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中教师角色的转换与思考

来源 :教育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an14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理念要求教师要由课程知识的施予者而成为教育学意义上的交往者;教师不再做教材的单一阐释者和习题答案的唯一宣判者,而是成为学生生活世界的潜心关注者和学生个性成长的参谋人,真正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位置上,突出学生的的自主性,重视学生的积极参与精神。这正与叶老的教育思想异渠同道。在叶老教育思想指引下我充满了强烈的尝试欲望,创新意识在良好的情态中爆发,智慧的火花在新课标搭建的平台上闪烁,创新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一句话,教育观念改变,教师的角色必然要转换。教师角色的转换,应该有如下的体现:
  1教师要做课堂课程的創造者
  叶老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主张“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教师要做课堂课程的创造者。
  如在诗歌教学中,我们把诵读放在第一位,这样可以把作品中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把作品中静止的感情变为真情实感,从而使自己走进诗歌中,直达情境接受作品的感染熏陶。学习《天上的街市》可以侧重于朗读技巧的美读,感受诗中的蕴情,理解作者对黑暗现实的痛恨,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有的诗词,可以设计成以演唱为主的鉴赏课,如学习《沁园春?雪》、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让学生自我伴奏自我录音,学生倍感新鲜有趣,学习兴趣大增;还可以提倡和引导学生为每一首诗套曲或谱曲,先演唱再赏析。
  2教师要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教师要朝着促使学生‘反三’这个标的精要地‘讲’,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
  如在语文活动课上,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出谋划策,但却不可取代学生的设计与思考。对于学生构思的剧本、排练设计,辩论形式、演讲内容、活动安排,都表示尊重,并提出一些建议。教师还要注重点评,每一项活动完后,老师都要做出恰当的评价,多赞肯,多鼓励,出口的每一句话都要从关爱学生出发,不能淡漠更不能冷漠,鼓励学生的奇思妙想,肯定他们微小的进步,哪怕一丁点的与众不同,这样都会促进学生的学习和不断地创新。
  3教师要做学生学习的交往者
  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起平等的、和谐的、新型的师生关系,要以深沉的慈爱、温馨的情怀、近距离的理解,创设出民主、和谐、积极、开放、融洽的课堂氛围。教师是学生学习中的高级伙伴和学生精神的首席对话者,而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
  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与学生融为一体,和学生们在一个平台上互动,参与学生的争论,与学生一起共同探索研究。开放的课堂教师随时要接受学生的挑战,背诵比赛,我也是对垒中的一员,学生会毫不客气地点我的将。有些自读课文可以由学生讲,教师从旁指导,既给学生压力又给予动力;学生自教,课前准备充分,查阅大量的资料,老师和学生坐在一起,师生无别,当老师的学生把老师当做学生一样来提问,场面很生动,效果也不错。
  教师角色转换,随之带来的思考:
  ①搜寻信息,博览群书,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教书与育人紧密结合,教育是人类获得生存资料和经营生活的一种工具,教育应该有助于帮助学生认识自己、革新自己、成就自己。关于教育的方法,教师应该具备一定的修养,身教重于言教。
  这就要求教师的知识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地更新,继续学习是教师的终身大事。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是对教师的巨大挑战和更高的要求,只有置身于知识的海洋中,才能成为一个好的应战者,才能完善教学策略,才能“在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合作互动中,加强对学生的点拨和指导,实现教学相长”。教师要能够对教学中出现的偶发情况、特殊情况做出及时、灵活、妥当的处理,就必须注重搜寻信息、博览群书,讲课时渗透信息,充实教学内容,学生在自己合作探究的同时教师必须对学生的质疑有一个丰富完美的解答这样学生就会学得满足满意。若老师孤陋寡闻知识面窄,在教学中就会捉襟见肘,不能应付自如。
  ②海纳百川,平等对待,具备一定的亲和力。教师要有宽广的胸怀,能够容纳学生的各种不同感受与兴趣;只要学生感到有趣、精彩的,就可以谈,可以探究。教师不能扼杀学生的个性,教师在课堂上不是居高临下地传授知知识,也决不可板着面孔皱着眉头,动则训斥、变相惩罚;要善待每一个学生,把自己摆在与学生同等求知的位置上,用一种娓娓道来的促膝谈心式的交流,“亲其师,信其道”这种亲和力,可以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③教师角色的转换,不意味着完全放手,任其自由。鉴于学生知识储量、学习能力、生活阅历的局限,需要教师的扶植引领、参与调度,然后才可逐渐放手。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不是无序,不是盲从,不是形式。教师要善于研究学生、了解学生。要认真钻研分析教材,把学生和教材联系在一起考虑问题。
  新课程新理念,映照着人性的光芒,更是一种生命活力的呼唤。它打破封闭多年“中规中矩”的教育方式,改变传统的“师道尊严”,让教师的生命焕发出无限的生机。然而实践的道路依旧相当艰苦,“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教育界的同仁们,任重道远,让我们一路同行。
其他文献
【摘要】多媒体应用于教学,对充实教学的课容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改善课堂氛围无疑有着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钢结构课程;应用  随着现代教育手段的不断发展,使多媒体教学成为现代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在教学手段和表现形式上都与传统教学有较大不同,对“粉笔+黑板+叙述+课本”的传统教学方式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多媒体应用于教学,对充实教学的课容
