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可见让学生在生活中能保持积极的情绪、愉快的心境、敏锐的智力和具有适应周围环境的行为和心理状态既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小学生身体、心理、人生观等形成的需要。所以,要全面提高孩子们的素质,就必须高度重视对他们进行心理卫生指导和心理健康教育。而语文学科作为工具性与人文性高度统一的学科,无论从教育目的还是从教育内容上来看,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方面都具有很大的优势。
一.充分利用小学语文教材中蕴藏的心理教育内容,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情感是构成人格稳定而独特的心理因素。情感教育,即教会学生把握和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学会有效控制、调节和合理宣泄自己的消极情感,体察与理解别人的情绪情感,并进行相关技巧的训练。这是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小学各科教材中,小学语文教材明显不同于品德教材,品德教材的德育渗透意图几乎是直述给学生的。而小学语文教材的情感教育内容却深深地潜藏在每篇文章的字里行间,都不采取直接表达的方式。在新课标安排的每一册语文教材中,我们都可以发现当中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优的名家名篇,其中都洋溢着对祖国、对人民、对同志亲友、对大自然的深挚情谊,字里行间洋溢着或优美典雅、或清丽委婉、或崇高悲壮的美感。例如:《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教育了学生做人要诚实;《少年总编》培养了学生对朋友要真诚无私奉献的品质;《抓阄》则可以让我们感受到浓浓的亲情……因此,在这些饱含深情的文字作品中,我们不能仅仅传授语文知识,还要充分利用教材赋予的人物的积极情感因素,引导学生体验、共鸣,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
二.注意在各种语文教学形式中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培养
心理教育在语文学科的渗透,不仅表现在思想内容上的渗透,对于课堂形式等外在条件也有所要求。简言之,课堂形式对心理教育与语文学科两者的渗透效果也有很大的影响。
1.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1)巧设导语,让学生在思考中得到健康的心理体验。
如教学《少年总编》这篇课文时,笔者设计了这样的导语:九十多年前,纽约市的一个小学的穷孩子,每年寒冬一到,因为没有鞋穿,无法去上学。达贝里就是这些可怜的孩子中的一员,于是,他想办法办杂志挣钱来帮助贫困的小伙伴。那么,他是怎样做的?让我们来学习课文。在此基础上引入课文的学习,激发了学习探讨课文主人公的崇高品质的学习兴趣。
(2)抓住点滴,在续说课文的训练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记得《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学习完毕后,我也曾让学生都来说说:“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没死,来到你的身边,你会怎么做?”小学生的思维是比较单纯而多样的。刚开始很多同学都说把自己最好吃的东西、最美的衣服、最好玩的玩具等等都送给这个可怜的小女孩。接着,笔者又进一步提出:“假如她从此就长期住在你们家里,你还会这样做吗?”这一问题提出,刚才还侃侃而谈的学生马上不吱声了。因为对于这班九十年代的独生子女来说,无疑是一个很难处理的问题。最后,我就从培养同情心、学会分享、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方面,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这样就起到了很好的心理暗示作用。
2.在交流、讨论、共同协助等语文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1)可以利用课堂有限的时间向学生推荐好词好句,陶冶他们的情操,开阔他们的胸襟。语文课外阅读能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和思想品德的熏陶。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课外阅读,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意志性格特征,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还能让学生了解各方面的知识,增加他们的阅历,让他们能从容应对生活的难题。
(2)在课堂上可多组织小组讨论与活动,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也要用心听取别人的意见,提倡合理的分工与协作。这样可以让学生学会处理人际互动中各种问题的技巧与原则,包括解决冲突、合作与竞争、学会拒绝,以及尊重、支持等交往原则;还能健全的学生人格,即关于个体面队社会生存压力应具备的健康人格品质,如独立性、进取心、耐挫能力等。
(3)在语文教学中还可以举办“课前一分钟演讲”“每天一句名言”“今天我收获了……”出黑板报、手抄报等语文活动,让学生在各种公开的活动中树立信心,受到老师及同学的肯定。
三.在作文、日记、周记的批改中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
学生的作文既能检验他们掌握知识的熟练程度,也最能及时反映出他们的心理动态。所以在作文批改中,教师应该随时注意各种苗头,及时加以引导、纠正,并不失时机地进行心理教育,这样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学生作文的评语里,教师恰当地应用一些“悄悄话”,能在思想上更好更深刻地去启迪、引导学生,使他们的身心更健康地成长。如有一位学生,他的学习成绩很差,经常不完成作业。在一次《老师,我想对您说》的作文中他说:“老师,其实我也想象那些成绩好的同学一样得到你的表扬,但是有几次我把手举得很高你都没有叫我。每次考试差了回家妈妈又会骂我的。老师,其实我学习那么差我也很不开心的。老师,我怎么办呢?”读了他的作文后,我的心被深深的震撼了。在评语中我先承认了自己对他的疏忽,并承诺以后会多提问他的。接着我就写了很多鼓励他的话。以后,我就在每周的周记中耐心地与他进行书面交流,了解他内心的苦恼和思想的变化,进而对症下药,作深入的心理疏导,以使他重新振作起来。事实证明,利用作文、日记、周记评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很显著,既能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稳定学生情绪,还融洽了师生关系。
