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成长是我最大的幸福

来源 :教育前沿·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rpplol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年级的增长,小学生的学习分层情况越来越明显,作为老师不得不分析其症结所在,尤其是学困生的指导迫在眉睫。但学困生具体情况又因人而异,大致分为四种:1.少部分学生是家境困难的孩子,个别学生性格孤僻、内向、不善交往、合作、胆小沉默、不合群;3、少数学生家境富裕、生活条件优越的孩子;4、个别学生是智力因素造成的,其特点是身体孱弱,理解能力弱,接受能力差,不能完成学习任务。具体对策有:1、正确对待学生的个别差异;2、正确处理统一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关系。
  2003年,第八次课程改革在我们安庆市拉开了序幕,我有幸成为其中一名数学学科课改实验者,我带101班的数学课,本班有四十人左右,是一群懵懵懂懂的孩子们。带惯了中高年级,现在一时教低年级,还真有点不习惯,孩子们会在上课的中途说上厕所,上课时会随时打断你的说话,作业不写还会天真的把本子交给老师……通过几个月的接触、沟通、交流,我对这班学生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同时对他们中间的学困生的学习情况做了具体的分析,大致有如下几种情况:
  1.少部分学生是家境困难的孩子。他们的父母忙于生计,忽视或无暇顾及、督促孩子的学习,同时对孩子平时的生活习惯、行为举止缺少必要的指导,种种原因造成孩子贪玩、懒散、好动、不好好学习,成绩不理想,表现不尽人意。
  2.个别学生性格孤僻、内向、不善交往、合作、胆小沉默、不合群。他们的家人重男轻女,从小缺少必要的家庭温暖、父母的关怀,有自卑、逆反心理。她的智力正常,主要学习目的不明确,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养成,造成学习的不理想。
  3.少数学生家境富裕、生活条件优越的孩子。他们的父母只顾做生意,没有时间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加之娇生惯养,造成孩子懒惰、浪费、不求上进,学习好坏无所谓。
  4、个别学生是智力因素造成的,其特点是身体孱弱,理解能力弱,接受能力差,不能完成学习任务。
  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重结论轻过程”、“重智育轻德育”、“重讲解轻学习”、“重课内轻课外”、“重学会轻会学”的现象,束缚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影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培养。《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前言中说:“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我在教学中深深感受到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都得到最大的可能的发展的重要性。在实际教学实践中,我采取两大教学措施。
  
  正确对待学生的个别差异
  
  首先,要相信所有智力正常的儿童都能学好数学。教学实践经验表明:数学成绩不佳儿童中的绝大多数都不是由于自身的智力因素造成的,主要是由于他们的非智力因素和教学条件影响的。如上面1-3种的学生就属于此类,因此,对这些学生我们不能把他们形成的原因完全归结为智力上的原因,更不能将他们和“弱智”简单地划等号。为此,我们在教学中要让这些学生树立起学好数学的信心,这是搞好面向全体学生的根本保证。其次,要承认学生的个别差异。由于每个儿童的先天素质和后天影响在事实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别,这种差别的结果必然要反映为他们在学习兴趣和动机、学习气质和能力、学习方法和习惯等方面的个别差异。所以,一个班的每个学生在学习水平和学习效果上的不可能整齐划一。固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承认这种客观差异,并以此为依据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提高他们的成绩。
  
