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村地区的经济也有所带动,农村商业银行普惠金融的发展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进行实践探究。普惠金融以其普惠性、公平性、易获得性等特点得到了农村地区人民、城镇低收入人群、残疾人等的厚爱。农村商业银行主要服务于农村,是地方性的金融机构,对于农村地区来说,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是其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其经济繁荣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农村商业银行 普惠金融 可持续发展 对策和建议
农村商业银行作为普惠金融发展中的重要参与主体,属于地方性机构,主要服务对象是农村地区的农民。近些年来,虽然农村商业银行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普惠金融有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也不断出现许多矛盾问题、暴露较多的风险,导致农村地区普惠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受阻,因此,要准确分析现存的问题,并逐步建立起完善的决策对策,才能更好地推动普惠金融的可持续发展。
一、普惠金融概述
1.普惠金融的含义
2005年,联合国在国际小额信贷宣传中首次提出了“普惠金融”这一概念,而后逐渐被世界各地所熟知,有些国家接纳这一概念并逐步推行。普惠金融的宗旨在于为社会全体成员提供金融服务,同时不断提高社会福利标准及水平,关注金融机构的财务盈利水平。普惠金融的基本含义在于构建一个特殊的金融体系,这一金融体系主要服务对象为社会所有阶层人员,尤其是低收入人群、残疾人、贫困人员等,尽可能地增加弱势人群的生活幸福感。从本质上看,普惠金融是在小额信贷、微型金融的基础上发展、延伸出来的新的概念,并且不斷深入发展,丰富了内涵,服务对象的范围也逐渐扩大,基本涵盖了保险、储蓄、信贷等多个层面。
2.发展普惠金融的意义
首先,农村商业银行作为地方性金融机构,对于农村经济发展来说,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也就是说,农村商业银行普通金融的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具体来看,普惠金融的服务目的在于将各种各样的金融服务,进行合理的普及,逐步扩大服务范围,使得各个阶层的社会人员均能享受到此种金融服务,为社会弱势、贫困群体提供更多的福利,加强社会保障,也能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带动各个阶层的人共同发展进步,避免各阶层之间差距悬殊。另外,普通金融在农村地区的进一步实施,能够充分地减少农村地区与城市地区的贫富差距,减少不公平金融差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目标,而农村普惠金融的实施,正是符合了这一发展目标,为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提供了重要的动力。
其次,农村地区发展普通金融有利于推动金融行业的健康、全面、可持续发展。我国目前的金融市场发展较为缓慢、相对稳定,但是呈现一种分阶层的现象,基本上是金字塔式结构。详细点说,这个金字塔结构顶层是为数不多的大型企业,这些企业竞争实力极强,占据了不少市场份额。中间是中小型企业,这些企业数量较多,具有较强的生命力。最底层也是数量最多的,是个体工商户及农户。很明显,大型企业因其实力强,极易得到金融机构的支持和服务,融资问题可得到及时地解决,企业运作非常有效,所享受到的金融服务最高。而中间的中小型企业大部分可以获得金融机构的支持,个体工商户及农户所能得到的金融服务最低,获得金融服务的难度较大。也就是说,我国金融服务市场形成了一种资源分配不均的严重现象。因此,发展普惠金融对于带动农户及个体户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缓解这一“金字塔”现象,打破金融市场壁垒,从而推动金融市场可持续发展。
二、现存问题分析
1、与市场化运作的矛盾
在我国,普惠金融在农村地区的实施,主要主体是农村商业银行,政府鼓励农村商业银行积极开展普惠金融工作,旨在逐步消除金融排斥,使得金融资源配置能够更加合理。但从实际工作来看,低收入人群及弱势人群在我国金融发展过程中,是主要的金融排斥对象,但是这些群体也存在自身的弊端,包括成本限制、信贷投入效益偏低的问题。从市场化运作体系方面分析,其主要目的在于将利益最大化,充分提升经济效益,必然导致金融排斥的产生,这与发展普惠金融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
2、与风险防控的矛盾
