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南阳(组诗)

来源 :躬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min9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致南阳
  南北气候在这里相拥
  物华天宝在这里汇聚
  珍禽异木在这里集合
  天下英才在这里聚集
  这是一个形似大碗的盆地
  纳古烁今,藏风聚气
  古今多少名人
  在这里神奇孕育
  往来多少故事
  从这里向四方传递
  姜子牙在这里诞生
  辅佐文王为八百年不衰的
  周朝奠基
  百里奚从这里出游
  谋划了大秦帝国的统一
  刘秀自这里起兵
  推翻王莽将大汉延续
  孔明从这里启程
  促成了鼎立的三国格局
  啊,南阳,
  一座神奇的城市
  蕴藏了多少神奇的传说
  传递着多少神秘的故事
  你是历史文化名城
  你是古今名人荟萃之地
  张骞在这里受封
  两次出使西域
  岑参戍边,从这里
  走向边塞戈壁,庾信
  韩愈的诗文在这里生辉
  范仲淹在这里挥笔
  千古名篇《岳阳楼记》
  彭雪枫从这里投身革命
  杜风瑞从这里向蓝天奋飞
  “雷锋团”的老兵
  让雷锋精神在乡村社区传递
  更有那董作宾、冯友兰、李季
  姚雪垠、张一弓、二月河
  文学豫军彰显着南阳
  厚重的文化家底
  啊,南阳
  白河之滨,卧龙之地。
  新时代新作为
  新气象新天地
  乘着十九大的东风
  科技创新“两轮驱动”
  人才资源“双翼齐飞”
  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
  “九大专项”,推进
  区域性中心城市
  为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向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南阳
  扬帆再启航,振翅更高飞
  致孔明
  祖籍山东,隐居隆中
  心怀天下,取名卧龙
  隐居“躬”耕南阳
  为相事必“躬”亲
  忠君鞠“躬”尽瘁
  一个“躬”字
  写尽了您的一生
  在这个”躬”字里
  我看出了,您的知
  您的智,您的明,您的忠
  致张仲景
  从南阳布衣,到长沙太守
  悬壶济世,坐堂行医
  你拯救多少庶民百姓生命
  你留传多少神奇动人故事
  路遇病人,你创新的
  “人工呼吸”,至今还在
  广为应用;体恤贫民
  你发明的防冻“扁食”
  早已走进百姓家里
  一部《伤寒杂病论》
  道出了中医之魂
  护佑了万千苍生
  创立的六经辩证
  勃发了中医生机
  延续了华夏生命
  从此,人们都这样
  尊称您医圣
  致范蠡
  忠以为国,智以保身
  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后人这样对你评价
  与勾践同患难
  忍屈辱图霸业
  兴越灭吴,功盖朝野
  与西施的浪漫
  至今还在传说
  人尊你为商圣
  我敬你为智者
  你教给人们
  一个做人的道理
  急流勇进,向前堪佩
  功成名就,知退亦悦
  致张衡
  张衡,提到你的名字
  人们自然想起浑天仪
  风候地动仪,人们
  尊敬地称您科圣
  月球的环形山
  有您的名字闪耀
  太阳系里1802小行星
  以您的名字命名
  今天走近你,才知道
  你不仅仅是天文学家
  你更是文学巨子
  《二京赋》可与司马相如对决
  《四愁诗》堪与屈原《离骚》相比
  你是七言诗的先锋探索者
  你是杰出的汉赋四人之一
  你的全面博学世所罕见
  万杞千龄,让人仰视
  致百里溪
  从“五羖大夫”,到一代
  名相,从劳不坐车、暑不撑伞
  到不带随从、不带武装
  从开启民智、和睦邦邻
  到遵循周仪、秦国图强
  你的智慧在诸子之上
  从少年壮志出游
  家妻杀鸡煮米
  到古稀之岁乐堂认妻
  泣沂衷肠,你的节操
  让百姓称赞,你的品德
  为世人敬仰。葬礼憾人
  举国悲伤。在“秦国
  男女流涕,童子不歌谣,
  舂者不相杵”的记载里
  让我看到了,你在当朝的
  价值,你在民众心里的份量
  致张骞
  两度出使,两次
  逃脱,两次被俘
  传奇而又神秘
  十三个春夏秋冬
  四千六百二十三个日夜
  可以娶妻生子
  可以安家度日
  但是,但是啊
  归汉的初心
  永远——永远-
  藏在心里
  只要一有时机
  即使赴汤蹈火
  依然在所不惜
  十三年异域生涯
  彰显着你的坚定、坚强
  坚韧,十三载雨雪风霜
  诠释着你的忠君、忠国
  忠民,你用十三年的生命
  让中国的陶瓷,丝绸,茶叶
  漆器、玉器、铜器……
  享誉欧亚大陆
  你用十三年的赤心
  讓西域的葡萄,核桃
  石榴、芝麻、胡萝卜
  西红柿……造福炎黄子孙
  你用毕生的力量
  “凿空”西域
  你远见卓识、拓疆开土
  你博闻强记,屡建功绩
  在南阳方城,受封
  “博望候”的官职
  你用柔软飘逸的丝绸
  将欧亚大陆连在一起
  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
