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参与式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和愿望,严肃、严格地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诚心诚意地把学生当作主人,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以及与教师、同伴共同探求知识的幸福,变“知识被嵌入”为“知识被积极内化”,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行为趋向积极的一种教学方式。
近年来,我校大力倡导参与式教学,重点围绕一节课,在备课、导学提纲编制、课堂面貌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教学管理创新实践。
一、集体备课样本化
参与式教学的推行离不开教师的配合,而集体备课是前提。为此,我们研究并确立了参与式教学下的集体备课流程。
1.按“三规”要求“个备”,主备人主备。
所谓“三规”,就是规定时间——一般提前1~2周,遇寒暑假则要提前备完1个单元;规定内容——按照教学计划进行;规定要求——确定主备人。主备人围绕教学内容写好详案,打印成稿,提前2~3天下发给备课组内其他成员。备课组内其他成员则要在备课笔记上详细记录自己备课时的思考,如对教学重难点的理解与把握、对课堂教学流程的预设、学法指导、课后作业布置等,为集体研讨做好准备。
2.集体研讨,形成共案,再次“个备”。
集体备课时,先由主备人解读自己撰写的预案;然后其他成员针对各个环节,尤其是教学目标的确立,提出合理化建议;最后,备课组长对所有意见进行汇总,确立本课时“共案”,由主备人修改后再次形成文稿,下发给备课组内其他成员。其他成员在“共案”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教学风格及所任教班级学生实际情况,再次“个备”,主要是对教法和学法予以调整,确保课堂教学的达成度最高。
3.再次集体备课,调整并最终确定方案,上传至教学平台,作为资料留存。
经过课堂教学检验之后,备课组成员再一次集体备课,阐述“共案”的优点与不足,由主备人进一步加以完善。修改完成后,主备人将电子稿上传至学科组教学平台,作为资料留存。
二、导学提纲规范化
参与式教学以“导学提纲”为载体,学生在教师设计的“导学提纲”引领下,有效地开展自主学习。为此,我们分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部分对“导学提纲”进行了深入研讨,力求引导学生全程参与。
1.课前导学的设计。
边读边思是引领学生真正走向自主学习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步骤。教师设计课前导学时,要留出一定的空白,鼓励学生提出疑惑。学问学问,“问”即体现在此。
2.课中导学的设计。
课中导学注重的是对学生学习的引导。参与式教学的引领一般以问题为基础,强调学生的自主参与与教师的学法指导相统一。其问题设计主要基于两個方面:一是本课时中教师根据学习内容预设的重点与难点,二是“导学提纲”中学生暴露出的或提出的共性问题。当然,课堂教学中学生出现的即时问题也应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
参与式教学的课堂流程大致为“展示收获,交流心得→解决困惑,学法指点→检验成效,拓展延伸”,课中导学的设计应该以此为依据。
3.课后导学的设计。
“课后参与”是为了弥补课堂学习的不足。以数学学习为例,“课后参与”的第一目的就应该是让学生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而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
三、教学流程有效化
1.教学基本流程。
参与式课堂实际分为四个阶段:内容情境化阶段、问题次序化阶段、方法结构化阶段、结果内化阶段。为方便操作,我们将其调整为三个环节:检测展示→互动生成→评估反馈。其中,一、三两个环节分别为十分钟,第二个环节则细分为两个十分钟。
2.对学生质疑的引导。
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必然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参与式教学基于问题的探究是课堂上引领学生深入思考的一个基点。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问题,将其作为有效的教学资源,注重过程与方法,从而提升学生的参与度,锻炼他们思维的深刻性。
3.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评价。
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评价,是为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启发他们主动探索,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教师要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评价,帮助他们把握评价方向,并在评价方法与评价要领上予以适当点拨。
我们要求教师教会学生使用“看法+原因”的评价语式,而不是使用“好”“对”“错了”等简单的词汇。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清楚地陈述自己的观点,而且能够较为清晰地再现他们的思维过程。
四、管理模式体系化
我校创建了一整套便于推动学校整体发展的管理模式。
1.低重心的年级组管理模式。
我们结合参与式教学研究,以年级组为单位引导教师进行自我管理。年级组内的一切事务均由所有成员自行安排。这样做有效地提升了教师的参与意识,培养了他们的参与习惯。
2.学科组管理模式。
我们将各学科教研组升格为学科组,将教研组长升格为学科主任、备课组长升格为教研组长。这样,学科组就兼具集体备课与教学研究两大功能,教研工作真正得到了落实。
3.校本培训模式。
我们要求教师假期里阅读学校下发的学习材料,并撰写心得,开学后参与论坛交流。每学期,我们都会邀请专家来校讲学。此外,我们还要求骨干教师开设讲座、参与沙龙,并外出培训考察。所有这些校本培训都以制度化的方式固定下来。
4.全员参与研究模式。
我们以教代会审议表决的形式通过了“全员参与研究”这一决议。目前,各学科组都成立了课题组,学科主任担任负责人,所有成员均为研究者。在每学期的“宜外之春”教学节上,所有学科组都要展示各自的研究成果。这样的模式不仅提升了教师的科研能力,而且有助于课题成果的后续推广。
五、成效影响初显现
1.促进了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
参与式教学更新了我校教师的理念,他们更加注重“以生为本”,讲究参与,想要参与,寻求参与。课堂教学中,他们引领学生参与的意识不断增强,驾驭课堂更加游刃有余。不少教师的科研水平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升,很多人公开发表了论文,或在各级各类评比中获奖。
