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成语是古代汉语词汇中特有的一种长期沿用的固定短语。它是中国语言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其固定的结构形式并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它蕴含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本文以美国著名语言学家和翻译学家奈达提出的功能对等理论为依据,选取了其中的意义对等和文化对等两个方面,对成语的翻译进行探析,目的在于探索该理论对于指导成语翻译的可行性。
【关键词】功能对等 成语翻译 意义 文化
成语是指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大部分的成语出自于古代经典著作、历史故事和人们的口头传说。成语的结构紧密,形式以四字居多,一般不能随意变动词序。成语所蕴含的意义往往不是表面词义的简单相加,而是深层的隐含意义。成语在现代汉语中使用程度仍然很高。无论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交流中,还是经典作品的翻译中,成语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特别是近些年来,人们开始越来越看重中国的传统文化。这种趋势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所体现。举例来说,在近几年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出现了大量的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部分,而其中出现的成语也成为了翻译的难点。所以,如何能够准确的翻译成语显得尤为重要。
一、功能对等理论及其对成语翻译的指导作用
1.功能对等理论。谭载喜在其《西方翻译简史》中这样评价美国著名的翻译学家奈达:“他是迄今美国翻译理论最著名的代表,也是当代整个西方翻译理论界最具影响的人物之一”。由奈达所提出的功能对等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是翻译理论的一大突破。传统的翻译理论强调的是从语言转换的角度研究翻译,注重的是原文和译文在语法和结构之间的对等。功能对等理论的出现则打破了这一束缚,该理论把重点放在了目标语读者的身上,它强调的是使目标语读者能够产生和原文读者相同的阅读感受。奈达认为“要判断一部译作是否译的正确,必须以读者的反应为衡量标准。译文读者做出的反应如果基本等同于原文读者对原文的反应,那就可以认为这部译作是成功的”。
2.功能对等理论对成语翻译的指导作用。成语一般以四字为主,具有言简意赅、整齐匀称的特点。由于成语具有特殊的词汇结构,如果在翻译中只追求结构和字面意义上的对等,就很难生动形象的进行翻译。直译出来的成语有些会显得生硬难懂,译文读者很可能会觉得不知所云甚至产生误解。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强调从读者的感受出发,重点在于能够使译文读者完全理解并且产生和原文读者相同的感受。成语翻译正是需要这样的衡量标准来判断是否是达到了生动形象的翻译。
二、功能对等理论在成语翻译中的体现
1.意义对等。成语和一般的词汇不同,它的意义不是单纯的词素的组合。由于中英文结构的不同,汉语当中很多言简意赅,结构紧凑的词句在英语当中很难找出完全对应的部分。成语的翻译要达到意义和功能上的完全对等,既要考虑其所携带信息的对等程度,也要考虑译文读者和原文读者对其反应的对等程度。例如成语“非驴非马”,意思是不是驴也不是马,比喻不伦不类,什么也不像。驴和马本身是比较相似的动物,除此之外,汉语中的“驴”和“马”又是词形非常相像的字。在翻译为英语时,如果简单的换成“donkey”和“horse”,则缺少了这一部分的对应。所以用“Neither fish,nor flesh,nor fowl.”来表示非驴非马则更为合适。
还有像“生龙活虎”和“开门见山”这样的成语。前者是用来形容活泼矫健,富有生气。如果在翻译中把龙和虎直译为“dragon”和“tiger”,相信会使很多译文读者感到迷惑,也不能准确地表达该成语的含义。在这种情况下,不如就从其内涵出发,直接意译为“bursting with energy”更为合适。相同的还有“开门见山”,用来比喻直截了当,不拐弯抹角。如果直译为“You can see the mountain after open the door.”就完全丧失了该成语的含义。同样的,也应该从其内涵入手,译为“come straight to the point”。
2.文化对等。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表现形式。作为记录人类思想和历史的工具,不同的语言有其特有的文化特色及内涵。中英文两种语言不仅在形式和结构上有很大的区别,其各自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更是大不相同。特别是在成语的翻译过程当中,其本身就涵盖了大量的文化信息。所以在翻译成语时,尤其要注意到文化方面的对等。成语因其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寓意,使其的翻译也显得尤为复杂。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不应该只是追求简单的字面意义上的对等,而要结合其背后的文化内涵,从读者的感受出发,尽自己所能去追求功能上的对等。
