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时间是教学工作的重要资源,课堂教学时间分配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必备技能。课堂授课过程中的效率,合理分配时间是重要的要素之一。通过课堂观察的形式,来分析音乐课教学过程中,怎样进行合理的时间分配。课堂教学当中,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关键词】课堂观察;初中音乐;时间分配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03-0149-01
【本文著录格式】陈婉芝.从课堂观察看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学时间分配——以初中音乐课“杵歌”的教学为例[J].北方音乐,2020,02(03):149,151.
课堂时间是教学工作的重要资源,课堂教学时间分配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必备技能。为了有效的了解教师的教学时间分配是否科学、合理。通过课堂观察、课例研究、和课例分析三个部分,对初中音乐课《杵歌》中的教学时间分配进行观察与分析,并通过分析结果,提出有效意见,对教学时间分配修改,进一步优化课堂有效性。
一、教授主体行为与教授辅助行为的时间分配
根据课堂教学行为分为两大维度,教授主体行为与教授辅助行为。
教授主体行为围绕2011版课程标准要求分为音乐感受与欣赏、表现、创造、音乐与其他文化等几方面内容。一堂完整的音乐欣赏课不仅仅全部都是教学时间,也会存在处理课堂中的问题行为、1以及课后的小结等一系列情况,都属于教学辅助行为。因此,教学辅助行为包括课堂中的非教学时间和课后音乐学习活动设计。
本研究的样本总数为50节优课,样本来源于一师一优课网站录像课与各大比赛现场录像,归纳初中优秀音乐教师主辅行为时间分配普遍规律。以自身“初中音乐欣赏课《杵歌》课例为载体”,对自身课堂教学时间分配这一维度进行观察和分析,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二、教学内容的时间分配观察表的实际应用
三、课后分析,获得教学启示
(一)注重课堂观察,总结失误教训(表1)
1.过于注重综合艺术表演,缺乏对音乐基本技能的探究
在挖掘音乐素材与时间分配中,过于强调综合藝术表演实践形式的呈现,忽略了演唱歌曲时声音的特点与技巧,没有对学生的声音做出提示与要求。
2.培养音乐创造能力,多角度启发学生创造意识
在优秀音乐教师行为类别中启发即兴创造与音乐实践编创共占3.75%,《杵歌》案例音乐教师行为类别只占有0.4%。在课堂中只有在导入的二声部中,引导学生自主排列出二声部旋律的顺利。因此,在初中音乐教师的歌唱课中,不仅仅只关注感受与欣赏、音乐表现、还应该放手让学生大胆尝试。
3.树立课堂教学时间管理意识,合理分配教学时间
首先在备课时忽略了每个环节的合理配比,在指导音乐表演基本技能与组织音乐表演综合技能出现了比较严重的时间配比失。其次,课件播放占4.8%,共用1.93分钟。在结尾处播放了一段《杵歌》相关视频,可想而知,这段视频是可有可无的存在。
(二)完善教学体系缺口,合理安排环节时间(表2)
王人甫在《45分钟价值曲线》中,他认为,伴随着学生心理生理的节奏性变化。因此,将一节课分为起始区域;兴奋区域;调试时区;回归时区和终极时区五部分,时间分别是5分钟、15分钟、5分钟、15分钟和5分钟。
起始时间(0-5分钟)。在上课前的五分钟内,学生注意的稳定性比较差。通过“找座位”的简单游戏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中。随后,聆听游戏中旋律的单音与演唱,将与课堂的游戏转接成音乐基本知识能力。
兴奋时间(5-20分钟)。在随后的15分钟时间里,学生的思维处于相对良好的状态。但是此环节中的歌曲背景介绍仅是行为单一的教师讲解,与激发爱国情怀的小结相结合,将六个环节缩紧为五个环节。
调试时区(20-25分钟)。在此时区中学生思维开始放松,需要变化教学方法。但在此五分钟中教学内容是本节课的难点部分。在学唱歌曲第一部分中为背唱歌曲花费大量时间与方式方法,上课后的5-20分钟属于教学最佳时间。在调试时区加入乐器(沙锤)伴奏的新元素,激发学生兴趣点,帮助学生重回学习状态。
参考文献
[1]中华人名共和国教育部制定.音乐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王仁甫.45分钟价值曲线[N].中国教育报,2002-9-19(8).
[3]王祎.小学音乐歌唱课型教师课堂教学时间管理分析与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8.3.
