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由于余杭区的特殊地域分布,成人教育市场显现星点分布状态,教育资源利用不够科学;成人教育市場的生源变化,引发了成人教育机构的生存危机,同时为教育市场资源优化整合带来了契机。本文从余杭区社区学院拓展成人教育功能,利用成人教育网络覆盖的优势,配合政府主导参与教育市场资源整合;通过系统支持,做好以社区学院为核心的区域性的社区教育业务组织系统建设,并在此基础上梯度开发各级、各类学习型组织,实现社区学院构筑全民教育体系、终身教育体系的长远教育规划。
【关键词】社区教育;成人教育;资源整合
1引言
教育部在 2001 年《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工作经验交流会议纪要》中对“社区教育”下了这样的定义:社区教育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充分利用、开发各类教育资源,旨在提高社区全体成员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区域性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教育活动。它有别于传统的学校教育、成人教育,具有区域性、教育性和互动性等多重特征。社区教育是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是教育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基本模式和必经之路;社区教育是一种区域全民终身教育。[1]2006年4月余杭区社区学院挂牌,余杭社区学院的发展是围绕余杭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必须与产业发展对接。充分认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努力改变成人教育市场混乱,只求量不求质的非理性办学现状;同时改变区内职业学校规模小、校际之间专业设置低水平重复的现象,逐步转变学校的办学理念,转变经济利益成为办学目标的理念偏差,规范招生市场的动作规则,真正实现通过教育市场优化教育资源,减少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恶性竞争;在教育体系建设方面,利用系统管理学的理念,对各级成人学校进行组织系统变革,通过功能定位的方式,进行教育市场资源重新配置,初步实现全民接受教育的组织系统建构;同时,在社区学院资源利用方面,通过功能定位,转变办学理念,去功利化向公益化转化,重视社会效益;完善教育机制,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更好地服务社会。
“社区教育的本质是一种教育与社区生活、社区发展融合为一体的生活教育、平民教育和草根教育。社区教育的发展状态标志着终身教育全民终身学习发展水平状态。”
2余杭区社区教育市场资源整合分析
2.1教育市场资源配置理论。
教育系统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他与社会的各个部门都有一定的联系,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信息和资源的交换利用,资源在教育领域的配置使构成了教育资源配置。中国的教育市场是政府控制的市场,政府对教育市场的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其原因在于大部分教育机构都有政府的背景,政府拥有制定教育市场的规则与监督办学的权利,政府决定了教育市场资源的配置。教育资源的投入是教育供给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只有为教育提供充足的资源,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但是,资源总是有限的,而发展的目标却是多重的,应该有教育和其他部门之间合理配置有限资源,以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教育市场资源所占份额过小,将影响教育供给和教育发展,从而影响未来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市场资源所占份额过多,不仅会导致教育供给过剩,还会挤占其他部门所需资源,社会整体发展速度受影响,教育最终也会受到影响。参与教育资源配置的利益主体有政府、学校、企业、家庭、个人等,当利益主体对教育资源有分享需求时就生产了资源配置的需要和可能。而利益主体在资源分享上的供求竞争性和排他性,及教育效率与公平的兼顾,使教育资源存在选择一种最优或次优的配置方式的可能性。总之,教育市场资源配置首先是教育产业如何参与社会总资源的分配,其次才是“教育资源在教育系统内部的配置,包括教育资源在地区间的分配、在各级各类教育中的分配和在不同学校之间的分配”。[1]“微观上讲,教育资源配置是指在资源总量分配既定的条件下,各类学校如何组织并有效利用有限资源使用权之发挥最大的效益。”教育市场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一样,要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财尽其力。