惠普金融的主要服务对象是低收入人群及弱势人群,这些人群的收入往往较低,这就意味着他们抵抗风险的能力非常低。而农村商业银行开展普惠金融,面向弱势群体等提供金融服务,但是金融服务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金融风险,尤其是在信贷投放方面,这些群体的条件、能力都难以满足信贷风控要求。因此,从风险防控方面来看,农村商业银行出于客户资信、抗风险能力、利润等方面的考虑,往往需要承担越来越多的信贷风险,使得两者之间存在矛盾。
3、商业银行监管体系存在弊端
我国政府为了积极推动普惠金融的发展,建立了较多的监管优惠政策,例如定向信贷投放等。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农村商业银行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支持力量,但是其中不免存在监管政策方面的弊端。监管政策尚未根据农村地区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规定,难以真正发挥激励作用,实际上阻碍了普惠金融的发展。
三、应对措施
农村商业银行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推动经济继续繁荣昌盛的重要基础。面对现存的问题及矛盾,包括监管体系问题、风险防控问题等,我们必须具有针对性地制定发展策略,给予农村商业银行相应的支持和鼓励,才能更好地推动可持续发展。具体措施包括:创新普惠金融服务理念;创新产品,防控风险;完善监管体系。以下详述。
1、创新普惠金融服务理念。农村商业银行普惠金融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服务理念的创新。在目前金融市场环境下,想要消除金融排斥,就必须调整服务对象的要求、标准和门槛。从服务对象入手,树立创新的服务理念,打破传统的金融服务思想,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服务对象标准,不能只着眼于大型企业,而是应当下沉眼界,逐步重视低收入群体的金融服务,促进金融服务的全面化。例如,可以利用现行发达的互联网技术,进行网络化建设,将服务渠道逐步改变成网点形式并以其作为依托,以互联网平台作为主要的交易渠道,建立起具有特色的、全方位的网络渠道体系,扩大金融服务的范围。特别是偏远的农村地区,更应当建立起相应的金融便利店,使得农民可以及时享受金融服务,减少时间成本,逐步缓解与市场化运作之间的冲突和矛盾。 2.创新产品,防控风险
众所周知,农村地区人民的收入较低,而过往的农村地区普惠金融风险较大,农民们抗风险能力非常弱,导致普惠金融的发展受阻,甚至带来消极的影响。因此,不断创新金融产品,是缓解矛盾的重要方式。在互联网技术发达的时代环境下,应当根据低收入群体、弱势群体的特殊性,考虑其低收入、低风险承受额能力的特点,为其量身定做相应的金融产品,开发线上产品并不断创新,降低农村地区开展金融业务的成本及风险。此外,还应当对产品种类进行细分,为农民提供具体的金融服务,包括医疗、助学、创业、养老、建房等,丰富金融产品内容。在实施定向扶持贷款时,要对贷款金额、期限、利率等内容进行特殊設计,充分结合农村地区的情况进行制定,有效防范信贷风险,解决普惠金融与风险防控之间的矛盾。
3、完善监管体系
监管体系的完善和优化,是金融服务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农村地区开展普惠金融,农村商业银行必然义不容辞,但是必须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及金融环境,合理调整监管体系,使得监管体系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普惠金融的发展,从而使得商业银行普惠金融能够在农村地区更加合理地实施,并且更加规范化。首先,应当在税收方面进行调整,加强优惠政策的制定,例如,对于实施普惠金融服务的业务,可以给予税收优惠,从而能够激励、调动普惠金融业务的积极性。此外,还可以实行差别税率,更具当地的具体经济情况予以调整,也可以提供一些财政补贴等,为农村地区人民提供更好地金融服务,为普惠金融的发展奠定好基础。其次,改善金融风险环境。开展普惠金融,离不开对风险问题的考虑。在当今农村地区普惠金融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可以适当加强基层担保组织的建设,不断丰富普惠金融的担保内容,提高担保力度等。再者,可以考虑建立其风险补偿基金,充分利用社会资本,为不同种类的业务提供更加有效的保障,同时提升普惠金融的抗风险能力。
四、小结
总的来说,农村行业银行是普惠金融在农村地区开展的重要主体,能够直接为农民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因此,必须加强农村商业银行建设,合理调整优惠政策,减少普惠金融与风险防控、监管体系、市场化运作等之间的冲突和矛盾,不断丰富服务内容,提供更加优质的金融服务,带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 薛逊.农村商业银行普惠金融产品创新研究:三家农村商业银行的比较分析[D].山东大学,2018.