[4]李术英.教学课堂时间管理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9.
[5]徐春艳.从课堂观察看教学时间分配[J].教育观察,2018(1):54-56.
【关键词】课堂观察;初中音乐;时间分配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03-0149-01
【本文著录格式】陈婉芝.从课堂观察看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学时间分配——以初中音乐课“杵歌”的教学为例[J].北方音乐,2020,02(03):149,151.
课堂时间是教学工作的重要资源,课堂教学时间分配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必备技能。为了有效的了解教师的教学时间分配是否科学、合理。通过课堂观察、课例研究、和课例分析三个部分,对初中音乐课《杵歌》中的教学时间分配进行观察与分析,并通过分析结果,提出有效意见,对教学时间分配修改,进一步优化课堂有效性。
一、教授主体行为与教授辅助行为的时间分配
根据课堂教学行为分为两大维度,教授主体行为与教授辅助行为。
教授主体行为围绕2011版课程标准要求分为音乐感受与欣赏、表现、创造、音乐与其他文化等几方面内容。一堂完整的音乐欣赏课不仅仅全部都是教学时间,也会存在处理课堂中的问题行为、1以及课后的小结等一系列情况,都属于教学辅助行为。因此,教学辅助行为包括课堂中的非教学时间和课后音乐学习活动设计。
本研究的样本总数为50节优课,样本来源于一师一优课网站录像课与各大比赛现场录像,归纳初中优秀音乐教师主辅行为时间分配普遍规律。以自身“初中音乐欣赏课《杵歌》课例为载体”,对自身课堂教学时间分配这一维度进行观察和分析,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二、教学内容的时间分配观察表的实际应用
三、课后分析,获得教学启示
(一)注重课堂观察,总结失误教训(表1)
1.过于注重综合艺术表演,缺乏对音乐基本技能的探究
在挖掘音乐素材与时间分配中,过于强调综合藝术表演实践形式的呈现,忽略了演唱歌曲时声音的特点与技巧,没有对学生的声音做出提示与要求。
2.培养音乐创造能力,多角度启发学生创造意识
在优秀音乐教师行为类别中启发即兴创造与音乐实践编创共占3.75%,《杵歌》案例音乐教师行为类别只占有0.4%。在课堂中只有在导入的二声部中,引导学生自主排列出二声部旋律的顺利。因此,在初中音乐教师的歌唱课中,不仅仅只关注感受与欣赏、音乐表现、还应该放手让学生大胆尝试。
3.树立课堂教学时间管理意识,合理分配教学时间
首先在备课时忽略了每个环节的合理配比,在指导音乐表演基本技能与组织音乐表演综合技能出现了比较严重的时间配比失。其次,课件播放占4.8%,共用1.93分钟。在结尾处播放了一段《杵歌》相关视频,可想而知,这段视频是可有可无的存在。
(二)完善教学体系缺口,合理安排环节时间(表2)
王人甫在《45分钟价值曲线》中,他认为,伴随着学生心理生理的节奏性变化。因此,将一节课分为起始区域;兴奋区域;调试时区;回归时区和终极时区五部分,时间分别是5分钟、15分钟、5分钟、15分钟和5分钟。
起始时间(0-5分钟)。在上课前的五分钟内,学生注意的稳定性比较差。通过“找座位”的简单游戏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中。随后,聆听游戏中旋律的单音与演唱,将与课堂的游戏转接成音乐基本知识能力。
兴奋时间(5-20分钟)。在随后的15分钟时间里,学生的思维处于相对良好的状态。但是此环节中的歌曲背景介绍仅是行为单一的教师讲解,与激发爱国情怀的小结相结合,将六个环节缩紧为五个环节。
调试时区(20-25分钟)。在此时区中学生思维开始放松,需要变化教学方法。但在此五分钟中教学内容是本节课的难点部分。在学唱歌曲第一部分中为背唱歌曲花费大量时间与方式方法,上课后的5-20分钟属于教学最佳时间。在调试时区加入乐器(沙锤)伴奏的新元素,激发学生兴趣点,帮助学生重回学习状态。
参考文献
[1]中华人名共和国教育部制定.音乐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王仁甫.45分钟价值曲线[N].中国教育报,2002-9-19(8).
[3]王祎.小学音乐歌唱课型教师课堂教学时间管理分析与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8.3.
[4]李术英.教学课堂时间管理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9.
[5]徐春艳.从课堂观察看教学时间分配[J].教育观察,2018(1):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