2.2余杭区成人教育市场现状及问题。
2.2.1余杭成人教育市场的现状。成人教育是普通教育的继续,是针对那些接受过很不完全教育的人,是对他们初等教育或职业教育的继续和补充。成人教育在我国已有30多年的历史,曾为无数社会的贫民阶层或没有机会接受普通高等教育的人,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第二次机会,成人教育为提高广大成人群体的文化素质,推动社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普通高等教育升学率的提高(表1-1),成人教育的学历功能教育在弱化,成人教育市场的生源在逐年减少,为了创造生源引发了职业教育的混乱,无序竞争带来了不利于教育发展的生源买卖,利益面前许多机构偏离教育本质,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
2.2.2有限区域内诸多成人教育机构的生存问题。由于成人教育市场生源供需的变化,成人教育的发展面临诸多困境和问题;生源减少问题,带来了办学机构间激烈的市场竞争,竞争的结果教育质量下降,社会地位不高,导致教育市场委缩,教育资源浪费,教育诚信危机,成人教育功能没有得到很好的拓展。
余杭地处浙北杭嘉湖平原,人文历史悠久,物产资源丰富,可挖掘和整合的教育资源多。全区常住人口为117.03万人,其中外来人口36.51万人(3.25%),全区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712754人,占60.90%;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457536人,占39.10%,[1]余杭区成人教育机构依据地区分布,教育资源如图:(表1-2)多机构办学,教育市场生源逐年聚减,面对生存及发展问题导致教育环境恶化,资源浪费严重。网络式的教育资源,有效利用是优势,分点生存不但浪费教育资源,生存危机也是市场现状。根据现代管理理论——系统管理学派的思想,组织系统是一个由相互联系的若干要素组成的、为环境所影响的并反过来影响环境的开放的社会技术系统。当教育资源单个存在时,只能起到个体的作用,多个体便不利系统运行;若是教育资源融合为一个系统,就会发挥出优化、整合的“1+1>2”的效应。 2.3协调利益相关者问题,整合成人教育市场资源,拓展资源转变模式。
2.3.1余杭区社区学院,教育发展的政策支持。
根据余杭区职业教育“十二五”规划,针对职业学校与专业布局存在的问题及过剩现象,“十二五”期间我区拟通过撤并小规模学校、新建规模学校、设立教育集团等措施,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形成以东西部两大职高(教育集团)为龙头,校均规模2000人以上、分布合理的职业学校新布局。成人中专和成教中心停办全日制职业教育,在校学生整体并入商贸职高学习;随着新职高投入使用,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也将在“十二五”期间逐步停办附设全日制职业教育,临平职业学校停止招收新生,塘栖职业学校停止招收新生。”[2]整合各类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实现教育持续、健康、科学发展。
2.3.2功能性整合的认同性支持。
通过行政和市场双重机制以社区学院为辅射源,对成人教育市进行教育资源和市场资源进行整合分配。在以成人学历教育的基础上,开展多功能教育服务,以社区教育中心为主现场开展系列化教育服务,不再从事成人学历教育,定位公益性教育服务,以提升居民素养为宗旨,从内容方面:涉及文化知识、职业技能、专业资格、生活品质等,从接受教育的对象方面:育婴家长教育、青少年儿童教育、初高中学生的社区实践活动教育、成人的学历非学历教育、社区居民的生活品质系列化教育活动、老年大学的教育活动等。整合成人教育资源,构成概念层次的社区教育终身教育体系框架结构。
2.3.3社会效益的认同性支持。
余杭区社区学院自成立以来,以提高市民素质为核心,明确教育工作的服务方向,在财政的支持下,坚持社区教育的公益性原则,把成人教育市场和社区教育紧密结合,利用有效的教育资源架构比较完善的教育体系;转变偏离了教育本质属性的专业化办学思想,坚持公益性办学理念,服务地方经济为办学出发点。开展社区教育我们以实验项目为工作抓手,依托人均3元的社区教育经费财政支持,开展公益性社区教育服务,例如:市民大讲堂、让外来务工者子女享受教育阳光、送教进监狱、免费开办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节假日兴趣班、“傳承中华文化 争做文明学生”主题教育活动等,不断完善社区教育管理机制和工作机制,大力提升社区教育水平,以形成区域特色的社区教育新格局为目标。例:在6年多的时间里大讲堂已经连续举办达300多期,每一次讲座均为公益性讲座。
