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思政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点内容,其中大量知识与工匠精神有着密切联系,将工匠精神融入高校思政教育中,能够帮助学生养成求实创新、精益求精、爱岗敬业的工匠精神,对学生后续发展具有积极价值。文章分析了工匠精神的内涵,探讨工匠精神培养与高校思政教育活动的融合路径。
◆关键词:工匠精神培养;高校思政教育活动;融合路径;研究
工匠精神是建设“工匠大国”的核心要素,高等教育是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与其他教育系统之间有着密切关联,高等教育的目标旨在培育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如今,社会各界对于工匠精神予以了高度关注,在高校思政教育活动中,也要将其与工匠精神结合,发挥教育合力。
1工匠精神的内涵分析
工匠精神有着悠久历史,“工匠”,是对古代优秀手艺人的尊称,其具备勤劳、执着、追求完美、精益求精的精神,工匠精神充分彰显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传承着国人们的美好理想,传承工匠精神,是国家赋予当代大学生的一项神圣使命。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既要关注科学创新,还要注重工匠精神的弘扬与培育,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的从“中国制造”转化为“中国创造”。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也是实现中国梦的人才支持,将工匠精神与高校思政教育结合,能够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与综合能力,激发出学生的“匠心”,使之能够为国家发展而服务。
2工匠精神培养与高校思政教育活动的融合路径
2.1促进理论、实践的整合
工匠精神与思政教育活动的整合要做到因事而化,促进理论、实践的深度整合,在理论上,要让学生对工匠精神内涵有深入理解,在实践上,让学生可做到灵活应用。在工匠精神的培育上,要与思政理论课程之间一致,两者相互穿插、协调一致。且工匠精神的培育在倡导专注执着、精益求精、爱岗敬业的同时,还要将其与健康教育、心理教育等內容结合,让学生可做到知行合一。
2.2实现供需之间的平衡
工匠精神的培育需要充分考虑到企业对当前人才的需求,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立足于经济发展新常态,结合职业发展、就业压力来开展教育,让学生更易理解。如,可将工匠精神融入就业指导中,让学生深入认识到工匠精神对自身后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同时,工匠精神并非单一的体系,其中的很多内容均与思政教育具有密切联系,在工匠精神、思政教育的结合上,要站在教育层面,充分考虑到社会需求,让学生实现道德品质、工匠精神的共同发展。如,为了满足信息化时代对人才的需求,在思政教育上,可结合翻转课堂、幕课等方式,利用岗前培训、实习等方式,让学生对工匠精神产生深入的理解,让学生具备爱岗敬业的优秀品质。
2.3满足时代与社会的归一
工匠精神的培育还要做到“因时而进”,把握社会发展主旋律,将工匠精神与当前的时代背景结合,在工匠精神中,各个元素之间均有着密切联系,每一个时期的社会发展,都离不开匠人们的精心付出。工匠精神与思政教育的结合要满足时代与社会的归一要求,突出时代特色,为学生循序渐进的传递中国经济建设的责任,引导学生主动将人生奋斗目标、个人伟大理想与中国经济建设相结合,培育学生的优良品格。在思政教育中,要抓住时机,广纳教育资源,将社会就业信息等补充至思政教育体系中。
2.4推行丰富的思政教育活动
在时代发展与信息技术的进步下,各类大众媒体迅速发展,当代大学生与互联网之间有着密切联系,在工匠精神与高校思政教育的融合,要满足当代学生的喜好,充分发挥出信息技术的传播作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举办丰富多元的思政教育活动。在这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出校企合作的作用,让企业优秀的“匠人”进入学校,为学生提供手把手的指导,高校方面要构建“企业导师工作室”,促进校、企双方的协同育人,让学生深入企业,感受企业文化氛围的熏陶,将企业项目与高校的创新创业项目对接,让学生深入感知职场氛围,并根据学生的后续工作岗位要求,带领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使之具备热爱劳动、敬业守信的职业品质。
2.5加强高校的学风建设
学风建设长期以来都是高校发展的主旋律,与思政教育之间具有协同作用,会对学生价值观形成深刻影响。当前,我国正处于重要的转型时期,在学风建设上,也出现了一些突出问题,在目前的高校校园中,也存在一些投机取巧、急功近利的心理,这些不良风气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认同感和信服感。针对此,要利用良好的学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目标,工匠精神涵盖“道德”、“技术”两个层面的内容,高校要高度重视学风的建设,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之能够主动学习,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并为学生安排适合的育人计划,提升第二课堂的吸引力,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课外实践活动的契机,让学生可做到“学以致用”,提升其职业素养与文明素养。
3结语
将工匠精神融入高校的思政教育中,能够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长久影响,提升其精神境界,培育社会需求的优秀应用型人才。这项工作是一项持续性、长期性的工作,高校需要予以高度重视,营造良好的工匠文化氛围,将有形教育、无形教育之间深度结合,持续影响学生的行为和思想,提升其人生境界。
参考文献
[1]周欢.工匠精神培育与思政教育融合的思考--以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3).173,175.
