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分类号:G718.5
现代学徒制是围绕企业用工和现代产业用人标准,以学生(学徒)技能培养为核心,通过学校、企业的深度合作与教师、师傅的联合传授,以专业设置、课程改革为纽带,以学校、企业的深度参与和教师、师傅的深入教授为支撑,对学生以技能培养为主的校企共同交替培养人才的新模式。
一、现代学徒制的内涵与特点
现代学徒制是传统学徒制融入了学校教育因素的一种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不断深化的一种新的形式,顶岗实习、订单培养、现代学徒制作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化,是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的重要模式。
高职院校的内涵发展主要体现在“高等性”与“职业性”两个属性上。学徒制以职业实践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充分凸显了高职教育的“职业性”,较好地实现了教育的外在价值。
但高等职业教育不应是“应职教育”。近些年,高职院校在办学实践中过多强调社会需求,而忽视了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一定程度上造成职业教育的畸形发展。所以,在实现高职教育“职业性”的同时,我们必须关注高职教育的“高等性”,从而实现教育的内在价值。因此,必须赋予现代学徒制新的内涵,核心思想是回归教育本质,以人为本,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兼顾社会需求和人的自我发展的需求,这是高职教育的内在价值所在。
二、实行现代学徒制的重要意义
现代学徒制有利于促进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针对性。建立现代学徒制是职业教育主动服务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推动职业教育体系和劳动就业体系互动发展,打通和拓宽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成长通道,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战略选择;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有效途径;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构建现代学徒制培养体系,全面提升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能力和水平。
三、现代学徒制的改革措施
1.积极推进招生与招工一体化
招生与招工一体化是开展现代学徒制工作的基础。积极开展“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校企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
2.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职业院校选择适合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的专业,与合作企业共同研制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和教材、设计实施教学、组织考核评价、开展教学研究等。校企签订合作协议,职业院校承担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企业通过师傅带徒形式,依据培养方案进行岗位技能训练
3.加强专兼结合师资队伍建设
现代学徒制的教学任务必须由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承担,形成双导师制。校企双方密切合作,打破现有教师编制和用工制度的束缚,探索建立教师流动编制或设立兼职教师岗位,加大学校与企业之间人员互聘共用、双向挂职锻炼、横向联合技术研发和专业建设的力度。合作企业选拔优秀高技能人才担任师傅,明确师傅的责任和待遇,师傅承担的教学任务应纳入考核,并可享受带徒津贴。试点院校将指导教师的企业实践和技术服务纳入教师考核并作为晋升专业技术职务的重要依据。
4.形成与现代学徒制相适应的教学管理与运行机制
院校与合作企业共同建立教学运行与质量监控体系,指导合作企业制定专门的学徒管理办法,保证学徒基本权益,根据教学需要,合理安排学徒岗位,分配工作任务。院校实行弹性学制或学分制,院校和合作企业共同实施考核评价。
四、现代学徒制实施的政策保障机制
1. 合理规划区域试点工作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国家文件精神,结合地方实际,会同人社、财政、发改等部门,制定本地区现代学徒制实施办法,确定开展现代学徒制的行业企业和职业院校,明确规模、层次和实施步骤。
2. 加强工作组织保障
各地政府部门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制,建立跨部门的工作领导小组,定期会商和解决有关工作重大问题。专人负责,及时协调有关部门支持院校工作。引导和鼓励行业、企业与院校通过组建职教集团等形式,整合资源,为现代学徒制试点搭建平台。
3. 加大政策支持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推动政府出台扶持政策,加大投入力度,通过财政资助、政府购买等奖励措施,引导企业和职业院校积极开展现代学徒制。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保障学生权益,保证合理报酬,落实学徒的责任保险、工伤保险,确保学生安全。大力推进“双证融通”,对经过考核达到要求的毕业生,发放相应的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
