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目前的文言文教学仍存在着低效现状,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学习进程慢,学习效果差。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状况, 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呢?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引导学生爱上文言文、快乐学文言文。
关键词:文言文 学习 古文
一、让学生明白学文言文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对于文言文,学生深感学习之难,而且有不少学生认为文言文是老八股,与时代潮流相悖,与生活关系不大,学而无用。其实,学习文言文是非常必要且重要的。学习文言能更好地“知古”。“知古”才能把握现实,预见未来。文言文是古代思想、文化、艺术、科学、历史等的载体,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具有很大的现实借鉴和利用意义。学习文言文还能更好地学习现代语文。文言文是现代语文的基础,现代语文是文言文的继承和发展。文言文是“源”,现代文是“流”,彼此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同时,学习文言文还可以提高我们的文学修养和写作能力,甚至可以提升我们的人生价值。所以,老师们在教文言文之前,先向学生们阐明学文言文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让学生从心里重视对文言文的学习。
二、重视朗读课文并教会学生巧读课文
1、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我们知道,几乎每一篇文言文里都有通假字,读准这些通假字的字音显得尤为重要,它可以帮助学生记住通假字的正确读音,从而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它的意义,进而准确理解文意。我们在让学生初读课文时,就要解决好这个问题。文言文中的通假字,有很多与本字的读音是相同的,而意义却不一样,如:
(1)涂有饿殍而不知发。“涂”通“途”,“路途”之意。(《寡人之于国也》)
(2)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背叛”之意(《鸿门宴》)
(3)终老不复取,“取”通“娶”。(《孔雀东南飞》)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虽然通假字与本字读音相同,但意義却相差甚远。这些音同的通假字,有时不太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与重视,老师应在指导朗读时将之指出来,让学生准确把握其字意。文言文中还有很多读音不同的通假字,教师尤其要指导学生读准其字音,如:
(1)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 (《师说》)
(2)赢粮而景从,“景”通“影”,译为“像影子一样”。(《过秦论》)
(3)距关,毋内诸侯,“内”通“纳”,“接纳”之意。(《鸿门宴》)
以上例子告诉我们,这些通假字与本字读音截然不同,那么其字意自然也就不一样了。另外,对于那些文言文中出现而现代汉语中较少见的生僻字的字音,也要指导学生读准。读准字音很重要,如果连字音都读不准,那么一切就都变成了奢谈。
2、指导学生读准停顿
一个句子,它的停顿非常重要。因为诵读时停顿的不同,直接影响着对某个词的词义甚至是整个句子的理解。如:(1)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韩愈《师说》)如断为“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那么句中的“也”字就是时间副词,有意义,如断为“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那么,句中的“也”字就只是一个语气助词,无意义。实际上,文言文中的“也”字出现在句中,往往表示语气的停顿,所以,第二种断句才是正确的。
最典型的是《项脊轩志》这篇课文中的这句话:
“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如断为“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那么这句话的意思就是“里里外外多设置小门墙,到处都是”,
这显然不妥,门可以安放,设置,但墙怎么安放?这不合逻辑。如断为“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它的意思就变成了“里里外外,多设置小门,墙到处都是。”形象地写出了家道昔盛今衰、人世沧桑的感慨。根据文意,显然是第二种停顿正确。读准句子的停顿,不但有助于理解文意,还可以使文章句子节奏鲜明,有利于记忆和理解。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必须加强对停顿的指导。
3、指导学生读准语气
以韩愈的《师说》为例。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这是一个反问句,作者以反问的语气强调其择师的标准,所以,读时声音要上扬,语气要重,从中去感受作者从师学道的真诚。又如,“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这是一个表推测、猜测语气的句子,读时声音尽量轻些,要读出作者对造成“圣人愚人”的原因的一种推测之意,避免对问题的绝对化。总之,读准句子的语气对理解文章内容是很有帮助的,教师要加强对这方面的指导。
4、指导学生学会读注释