校企合作拓展培训市场,重视社会效益淡化经济效益作为教育出发点,通过服务树立自身社会形象,通过成人教育的过程效应提升社会效益。我们立足于余杭教育和余杭的经济发展,通过继续教育培训的方式开展社区教育服务,我们不仅与更多的行政及企事业合作,同时还与区供电局、财政局、安监局、环境保护局、老板集团合作,开展职业培训、再就业培训等,使成人教育市场健康发展。例如:仅2012年上半年有47天25个种类的培训、考试或其他活动的工作任务,参加人数达14478人,参加人次达16026人。
3余杭社区学院教育市场资源整合的特征
3.1资源转换模式。
所谓资源转换是指根据教育结构和教育布局调整的需要,改变某些学校或教育机构原来的性质、职能和任务、开辟新的途径,按照新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定位、承担新的职能和任务。
余杭区社区学院通过教育市场资源整合,完成了区域内终身教育体系的组织结构框架构建如图1-3:;明确了社区学院教育功能的定位问题如图1-4;同时也理顺了社区学院的教育运行机制。网点社区教育中心,以开展服务居民公益化继续教育为主,财政支持以促进就业,提升社区居民教育素养,体验终身教育。例如:临平社区运河街道社区学院,利用运河文化开展养殖能手培训;百丈镇社区学校在春季春笋上市时,开展笋制品加工培训;促进就业的双证培训、提高生活水平的“少生优生,幸福一生”计划生育教育培训;“关爱生命,安全出行”驾驶员培训;茶文化传承等,把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的教育资源转化为社区教育资源,更好地报务社区教育。如图1-4
3.2实现教育资源优化配置。
办学主体多头分散,造成教育资源严重浪费,教育市场发展也非常不健康,为解决生源,不择手段,办学思想背离了教育的本质属性。
有序的市场不可能是自主、自由的市场,依托资源整合,建立市场机制,合理进行成人教育市场的定位分析,通过市场细分,不仅可以拓展办学网点的办学思路和市场,而且更能优化基层社会资源利用效率。从资源利用方面:①减少了重复投入;②使成人教育市场日趋规范化发展,多层次、多元化;③公益性成人教育市场的发展,改善教育市场的分配格局和办学理念,重视服务,提升质量将在不远的将来可以实现。
4余杭区社区学院在教育市场资源配置中的地位。
社区学院是指由城市街道(办事处)利用本社区内各类教育、文化、科研、体育等资源,面向社区全体公民的从事非营利性社区教育活动的机构。可见,社区学院在社区教育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从社区学院承担的教育角色看,它是一种多功能教育市场资源,从社区学院实现的功能看,社区学院是为构筑终身教育体系而引入的一种教育单位,它出现在街道地域范围内,使社会成员享受终身教育服务成为可行与可能。因此,社区学院是推进社区教育向纵深发展、全面渗透、社区成员终身学习的“立交桥”。
余杭区社区学院以“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满足学习者学习的需求,努力构建地区终身教育服务指导的公共平台”为目标定位,促进成人学历教育、职业技能教育、社区文化教育的融通,承担终身学习体系构建、社区教育指导及理论研究、学习型组织的创建等功能。
4.1利用成人教育机构的网络覆盖优势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依托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对成人教育机构进行整合,成立社区教育中心,把独立的成人教育机构联系起来,形成社区教育协调统一的功能整体。以社区学院为中心,开展多样化的继续教育和社区教育,改变单一的成人学历教育模式,形成终身学习的理念。 4.2利用社区教育公共平台,便于开展政、校、企合作,实现优势互补。
依托社区教育平台,形成完善的教育体系建设,实现经济回报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余杭区有外来人口36.51万人,也正是这些外来人口的劳动力资源维持了余杭经济的繁荣。社区教育公共平台根据农民工的具体情况和本地发展的实际需求,把成人教育市场和再就业工程紧密地联系起来,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及财政支持,开展免费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政府搭台,企业用人,学校培训。
4.3落实社区教育办学模式转化:公益化、事业化,重视社会效益。
