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历史教学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qi2513054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高中历史教学已经形成了较为固定的教学模式,即:复习旧知—导入新课—新课讲授—学生练习—教师小结—学生作业这样几个环节。教师主要用讲授法,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然后就是学生的落脚点“背”下一些历史基本知识,甚至是重点问题的解析,结果是学生疲惫,甚至厌倦。大部分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不感兴趣,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历史新课程改革教学要求体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新理念,使其变成一门开放性较强的学科,开放的课堂、开放的教材、开放的观点、开放的试题、开放的答案等,还需要有教师开放的心态、开放的意识和开放的教学方法。新课程在要求统一“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前提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课程功能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的“填鸭式”教学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即通过历史教育培养健康的人格,促进综合能力的发展,赋予学生的发展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下面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和教学反思,谈谈在历史教学中的一些肤浅认识,以期抛砖引玉。
  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走进历史
  课堂教学环境的设置,有利于学生走进历史的发展进程,置身于历史前进的滚滚洪流。如在教学《抗日战争》一课时,教师通过即兴演唱《大刀进行曲》,把学生引入到如火如荼的战争场面,然后要求学生就歌词中的有关信息材料“鬼子”“抗战”“东北义勇军”“全国爱国同胞”“军民团结”等词语思考:这是一幅怎样的战争场面?学生通过歌词提供的信息确定为中华民族抗击日本侵略中国的民族战争,然后教师因势利导进行分析并提出:“这节课我们将参与到七十多年前抗击日寇侵略中国的民族战争中去,让我们通过这场残酷的战争认识日本军国主义的残暴罪行,从抗日战争的艰难历程和抗日战争的胜利的喜悦中去认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不怕牺牲、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热情讴歌中国军民团结一心、抵御外侮的民族意志。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将一起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经过精心的设计教学情境,通过教师、学生与文本的多次对话,激荡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在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对话中,唤醒了自我,激发了感觉,调动了情感、孕育了兴趣。使课堂成为师生共同拥有的一种鲜活的生活。良好的教学情境设置可以引发学生的亲切感和新鲜感,能使教学跌宕起伏、错落有致,密切师生关系,能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二、学会交流与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要求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及全人类的历史使命,因此历史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如在教学《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一课时,设计了师生交流合作的课题:首先通过多媒体展示苏俄十月革命时面临的严重的缺粮情况,让学生合作探究: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又是如何克服这一困难的?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引出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及内容、特点和评价。接着又进一步引导学生交流:三年国内战争结束后,战时共产主义是否依然适应苏俄的发展?通过文字材料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指出战时共产主义不再适应苏俄的发展,这时苏俄又制订了新的政策,即新经济政策。然后对新经济政策内容、特点、评价通过互动完成。这样的教学环节活跃了学生思维,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理念。
  进行合作学习,使课堂学习活动化、交际化,把学生根据需要或要求分成特色小组,在合作学习的进程中,随着不同程度的交往和相互配合、相互帮助,集体荣誉感、责任感、领导意识以及与他人的交际能力、合作能力、平等意识都会悄无声息地得到增强,它给学生提供了一种良好的环境和引导,帮助学生形成现代社会所必备的素质。
  “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实践证明平等、民主、开放的新型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意味着主体的凸显、个性的表现、创造性的解放,是学生良好情绪的基础。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激励者;同学之间成为帮助者、合作者,师生、生生均成为学习的朋友。
  三、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它总是伴随着人对客观现实的认识过程发生和发展,同时又反作用于人的认识过程。在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中,他们对历史中的对象和现象,常常抱有各种不同的态度,这是人的情感体验的不同形态,都是人对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主观态度。它们都是在学生的历史学习活动中产生的,同时,反过来又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起着重要作用。价值观是人们对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对自己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根本看法。
  中华民族是富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伟大民族,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精神支柱。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对涉及的各个历史时期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应置于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具体的分析,关注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讨论课,辨证课、演讲比赛、历史展览等方式,再现历史人物的英雄形象以及其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辨证的分析肯定他们为民族、为国家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培养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的感情。因此爱国主义教育应贯穿于历史教学始终,贯穿于学生的一生之中。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一致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这一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课堂教学必须把邓小平同志“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的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的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的耻辱”的爱国主义精髓渗透到历史教学活动中去。
