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摘作为一项自觉的审美活动

来源 :记者观察·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hy83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针对大数据时代信息处理和机器智能的迅捷发展,提出文摘类报刊编辑应保持审美心胸、引发受众审美感兴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结合深度报道文摘过程中对于文字的动态即时的考察,进一步探讨什么是好的文摘。文摘作为一项自觉的审美活动,如何做到宜厚不宜重,宜精不宜简,不断发掘文摘审美重构之精髓,为文摘的守正创新提供更多思路与借鉴。
  关键词:审美活动;审美感兴;美感的钝化;文摘
  一、文摘作为一项自觉的审美活动
  审美活动是一种社会文化活动。不同阶层、群体构成不一样的文化系统,进而影响审美主体,使之产生不同的审美偏爱。大数据时代,信息处理和机器智能向人们提出诸多挑战,技术统治最大的代价是对文化差异和个性的忽视,无疑也加剧着人们对于美感的钝化。
  梁启超在其《美术与生活》中说,“审美本能,是我们人人都有的。但感觉器官不常用或不会用,久而久之麻木了。一个人麻木,那人便成了没趣的人;民族麻木,那民族便成了没趣的民族”。由此可见,文摘作为一项自觉的审美活动,其审美重构不仅必要,而且非常迫切。
  二、文摘重在引发审美感兴
  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审美的境界,好文摘亦然。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最优美的事物是和谐。那么,新闻就是发端于社会和谐,或曰人的和谐遭受破坏、有待整合之际。原创稿件,宜强调《周易》所谓“与时偕行”,而好文摘是“终则有始”,更讲心品心。
  如果说原创稿件是一种文本上的审美生产,那么受众,这里主要指文摘类报刊的读者,则是审美消费的群体。文摘类报刊编辑应于二者之间做好审美调节这个中介。通过对原创稿件的进一步审美鉴赏和审美创造,使其中蕴含的审美形态客体化,以确立新的更加明晰的审美对象,进而引发读者的审美感兴。
  三、文摘审美重构中的厚重与精简
  文摘类报刊所宣扬的价值观,其精神力量往往是通过深度报道传达的。文摘审美重构宜厚不宜重,宜精不宜简。“厚”,据《说文解字》,乃山陵之厚也,这里主要指淳厚,丰厚。至于“重”,据《汉字大辞典》,则指粗重,重浊。“精”是明朗清明,惜墨如金。然精不是简。“简”是简易,随便。
  文摘编辑只有保持审美心胸,才能通过审美捕捉并提炼原创稿中最动人、最具启发性、包孕性的那部分精气,以及一种“被压抑的力”。现代意义上的“美”即是一种“力”,这种力正是英国雕塑家亨利·摩尔所追求的,“雕塑最让我触动的一点是其纯粹及自足,其各个组成部分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它是静态的、强大的、充满活力的,就像巨山所蕴含的力量。它独立于其代表的对象,它拥有自己的生命”(《亨利·摩尔:雕塑拥有自己的生命》,《东方早报》,2012年8月8日)。
  四、文摘审美重构与实践
  审美感兴是个包含许多因素的心理复合体,适宜动态即时的考察。兹以《法治日报》主办的全国首家法制类文摘报《法制文萃报》为例,梳理发掘文摘作为一项自觉的审美活动,其审美重构所蕴含之精髓。
  (一)富有戏剧性的“独白”
  这里的“独白”并非特指人物在独自一人时的言语,而是借用来表达文章主人公、所谓“传主”的心声。凡人皆会有《庄子·德充符》所谓“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时,有“独白”才会有“对话”,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无论如何,心声弥足珍贵,值得尊重,富有戏剧性的“独白”于审美感兴尤其不应忽略。
  《法制文萃报》2009年6月17日有一篇摘自6月10日《中国新闻周刊》的关于80后大学生村官面临的出路问题。笔者将文中主人公的原话立为文摘主题《我没想未来》,引题为《新一轮知青下乡》,副题则是《80后女大学生的村官生活》。为延续思维,呼应主题之“丰厚”,笔者在文末另附一则主题为《新知青下乡现西藏模式》短文。再比如,《法制文萃报》2009年5月20日一篇副题为《走进震区首个再生育家庭》的文摘,笔者照录传主忧虑,将文摘主题改为《真正的困难在18年后》,可谓字字锥心,另在导讀中加了一句传主原话,“兄弟,你要知道,生个娃,我的生活倒退了10年”。
  2020年3月12日,《法制文萃报》“生活·百科”专版刊载3月5日《文汇报》文章,原题为《生命里路过的那些苦痛,他们用艺术来对抗》,近3000字,精编后不到500字,题目改为《暮年的那些苦痛,他们用艺术来对抗》。文中“传主”只摘编了马蒂斯和莫奈的暮年故事,前者顽强的活力和创造力着实令人动容。从文中的一段戏剧性“独白”便可一览无遗,故文摘时予以保留,马蒂斯曰,“我现在虽然不能站起来走动,但我(用剪纸)为自己创造了一个进去散步的花园,一切都在这儿,水果、花朵、树叶,还有飞翔的小鸟……”
  (二)减法?加法?文摘不亚于雕塑