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以职业培训、教育服务为办学方向,依托政府宏观指导财政支持开展地方特色的社区教育。例如:运河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开展养殖能手培训,瓶窑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开展“笋”文化技术培训,径山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开展“茶”文化技术培训以及针对社区居民生活方式的不同,通过大讲堂进行的提高生活质量的教育等等;以社区教育中心为基点,满足多元利益群体的教育需求,通过提供不同对象、不同阶层、不同需求、不同文化的社区教育服务,促进教育公平、促进经济发展、提升社会效益。
4.1有利于成人教育市场专业化发展。
余杭区教育市场资源整合契机,依托政府对教育市场有效需求的影响,对社区现有的成人教育资源重组、改造与再分配,进行资源整合,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资源共享、综合利用。通过财政投入正确处理好经济回报和社会效益的关系,使成校网点转变办学方向,从成人学历教育的困境中转向继续教育培训,成人学历教育市场也可以改变无序竞争的状态;成人教育框架重构,规范办学环境,在资源合理利用的基础上,有利于提升办学质量,促进成人学历教育市场健康发展;成人教育市场的规范能有效地利用社会资源,实现教育资源优化配置。
5教育市场資源整合后的影响。
社区教育中心可以根据当地经济实际情况,开展社区教育与继续教育培训,实现成人教育市场有序发展,同时有利于在去功利化办学向功能化办学转变。
5.1推进余杭区社区教育管理机构建设。
通过区内成人教育市场的资源整合,初步开成三级教育网络,街道社区教育中心利用特有资源开展“一镇一街一品”面向全区居民的成人继续教育。依托三级网点社区中心的职业技能培训有特色有成效,网点成人教育机构根据农民工的具体情况和本地发展的实际需求而进行的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开展适应本社区居民生活方式的不同进行的生活质量提高的教育。
5.2为探索社区教育发展,建立学习型城区提供了研究平台。
余杭区社区学院自挂牌成立以来,学院立足本地,多元办学,充分利用、拓展和开发区内的各类教育资源,探索成人教育发展模式,推进社区教育的发展研究。在社区教育发展方面,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教育实践方面:以实验项目为抓手深入中心网点送教育服务到基层,通过实践活动的形式推进社区教育发展;教育形式方面:以灵活多变的活动模式触动社区教育发展,同时以省市级各类推介活动为载体引领社区教育发展;理论研究方面:以课题研究为突破口深化社区教育发展;以发挥社区学院的龙头作用带动社区教育全面发展。总之,通过营造“人人皆学、时时可学、处处能学”的学习氛围,让社区学院成为余杭区各个年龄阶段居民的最佳学习场所,营造学习型城区。
5.3有利于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框架。
我们已经建立了以社区学院为龙头,以5所社区教育中心和12所社区学校为骨干,以327所市民(村民)学校为补充的纵横相连、覆盖全区的社区教育网络。在教育资源拓展整合方面,学院作为杭州市职工教育培训示范基地,余杭区行政事业单位定点培训单位,针对在职工作人员、军人、未成年人、弱势群体、退休人员、农民等开展不同类型的教育培训活动,营造终身接受教育的理念,拟从理论层面完成终生教育体系的框架构建。例:2011年全年完成各类培训及活动1.8万人次,2012年目标是2.4万人,预期将超过3万人次。
5.4教育市场整合,提高了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益。
碎片化的多头办学模式,在需求不足的情况下,会导致教育资源浪费严重。通过市场整合,教育模式的一体化设计,使公益化、学历化及教育培训科学规划,资源共享,解决了网点社区学校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同时保证了社区学院规模适度、稳定发展;合理、有效的教育体制避免了教育资源配置中的恶性竞争,有利于社区教育功能定位,提供多样化、高质量的教育服务。目前我院有全日制成人大专、中职班级 48个,1940名学生。本专科业余学生3018人,同时招收监狱在押犯就读成人中专自考助学生2742人,学历教育学生共计7700人。
6研究结论
在余杭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扶持下,余杭区社区教育把为市民提供“时时学习、处处学习”的机会,提高市民的整体素质作为出发点和归宿。作为“东方文明发祥地,人间天堂新兴城区”的余杭,在城市现代化进程飞速发展的今天,作为城市软环境的市民素质的提高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教育市场整合完善社区学院终身教育的功能化建设;提高学院的社区教育服务水平和发展后劲,实现了教育服务的功能化建设。
