什么,而是在这一时期,教师要善于观察孩子日常生活中的一举一动,了解捕捉到他们的兴趣爱好、脾气秉性,并根据观察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使他们愉快地自愿地接受教師的引导;“七岁看大”,这个时候,孩子已有简单的逻辑思维,行为处事会注意规则,知道后果,但不会考虑行为的意向和动机。所以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