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来源 :校园英语·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orge_z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微课已成为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热点,并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得以广泛应用。本文在阐述微课及其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 “微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策略。
  【关键词】小学英语 微课 应用
  “微课”是近些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广受社会关注。“微课”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有效的联系了现代科技与教学,这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基于新课标以及教学实践,以视频为主要载体,立足于教学知识点开展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各种教学资源因此得以有机组合,有限的课堂教育时间、空间也得以延伸。在教学过程中合理的运用“微课”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质量,对于改变现阶段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枯燥乏味、学生课后辅导难的现状也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一、概述微课及其特点
  现阶段,“微”教学模式已经开始在国内中小学课堂上得到广泛应用。与传统课程教育不同,“微课”教育的时间往往只有5-10分钟,有限的教学时间使得“微课”很难涉及过多的内容,往往围绕教学中的某些环节或是某些点展开,因此,“微课”必须精细化,必须具备突出、鲜明的主题。“微课”的呈现方式以视频居多,视频教学方式具备情景化特质,因此课堂因此变得生动、活泼,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更容易被调动。“微课”的最大的特点在于顾及了课程的特点以及听课学生的特点。对小学英语教学来说,听课学生的特点是活泼好动,学习动机主要为兴趣,因此,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微课”应用也应更偏重于英语教学的趣味性,教师应以此为“宗”,开展相关的教育教学工作。
  二、“微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1.将情景化教学与“微课”相结合。“微课”时间短,主要呈现方式是视频,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教育的过程中穿插视频,或是让学生模拟教学情境,并以此情景化教学,打破常规教育受时间、空间局限的弊病。
  如,在牛津小学英语4A unit 1“ May I have...?”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微课为学生创设“小朋友过生日”的情境、KFC餐厅情境或是舞会情境。用这些与孩子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场景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孩子们快速进入课堂教学环节,不仅复习了食物类单词,巩固了句型“ May I have some...?”的使用,更将传统课堂变得趣味、新颖、灵活。值得一提的是,小学生受自身客观条件制约,很难把握教学过程中的主次关系,因此教师在结合情景化教学与“微课”的时候,应该合理把握、科学拓展,防止喧宾夺主,否则,“微课”教学将失去效果和意义。
  2.将学生需求与“微课”相结合。“微课”教育的理念是发展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模式,因此教师要充分地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课上学习的即时状态,并以此为参考要素,积极的更新“微课”资源。如此一来,学生可以按照自身常规的学习路径落实课程学习,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合理地调整学习进度、提前预习,方便知识吸收和消化。
  如在牛津小学英语1A unit 10“ What colour?”一章的教学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不同颜色的颜料,以及几只透明的、装满清水的玻璃杯,让学生混合不同颜料,不仅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了blue,red,yellow,geeen,black,white等颜色,更利用手动实验使学生明白了类似于“blue yellow=geeen”这样的知识,可谓一举数得。
  3.将教学大纲要求与“微课”相结合。小学英语的学习难度较低,但因为英语是外来语言,学生并不熟悉,加之小学生年龄小,理解能力差等因素的存在,很多学生还存在学习难的问题。在传统英语教学模式下,很多教师会采取增加知识传输量、延展知识面、深入知识点等措施,以期解决问题。然而这种近乎极端的方式所能够取得的效果微乎其微,还有可能损伤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阻碍学生的后续发展。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发生,教师应深入地研究教材和学生,善用“微课”开展动态教学,设置符合学生个性特征和学习心理的教学计划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区分介词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动画向学生演示人物前进、后退、跳跃、蹲起、站立等等姿势,最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in,on,under,over等的使用情境,熟练掌握词意,匹配教学目标的要求。