【关键词】社区教育;成人教育;资源整合
1引言
教育部在 2001 年《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工作经验交流会议纪要》中对“社区教育”下了这样的定义:社区教育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充分利用、开发各类教育资源,旨在提高社区全体成员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区域性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教育活动。它有别于传统的学校教育、成人教育,具有区域性、教育性和互动性等多重特征。社区教育是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是教育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基本模式和必经之路;社区教育是一种区域全民终身教育。[1]2006年4月余杭区社区学院挂牌,余杭社区学院的发展是围绕余杭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必须与产业发展对接。充分认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努力改变成人教育市场混乱,只求量不求质的非理性办学现状;同时改变区内职业学校规模小、校际之间专业设置低水平重复的现象,逐步转变学校的办学理念,转变经济利益成为办学目标的理念偏差,规范招生市场的动作规则,真正实现通过教育市场优化教育资源,减少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恶性竞争;在教育体系建设方面,利用系统管理学的理念,对各级成人学校进行组织系统变革,通过功能定位的方式,进行教育市场资源重新配置,初步实现全民接受教育的组织系统建构;同时,在社区学院资源利用方面,通过功能定位,转变办学理念,去功利化向公益化转化,重视社会效益;完善教育机制,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更好地服务社会。
“社区教育的本质是一种教育与社区生活、社区发展融合为一体的生活教育、平民教育和草根教育。社区教育的发展状态标志着终身教育全民终身学习发展水平状态。”
2余杭区社区教育市场资源整合分析
2.1教育市场资源配置理论。
教育系统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他与社会的各个部门都有一定的联系,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信息和资源的交换利用,资源在教育领域的配置使构成了教育资源配置。中国的教育市场是政府控制的市场,政府对教育市场的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其原因在于大部分教育机构都有政府的背景,政府拥有制定教育市场的规则与监督办学的权利,政府决定了教育市场资源的配置。教育资源的投入是教育供给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只有为教育提供充足的资源,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但是,资源总是有限的,而发展的目标却是多重的,应该有教育和其他部门之间合理配置有限资源,以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教育市场资源所占份额过小,将影响教育供给和教育发展,从而影响未来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市场资源所占份额过多,不仅会导致教育供给过剩,还会挤占其他部门所需资源,社会整体发展速度受影响,教育最终也会受到影响。参与教育资源配置的利益主体有政府、学校、企业、家庭、个人等,当利益主体对教育资源有分享需求时就生产了资源配置的需要和可能。而利益主体在资源分享上的供求竞争性和排他性,及教育效率与公平的兼顾,使教育资源存在选择一种最优或次优的配置方式的可能性。总之,教育市场资源配置首先是教育产业如何参与社会总资源的分配,其次才是“教育资源在教育系统内部的配置,包括教育资源在地区间的分配、在各级各类教育中的分配和在不同学校之间的分配”。[1]“微观上讲,教育资源配置是指在资源总量分配既定的条件下,各类学校如何组织并有效利用有限资源使用权之发挥最大的效益。”教育市场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一样,要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财尽其力。