[2] 刘凤.我国农村商业银行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研究[J].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7(03):3-9.
[3] 刘忠.我国普惠型农村金融改革理论与实践研究[D].武汉大学,2015.
【关键词】 农村商业银行 普惠金融 可持续发展 对策和建议
农村商业银行作为普惠金融发展中的重要参与主体,属于地方性机构,主要服务对象是农村地区的农民。近些年来,虽然农村商业银行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普惠金融有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也不断出现许多矛盾问题、暴露较多的风险,导致农村地区普惠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受阻,因此,要准确分析现存的问题,并逐步建立起完善的决策对策,才能更好地推动普惠金融的可持续发展。
一、普惠金融概述
1.普惠金融的含义
2005年,联合国在国际小额信贷宣传中首次提出了“普惠金融”这一概念,而后逐渐被世界各地所熟知,有些国家接纳这一概念并逐步推行。普惠金融的宗旨在于为社会全体成员提供金融服务,同时不断提高社会福利标准及水平,关注金融机构的财务盈利水平。普惠金融的基本含义在于构建一个特殊的金融体系,这一金融体系主要服务对象为社会所有阶层人员,尤其是低收入人群、残疾人、贫困人员等,尽可能地增加弱势人群的生活幸福感。从本质上看,普惠金融是在小额信贷、微型金融的基础上发展、延伸出来的新的概念,并且不斷深入发展,丰富了内涵,服务对象的范围也逐渐扩大,基本涵盖了保险、储蓄、信贷等多个层面。
2.发展普惠金融的意义
首先,农村商业银行作为地方性金融机构,对于农村经济发展来说,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也就是说,农村商业银行普通金融的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具体来看,普惠金融的服务目的在于将各种各样的金融服务,进行合理的普及,逐步扩大服务范围,使得各个阶层的社会人员均能享受到此种金融服务,为社会弱势、贫困群体提供更多的福利,加强社会保障,也能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带动各个阶层的人共同发展进步,避免各阶层之间差距悬殊。另外,普通金融在农村地区的进一步实施,能够充分地减少农村地区与城市地区的贫富差距,减少不公平金融差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目标,而农村普惠金融的实施,正是符合了这一发展目标,为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提供了重要的动力。
其次,农村地区发展普通金融有利于推动金融行业的健康、全面、可持续发展。我国目前的金融市场发展较为缓慢、相对稳定,但是呈现一种分阶层的现象,基本上是金字塔式结构。详细点说,这个金字塔结构顶层是为数不多的大型企业,这些企业竞争实力极强,占据了不少市场份额。中间是中小型企业,这些企业数量较多,具有较强的生命力。最底层也是数量最多的,是个体工商户及农户。很明显,大型企业因其实力强,极易得到金融机构的支持和服务,融资问题可得到及时地解决,企业运作非常有效,所享受到的金融服务最高。而中间的中小型企业大部分可以获得金融机构的支持,个体工商户及农户所能得到的金融服务最低,获得金融服务的难度较大。也就是说,我国金融服务市场形成了一种资源分配不均的严重现象。因此,发展普惠金融对于带动农户及个体户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缓解这一“金字塔”现象,打破金融市场壁垒,从而推动金融市场可持续发展。
二、现存问题分析
1、与市场化运作的矛盾
在我国,普惠金融在农村地区的实施,主要主体是农村商业银行,政府鼓励农村商业银行积极开展普惠金融工作,旨在逐步消除金融排斥,使得金融资源配置能够更加合理。但从实际工作来看,低收入人群及弱势人群在我国金融发展过程中,是主要的金融排斥对象,但是这些群体也存在自身的弊端,包括成本限制、信贷投入效益偏低的问题。从市场化运作体系方面分析,其主要目的在于将利益最大化,充分提升经济效益,必然导致金融排斥的产生,这与发展普惠金融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
2、与风险防控的矛盾
惠普金融的主要服务对象是低收入人群及弱势人群,这些人群的收入往往较低,这就意味着他们抵抗风险的能力非常低。而农村商业银行开展普惠金融,面向弱势群体等提供金融服务,但是金融服务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金融风险,尤其是在信贷投放方面,这些群体的条件、能力都难以满足信贷风控要求。因此,从风险防控方面来看,农村商业银行出于客户资信、抗风险能力、利润等方面的考虑,往往需要承担越来越多的信贷风险,使得两者之间存在矛盾。
3、商业银行监管体系存在弊端