  四、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外学习
  根据新课程目标《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建议》。结合高中学生思维活跃、动手动脑能力强的特点,在教学中设计一些活动形式的课程,如利用学校图书室中涉及到历史课程的资料,组织学生通过收集资料、整理分析、师生交流得出结论;通过观看历史题材的影视、参观历史遗存,了解家庭和社会变迁等活动增强学生对历史的体验和感悟,提高学生动手动脑和社会实践能力。这样的教学活动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面对高中历史教学、教材、高考的急剧变革,部分高中历史教师水准与日新月异的教改潮流已不相适应,仍是制约素质教育的瓶颈,高中历史教师亟待迎接一场“学习的革命”,树立“大历史”观和“大教学”观的意识,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真正做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创新,教学思维创新,才是搞好当下历史教学的可靠保障。
  (作者单位:546100广西来宾市第二中学)
其他文献
英语的听、说、读、写四者密切相关,相互渗透,互为基础。在历来的中考中占有很大比例,也是重点考察学生写作能力的体现。它也是体现学生进行信息沟通、再现生活经历、描述周围事物、发表意见和观点的能力。如何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效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积累词汇,促进写作  词汇是英语写作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要写好一篇作文,必须以足够的词汇量为基础,但实际上大多数学生掌握的词汇量都
期刊
最近我有机会到德阳外国语学校去听了来自全省各地的优秀教师们的比赛课。他们的课上得确实好。然而给我更多的感触是德阳外国语学校的学生的自身素质确实不错。回到学校之后,我按照优秀教师们先进的教学方法去教学,结果一堂课下来,同学们的反应是在坐飞机。我把我们学校和德阳外国语学校的学生做了个比较。发现造成民族地区英语教学差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一、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基础差,英语学习受到影响  来自偏远山区的学生
期刊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学习感到兴趣的时候,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当他们满怀兴趣地学习时,就能掌握快,记得牢,效果好。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  一、直观演示引兴趣  学龄初期的儿童,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不易接受抽象的数学知识。如果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寓于生动鲜明的形象之中,就容易引起儿童的注意和学习兴趣,取得较好的效果。  例如,教师讲减法
期刊
课堂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主要组成部分,自主学生是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掌握的能力。对于英语教学来说,我们要从课堂做起,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一、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英语的能力,是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  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就要针对英语的学习特点,有的放矢地去培养他们独立学习的能力。  1.培养学生学习单词的能力  要学习好英语,单词是每个学生需要度过的难关。为了引导
期刊
笔者近几天参加本校语文教研活动,听了八节小学语文课,感慨良多,现记下来与同仁探讨。  一、语文教学要科学规划好语文活动  语文教学要在夯实常规教研的基础上,科学规划“语文活动”,走精细化管理之路,很好地解决校本教研“研什么”的问题,定会取得良好成效。  1.晨读活动  做到读有方向,读有指导,读有收获。  2.课前活动  建议语文教师充分利用课前三分钟或五分钟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前活动。可以搞演
期刊
数与计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多的数学知识,它历来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内容,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也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为了有目的、有计划、有层次地探索算理算法,提高计算教学的有效性,2012年春季,我结合《提高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效性》的校本课题研修,在教学实践中大胆探索。  一、联系现实生活进行学习  数学知识的来源是多方面的,一是来自数学外部现实社会的发展需要;二是来自数学内部的矛
期刊
初中化学课程是化学教育的启蒙,对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新课程理念倡导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总结思考。新课程理念侧重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  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前言中指出:“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化学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
期刊
八年级是物理教学的开始,物理现象扑朔迷离、千变万化、神奇无穷;物理世界,五彩缤纷、奥妙无穷。在生活和自然界中处处可见的物理现象里充满了神奇。初中学生喜欢观察神奇的物理现象,有一种了解生活和自然界中奥秘的强烈渴望。他们喜欢动手操作实验,对实验探究有天生的兴趣。作为物理教师应该怎样把学生的物理世界的大门顺利地开启呢?  一、有趣的物理实验是开启学生物理世界大门的万有引力  物理教育的重要作用之一在于保
期刊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往往习惯于形象思维,缺乏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因此对抽象的物理概念难于理解。在教学中利用“类比法”可以帮助学生把感到陌生的问题与自己熟悉的知识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相似或相近之处,达到认识事物的规律。类比过程中,学生能学习掌握新知识,联系复习旧知识,对帮助学生建立高中物理概念,探寻物理规律的形成,熟练运用物理知识,培养学生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都大有益处。因此在教学中有
期刊
数学思维能力是可以训练的但只能是潜移默化,不能立竿见影。在数学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要让学生体验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培养高中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一、培养思维的深度  在高中数学学习中要让学生学会透过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发现问题本质。数学概念往往是抽象的、严谨的,比如集合、映射等概念。故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对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