2.2余杭区成人教育市场现状及问题。
2.2.1余杭成人教育市场的现状。成人教育是普通教育的继续,是针对那些接受过很不完全教育的人,是对他们初等教育或职业教育的继续和补充。成人教育在我国已有30多年的历史,曾为无数社会的贫民阶层或没有机会接受普通高等教育的人,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第二次机会,成人教育为提高广大成人群体的文化素质,推动社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普通高等教育升学率的提高(表1-1),成人教育的学历功能教育在弱化,成人教育市场的生源在逐年减少,为了创造生源引发了职业教育的混乱,无序竞争带来了不利于教育发展的生源买卖,利益面前许多机构偏离教育本质,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
2.2.2有限区域内诸多成人教育机构的生存问题。由于成人教育市场生源供需的变化,成人教育的发展面临诸多困境和问题;生源减少问题,带来了办学机构间激烈的市场竞争,竞争的结果教育质量下降,社会地位不高,导致教育市场委缩,教育资源浪费,教育诚信危机,成人教育功能没有得到很好的拓展。
余杭地处浙北杭嘉湖平原,人文历史悠久,物产资源丰富,可挖掘和整合的教育资源多。全区常住人口为117.03万人,其中外来人口36.51万人(3.25%),全区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712754人,占60.90%;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457536人,占39.10%,[1]余杭区成人教育机构依据地区分布,教育资源如图:(表1-2)多机构办学,教育市场生源逐年聚减,面对生存及发展问题导致教育环境恶化,资源浪费严重。网络式的教育资源,有效利用是优势,分点生存不但浪费教育资源,生存危机也是市场现状。根据现代管理理论——系统管理学派的思想,组织系统是一个由相互联系的若干要素组成的、为环境所影响的并反过来影响环境的开放的社会技术系统。当教育资源单个存在时,只能起到个体的作用,多个体便不利系统运行;若是教育资源融合为一个系统,就会发挥出优化、整合的“1+1>2”的效应。 2.3协调利益相关者问题,整合成人教育市场资源,拓展资源转变模式。
2.3.1余杭区社区学院,教育发展的政策支持。
根据余杭区职业教育“十二五”规划,针对职业学校与专业布局存在的问题及过剩现象,“十二五”期间我区拟通过撤并小规模学校、新建规模学校、设立教育集团等措施,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形成以东西部两大职高(教育集团)为龙头,校均规模2000人以上、分布合理的职业学校新布局。成人中专和成教中心停办全日制职业教育,在校学生整体并入商贸职高学习;随着新职高投入使用,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也将在“十二五”期间逐步停办附设全日制职业教育,临平职业学校停止招收新生,塘栖职业学校停止招收新生。”[2]整合各类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实现教育持续、健康、科学发展。
2.3.2功能性整合的认同性支持。
通过行政和市场双重机制以社区学院为辅射源,对成人教育市进行教育资源和市场资源进行整合分配。在以成人学历教育的基础上,开展多功能教育服务,以社区教育中心为主现场开展系列化教育服务,不再从事成人学历教育,定位公益性教育服务,以提升居民素养为宗旨,从内容方面:涉及文化知识、职业技能、专业资格、生活品质等,从接受教育的对象方面:育婴家长教育、青少年儿童教育、初高中学生的社区实践活动教育、成人的学历非学历教育、社区居民的生活品质系列化教育活动、老年大学的教育活动等。整合成人教育资源,构成概念层次的社区教育终身教育体系框架结构。
2.3.3社会效益的认同性支持。
余杭区社区学院自成立以来,以提高市民素质为核心,明确教育工作的服务方向,在财政的支持下,坚持社区教育的公益性原则,把成人教育市场和社区教育紧密结合,利用有效的教育资源架构比较完善的教育体系;转变偏离了教育本质属性的专业化办学思想,坚持公益性办学理念,服务地方经济为办学出发点。开展社区教育我们以实验项目为工作抓手,依托人均3元的社区教育经费财政支持,开展公益性社区教育服务,例如:市民大讲堂、让外来务工者子女享受教育阳光、送教进监狱、免费开办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节假日兴趣班、“傳承中华文化 争做文明学生”主题教育活动等,不断完善社区教育管理机制和工作机制,大力提升社区教育水平,以形成区域特色的社区教育新格局为目标。例:在6年多的时间里大讲堂已经连续举办达300多期,每一次讲座均为公益性讲座。