  龙的传人、华夏儿女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
  伴着郑和七下西洋的航道
  循着你当年出使的足迹
  开辟着新时代的”一带一路”
  向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扬帆启航,和平崛起
其他文献
得知丢丢救助成功,我喜极而泣!泪水伴随着窗外的雨滴潸然落下,纠结了几天的心终于放松下来。祝贺丢丢第二次获得重生!  那天在校园停放的汽车底下,我看到一只卧着的狗狗,小体型,柴犬,白色的毛发间有栗色的圆片。仔细查看,它的下体有毛病,大便难受,还带血。这是谁家的狗跑丢了?还是……听校门口小卖店的妹妹说,这个狗上周就在这里游荡了。唉!真让我猜中了,是流浪狗无疑。真可怜!我想把它逮住、救治,喊来同事帮忙,
期刊
著名作家乔典运曾经说过:他在家乡西峡所经历过的乡村生活,是一口深不见底的“小井”,他的所有文学作品,都是从这口“小井”里淘洗出来。他的创作成就和经验,激励和影响着不少的南阳青年作家,在现实主义创作的道路上铿然前行,涌现出了不少深得其创作真传,且成绩不菲的文坛新人。南阳青年作家臧建国,就是这些成绩不菲的佼佼者之一。  臧建国虽是“青年作家”,却已有二十多年的“创龄”了。他曾在县团委工作,后来担任乡镇
期刊
长篇小说《幸福就在不远处》(以下简称《幸》)(团结出版社出版),是南阳籍作家魏蕴晓最近推出的一部长篇新作。这书名朴实、蕴藉而充满诗意,细细咀嚼品尝,实在是有思、有学、有情、有品、有味。封面清雅可人,大气而温馨,散发着文学艺术的芬芳幽香。  无须讳言,在物欲横流的年代,婚姻家庭可能因为平庸世俗变了色调,而在极易受到诱惑和挫折的关键时刻,更因为脆弱易逝而必须自我救赎,因此才凸显出更强烈的思想张力,从而
期刊
第一次看见黑白黄三花猫,是前年六月的一个傍晚。它正在我楼前的车子棚顶上给孩子喂食。两个孩子,估计有一个半月左右,一个纯白我称之为小白,一个头上有点灰色我称之为花头。三花侧卧着身子,任凭小白、花头在怀里尽情吸吮着乳汁,还不时用嘴巴在孩子全身舔舐,幸福,陶醉!我为这娘仨相依相偎、甜蜜的亲情所感动。邻居告诉我,这只流浪猫,在这附近溜达有一段时间了。哦,又是流浪猫。此前,我已救助了不少的流浪猫,但都是一只
期刊
大雪纷纷扬扬地下了一整天,到处都是白茫茫的一片。抬眼望去,看到东一堆西一堆的雪,被风吹得漫无边际,不禁“扑哧”一笑,狗肉将军张宗昌真有才呀,筛石灰呀筛石灰,这一句寻常人还真想不出来。  黄昏临近,对面密密麻麻的鸽子笼正被次第点亮,昏黄的街灯如老妪,颤巍巍地耷拉着幽深的脖子。  道牙上停满了车辆,猛一看,清一色的白。精品超市的霓虹闪烁,扎眼地亮堂。一个穿红色工装的超市收票员,不时地探头探脑向外张望,
期刊
雾气迷蒙的早上,城市里的街道上到处都是急匆匆的行人,天长日久的,看得双眼乃至心都麻木了。  人最怕麻木,心一旦麻木,生活便麻木,至此,余生可如何是好?  看向远方雾霭重重的河面,以及河面上同样灰苍苍的桥,突然想放下手头上的一切,去河边走走。停下车子,从河边的滨河大道上拾级而下,穿过青、黄、红色彩斑斓的树林,至河边时,竟有片刻的恍惚。  河面一如既往地宽阔着,河对岸拔地而起,尚未封顶的几座高楼,迎着
期刊
一  孙君梁先生是位律师,律师在当下是风生水起的职业,但近些年他却有点“不务正业”,跨界爱上了时下不被人们看好的写作,这自然是有点让人匪夷所思了。然而人各有志,写作虽不被人看好,但他喜爱,他愿入瓮,你讲一百个理由,他一句话,我就好这一口,也就噎得你无话可说。  自然,这是我的臆说,以孙君梁先生的性格,决计是不会这样说的,即如是说,那话语也必定是很含蓄的,定然不会如此生硬。  其实,写作在中国的历史
期刊
父亲和母亲都已经去世三年。2017年11月初八是父亲三周年的祭日,姊妹兄弟都回去给父母添坟烧纸,感觉很快,一晃就三个年头了。每次想起父亲,就是他微笑的面容,他以前就是这样子,和谁都是微笑着说话。  父亲是一名教师。在我小的时候,他经常不在家,只是每个星期天回来一次,所以对父亲了解的也很少,他对我们管教的也不多,只记得从小就是妈妈拉扯我们姐姐和兄弟6个长大的。在小的时候,我们姐妹几个都是从小在外婆家
期刊
噩耗的尾音,拉长了  午后,阴郁的天空  落一场飘雪的乡愁  耳边,长江与黄河的涛声  唤醒落叶对根的倾诉  用眺望搭起那座回家的桥上  苍苍白发,拄着拐杖  风雨兼程,亲手把  一张张邮票和一张张  船票,烧在娘的坟前  等待,尝尽坎坷  在盲人的另一只眼里  熊熊燃烧的火焰  照亮了夜行人的江湖  在茫茫的风雪中  提笔心底的明媚  落笔期待已久的春天  启程,赶往故乡的春天  看看天,看看远
期刊
从来没有这样心情激动,  从来没有这样充满豪情,  从来没有这样备受鼓舞,  从来没有这样热血沸腾。  总书记十九大的报告啊,  似冲锋号角、指路明灯,  带领十三亿人以崭新风貌,  踏上新时代风景的新征程。  奔跑的脚步啊绝不停留,  因坚如磐石的信念在胸。  擂响新使命的战鼓,  聆听新时代的歌声,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  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