2.促进了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通过参与式教学,我校学生的综合素养也得到了显著提升,主要表现为:自学意识和能力更强;能够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探索新问题,拓展视野;学习上更有信心,发奋进取,不甘落后;具有了一定的社会意识,人格得以发展和完善。
(根据“江苏省初中教学管理创新特色学校”评选活动中江苏省宜兴外国语学校参评材料整理)
近年来,我校大力倡导参与式教学,重点围绕一节课,在备课、导学提纲编制、课堂面貌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教学管理创新实践。
一、集体备课样本化
参与式教学的推行离不开教师的配合,而集体备课是前提。为此,我们研究并确立了参与式教学下的集体备课流程。
1.按“三规”要求“个备”,主备人主备。
所谓“三规”,就是规定时间——一般提前1~2周,遇寒暑假则要提前备完1个单元;规定内容——按照教学计划进行;规定要求——确定主备人。主备人围绕教学内容写好详案,打印成稿,提前2~3天下发给备课组内其他成员。备课组内其他成员则要在备课笔记上详细记录自己备课时的思考,如对教学重难点的理解与把握、对课堂教学流程的预设、学法指导、课后作业布置等,为集体研讨做好准备。
2.集体研讨,形成共案,再次“个备”。
集体备课时,先由主备人解读自己撰写的预案;然后其他成员针对各个环节,尤其是教学目标的确立,提出合理化建议;最后,备课组长对所有意见进行汇总,确立本课时“共案”,由主备人修改后再次形成文稿,下发给备课组内其他成员。其他成员在“共案”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教学风格及所任教班级学生实际情况,再次“个备”,主要是对教法和学法予以调整,确保课堂教学的达成度最高。
3.再次集体备课,调整并最终确定方案,上传至教学平台,作为资料留存。
经过课堂教学检验之后,备课组成员再一次集体备课,阐述“共案”的优点与不足,由主备人进一步加以完善。修改完成后,主备人将电子稿上传至学科组教学平台,作为资料留存。
二、导学提纲规范化
参与式教学以“导学提纲”为载体,学生在教师设计的“导学提纲”引领下,有效地开展自主学习。为此,我们分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部分对“导学提纲”进行了深入研讨,力求引导学生全程参与。
1.课前导学的设计。
边读边思是引领学生真正走向自主学习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步骤。教师设计课前导学时,要留出一定的空白,鼓励学生提出疑惑。学问学问,“问”即体现在此。
2.课中导学的设计。
课中导学注重的是对学生学习的引导。参与式教学的引领一般以问题为基础,强调学生的自主参与与教师的学法指导相统一。其问题设计主要基于两個方面:一是本课时中教师根据学习内容预设的重点与难点,二是“导学提纲”中学生暴露出的或提出的共性问题。当然,课堂教学中学生出现的即时问题也应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
参与式教学的课堂流程大致为“展示收获,交流心得→解决困惑,学法指点→检验成效,拓展延伸”,课中导学的设计应该以此为依据。
3.课后导学的设计。
“课后参与”是为了弥补课堂学习的不足。以数学学习为例,“课后参与”的第一目的就应该是让学生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而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
三、教学流程有效化
1.教学基本流程。
参与式课堂实际分为四个阶段:内容情境化阶段、问题次序化阶段、方法结构化阶段、结果内化阶段。为方便操作,我们将其调整为三个环节:检测展示→互动生成→评估反馈。其中,一、三两个环节分别为十分钟,第二个环节则细分为两个十分钟。
2.对学生质疑的引导。
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必然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参与式教学基于问题的探究是课堂上引领学生深入思考的一个基点。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问题,将其作为有效的教学资源,注重过程与方法,从而提升学生的参与度,锻炼他们思维的深刻性。
3.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评价。
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评价,是为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启发他们主动探索,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教师要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评价,帮助他们把握评价方向,并在评价方法与评价要领上予以适当点拨。
我们要求教师教会学生使用“看法+原因”的评价语式,而不是使用“好”“对”“错了”等简单的词汇。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清楚地陈述自己的观点,而且能够较为清晰地再现他们的思维过程。
四、管理模式体系化
我校创建了一整套便于推动学校整体发展的管理模式。
1.低重心的年级组管理模式。
我们结合参与式教学研究,以年级组为单位引导教师进行自我管理。年级组内的一切事务均由所有成员自行安排。这样做有效地提升了教师的参与意识,培养了他们的参与习惯。
2.学科组管理模式。
我们将各学科教研组升格为学科组,将教研组长升格为学科主任、备课组长升格为教研组长。这样,学科组就兼具集体备课与教学研究两大功能,教研工作真正得到了落实。
3.校本培训模式。
我们要求教师假期里阅读学校下发的学习材料,并撰写心得,开学后参与论坛交流。每学期,我们都会邀请专家来校讲学。此外,我们还要求骨干教师开设讲座、参与沙龙,并外出培训考察。所有这些校本培训都以制度化的方式固定下来。
4.全员参与研究模式。
我们以教代会审议表决的形式通过了“全员参与研究”这一决议。目前,各学科组都成立了课题组,学科主任担任负责人,所有成员均为研究者。在每学期的“宜外之春”教学节上,所有学科组都要展示各自的研究成果。这样的模式不仅提升了教师的科研能力,而且有助于课题成果的后续推广。
五、成效影响初显现
1.促进了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
参与式教学更新了我校教师的理念,他们更加注重“以生为本”,讲究参与,想要参与,寻求参与。课堂教学中,他们引领学生参与的意识不断增强,驾驭课堂更加游刃有余。不少教师的科研水平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升,很多人公开发表了论文,或在各级各类评比中获奖。
2.促进了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通过参与式教学,我校学生的综合素养也得到了显著提升,主要表现为:自学意识和能力更强;能够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探索新问题,拓展视野;学习上更有信心,发奋进取,不甘落后;具有了一定的社会意识,人格得以发展和完善。
(根据“江苏省初中教学管理创新特色学校”评选活动中江苏省宜兴外国语学校参评材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