校企合作拓展培训市场,重视社会效益淡化经济效益作为教育出发点,通过服务树立自身社会形象,通过成人教育的过程效应提升社会效益。我们立足于余杭教育和余杭的经济发展,通过继续教育培训的方式开展社区教育服务,我们不仅与更多的行政及企事业合作,同时还与区供电局、财政局、安监局、环境保护局、老板集团合作,开展职业培训、再就业培训等,使成人教育市场健康发展。例如:仅2012年上半年有47天25个种类的培训、考试或其他活动的工作任务,参加人数达14478人,参加人次达16026人。
3余杭社区学院教育市场资源整合的特征
3.1资源转换模式。
所谓资源转换是指根据教育结构和教育布局调整的需要,改变某些学校或教育机构原来的性质、职能和任务、开辟新的途径,按照新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定位、承担新的职能和任务。
余杭区社区学院通过教育市场资源整合,完成了区域内终身教育体系的组织结构框架构建如图1-3:;明确了社区学院教育功能的定位问题如图1-4;同时也理顺了社区学院的教育运行机制。网点社区教育中心,以开展服务居民公益化继续教育为主,财政支持以促进就业,提升社区居民教育素养,体验终身教育。例如:临平社区运河街道社区学院,利用运河文化开展养殖能手培训;百丈镇社区学校在春季春笋上市时,开展笋制品加工培训;促进就业的双证培训、提高生活水平的“少生优生,幸福一生”计划生育教育培训;“关爱生命,安全出行”驾驶员培训;茶文化传承等,把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的教育资源转化为社区教育资源,更好地报务社区教育。如图1-4
3.2实现教育资源优化配置。
办学主体多头分散,造成教育资源严重浪费,教育市场发展也非常不健康,为解决生源,不择手段,办学思想背离了教育的本质属性。
有序的市场不可能是自主、自由的市场,依托资源整合,建立市场机制,合理进行成人教育市场的定位分析,通过市场细分,不仅可以拓展办学网点的办学思路和市场,而且更能优化基层社会资源利用效率。从资源利用方面:①减少了重复投入;②使成人教育市场日趋规范化发展,多层次、多元化;③公益性成人教育市场的发展,改善教育市场的分配格局和办学理念,重视服务,提升质量将在不远的将来可以实现。
4余杭区社区学院在教育市场资源配置中的地位。
社区学院是指由城市街道(办事处)利用本社区内各类教育、文化、科研、体育等资源,面向社区全体公民的从事非营利性社区教育活动的机构。可见,社区学院在社区教育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从社区学院承担的教育角色看,它是一种多功能教育市场资源,从社区学院实现的功能看,社区学院是为构筑终身教育体系而引入的一种教育单位,它出现在街道地域范围内,使社会成员享受终身教育服务成为可行与可能。因此,社区学院是推进社区教育向纵深发展、全面渗透、社区成员终身学习的“立交桥”。
余杭区社区学院以“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满足学习者学习的需求,努力构建地区终身教育服务指导的公共平台”为目标定位,促进成人学历教育、职业技能教育、社区文化教育的融通,承担终身学习体系构建、社区教育指导及理论研究、学习型组织的创建等功能。
4.1利用成人教育机构的网络覆盖优势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依托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对成人教育机构进行整合,成立社区教育中心,把独立的成人教育机构联系起来,形成社区教育协调统一的功能整体。以社区学院为中心,开展多样化的继续教育和社区教育,改变单一的成人学历教育模式,形成终身学习的理念。 4.2利用社区教育公共平台,便于开展政、校、企合作,实现优势互补。
依托社区教育平台,形成完善的教育体系建设,实现经济回报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余杭区有外来人口36.51万人,也正是这些外来人口的劳动力资源维持了余杭经济的繁荣。社区教育公共平台根据农民工的具体情况和本地发展的实际需求,把成人教育市场和再就业工程紧密地联系起来,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及财政支持,开展免费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政府搭台,企业用人,学校培训。
4.3落实社区教育办学模式转化:公益化、事业化,重视社会效益。
