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Android:剑走偏锋

来源 :财经界·通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32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巨头Google掘金手机平台软件——是Google颠覆移动通信的商业模式,还是为Google打开互联网之外的一扇天窗?是为了与Linux和Symbian逐鹿市场,还是为Gphone暗中铺垫……一时间,业界众说纷纭,但真正的答案,恐怕还是三个字:走着瞧!
  
  北京,一家手机IC厂商,资深工程师杨静看着网上铺天盖地的Google Android报道颇有感慨道:“期待已久的Gphone变成了Android,让人感觉到Google的野心非常之大,而作为互联网大鳄的Google介入移动通信产业,Android给现有的市场带来巨大的冲击,很可能是一股引导移动通信市场变动的全新力量。”
  11月的第一个星期,几乎所有的科技类媒体、网站都在传递一个信息——Google来了!这次,不再是传说中Google手机Gphone的“谍影”,而是动真格地发布了Android手机软件平台的计划,这一基于Linux的开放源代码平台包含一款操作系统和完整的Web浏览器:这是一款旨在挑战传统三大平台(Symbian,WM,Linux)的软件——全新Android平台。随后闻风而动的科技博客,更为广泛地传播着Android和Google的后续动作:Google本身不会推出自有品牌的Android手机,但它希望其它手机厂商会在产品中采用Android。而作为制造商的宏达电子,则迫不及待地曝光了量产Android手机的计划……
  随后不久,Google的一系列合作伙伴也浮出水面,除了先期结盟的Sprint Nextel,还包括了T-Mobile美国公司、摩托罗拉、三星、KDDI、NTT DoCoMo、高通、Broadcom、德州仪器、和宏达电子等。拿圈子里的眼光来看,这已经几乎是覆盖了产业链的全部。
  于是,一则Google Android疆土拓展的故事,有序铺开。
  
  掘金通信,挑战市场话语权
  
  “其实Google有其他介入通信市场的方式,收购成熟的IC厂商,或者是芯片商,都会来得相对省力些,”杨静表示,“但是,存在于一个成熟体系中,Google新生角色肯定也会受到其他厂商的一定约束。”杨静所暗示的其他厂商,正是诺基亚、德州仪器、高通等一系列控制着移动通信业话语权的“超级寡头”。
  产业链经济中,似乎都是得话语权者得天下,作为封闭价值循环的移动通信圈也不例外。大厂商主导着技术标准和市场发展的方向,而协议制定和芯片专利就成为大厂商挟持整个行业发展的两把利器。授权和专利费,成为产业链发展的“七寸”所在。而Google的性格,似乎生来就是为了挑战话语权,打破市场潜规则而生。
  尽管移动通信市场的标准不停地创新变化,从EDGE到HSDPA,从3G到Wimax……变化的是更新的应用,而处于不变的则是搭建手机应用的平台。从这个角度上讲,Google选择Android来突破Symbian、WM、Linux三强鼎立的局面,而众多厂商加盟Android背后的开放手机联盟(OHA),更使得手机应用与软件平台的衔接渐现相辅相成。
  随着定制手机的大批出现,Android的开放、免费的特性,有可能会让它快速树立与三大平台对立的角色,真正得到实惠的将是消费者。设想Android和运营商绑定和定制模型成熟,届时的Android份额提升,对未来市场地震般的革命将成为“寡头们”恐怖的命题。
  此前的中国案例是,TD-SCDMA也面临的专利费阵痛:号称中国标准的TD-SCDMA,在走向量产终端的前夕,却被高通“勒索”CDMA技术专利费!尽管这是一场旷日持久、没有胜利者的官司战、口水战,但如此鲜活的案例毫无疑问地凸显了话语权的重要性。而挑战话语权的Google,力挺的Android才“刚上路”。
  