期刊
电子集体备课是实现课堂资源共享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首要前提。集体备课是为了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落实新课程理念,发挥集体智慧,创新教学思路,促进相互交流,切磋教学艺术,有效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备课是教师处理教材的形式,是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之一,也是课堂教学取得成功的基本保证。而集体备课是实现资源共享的一种重要形式,互相启发,集思广益。从本学期开始,
期刊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它通过教师演示实验或组织学生亲手实验操作,能把书本知识由微观变为宏观,把抽象变成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学生易于获取多方面知识,巩固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1创设趣味实验,培养注意能力。  注意是人人都熟悉的一种心理现象。学生注意听课,他们的心理活动就指向和集中于教师的讲述;学生注意观察实验,他们的心理活动就指向和集中于教师的示范操作上。学生能专心致致地获取知
期刊
经过许多年来的悉心探究,笔者私下冒昧认为:朱自清先生笔下的《背影》,是朱自清先生人生历程的一面神奇透镜。所有关于朱自清先生人生历程问题的系列见解和系列说法,都得经受这一透镜的透视和检校。至于原因,则除了朱自清先生自己对《背影》曾经作过“我这篇文只是写实”的精警揭示之外,主要就是其中原本潜匿着这样一个时空框架——  这一时空框架就是朱自清先生人生历程的神奇透镜。其中涉及的相关信息莫不通通都是些“背影
期刊
【摘要】以本人在化学教学中的经验为佐证,论述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将所传授的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实际能力。  【关键词】知识与能力的关系;知识与能力的转化;化学教学  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表现。能力是指人们运用有关知识顺利地完成某项任务的一种机体活动方式或智力活动方式,通过练习而获得,是在大量地反复地练习中得以形成和巩固的。  1 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知识是能力的源泉,
期刊
【摘要】新时期,随着世界各国的文化竞争的加剧,文化成为一个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因此,加强对初中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在初中生的历史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爱国主义  1爱国主义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意义  1.1爱国主义教育是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代以来,中国饱受外国侵略者的欺凌,国内封建主义的统治,各种内外矛盾复杂。为了实现
期刊
众所周知,古籍文献中的作品原来几乎都是只见文字而不见标点符号和分段面貌的。这是由于在这些作品问世以来的很长时期之内,标点符号和分段面貌尚未被人们创造发明出来。因此在后来出现的注家校本和大中教材中,古籍作品所出现的点读结果和分段面貌,无不都是由后来的专家学者根据自己的认识和理解所给出的一副未必属于标准答案的答卷罢了。明白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至少,它可以帮助我们认清楚这么两个基本事实:第一,在不曾出现
期刊
数学是一门基础课程,在小学教学中,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对小学数学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如何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取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应充分了解小学生的特点。了解数学这门课程的教学特点,在此基础上运用适当的手段,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1课前准备充分,明确教学目标。  教师课前准备是否充分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一个完整、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必定能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那么,科学的
期刊
高中生无论从生理、心理来说,都比初中生成熟。但是要提高学生的自制力,提高他们学习主动的主动性,却是很难得一件事。如何提高45分钟的课堂教学教育的效率,尽量在有限的时间里,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呢? 以下就多年的工作谈一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1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分为三大领域,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因此,在备课时要围绕这些目标选择教学的策略、方法和媒体,进行必要的内容重组。  2
期刊
课堂讨论,简单地说就是在教师精心指导下,为实现一定的教学任务,通过预先的设计与组织学习,引导启发学生就教学中的某一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进行议论、评论或辩论。  1组织课堂讨论要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  1.1教师要善于提出值得讨论而且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课堂讨论教学中,教师是胸有全局的指挥员。教师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因此,要善于结合教材,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例如: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对城市发展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