五、现代学徒制实施的途径与方法
首先,选取以现代学徒制为主要内容的职业教育改革试点,出台《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方案》,成立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抽调人员组成试点工作办公室,并将试点工作列入《政府工作报告》,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现代学徒制试点。在完善现代学徒制“顶层设计”及相关配套文件基础上,与办学先进院校合作,提升现代学徒制试点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推进能力。
其次,职业院校,分别根据自身的专业设置,选取一些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与学生签订就业保障协议和教学协议。学校和合作企业共同保障学生学徒期间工资福利、三险一金、劳动强度以及毕业后就业等合法权益。
现代学徒制试点班由校企合作共同制定课程执行标准,共同编写学徒制教材,并制定“学徒技能标准”、“学徒课程标准”、“企业师傅标准”、“学徒考核标准”、“企业岗位标准”、“学徒成本核算标准”等,按标准进行教学和考核。学徒岗位由学校和企业统筹安排,第一年以在校学习基础理论为主,享受企业给予的生活补贴。第二年进行实训、半工半读、工学交替,。第三年在企业学徒、顶岗实习,技能检测与考核鉴定合格的学生,可取得毕业证、技能等级证、素质拓展证,成为企业员工。享受准员工待遇。
另外,一些学院提出了打造“企业家的孵化器,工程师的摇篮”的人才培养口号,创造了另一种教学模式:学生一面在校学习,一面在校创业或打工,自己做老板。该校将3000余平方米闲置用房改造成大学生创业基地,无偿提供给本校在校大学生创业实践、开办公司,学校提供创业指导甚至创业基金,安排学生到由创业学生创办的公司见习。目前,该校大学生创业基地共有学生自己创办的各类公司39家,200多名学生在这些公司里半工半读。
通过实施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呈现出新面貌,一方面教学形式灵活多样,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实际;另一方面在校学生更加稳定,学习热情和兴趣更加浓厚。另一方面,學校招生难局面有所扭转,毕业生在中小企业就业人数增加,中小企业用工稳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缓解。职业教育改革以现代学徒制工作为契机,改革招生与就业制度,真正实现招生与招工互通、上课与上岗融合、毕业与就业衔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集团办学。我们要深入开展现代学徒制理论和实践探索,努力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现代学徒制是围绕企业用工和现代产业用人标准,以学生(学徒)技能培养为核心,通过学校、企业的深度合作与教师、师傅的联合传授,以专业设置、课程改革为纽带,以学校、企业的深度参与和教师、师傅的深入教授为支撑,对学生以技能培养为主的校企共同交替培养人才的新模式。
一、现代学徒制的内涵与特点
现代学徒制是传统学徒制融入了学校教育因素的一种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不断深化的一种新的形式,顶岗实习、订单培养、现代学徒制作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化,是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的重要模式。
高职院校的内涵发展主要体现在“高等性”与“职业性”两个属性上。学徒制以职业实践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充分凸显了高职教育的“职业性”,较好地实现了教育的外在价值。
但高等职业教育不应是“应职教育”。近些年,高职院校在办学实践中过多强调社会需求,而忽视了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一定程度上造成职业教育的畸形发展。所以,在实现高职教育“职业性”的同时,我们必须关注高职教育的“高等性”,从而实现教育的内在价值。因此,必须赋予现代学徒制新的内涵,核心思想是回归教育本质,以人为本,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兼顾社会需求和人的自我发展的需求,这是高职教育的内在价值所在。
二、实行现代学徒制的重要意义
现代学徒制有利于促进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针对性。建立现代学徒制是职业教育主动服务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推动职业教育体系和劳动就业体系互动发展,打通和拓宽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成长通道,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战略选择;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有效途径;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构建现代学徒制培养体系,全面提升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能力和水平。
三、现代学徒制的改革措施
1.积极推进招生与招工一体化