  底层挑战,Google偏向虎山行
  
  在Google发布Android计划之后的不久,Google宣布举办总奖金为1000万美元的Android开发者大赛,邀请开发者们为业界第一个完全开放并免费的Android平台开发移动应用。放在所有人面前的只是初具雏形的Android SDK开发工具包,其中包括设计Android应用时所需的资料、样本项目、开发工具、模拟器和资料库。
  这是Google实现Android平台的第一步?一个“伟大”的平台战略,到用户手中竟然是又一个“开放”的平台?——这不禁让人怀疑Google在移動通信市场的功底。而从现在的信息上判断,Android的发展是更倾向于一个面向所有自由代码者的平台,而最终坐收渔利的将是Google。
  没有人怀疑Google的编码能力、创新能力,但不可否认的是Google尚没有移动通信开发的底子。追溯此前Google与移动通信市场的结合,也仅仅是以手机搜索方式,将Google的搜索功能植入移动通信的网络——这仅仅是一款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互联网软件而已。
  那么正视Android对Google的挑战则是,Google要做的不仅是一款基于手机IC的软件,更是一款面向手机用户的通信终端软件。这不是简单的将Google的电子邮件和地图,乃至Adword植入手机的过程,而是搭建全新的用户为导向的手机平台软件,这需要对移动终端需求的深刻理解,或者说是很多年的积累。
  从另一个方面来讲,高速发展的移动通信行业已经不止一次地证明了,一个应用为王的时代已经来临:用户成为主体,移动信息的传递成为核心价值的载体……当业界的焦点都聚集在新一个杀手级业务的时候,Google却将精力放在作为底层的手机软件平台,这是否有弃明投暗之嫌?
  更大的一种可能是,在完善Android这一手机软件平台之后,Google不得不回到业务应用层面,除了其他应用的开发。再看Symbian为代表的三大平台的成熟,都经历了一个相对较长的数年时间,而野心勃勃的Google又能为此等待几个春秋?
  就在Android跨出Google门槛的时候,Google已经开始面对棘手的难题。Google制定的Dalvik计划绕过Sun公司的Java授权,采用自主开发名为Dalvik的虚拟机技术,而这种独辟蹊径的方法直接导致了Android与现存的所有东西都是不兼容,而这种保守设计的必要性也正在受到众多开发者的质疑。除此之外,Android还重复了很多Java、J2ME和很多开源项目的现有功能。
  与此对应,诺基亚放出消息,有可能“随时”加盟Google新的手机软件联盟——作为竞争对手,又是合作伙伴的诺基亚表态,更让人猜想这是一出难辨雌雄的“无间道”。
  