  正确处理统一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关系
  
  从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学生的个别差异在客观上制约着我们的教学,而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又决定了我们的教学必须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进行。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必须正确处理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的关系,通过因材施教去实现全体学生最大可能的发展,这一措施具体落实于教学实践,就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实施教学,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能够得到不同的发展。第二,切实转化学困生。因材施教的关键问题是解决学困生的问题,在教育教学中我注意采取一些切实有效的方法帮助学困生。首先,关心并鼓励学困生,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使他们建立起能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如曾鑫鑫这样的学生采取捕捉她身上的闪光点,尊重她,积极调动其学习主观能动性,培养她的自尊心、自信心,点燃她希望的火花。学困生的闪光点常常是转念即逝,如果教师忽视,不仅会挫伤他们的进取心,而且还可能引起不良反应,使其自暴自弃,不可收拾。所以有名言说:“赞扬后进生极其微小的进步,要比嘲笑其显著的劣迹更高明。”其次,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辅导学困生,帮助他们尽快弥补知识掌握上的某些缺漏。辅导学困生既要给他们弥补知识的不足,更要教会他们学习的方法。让他们学会学习,喜欢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江爽、江加春、江锟、周转胜、缪秋玉、汪徐等学困生,要经常进行家访,与家长取得联系,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制定可行的学习目标,利用课余时间加强训练。同时,发挥优等生的示范作用,让他们结成对,成立学习合作小组,在优等生的带动下,学困生既弥补了知识的不足,又吸取了优等生好的学习方法。让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按时回家,按时到校……这样有了明确的学习任务,加之同学、家长、教师三方面的共同帮助、督促,通过一段时间坚持,相信他们中的大部分会改掉坏习惯,学习成绩会有明显的提高。对于缪书琴同学的实际情况,要降低对她的学习要求,基本会做,基本理解,都要给予鼓励,让她体验到老师对她的关心,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快乐。第三,鼓励优等生达到尽可能高的水平。首先要防止优等生产生自满情绪,通过对他们提出较高学习要求,使其始终保持强烈的求知欲;其次,经常要给他们适当布置一些富有思考性的习题,以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发展他们的数学潜能。
  同时,我要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多学习,多请教,多实践,多反思,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他们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因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是我最大的幸福!
其他文献
成人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对各类在职、从业人员进行高层岗位培训、继续教育和高等学历教育的任务。我校成人高等教育自开办以来始终坚持严格管理,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办出了自己的特色,受到了各方面好评。为使我校成人高等教育有一更大发展,以适应新形势需要,相应地采取以下措施。    进一步明确办学方向    1.成人高等教育要围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积极建设为中心,主动适应市场经济
“以人为本”的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理念正风靡全球的管理界。因此,学校管理者在工作中自身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注重教师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全体教师主人翁的作用;明确学生主体地位,形成一切为了学生的良好氛围;创建有序而又自由、紧张而又宽松的工作氛围。    学校管理要“以人为本”,这是由学校管理的特殊性决定的。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即教师在学校管理者的管理下开展教育和培养学生的活动,所涉
鲁迅先生的作品《伤逝》描写了涓生和子君的爱情悲剧。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悲剧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会有不同的原因。仅从女性视角分析来他们爱情的悲剧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女性依附于男性,视爱情为人生终极目标以及封建礼教对女性的束缚。  《伤逝》是鲁迅先生的一篇以爱情为主题的短篇小说,小说以手记的形式,以倒叙的方式由男主人公涓生以沉痛悔恨的语气回顾了他和女主人公子君从相识、相爱、同居到分手以及最后子君死亡的整个过
被后世尊为“大成至圣先师”的孔子开创了儒家学派,从此儒家思想便和中国人结下了不解之缘。儒家思想在现代人看来是古老的、生疏的,但当代学者认为,诞生于春秋时期的儒家思想不仅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而且儒家思想文化正在进一步走向世界,并为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人们所理解和接受,有利于人类的和平、稳定、进步和繁荣。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家璐也指出,儒家思想、孔子学说是中国人民的,也是世界的,因而研究儒
爱因斯坦说:“一个人仅有专业知识,而缺乏道德的辨别力,没有健全的人格,那他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这样的人纵然有极高的天赋,也很难成就一番事业。”学生对社会未来的贡献不仅决定于学习成绩和智能水平,而且与人格密切相关。    和谐人格的内涵    使人格朝着和谐的方向发展,是当代人格建构的必然取向。“和谐人格是指健康完善、能够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人格。”和谐人格,是指构成人格整体的各个内在要素之间
无论在什么场合,只要有儿童,你就不可避免地发现自己在观察他们,这种观察几乎是一种无意识行为。《观察:走近儿童的世界》一书,主要探讨了观察儿童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地观察儿童的问题,将帮助幼教工作者理解观察的重要性以及观察对满足儿童需要所产生的影响,从而设计出符合儿童个体需要的活动。  通过观察我们能够学到什么  假如你和你的同事正与一群儿童在户外游戏。一个人可能会看见儿童正在合作开展游戏,另一个人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