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如何在优质课比赛中贯彻新课改理念呢?本文将结合部分初中政治优质课比赛中的教学片段实例,从教材与资源的整合、学情分析、教学过程设计、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使用、言行细节等方面探讨初中政治优质课的“门道”。
关键词:“三贴近”原则;用教材教;捕捉闪光点;切忌“满堂问”;言传身教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9-0164-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19.106
优质课比赛是进行课程改革的总体方向和发展水平的集中展示,其所产生的思想碰撞能为推进学科教学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也能为青年教师搭建成长的舞台。那么什么样的课是一节优质课呢?下面,我谈几点浅见。
一、教材及资源等知识载体的整合要深入细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首先,要充分研究《初中政治课程标准》和《教材说明》,理清教材知识体系,明确所选课题在整本书和所在单元中的地位及其知识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对三维目标进行准确定位。多角度,全方位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构建,关注概念的活化运用,把握教材的深度,提升理论的高度。对教材的处理要有所侧重有取有舍,不能重难点不分。
其次,教学实例的选取要贯彻“三贴近”原则。注重政治课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中选用最新时事热点和学生身处其中的当地教学资源,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学生对学习材料的理解和把握,增强思想政治学科理论的说服力。就地取材和时政敏锐度也是检验一个教师基本政治素养的重要因素。此外,在引用实例时还应注意:第一,确保所引用的教学资料、时政热点内容的准确性,切忌道听途说,模棱两可。第二,教学实例要有针对性、趣味性、探究性和可操作性,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而且,所设置的“问题”要落在“最近发展区”内,即落在学生的现有水平与潜在水平之间的区域内。
二、面向全体学生,以解决学生的困惑为出发点引领课堂,充分展示课堂机智
不可否认,优质课比赛是教师们课堂教学综合素质的一次大PK,给青年教师提供了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然而,部分教师却把它理解为一次表演,使得整个教学过程在教师的预先安排和言语暗示下按照预定的“剧本”进行。这却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要真正做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就必须有的放矢地从解决学生的困惑入手,并做到以下几点。
1.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结构出发,由生活的逻辑导向学科的逻辑。对此,教师应全面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及认知水平,并据此为引导学生达成教学目标提供必要的指导,设计必要的辅助条件。
2.面向全体学生,具体研究和思考学生对所教内容可能存在的所有困难节点。这些困难节点需要教师在赛前的试讲、磨课过程进行收集,从而调整设问内容和方式,使之更加科学合理。鉴于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性,一个班级不同层次的学生困难节点也会有所不同,因此探究问题的设置与习题训练的选择也应有不同层次的区别,并遵循由浅到深的逻辑关系进行设置,兼顾不同水平的学生。
3.对学生回答问题的答案要进行鼓励性、建设性的评价。探究环节教师要对自己的角色有准确的定位,引导学生讨论,既不能生硬地打断学生发言也不能毫无意义的引导学生鼓掌叫好,而是适时的鼓励和点拨,调动学生对探究活动的积极性并为其指引正确的方向。
4.时刻关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动向,善于捕捉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因势利导。“预设”是美好的,但“生成”不一定按照预定的轨道。当学生分析问题偏离主题时,教师要善于矫正。而学生有比“预设”更深层次的分析或不同角度的理解时,教师要趁热打铁给予肯定并促其“生成”。而且,这需要教师对所教内容及其教学实例有全面透彻的剖析理解,并具备敏锐的洞察力,精辟的语言和随机应变的课堂机智。这也是评价教师课堂驾驭能力的一个重要考量因素。例如,有位教师在上《面对经济全球化》一课时,在其设计的“网络跟帖:用一句话来描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环节中,学生都非常踊跃地发表了自己的见解。然而,大多数学生只是单方面说了利或者弊,只有一位学生说道:“我认为,经济全球化就像一朵开得鲜艳的罂粟花。”这样生动形象又富于思辨的比喻让在场听课的教师们为之眼前一亮。但授课教师只用了千篇一律的“讲得不错”给轻描淡写地带过了,之后就自顾自地按照原先设计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进行了总结。这种让现成鲜活的教学资源在自己的手中流逝的现象不失为是政治课堂教学的一种遗憾。
总之,一节高质量的政治优质课应是让听课者回味无穷、印象深刻,对生活和学习有一定启发的课,融教育性、科学性、思想性、时代性、思辨性为一体,在宏观把控与微观灵动的有机统一中,在“收”与“放”、“动”与“静”的矛盾中散发着智慧的光芒。
参考文献:
[1] 陈淑琴.浅谈初中政治优质课[J].学校思想教育文稿,2000(6).