  今日之文摘已不仅仅是在字数上做减法还是做加法那么简单,内容饱满并不取决于字数多寡。文摘如雕塑,艺无止境,只有持续而适时地去芜存菁。
  应加强新闻时效性,至于有争议的新闻,其最新进展或立场应尽可能地有所体现。《法制文萃报》2020年8月27日“生活·教育”专版,一则摘自“四川在线”的文章《跪地救人的医学生将授予校长特别奖》,在付印前,笔者发现了一些网友相关的发酵言论,并因之补充道,“事发后,逝者家属向两名女孩深深鞠躬致谢”。两厢综合文摘,充实之下,文摘似雕塑丰厚起来,更能彰显医学素养及仁爱立场。
  2009年2月10日,《法制文萃报》有一篇《16岁逆子酒后勒死智障母亲被判14年》的文摘,略显重浊。笔者在文末另外选配了一幅图片,画面充满阳光,一个少年正昂首专注地用食指玩转足球。为其写的图片说明为,“我们的手是用来创造幸福、互相帮助的”。希望藉此虚实相济,有所化育。
  (三)注重审美逻辑,不可或缺的两个新闻“W”
  审美活动中,形象思维必须遵循思维规律。文摘亦应注重审美逻辑,新闻五要素中的首尾两个“W”,即“何人”“何故”,应是深度报道文摘关注的重点。《法制文萃报》2010年3月17日有一文章综合摘自3月16日和3月15日的《扬子晚报》《现代快报》《东方卫报》。主要原创稿题为《冒充水电工入室劫持8旬老太    劫匪 吃鸡时被一枪击毙》。文摘后标题改为《“水管工”绑炸药劫持老太》,主题是《狙击手:我只要3秒钟》。但是文摘后笔者仍心绪难平,文章固然有一定的冲击力,然而新闻五要素中的“何人”“何故”在文中明显太弱,审美逻辑不够明朗,如残缺美,总感觉差那么一点点。直到付印当天终于发现有记者深入作案人老家进行采访,果然事出有因。拾遗补缺一并摘编,故事性增强,人物更加立体化。   关于“何人”“何故”,有时新写导读会有事半功倍之效。导读要精炼、抓人,又不能写得太满。2018年11月笔者编辑的“案海搜奇”专版头条,题目是《危急时刻特警出手:把她放了,我去换她!》,拟定的导读是特警事后的心理自述,说自己当时也害怕,两个孩子还小,但为了人质的安全,他必须上。这个导读一再推敲,总是放不下,让人感觉其英雄行为仅仅出于职责,对不住这位特警的伟大,稿件亦会流于“简”而不够“精”。再细读原稿,以其同事的角度重写导读,即“同事们对其行为并不感到意外,因为这一个特警是个有担当的人,从来把救人、护人当使命”,其关键词是使命。如此,特警的人格境界以及关键时刻所作抉择的必然性,最终得以提炼。
  (四)审美延续,无声胜有声的反思
  审美是超功利的,其中不仅有愉悦,更会拓展人的胸襟。文摘告成,疑惑往往也有所抬头,水到渠成却也会潜生暗流,犹如白居易《琵琶行》中所描述的“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审美延续,正可以给编辑掩卷反思的机会。或许文摘作为一项自觉的审美活动,其魅力正在于此。
  以上文提到的《冒充水电工入室劫持8旬老太     劫匪吃雞时被一枪击毙》的文章为例,文摘初始笔者自觉全文失“和”,起码偏重“正方”。一个直接的发问,是特警为解救84岁人质而将34岁的嫌疑人击毙,当时开枪是否系不得已而为之?平时的开枪机率又如何?带着反思去探究《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一边再找有关的新线索,次日终于发现特警成立7年几乎没有开过枪的报道。这正是笔者冥冥中要参化的,相信也是读者所关心的,遂予以合并摘编。
  《吕氏春秋》(卷一贵公)指出,“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审美不是美化,文摘应警惕对原创稿中的一人一事人为拔高或贬损,否则过犹不及。
  五、好的文摘应气韵生动,以和为贵
  综上所述,文摘类报刊审美重构之精髓,在乎文摘作为一项自觉的审美活动,文摘编辑应保持审美心胸,以《老子》第十章所尊崇的“涤除玄鉴”的态度,排除个人主观欲念和成见,站在受众立场,一道观照本原。
  好的文摘,应以和为贵,“和”即恰如其分,正如子思藉《中庸》所倡导的,“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无论是大小标题的拟定及配搭,还是提炼必要的导读或编后,更有配图,相互礼让,和谐相处,由此,呈现出的自然会是疏密有致充满活力的作品。试联想南朝齐谢赫《画品》论中国画作“六法”第一要着,所谓“气韵生动”,或可感同身受。
  要正视美感的钝化问题,提高个人乃至民族的审美趣味,惟有在实践中守正创新,于涵养、启示的同时摒弃偏狭,不断完善,境界方得提升。
其他文献
摘要:新媒体环境下,地方电视台作为传统媒体代表,应积极找出路、想办法,将有限资源用在点子上,实现多栏目参与、多形式宣传,重点烘托宣传主题,制造更强的传播效果。本文以海南广播电视总台“七五”普法宣传报道的具体操作为例,对新媒体环境下地方电视台栏目如何围绕主题“造势”进行研究,希望对相关工作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新媒体;地方电视台;普法宣传  为全面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
期刊
摘要:本文分析了在微信公众号等“微媒体”异军突起的新媒体语境下,面对报紙文艺副刊读者阅读心理和阅读方式的变化,以《长寿日报·文艺副刊》为例,探讨地方党报文艺副刊该如何结合媒体融合,转变办报观念、寻求突破瓶颈的方法。  关键词:地方党报;文艺副刊;微媒体;突破瓶颈;探索  一、引言  文艺副刊以其文学性、可读性强等特质,历来为读者喜爱,被称为“报纸的魂灵”。作为报纸的重要构件之一,文艺副刊在活跃内容