[2]王宇环.论高校转型背景下思政教育与工匠精神的融合[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8,(5).37-39.
[3]卞雅妮.探讨工匠精神和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10).153-154.
◆关键词:工匠精神培养;高校思政教育活动;融合路径;研究
工匠精神是建设“工匠大国”的核心要素,高等教育是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与其他教育系统之间有着密切关联,高等教育的目标旨在培育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如今,社会各界对于工匠精神予以了高度关注,在高校思政教育活动中,也要将其与工匠精神结合,发挥教育合力。
1工匠精神的内涵分析
工匠精神有着悠久历史,“工匠”,是对古代优秀手艺人的尊称,其具备勤劳、执着、追求完美、精益求精的精神,工匠精神充分彰显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传承着国人们的美好理想,传承工匠精神,是国家赋予当代大学生的一项神圣使命。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既要关注科学创新,还要注重工匠精神的弘扬与培育,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的从“中国制造”转化为“中国创造”。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也是实现中国梦的人才支持,将工匠精神与高校思政教育结合,能够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与综合能力,激发出学生的“匠心”,使之能够为国家发展而服务。
2工匠精神培养与高校思政教育活动的融合路径
2.1促进理论、实践的整合
工匠精神与思政教育活动的整合要做到因事而化,促进理论、实践的深度整合,在理论上,要让学生对工匠精神内涵有深入理解,在实践上,让学生可做到灵活应用。在工匠精神的培育上,要与思政理论课程之间一致,两者相互穿插、协调一致。且工匠精神的培育在倡导专注执着、精益求精、爱岗敬业的同时,还要将其与健康教育、心理教育等內容结合,让学生可做到知行合一。
2.2实现供需之间的平衡
工匠精神的培育需要充分考虑到企业对当前人才的需求,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立足于经济发展新常态,结合职业发展、就业压力来开展教育,让学生更易理解。如,可将工匠精神融入就业指导中,让学生深入认识到工匠精神对自身后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同时,工匠精神并非单一的体系,其中的很多内容均与思政教育具有密切联系,在工匠精神、思政教育的结合上,要站在教育层面,充分考虑到社会需求,让学生实现道德品质、工匠精神的共同发展。如,为了满足信息化时代对人才的需求,在思政教育上,可结合翻转课堂、幕课等方式,利用岗前培训、实习等方式,让学生对工匠精神产生深入的理解,让学生具备爱岗敬业的优秀品质。
2.3满足时代与社会的归一
工匠精神的培育还要做到“因时而进”,把握社会发展主旋律,将工匠精神与当前的时代背景结合,在工匠精神中,各个元素之间均有着密切联系,每一个时期的社会发展,都离不开匠人们的精心付出。工匠精神与思政教育的结合要满足时代与社会的归一要求,突出时代特色,为学生循序渐进的传递中国经济建设的责任,引导学生主动将人生奋斗目标、个人伟大理想与中国经济建设相结合,培育学生的优良品格。在思政教育中,要抓住时机,广纳教育资源,将社会就业信息等补充至思政教育体系中。
2.4推行丰富的思政教育活动
在时代发展与信息技术的进步下,各类大众媒体迅速发展,当代大学生与互联网之间有着密切联系,在工匠精神与高校思政教育的融合,要满足当代学生的喜好,充分发挥出信息技术的传播作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举办丰富多元的思政教育活动。在这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出校企合作的作用,让企业优秀的“匠人”进入学校,为学生提供手把手的指导,高校方面要构建“企业导师工作室”,促进校、企双方的协同育人,让学生深入企业,感受企业文化氛围的熏陶,将企业项目与高校的创新创业项目对接,让学生深入感知职场氛围,并根据学生的后续工作岗位要求,带领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使之具备热爱劳动、敬业守信的职业品质。
2.5加强高校的学风建设
学风建设长期以来都是高校发展的主旋律,与思政教育之间具有协同作用,会对学生价值观形成深刻影响。当前,我国正处于重要的转型时期,在学风建设上,也出现了一些突出问题,在目前的高校校园中,也存在一些投机取巧、急功近利的心理,这些不良风气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认同感和信服感。针对此,要利用良好的学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目标,工匠精神涵盖“道德”、“技术”两个层面的内容,高校要高度重视学风的建设,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之能够主动学习,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并为学生安排适合的育人计划,提升第二课堂的吸引力,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课外实践活动的契机,让学生可做到“学以致用”,提升其职业素养与文明素养。
3结语
将工匠精神融入高校的思政教育中,能够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长久影响,提升其精神境界,培育社会需求的优秀应用型人才。这项工作是一项持续性、长期性的工作,高校需要予以高度重视,营造良好的工匠文化氛围,将有形教育、无形教育之间深度结合,持续影响学生的行为和思想,提升其人生境界。
参考文献
[1]周欢.工匠精神培育与思政教育融合的思考--以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3).173,175.
[2]王宇环.论高校转型背景下思政教育与工匠精神的融合[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8,(5).37-39.
[3]卞雅妮.探讨工匠精神和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10).1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