[2] 罗涛.谈谈中学政治优质课的重要标准[J].教育科学论坛,2000(2).
关键词:“三贴近”原则;用教材教;捕捉闪光点;切忌“满堂问”;言传身教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9-0164-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19.106
优质课比赛是进行课程改革的总体方向和发展水平的集中展示,其所产生的思想碰撞能为推进学科教学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也能为青年教师搭建成长的舞台。那么什么样的课是一节优质课呢?下面,我谈几点浅见。
一、教材及资源等知识载体的整合要深入细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首先,要充分研究《初中政治课程标准》和《教材说明》,理清教材知识体系,明确所选课题在整本书和所在单元中的地位及其知识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对三维目标进行准确定位。多角度,全方位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构建,关注概念的活化运用,把握教材的深度,提升理论的高度。对教材的处理要有所侧重有取有舍,不能重难点不分。
其次,教学实例的选取要贯彻“三贴近”原则。注重政治课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中选用最新时事热点和学生身处其中的当地教学资源,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学生对学习材料的理解和把握,增强思想政治学科理论的说服力。就地取材和时政敏锐度也是检验一个教师基本政治素养的重要因素。此外,在引用实例时还应注意:第一,确保所引用的教学资料、时政热点内容的准确性,切忌道听途说,模棱两可。第二,教学实例要有针对性、趣味性、探究性和可操作性,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而且,所设置的“问题”要落在“最近发展区”内,即落在学生的现有水平与潜在水平之间的区域内。
二、面向全体学生,以解决学生的困惑为出发点引领课堂,充分展示课堂机智
不可否认,优质课比赛是教师们课堂教学综合素质的一次大PK,给青年教师提供了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然而,部分教师却把它理解为一次表演,使得整个教学过程在教师的预先安排和言语暗示下按照预定的“剧本”进行。这却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要真正做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就必须有的放矢地从解决学生的困惑入手,并做到以下几点。
1.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结构出发,由生活的逻辑导向学科的逻辑。对此,教师应全面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及认知水平,并据此为引导学生达成教学目标提供必要的指导,设计必要的辅助条件。
2.面向全体学生,具体研究和思考学生对所教内容可能存在的所有困难节点。这些困难节点需要教师在赛前的试讲、磨课过程进行收集,从而调整设问内容和方式,使之更加科学合理。鉴于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性,一个班级不同层次的学生困难节点也会有所不同,因此探究问题的设置与习题训练的选择也应有不同层次的区别,并遵循由浅到深的逻辑关系进行设置,兼顾不同水平的学生。
3.对学生回答问题的答案要进行鼓励性、建设性的评价。探究环节教师要对自己的角色有准确的定位,引导学生讨论,既不能生硬地打断学生发言也不能毫无意义的引导学生鼓掌叫好,而是适时的鼓励和点拨,调动学生对探究活动的积极性并为其指引正确的方向。
4.时刻关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动向,善于捕捉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因势利导。“预设”是美好的,但“生成”不一定按照预定的轨道。当学生分析问题偏离主题时,教师要善于矫正。而学生有比“预设”更深层次的分析或不同角度的理解时,教师要趁热打铁给予肯定并促其“生成”。而且,这需要教师对所教内容及其教学实例有全面透彻的剖析理解,并具备敏锐的洞察力,精辟的语言和随机应变的课堂机智。这也是评价教师课堂驾驭能力的一个重要考量因素。例如,有位教师在上《面对经济全球化》一课时,在其设计的“网络跟帖:用一句话来描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环节中,学生都非常踊跃地发表了自己的见解。然而,大多数学生只是单方面说了利或者弊,只有一位学生说道:“我认为,经济全球化就像一朵开得鲜艳的罂粟花。”这样生动形象又富于思辨的比喻让在场听课的教师们为之眼前一亮。但授课教师只用了千篇一律的“讲得不错”给轻描淡写地带过了,之后就自顾自地按照原先设计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进行了总结。这种让现成鲜活的教学资源在自己的手中流逝的现象不失为是政治课堂教学的一种遗憾。
总之,一节高质量的政治优质课应是让听课者回味无穷、印象深刻,对生活和学习有一定启发的课,融教育性、科学性、思想性、时代性、思辨性为一体,在宏观把控与微观灵动的有机统一中,在“收”与“放”、“动”与“静”的矛盾中散发着智慧的光芒。
参考文献:
[1] 陈淑琴.浅谈初中政治优质课[J].学校思想教育文稿,2000(6).
[2] 罗涛.谈谈中学政治优质课的重要标准[J].教育科学论坛,2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