有很多老师在教文言文时,会忽略注释的存在。实际上,读注释是学文言文必不可少的。注释是文言文的有机组成部分,读注释是有学问的,有的注释必须记,有的要变通记,有的则只需了解。当你学会读注释时,你就具备了初步自学简单的文言文的能力了。
正因为“读”在文言文教学中的作用极其重要,我们才不惜花时间与精力在读上面,尽量做到通过多读而“见其言而知其意”。可如果将对文言文的教学简单理解为只“读”的话,那就错了。实际上,文言文教学,离不开教师的“教”,也就是教师的讲解。
三、对文言文的讲解要力求深入浅出
文言文与现代汉语毕竟有很大的不同,除了字义、句式,它还涉及到古代很多的知识,而这些知识学生又是比较匮乏的,所以它离不开教师的讲解与补充,教师在对这些知识或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与分析时,要力求语言的简洁、连贯,做到深入浅出。我们常说教无定法,我想,凡是能让学生听得明白、让他们有所收获、引起美感的教学方法都应该是好方法。但无论什么方法,讲解都是必不可少的,深入浅出的讲解会更受学生的欢迎。
实际上,高中课本中所选的每一篇文言文都是非常优秀的,在某一方面有其不可替代的优越性,都可以说是形成学生优秀人品的营养水,教师不应只追求和满足于弄懂字义和弄懂翻译,还应该以深入浅出的语言对其内容或其文化内涵进行讲解,领学生走近作者,让学生与之进行心灵的交流,领略作者的思想,感受文章的语言美,从而获得审美的愉悦,引导他们乐于学文言文。
四、注重延伸,变只讲课文为课外拓展
现在的高中生,视野开阔,思维敏捷,掌握信息多,如果老师掌握的信息少,就不会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更调动不起学习的主动性。在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需求,以各种方式将课内知识向课外延伸拓展,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让新奇的知识吸引住学生。例如我在教学 《鸿门宴》时,学生已掌握了不少信息,熟知故事情节,了解人物性格,如果教师还讲同样的东西,他们会感到乏味无趣。这时,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与课文有关的故事,如破釜沉舟、刘邦斩蛇等;与之有关的诗歌“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杜牧《题乌江亭》)、“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刘邦《大风歌》) 等;以及刘邦、项羽作为写作素材在作文中的运用等等。然后,再布置课后作文《我眼中的刘邦》或《我眼中的项羽》。这都使学生兴趣倍增,思维活跃,能够从新的角度,重新认识项羽和刘邦。
总而言之,文言文教学是一项综合的语文教学,不应该把它简单成文言词句的教学。身为一个语文老师,我们能做的就是引导学生重视对文言文的学习,努力引导学生去发现文言文之美,让他们获得审美的愉悦和精神上的满足,让他们快乐地学文言文!
作者简历:
姓名: 卢侨伟
出生年月:1981.9.21
性别:男
籍贯(精确到市):广东揭阳
职称:中学高级
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学
邮编:522031
作者单位:广东省揭阳市东山中学
民族:汉
关键词:文言文 学习 古文
一、让学生明白学文言文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对于文言文,学生深感学习之难,而且有不少学生认为文言文是老八股,与时代潮流相悖,与生活关系不大,学而无用。其实,学习文言文是非常必要且重要的。学习文言能更好地“知古”。“知古”才能把握现实,预见未来。文言文是古代思想、文化、艺术、科学、历史等的载体,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具有很大的现实借鉴和利用意义。学习文言文还能更好地学习现代语文。文言文是现代语文的基础,现代语文是文言文的继承和发展。文言文是“源”,现代文是“流”,彼此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同时,学习文言文还可以提高我们的文学修养和写作能力,甚至可以提升我们的人生价值。所以,老师们在教文言文之前,先向学生们阐明学文言文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让学生从心里重视对文言文的学习。
二、重视朗读课文并教会学生巧读课文
1、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我们知道,几乎每一篇文言文里都有通假字,读准这些通假字的字音显得尤为重要,它可以帮助学生记住通假字的正确读音,从而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它的意义,进而准确理解文意。我们在让学生初读课文时,就要解决好这个问题。文言文中的通假字,有很多与本字的读音是相同的,而意义却不一样,如:
(1)涂有饿殍而不知发。“涂”通“途”,“路途”之意。(《寡人之于国也》)
(2)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背叛”之意(《鸿门宴》)
(3)终老不复取,“取”通“娶”。(《孔雀东南飞》)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虽然通假字与本字读音相同,但意義却相差甚远。这些音同的通假字,有时不太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与重视,老师应在指导朗读时将之指出来,让学生准确把握其字意。文言文中还有很多读音不同的通假字,教师尤其要指导学生读准其字音,如:
(1)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 (《师说》)
(2)赢粮而景从,“景”通“影”,译为“像影子一样”。(《过秦论》)
(3)距关,毋内诸侯,“内”通“纳”,“接纳”之意。(《鸿门宴》)