  市场探微,市场机遇难定论
  
  “Android中没有什么东西使运营商无法开发封闭的手机。”Google董事长兼CEO施密特如此表示。但是,施密特没有理解的是产业链环节放大到市场环境中的时候,却会出现另一种情况:实际上,没有任何一个运营商愿意将接口公开,因为这意味着形形色色的应用软件将超出运营商的控制,更可能危及到移动通信网络的安全。
  考虑到美国移动运营商T-Mobile的表态,他们允许任何应用软件,前提是“只要不会损害其网络,不会给用户带来不良的体验,损害其业务”。而这恐怕也仅仅是T-Mobile作为市场后进者的妄言呓语。这种盲目的开放,可能带来的是自身更大的混乱。而放到中国来看,即使是有限的开放,也会被视为“雷池越步”,中移动对免费WAP说“NO”,就已经对此注解。
  而对Gphone不利的一则消息是,运行Android的手机硬件参数很高,这意味着至少浏览器成为必须、更高速处理器、更大的屏幕……而这带来的手机成本增加仍然需要市场来慢慢消化。而Google的另外一个赌注则是Feature Phone的升级换代,基数巨大的Feature Phone向智能手机的演进,将是Gphone的巨大机遇。只不过,计算机适用的摩尔法则,在移动通信行业并不通行。
  而探究Android的真实意图,笔者以为,Android对Gphone的“曲线救主”仍然是最大的可能。
  一方面,作为底层平台软件,Google从定义Android开始,就捆绑上了Google搜索以及更多Google应用的接口。这将是Google在移动通信市场上驰骋突进的最佳平台。在Google公布Android手机软件系统计划后仅一天,台湾宏达随即表示跟进,并有望于2008年中期,会向市场交付一百万部预装Google公司Android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可以想象,在Android取得份额,预热市场之后,Google发布Gphone无异于顺水推舟,Android对Gphone“火箭推进剂”作用彰显,而Gphone对iPhone狙击更是隐于无形!
  另一方面,从制造商的角度来看,与以往的系统不同,Android平台近乎免费,因此,手机制造商只需要考虑硬件成本,这将帮助Android平台拓展份额。实际上,往往小芯片商有着更为灵活的订单,与Android捆绑的Google应用也将借力获得市场份额和品牌扩张,这也将有利于帮助Google与芯片巨头商平起平坐地谈判Gphone的芯片定制。而尽管Android是免费的,但距离它真正被预装在手机上,甚至推动Gphone实现进程却需要时间。
  这也注定了,Google投下的是一个长期的赌注。
其他文献
网络化所带来的冲击,加工贸易企业应该最能体会。    不久之后,我们基本上看不到唇枪舌战的谈判场面了。因为对那些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来说,它们越来越倾向于把自己的采购、物流放到网络上来完成。或许,这也是《世界是平的》的一个明证。  随便在搜索引擎里输入某款相机的市价就可以清晰地查阅所有价格信息,而“对比”成为点击鼠标时触觉、视觉和大脑皮层最为兴奋的环节。你可以以最优惠的价格购买到自己最想要的产品。如
期刊
不管一折机票是真是假,是炒作还是事实,有一个现象是我们不能回避的:许多国有航空公司一边喊着亏损,一边宁愿放着空闲位置也不愿意利用起来。    某天深夜12点,笔者在美国的朋友请求帮忙。既然朋友深夜请求帮忙,笔者当然爽快答应,但是朋友的请求帮忙让人哭笑不得。朋友请求笔者在北京帮他买一辆最豪华的奥拓车,然后把车子运到美国。笔者称其有病,朋友答曰:车子省油。  虽然这是朋友之间开的玩笑,但是朋友的回答还
期刊
提到保税物流园区,很多人会首先想到4个字:境内关外。这是保税物流园区的一大功能,它的意思是,国内货物进入园区即视同出口,实行退税。  然而,这4个字在某种程度上,也仿佛是保税物流园区自身形象的缩影。我国的保税物流园区发展至今已有4年历史,这4年的发展历程,也是保税物流园区自我“闭关修炼”的过程。4年中,保税物流园区的业务构成更显多元化,更多新兴的物流业务——二次拼箱、简单加工等开始在园区内显露端倪
期刊
两年来,中国创投市场外资一手遮天的局面将彻底改变,其中有市场主导的因素,亦有政府的大力推进,中国本土创投人士正积极寻找着理顺这一魔方的密码。    “在资本时代,PE(私募股权投资)就如同一个个魔方,能迅速将实业收购,它们就像恶狼一样贪婪。”虽然PE口碑不佳,但它们雄厚的实力已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创投之风。  两年来,随着中国金融资本市场的逐渐规范,中国已进入了创投时代,PE和VC(风险投资)的
期刊
传媒产业在资本市场上的地位与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极为不匹配,良好的经济形势在催促着更多的传媒公司踏入资本市场。    相对上市公司的诸多业务板块而言,传媒业似乎一直是一块“冻土”,显得有点冷冷清清。在A股和港股上市的内地传媒概念股中,新闻出版概念只有赛迪传媒、新华传媒、北青传媒和新华文轩几家,它们采用的上市模式均是将经营业务从采编部门剥离,单独上市。  到了2007年,传媒业上市却呈现出一片春潮涌
期刊
如今,我们把“全球一体化”、“世界是平的”都快说贫了,讲腻了,说来说去这其实主要的意思就是世界已经Open了,各国各地区的优势,发展的差异尽显无疑。因此,对于外包这个行业来讲,出于增强补缺的需要,其发展的时代的的确确的来了。  有人将外包喻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到来”,虽然这个比喻有点夸张,但不管怎样,外包已经是大势所趋。如果一个企业在当前背景下,还想凭借一己之力打造供应链条的完美闭环,那决策者的脑
期刊
“双拓合并案”引发了一场“全球地震”,对于这起并购案反应强烈的声讨浪潮,其核心在于对铁矿石价格的高度敏感。    自进入2007年起,铁矿石资源的抢夺大战就从未消停过。在2007年末,全球分列第二、第三位的铁矿石生产企业必和必拓和力拓又传出了合并的惊人消息,一时间,中国、德国等铁矿石消费大户纷纷爆出了强烈的反对声浪,德国钢铁制造商联盟甚至请求欧盟阻止必和必拓与力拓的合并提议,称此合并将增加工业生产
期刊
MQ,即Mobility Quotient,行动智商。在全球无限宽广的今日,商业精英不得不时刻做好准备,在从一个地点赶往另一个地点,随时待命plug and play:掏出手机接邮件,抱着电脑登上飞机,从中国飞到美国不转化时差就开会。如何在移动中保持主动、及时、顺畅的沟通?如何在频繁的出差和奔波中节省自己的能量并且步态从容成为我们要讨论的崭新话题。    请问,每天你有多少小时老老实实地坐在办公桌
期刊
商业史学家将会发现:“直销”这一人与人之间紧密连接的商业“返祖”现象在为人与公司、社会间提供更紧密连接的同时,也直指人类集体心理的诸多弱点。它伴随销售渠道费用不断上升而出现,最终仍将由于信息搜索成本过高而逐渐消亡。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发展,电子商务或将成为直销模式的终结者。    像20世纪末期的普通公众一样,中国很多公司的商业领袖对于外来的直销公司与直销模式怀有一种憎恶与迷恋交杂的情感。大多数的中国
期刊
债务缠身的TCL公司最终还是选择了将其PC业务的大部分股权出售,有人认为,这是TCL为求自救而开始“忍痛割爱”的表现,但更多人相信,TCL的此次出售仅为一时权宜之计,它更像是TCL早已设置妥当的一次“布局”。     缘起“国际路”  半年多来,坊间关于TCL将变卖旗下PC业务的猜测一直未曾停止过。2005年在欧洲市场的失败,让TCL在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举步维艰。电脑业务作为TCL三大支柱产业之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