由于文化和民族差异,有时候采用直译法会使译文读者难以理解甚至产生误解。这个时候就需要根据原文本的语境及原词语真正的内涵来进行意译。有很多成语不是简单的一个词语,而是来源于一个典故或寓言。像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形容人的心态,一定要乐观向上,任何事情都有二面性,不好的一面,有可能向好的一面转化。在翻译这类成语的时候,如果译者只是给出字面意思的话,不了解该典故的译文读者根本无法理解这个成语所蕴含的深层文化内涵。较好的翻译是直接译出它的内涵意义,例如译为“misfortunes may be an actual blessing”或“a loss,no bad thing”。另外,也可以在译文后面加上其所蕴含典故的注解翻译。
类似的例子还有“杀鸡儆猴”,这是来源于春秋时期的一个典故,说的是杀掉鸡来吓唬猴子,比喻惩戒一个以警戒其余,有威胁恫吓之意,是一种驭众手段。如果译者只是翻译为“kill the chicken to frighten the monkey”就会使译文读者迷惑不解。这种情况下,可以在后面加上关于这个成语的注释说明。例如可以在后面加上“punish somebody as a warning to others”。
成语是一个民族语言文化的载体,有着浓厚的历史色彩和民族色彩,它是一种非常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强调译文读者的感受,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指导并且衡量成语的翻译。本文以该理论为基础,根据成语翻译的特点和要求,从意义对等和文化对等两方面进行了分析。在翻译成语的过程中,译者需要运用不同的翻译方法和技巧,既要充分表达其含义,也要传递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及民族色彩。这就要求译者不能只追求字面意思上的对等,更重要的是关注其内涵意义及文化层面的对等。
参考文献:
[1]Nida,Eugene A.Language and Culture.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s Education Press,2001.
[2]Nida,Eugene A.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s Education Press,2004.
[3]郭建中.文化与翻译[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4]李文革.西方翻译理论流派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5]卢红梅.华夏文化与汉英翻译[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6]于连顺等.汉语洗浴应以中的结构与文化探究[M].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0.
【关键词】功能对等 成语翻译 意义 文化
成语是指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大部分的成语出自于古代经典著作、历史故事和人们的口头传说。成语的结构紧密,形式以四字居多,一般不能随意变动词序。成语所蕴含的意义往往不是表面词义的简单相加,而是深层的隐含意义。成语在现代汉语中使用程度仍然很高。无论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交流中,还是经典作品的翻译中,成语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特别是近些年来,人们开始越来越看重中国的传统文化。这种趋势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所体现。举例来说,在近几年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出现了大量的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部分,而其中出现的成语也成为了翻译的难点。所以,如何能够准确的翻译成语显得尤为重要。
一、功能对等理论及其对成语翻译的指导作用
1.功能对等理论。谭载喜在其《西方翻译简史》中这样评价美国著名的翻译学家奈达:“他是迄今美国翻译理论最著名的代表,也是当代整个西方翻译理论界最具影响的人物之一”。由奈达所提出的功能对等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是翻译理论的一大突破。传统的翻译理论强调的是从语言转换的角度研究翻译,注重的是原文和译文在语法和结构之间的对等。功能对等理论的出现则打破了这一束缚,该理论把重点放在了目标语读者的身上,它强调的是使目标语读者能够产生和原文读者相同的阅读感受。奈达认为“要判断一部译作是否译的正确,必须以读者的反应为衡量标准。译文读者做出的反应如果基本等同于原文读者对原文的反应,那就可以认为这部译作是成功的”。
2.功能对等理论对成语翻译的指导作用。成语一般以四字为主,具有言简意赅、整齐匀称的特点。由于成语具有特殊的词汇结构,如果在翻译中只追求结构和字面意义上的对等,就很难生动形象的进行翻译。直译出来的成语有些会显得生硬难懂,译文读者很可能会觉得不知所云甚至产生误解。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强调从读者的感受出发,重点在于能够使译文读者完全理解并且产生和原文读者相同的感受。成语翻译正是需要这样的衡量标准来判断是否是达到了生动形象的翻译。