期刊
摘要:2012年,教育部组织研究制定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简称《指南》),不管是幼儿园,还是高等院校,还是教科研组织都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地展开了如火如荼的学习。幼儿期刊作为大众传媒的一种形式,不仅可以发挥大众传媒的宣传作用,帮助家长建立正确的儿童观,还可以成为幼儿园教学的合作伙伴。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以《指南》为依托,分析幼儿期刊专业化发展的不足,探析其未来发展的方向和可能性。  关键
期刊
摘要:在如今媒体融合的浪潮中,移动优先和短视频优先无疑成为了媒体互相结合发展的一个重要概念。将短视频制作融入日常新闻推广,打造短视频新闻,将传统媒体推广和新闻形式与新媒体短视频的制作方式相结合,将改变报纸等传统纸质新闻的推广方式。  关键词:新媒体;短视频;新闻宣传;新视角  一、短视频新闻的优势  短视频的固有特点和新闻宣传的传播特色相吻合。当前媒体生态下的短视频,一般是指新媒体上传播的时长在3
期刊
摘要:甘肃广播电视大学第二党总支第二党支部是以远程教育专职教师为核心的教师党支部,针对本部门教师工作的特殊性,支部探索出了“三会一课”制度台历式管理模式。本文从“‘三会一课’制度落实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三会一课’台历式管理模式的具体操作办法”“‘三会一课’台历式管理模式的实践效果”等三个方面介绍了该模式的使用情况,以供兄弟院校的基层教师党支部参考交流。  关键词:远程教育;基层党组织;“三会一课
期刊
摘要:集体记忆作为社会心理学、政治社会学范畴的理论,它的实践往往更需要媒介的介入、记者的报道。“新闻的天性”使得记者可以嗅到一些尚且处于萌芽状态的好故事,并通过叙述和报道让其成为集体记忆的可能。所以,作为记者应该重视跨学科领域的研习,运用一些学术理论更好地指导新闻报道,拓宽新闻视野和选题的范围、格局。  关键词:叙事;報道;集体记忆塑造  一、南京长江大桥集体记忆与报道困境  (一)集体记忆中的媒
期刊
摘要:选秀节目在2020年火遍荧屏,《乘风破浪的姐姐》更是凭借年龄30+的女艺人参赛备受瞩目,本文以拉斯韦尔的5W模式入手,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受众、传播效果五个方面分析选秀类综艺《乘风破浪的姐姐》的传播策略,为选秀节目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5W模式;选秀节目;《乘风破浪的姐姐》;传播策略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拉斯韦尔的5W模式  1984年,美国学者拉斯韦尔在一篇
期刊
摘要:开展“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新闻报道,为新闻工作者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舞台。稿件质量如何,是否“接地气”是关键。要坚持问题导向,提升报道的立意和高度。  关键词:脱贫攻坚;小切口大主题;小问号大看点  开展“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新闻报道,是重大的政治任务,同时也为新闻工作者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舞台。2019年以来,泸州日报社在做好日常脱贫报道的基础上,通过组织开展“再走长征路”“赤
期刊
摘要: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之下,全国上下的媒体都迎来了一场大考。在经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之后,我们应更多思考的是面对重大事件、突发事件时,如何彰显媒体之责,做到及时发声、正面发声、有效发声,对事件进行立体、全面的展示,不仅关注事件本身,更要积极引导、团结民众按照政府要求配合应对,共渡难关。本文结合笔者所在的亳州广播电视台的做法就公共突发事件之下媒体如何发声进行探析。  关键词:媒体应对;
期刊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视频新闻直播中存在的问题,接着分析了将视频直播用于新闻制作和传播的优势,最后提出了在融媒体时代的基础上,以视频直播的形式创新新闻传播的路径。  关键词:融媒体时代;新闻生产;创新路径;视频直播  一、融媒时代的“互联网+”技术  在“互联网+”背景下,信息管理技术和网络安全技术得到迅猛发展,技术革新与融合的速度不断加快。在融媒体时代背景下,基于“互联网+”技术的信息消费者终端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