以上例子告诉我们,这些通假字与本字读音截然不同,那么其字意自然也就不一样了。另外,对于那些文言文中出现而现代汉语中较少见的生僻字的字音,也要指导学生读准。读准字音很重要,如果连字音都读不准,那么一切就都变成了奢谈。
2、指导学生读准停顿
一个句子,它的停顿非常重要。因为诵读时停顿的不同,直接影响着对某个词的词义甚至是整个句子的理解。如:(1)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韩愈《师说》)如断为“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那么句中的“也”字就是时间副词,有意义,如断为“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那么,句中的“也”字就只是一个语气助词,无意义。实际上,文言文中的“也”字出现在句中,往往表示语气的停顿,所以,第二种断句才是正确的。
最典型的是《项脊轩志》这篇课文中的这句话:
“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如断为“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那么这句话的意思就是“里里外外多设置小门墙,到处都是”,
这显然不妥,门可以安放,设置,但墙怎么安放?这不合逻辑。如断为“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它的意思就变成了“里里外外,多设置小门,墙到处都是。”形象地写出了家道昔盛今衰、人世沧桑的感慨。根据文意,显然是第二种停顿正确。读准句子的停顿,不但有助于理解文意,还可以使文章句子节奏鲜明,有利于记忆和理解。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必须加强对停顿的指导。
3、指导学生读准语气
以韩愈的《师说》为例。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这是一个反问句,作者以反问的语气强调其择师的标准,所以,读时声音要上扬,语气要重,从中去感受作者从师学道的真诚。又如,“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这是一个表推测、猜测语气的句子,读时声音尽量轻些,要读出作者对造成“圣人愚人”的原因的一种推测之意,避免对问题的绝对化。总之,读准句子的语气对理解文章内容是很有帮助的,教师要加强对这方面的指导。
4、指导学生学会读注释
有很多老师在教文言文时,会忽略注释的存在。实际上,读注释是学文言文必不可少的。注释是文言文的有机组成部分,读注释是有学问的,有的注释必须记,有的要变通记,有的则只需了解。当你学会读注释时,你就具备了初步自学简单的文言文的能力了。
正因为“读”在文言文教学中的作用极其重要,我们才不惜花时间与精力在读上面,尽量做到通过多读而“见其言而知其意”。可如果将对文言文的教学简单理解为只“读”的话,那就错了。实际上,文言文教学,离不开教师的“教”,也就是教师的讲解。
三、对文言文的讲解要力求深入浅出
文言文与现代汉语毕竟有很大的不同,除了字义、句式,它还涉及到古代很多的知识,而这些知识学生又是比较匮乏的,所以它离不开教师的讲解与补充,教师在对这些知识或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与分析时,要力求语言的简洁、连贯,做到深入浅出。我们常说教无定法,我想,凡是能让学生听得明白、让他们有所收获、引起美感的教学方法都应该是好方法。但无论什么方法,讲解都是必不可少的,深入浅出的讲解会更受学生的欢迎。
实际上,高中课本中所选的每一篇文言文都是非常优秀的,在某一方面有其不可替代的优越性,都可以说是形成学生优秀人品的营养水,教师不应只追求和满足于弄懂字义和弄懂翻译,还应该以深入浅出的语言对其内容或其文化内涵进行讲解,领学生走近作者,让学生与之进行心灵的交流,领略作者的思想,感受文章的语言美,从而获得审美的愉悦,引导他们乐于学文言文。
四、注重延伸,变只讲课文为课外拓展
现在的高中生,视野开阔,思维敏捷,掌握信息多,如果老师掌握的信息少,就不会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更调动不起学习的主动性。在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需求,以各种方式将课内知识向课外延伸拓展,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让新奇的知识吸引住学生。例如我在教学 《鸿门宴》时,学生已掌握了不少信息,熟知故事情节,了解人物性格,如果教师还讲同样的东西,他们会感到乏味无趣。这时,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与课文有关的故事,如破釜沉舟、刘邦斩蛇等;与之有关的诗歌“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杜牧《题乌江亭》)、“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刘邦《大风歌》) 等;以及刘邦、项羽作为写作素材在作文中的运用等等。然后,再布置课后作文《我眼中的刘邦》或《我眼中的项羽》。这都使学生兴趣倍增,思维活跃,能够从新的角度,重新认识项羽和刘邦。
总而言之,文言文教学是一项综合的语文教学,不应该把它简单成文言词句的教学。身为一个语文老师,我们能做的就是引导学生重视对文言文的学习,努力引导学生去发现文言文之美,让他们获得审美的愉悦和精神上的满足,让他们快乐地学文言文!
作者简历:
姓名: 卢侨伟
出生年月:1981.9.21
性别:男
籍贯(精确到市):广东揭阳
职称:中学高级
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学
邮编:522031
作者单位:广东省揭阳市东山中学
民族: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