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以职业培训、教育服务为办学方向,依托政府宏观指导财政支持开展地方特色的社区教育。例如:运河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开展养殖能手培训,瓶窑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开展“笋”文化技术培训,径山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开展“茶”文化技术培训以及针对社区居民生活方式的不同,通过大讲堂进行的提高生活质量的教育等等;以社区教育中心为基点,满足多元利益群体的教育需求,通过提供不同对象、不同阶层、不同需求、不同文化的社区教育服务,促进教育公平、促进经济发展、提升社会效益。
4.1有利于成人教育市场专业化发展。
余杭区教育市场资源整合契机,依托政府对教育市场有效需求的影响,对社区现有的成人教育资源重组、改造与再分配,进行资源整合,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资源共享、综合利用。通过财政投入正确处理好经济回报和社会效益的关系,使成校网点转变办学方向,从成人学历教育的困境中转向继续教育培训,成人学历教育市场也可以改变无序竞争的状态;成人教育框架重构,规范办学环境,在资源合理利用的基础上,有利于提升办学质量,促进成人学历教育市场健康发展;成人教育市场的规范能有效地利用社会资源,实现教育资源优化配置。
5教育市场資源整合后的影响。
社区教育中心可以根据当地经济实际情况,开展社区教育与继续教育培训,实现成人教育市场有序发展,同时有利于在去功利化办学向功能化办学转变。
5.1推进余杭区社区教育管理机构建设。
通过区内成人教育市场的资源整合,初步开成三级教育网络,街道社区教育中心利用特有资源开展“一镇一街一品”面向全区居民的成人继续教育。依托三级网点社区中心的职业技能培训有特色有成效,网点成人教育机构根据农民工的具体情况和本地发展的实际需求而进行的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开展适应本社区居民生活方式的不同进行的生活质量提高的教育。
5.2为探索社区教育发展,建立学习型城区提供了研究平台。
余杭区社区学院自挂牌成立以来,学院立足本地,多元办学,充分利用、拓展和开发区内的各类教育资源,探索成人教育发展模式,推进社区教育的发展研究。在社区教育发展方面,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教育实践方面:以实验项目为抓手深入中心网点送教育服务到基层,通过实践活动的形式推进社区教育发展;教育形式方面:以灵活多变的活动模式触动社区教育发展,同时以省市级各类推介活动为载体引领社区教育发展;理论研究方面:以课题研究为突破口深化社区教育发展;以发挥社区学院的龙头作用带动社区教育全面发展。总之,通过营造“人人皆学、时时可学、处处能学”的学习氛围,让社区学院成为余杭区各个年龄阶段居民的最佳学习场所,营造学习型城区。
5.3有利于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框架。
我们已经建立了以社区学院为龙头,以5所社区教育中心和12所社区学校为骨干,以327所市民(村民)学校为补充的纵横相连、覆盖全区的社区教育网络。在教育资源拓展整合方面,学院作为杭州市职工教育培训示范基地,余杭区行政事业单位定点培训单位,针对在职工作人员、军人、未成年人、弱势群体、退休人员、农民等开展不同类型的教育培训活动,营造终身接受教育的理念,拟从理论层面完成终生教育体系的框架构建。例:2011年全年完成各类培训及活动1.8万人次,2012年目标是2.4万人,预期将超过3万人次。
5.4教育市场整合,提高了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益。
碎片化的多头办学模式,在需求不足的情况下,会导致教育资源浪费严重。通过市场整合,教育模式的一体化设计,使公益化、学历化及教育培训科学规划,资源共享,解决了网点社区学校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同时保证了社区学院规模适度、稳定发展;合理、有效的教育体制避免了教育资源配置中的恶性竞争,有利于社区教育功能定位,提供多样化、高质量的教育服务。目前我院有全日制成人大专、中职班级 48个,1940名学生。本专科业余学生3018人,同时招收监狱在押犯就读成人中专自考助学生2742人,学历教育学生共计7700人。
6研究结论
在余杭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扶持下,余杭区社区教育把为市民提供“时时学习、处处学习”的机会,提高市民的整体素质作为出发点和归宿。作为“东方文明发祥地,人间天堂新兴城区”的余杭,在城市现代化进程飞速发展的今天,作为城市软环境的市民素质的提高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教育市场整合完善社区学院终身教育的功能化建设;提高学院的社区教育服务水平和发展后劲,实现了教育服务的功能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