二、功能对等理论在成语翻译中的体现
1.意义对等。成语和一般的词汇不同,它的意义不是单纯的词素的组合。由于中英文结构的不同,汉语当中很多言简意赅,结构紧凑的词句在英语当中很难找出完全对应的部分。成语的翻译要达到意义和功能上的完全对等,既要考虑其所携带信息的对等程度,也要考虑译文读者和原文读者对其反应的对等程度。例如成语“非驴非马”,意思是不是驴也不是马,比喻不伦不类,什么也不像。驴和马本身是比较相似的动物,除此之外,汉语中的“驴”和“马”又是词形非常相像的字。在翻译为英语时,如果简单的换成“donkey”和“horse”,则缺少了这一部分的对应。所以用“Neither fish,nor flesh,nor fowl.”来表示非驴非马则更为合适。
还有像“生龙活虎”和“开门见山”这样的成语。前者是用来形容活泼矫健,富有生气。如果在翻译中把龙和虎直译为“dragon”和“tiger”,相信会使很多译文读者感到迷惑,也不能准确地表达该成语的含义。在这种情况下,不如就从其内涵出发,直接意译为“bursting with energy”更为合适。相同的还有“开门见山”,用来比喻直截了当,不拐弯抹角。如果直译为“You can see the mountain after open the door.”就完全丧失了该成语的含义。同样的,也应该从其内涵入手,译为“come straight to the point”。
2.文化对等。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表现形式。作为记录人类思想和历史的工具,不同的语言有其特有的文化特色及内涵。中英文两种语言不仅在形式和结构上有很大的区别,其各自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更是大不相同。特别是在成语的翻译过程当中,其本身就涵盖了大量的文化信息。所以在翻译成语时,尤其要注意到文化方面的对等。成语因其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寓意,使其的翻译也显得尤为复杂。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不应该只是追求简单的字面意义上的对等,而要结合其背后的文化内涵,从读者的感受出发,尽自己所能去追求功能上的对等。
由于文化和民族差异,有时候采用直译法会使译文读者难以理解甚至产生误解。这个时候就需要根据原文本的语境及原词语真正的内涵来进行意译。有很多成语不是简单的一个词语,而是来源于一个典故或寓言。像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形容人的心态,一定要乐观向上,任何事情都有二面性,不好的一面,有可能向好的一面转化。在翻译这类成语的时候,如果译者只是给出字面意思的话,不了解该典故的译文读者根本无法理解这个成语所蕴含的深层文化内涵。较好的翻译是直接译出它的内涵意义,例如译为“misfortunes may be an actual blessing”或“a loss,no bad thing”。另外,也可以在译文后面加上其所蕴含典故的注解翻译。
类似的例子还有“杀鸡儆猴”,这是来源于春秋时期的一个典故,说的是杀掉鸡来吓唬猴子,比喻惩戒一个以警戒其余,有威胁恫吓之意,是一种驭众手段。如果译者只是翻译为“kill the chicken to frighten the monkey”就会使译文读者迷惑不解。这种情况下,可以在后面加上关于这个成语的注释说明。例如可以在后面加上“punish somebody as a warning to others”。
成语是一个民族语言文化的载体,有着浓厚的历史色彩和民族色彩,它是一种非常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强调译文读者的感受,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指导并且衡量成语的翻译。本文以该理论为基础,根据成语翻译的特点和要求,从意义对等和文化对等两方面进行了分析。在翻译成语的过程中,译者需要运用不同的翻译方法和技巧,既要充分表达其含义,也要传递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及民族色彩。这就要求译者不能只追求字面意思上的对等,更重要的是关注其内涵意义及文化层面的对等。
参考文献:
[1]Nida,Eugene A.Language and Culture.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s Education Press,2001.
[2]Nida,Eugene A.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s Education Press,2004.
[3]郭建中.文化与翻译[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4]李文革.西方翻译理论流派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5]卢红梅.华夏文化与汉英翻译[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6]于连顺等.汉语洗浴应以中的结构与文化探究[M].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