总之,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融入语文教学之中,通过二者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在掌握学科知识的过程中接受心理健康教育,这的确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作者通联:336300江西省宜丰县新昌一小)
一.充分利用小学语文教材中蕴藏的心理教育内容,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情感是构成人格稳定而独特的心理因素。情感教育,即教会学生把握和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学会有效控制、调节和合理宣泄自己的消极情感,体察与理解别人的情绪情感,并进行相关技巧的训练。这是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小学各科教材中,小学语文教材明显不同于品德教材,品德教材的德育渗透意图几乎是直述给学生的。而小学语文教材的情感教育内容却深深地潜藏在每篇文章的字里行间,都不采取直接表达的方式。在新课标安排的每一册语文教材中,我们都可以发现当中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优的名家名篇,其中都洋溢着对祖国、对人民、对同志亲友、对大自然的深挚情谊,字里行间洋溢着或优美典雅、或清丽委婉、或崇高悲壮的美感。例如:《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教育了学生做人要诚实;《少年总编》培养了学生对朋友要真诚无私奉献的品质;《抓阄》则可以让我们感受到浓浓的亲情……因此,在这些饱含深情的文字作品中,我们不能仅仅传授语文知识,还要充分利用教材赋予的人物的积极情感因素,引导学生体验、共鸣,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
二.注意在各种语文教学形式中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培养
心理教育在语文学科的渗透,不仅表现在思想内容上的渗透,对于课堂形式等外在条件也有所要求。简言之,课堂形式对心理教育与语文学科两者的渗透效果也有很大的影响。
1.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1)巧设导语,让学生在思考中得到健康的心理体验。
如教学《少年总编》这篇课文时,笔者设计了这样的导语:九十多年前,纽约市的一个小学的穷孩子,每年寒冬一到,因为没有鞋穿,无法去上学。达贝里就是这些可怜的孩子中的一员,于是,他想办法办杂志挣钱来帮助贫困的小伙伴。那么,他是怎样做的?让我们来学习课文。在此基础上引入课文的学习,激发了学习探讨课文主人公的崇高品质的学习兴趣。
(2)抓住点滴,在续说课文的训练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记得《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学习完毕后,我也曾让学生都来说说:“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没死,来到你的身边,你会怎么做?”小学生的思维是比较单纯而多样的。刚开始很多同学都说把自己最好吃的东西、最美的衣服、最好玩的玩具等等都送给这个可怜的小女孩。接着,笔者又进一步提出:“假如她从此就长期住在你们家里,你还会这样做吗?”这一问题提出,刚才还侃侃而谈的学生马上不吱声了。因为对于这班九十年代的独生子女来说,无疑是一个很难处理的问题。最后,我就从培养同情心、学会分享、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方面,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这样就起到了很好的心理暗示作用。
2.在交流、讨论、共同协助等语文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1)可以利用课堂有限的时间向学生推荐好词好句,陶冶他们的情操,开阔他们的胸襟。语文课外阅读能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和思想品德的熏陶。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课外阅读,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意志性格特征,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还能让学生了解各方面的知识,增加他们的阅历,让他们能从容应对生活的难题。
(2)在课堂上可多组织小组讨论与活动,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也要用心听取别人的意见,提倡合理的分工与协作。这样可以让学生学会处理人际互动中各种问题的技巧与原则,包括解决冲突、合作与竞争、学会拒绝,以及尊重、支持等交往原则;还能健全的学生人格,即关于个体面队社会生存压力应具备的健康人格品质,如独立性、进取心、耐挫能力等。
(3)在语文教学中还可以举办“课前一分钟演讲”“每天一句名言”“今天我收获了……”出黑板报、手抄报等语文活动,让学生在各种公开的活动中树立信心,受到老师及同学的肯定。
三.在作文、日记、周记的批改中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
学生的作文既能检验他们掌握知识的熟练程度,也最能及时反映出他们的心理动态。所以在作文批改中,教师应该随时注意各种苗头,及时加以引导、纠正,并不失时机地进行心理教育,这样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学生作文的评语里,教师恰当地应用一些“悄悄话”,能在思想上更好更深刻地去启迪、引导学生,使他们的身心更健康地成长。如有一位学生,他的学习成绩很差,经常不完成作业。在一次《老师,我想对您说》的作文中他说:“老师,其实我也想象那些成绩好的同学一样得到你的表扬,但是有几次我把手举得很高你都没有叫我。每次考试差了回家妈妈又会骂我的。老师,其实我学习那么差我也很不开心的。老师,我怎么办呢?”读了他的作文后,我的心被深深的震撼了。在评语中我先承认了自己对他的疏忽,并承诺以后会多提问他的。接着我就写了很多鼓励他的话。以后,我就在每周的周记中耐心地与他进行书面交流,了解他内心的苦恼和思想的变化,进而对症下药,作深入的心理疏导,以使他重新振作起来。事实证明,利用作文、日记、周记评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很显著,既能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稳定学生情绪,还融洽了师生关系。
总之,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融入语文教学之中,通过二者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在掌握学科知识的过程中接受心理健康教育,这的确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作者通联:336300江西省宜丰县新昌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