  4.将以人为本与“微课”相结合。通过研究我国传统英语教学,不难发现教学之所以缺乏实效性的最主要原因在于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核心思想被忽视,教师盲目的、大量的向学生机械的灌输知识,学生被动的接受教师整理好的知识,不知道思考,不懂得思考,因而一旦脱离教师就变得不会学习。基于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用“微课”时,教师应充分的把握“学生为本”思想,积极认真地设计教案,以引导学生思考为目标,从知识的疑点、难点出发,帮助学生纠正理解错误,发掘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如,在学习牛津小学英语“my friend”章节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He/She/This is…”、“Who is she/he?”等重点句型相互提问、回答,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的问题因此被避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得以发挥,教学效果自然更能取得让人满意的结果。
  综上所述,作为新型教学方式的“微课”,能够有效的提高英语教学的实效性,对提高学生的成绩、发展学生的能力意义巨大。现阶段,“微课”已经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教师也在积极的尝试将之合理运用进自身教学,改善自身的教学方法,更好的服务于学生。相信通过广大英语教师的不懈努力,“微课”一定能够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发挥作用,改善英语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小学英语教学的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以立项信息语料库为基础,利用定量统计与定性分析的语料库方法,从语种、研究对象、研究类型、研究领域四个方面对我国外国语言学研究情况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希望通过对外国语言学学科的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的宏观把握,对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立项信息语料库 外国语言学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以下简称国家社科基金)中包括的课题研究有多种。如汉语语言学、外语语言学及我国
【摘要】一个国家的外语政策对该国政治、经济、文化乃至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都能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旨在通过浅谈我国外语政策及其对公众产生的影响,引导公众正确认识和解读我国的外语政策。  【关键词】外语政策 公众 影响 解读  一、引言  外语政策属于语言政策的范畴。要了解什么是外语政策首先得了解什么是语言政策。语言政策是指人类社会群体在言语交际过程中根据对某种或某些语言所采取的立场、观点而制定的相关法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突出学生主体,注重个体差异”,其基本理念是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教学的开展应围绕学生个体差异,设计符合学生个体的课堂活动.而
Word formation is the process or result of forming new words,which is a way of deriving linguistic units to create a new word having a semantic and formal conne
期刊
【摘要】基于目前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对高中阶段学生所开展的英语教学活动,应当将传统的应试教育体制转变为对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对此本文就在对高中英语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意义阐述基础上,提出了发现学生的情感因素、采取多元化的教学形式、注重英语交际能力等在高中英语中应用情感教学的策略。最终希望借助于本文的分析与探讨,能够引起更为广泛的讨论与交流,为相关的高中英语教学工作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内容。  
【摘要】本文以实例探讨了隐喻和转喻两种认知机制在人体词多义生成中的机制,并指出在词汇学习中引入认知机制的学习将就将对词汇学习大有裨益。  【关键词】隐喻 转喻 多义 人体词  一、引言  一词多义现象是人类语言中极为普遍的现象。Lyons认为“人类所有的语言都没有,也不曾有过一个词有且只有一个意义的时候”。一词多义是所有语言共有的特点,这种现象一直都是语言者们关注和研)究的重点和焦点。以结构主义语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对于高中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长期实行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课改的要求,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引入互动教学模式,以新的教学理念教导高中学生学习英语,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提高高中英语课堂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英语教学 互动教学模式 实践  长久以来的传统教学方式下,高中英语课堂气氛沉闷枯燥,教师单一的讲解考点语法,学生被动无奈的记忆,课堂教学
【摘要】成功的跨文化交际既需要中国英语学习者具备良好的语言能力,又需要中国英语学习者能够增强对目的语文化的敏感性和领悟力,也要及时掌握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大幅度地提高社会文化能力,防止出现不必要的跨文化语用失误。本文首先阐述了文化与语言之间的关系,其次,分析了中国英语学习者跨文化交际时常犯的语用错误,同时,就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应对措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随着二期课改的不断深化推行,英语教学中学生的情感态度已经成为影响其学习和发展一个重要因素,在教学中尊重,理解学生:进行优良品质的培养;利用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积极情感因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调整学习态度,树立自信心,锻炼意志力,增强学习原动力以及学习的主动性和目的性;通过情感教育来实现教学中的师生共同参与并和谐发展。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教育改革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在学校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