我国政府为了积极推动普惠金融的发展,建立了较多的监管优惠政策,例如定向信贷投放等。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农村商业银行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支持力量,但是其中不免存在监管政策方面的弊端。监管政策尚未根据农村地区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规定,难以真正发挥激励作用,实际上阻碍了普惠金融的发展。
三、应对措施
农村商业银行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推动经济继续繁荣昌盛的重要基础。面对现存的问题及矛盾,包括监管体系问题、风险防控问题等,我们必须具有针对性地制定发展策略,给予农村商业银行相应的支持和鼓励,才能更好地推动可持续发展。具体措施包括:创新普惠金融服务理念;创新产品,防控风险;完善监管体系。以下详述。
1、创新普惠金融服务理念。农村商业银行普惠金融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服务理念的创新。在目前金融市场环境下,想要消除金融排斥,就必须调整服务对象的要求、标准和门槛。从服务对象入手,树立创新的服务理念,打破传统的金融服务思想,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服务对象标准,不能只着眼于大型企业,而是应当下沉眼界,逐步重视低收入群体的金融服务,促进金融服务的全面化。例如,可以利用现行发达的互联网技术,进行网络化建设,将服务渠道逐步改变成网点形式并以其作为依托,以互联网平台作为主要的交易渠道,建立起具有特色的、全方位的网络渠道体系,扩大金融服务的范围。特别是偏远的农村地区,更应当建立起相应的金融便利店,使得农民可以及时享受金融服务,减少时间成本,逐步缓解与市场化运作之间的冲突和矛盾。 2.创新产品,防控风险
众所周知,农村地区人民的收入较低,而过往的农村地区普惠金融风险较大,农民们抗风险能力非常弱,导致普惠金融的发展受阻,甚至带来消极的影响。因此,不断创新金融产品,是缓解矛盾的重要方式。在互联网技术发达的时代环境下,应当根据低收入群体、弱势群体的特殊性,考虑其低收入、低风险承受额能力的特点,为其量身定做相应的金融产品,开发线上产品并不断创新,降低农村地区开展金融业务的成本及风险。此外,还应当对产品种类进行细分,为农民提供具体的金融服务,包括医疗、助学、创业、养老、建房等,丰富金融产品内容。在实施定向扶持贷款时,要对贷款金额、期限、利率等内容进行特殊設计,充分结合农村地区的情况进行制定,有效防范信贷风险,解决普惠金融与风险防控之间的矛盾。
3、完善监管体系
监管体系的完善和优化,是金融服务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农村地区开展普惠金融,农村商业银行必然义不容辞,但是必须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及金融环境,合理调整监管体系,使得监管体系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普惠金融的发展,从而使得商业银行普惠金融能够在农村地区更加合理地实施,并且更加规范化。首先,应当在税收方面进行调整,加强优惠政策的制定,例如,对于实施普惠金融服务的业务,可以给予税收优惠,从而能够激励、调动普惠金融业务的积极性。此外,还可以实行差别税率,更具当地的具体经济情况予以调整,也可以提供一些财政补贴等,为农村地区人民提供更好地金融服务,为普惠金融的发展奠定好基础。其次,改善金融风险环境。开展普惠金融,离不开对风险问题的考虑。在当今农村地区普惠金融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可以适当加强基层担保组织的建设,不断丰富普惠金融的担保内容,提高担保力度等。再者,可以考虑建立其风险补偿基金,充分利用社会资本,为不同种类的业务提供更加有效的保障,同时提升普惠金融的抗风险能力。
四、小结
总的来说,农村行业银行是普惠金融在农村地区开展的重要主体,能够直接为农民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因此,必须加强农村商业银行建设,合理调整优惠政策,减少普惠金融与风险防控、监管体系、市场化运作等之间的冲突和矛盾,不断丰富服务内容,提供更加优质的金融服务,带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 薛逊.农村商业银行普惠金融产品创新研究:三家农村商业银行的比较分析[D].山东大学,2018.
[2] 刘凤.我国农村商业银行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研究[J].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7(03):3-9.
[3] 刘忠.我国普惠型农村金融改革理论与实践研究[D].武汉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