招生与招工一体化是开展现代学徒制工作的基础。积极开展“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校企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
2.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职业院校选择适合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的专业,与合作企业共同研制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和教材、设计实施教学、组织考核评价、开展教学研究等。校企签订合作协议,职业院校承担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企业通过师傅带徒形式,依据培养方案进行岗位技能训练
3.加强专兼结合师资队伍建设
现代学徒制的教学任务必须由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承担,形成双导师制。校企双方密切合作,打破现有教师编制和用工制度的束缚,探索建立教师流动编制或设立兼职教师岗位,加大学校与企业之间人员互聘共用、双向挂职锻炼、横向联合技术研发和专业建设的力度。合作企业选拔优秀高技能人才担任师傅,明确师傅的责任和待遇,师傅承担的教学任务应纳入考核,并可享受带徒津贴。试点院校将指导教师的企业实践和技术服务纳入教师考核并作为晋升专业技术职务的重要依据。
4.形成与现代学徒制相适应的教学管理与运行机制
院校与合作企业共同建立教学运行与质量监控体系,指导合作企业制定专门的学徒管理办法,保证学徒基本权益,根据教学需要,合理安排学徒岗位,分配工作任务。院校实行弹性学制或学分制,院校和合作企业共同实施考核评价。
四、现代学徒制实施的政策保障机制
1. 合理规划区域试点工作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国家文件精神,结合地方实际,会同人社、财政、发改等部门,制定本地区现代学徒制实施办法,确定开展现代学徒制的行业企业和职业院校,明确规模、层次和实施步骤。
2. 加强工作组织保障
各地政府部门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制,建立跨部门的工作领导小组,定期会商和解决有关工作重大问题。专人负责,及时协调有关部门支持院校工作。引导和鼓励行业、企业与院校通过组建职教集团等形式,整合资源,为现代学徒制试点搭建平台。
3. 加大政策支持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推动政府出台扶持政策,加大投入力度,通过财政资助、政府购买等奖励措施,引导企业和职业院校积极开展现代学徒制。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保障学生权益,保证合理报酬,落实学徒的责任保险、工伤保险,确保学生安全。大力推进“双证融通”,对经过考核达到要求的毕业生,发放相应的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
五、现代学徒制实施的途径与方法
首先,选取以现代学徒制为主要内容的职业教育改革试点,出台《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方案》,成立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抽调人员组成试点工作办公室,并将试点工作列入《政府工作报告》,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现代学徒制试点。在完善现代学徒制“顶层设计”及相关配套文件基础上,与办学先进院校合作,提升现代学徒制试点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推进能力。
其次,职业院校,分别根据自身的专业设置,选取一些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与学生签订就业保障协议和教学协议。学校和合作企业共同保障学生学徒期间工资福利、三险一金、劳动强度以及毕业后就业等合法权益。
现代学徒制试点班由校企合作共同制定课程执行标准,共同编写学徒制教材,并制定“学徒技能标准”、“学徒课程标准”、“企业师傅标准”、“学徒考核标准”、“企业岗位标准”、“学徒成本核算标准”等,按标准进行教学和考核。学徒岗位由学校和企业统筹安排,第一年以在校学习基础理论为主,享受企业给予的生活补贴。第二年进行实训、半工半读、工学交替,。第三年在企业学徒、顶岗实习,技能检测与考核鉴定合格的学生,可取得毕业证、技能等级证、素质拓展证,成为企业员工。享受准员工待遇。
另外,一些学院提出了打造“企业家的孵化器,工程师的摇篮”的人才培养口号,创造了另一种教学模式:学生一面在校学习,一面在校创业或打工,自己做老板。该校将3000余平方米闲置用房改造成大学生创业基地,无偿提供给本校在校大学生创业实践、开办公司,学校提供创业指导甚至创业基金,安排学生到由创业学生创办的公司见习。目前,该校大学生创业基地共有学生自己创办的各类公司39家,200多名学生在这些公司里半工半读。
通过实施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呈现出新面貌,一方面教学形式灵活多样,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实际;另一方面在校学生更加稳定,学习热情和兴趣更加浓厚。另一方面,學校招生难局面有所扭转,毕业生在中小企业就业人数增加,中小企业用工稳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缓解。职业教育改革以现代学徒制工作为契机,改革招生与就业制度,真正实现招生与招工互通、上课与上岗融合、毕业与就业衔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集团办学。我们要深入开展现代学徒制理论和实践探索,努力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