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与科技碰撞 绽放文保创新之光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q_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月中旬,安徽省合肥市文物管理处主持召开了“文物科技鉴定培训暨专家座谈会”。安徽省文物鉴定站、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市各级文物保护管理机构、安徽名人馆、渡江战役纪念馆、李鸿章故居陈列馆等相关人员参加了培训和座谈。
  培训邀请了著名的红外摄影专家和微痕鉴定专家讲解了《红外摄影与文物鉴定》和《文物微痕鉴定》知识。课程结束后,参培人员对此次培训的反响非常热烈。作为工作在基层一线的文博人员,课时虽短却“打开了一扇窗”。如何解决日常工作中鉴别文物的“刚需”和传统鉴定“水太深”“不好说”的矛盾,学习和借鉴现代科技手段,是当前形势下文物工作者应该着眼、着力的紧要课题。
  座谈会围绕“文物科技鉴定”,安徽省文物鉴定站研究员、中国古陶瓷学会副会长李广宁率领的专家组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龚德才教授的团队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大家结合实际工作,均发表了自身见解,虽各抒己见,却殊途同归;虽互有碰撞,却高度统一。与会的十几位专家、学者和文博工作者均表示文物鉴定的传统方法和现代科技手段,绝不对立,而应互通互融,相得益彰。
  传统鉴定与科技结合,是科技强国形势下的必然所为。对文物事业而言,当下可谓“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文物鉴定与反鉴定、鉴真与作伪,时刻在博弈。作伪手段紧跟科技脚步,运用现代科技的力量,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赝品未泛滥之时,传统鉴定的成功率较高。但今时不同往日,文物鉴定已没有理由不引入自然科学手段,也到了非引入不可的地步。随着科技考古研究的不断进步,曾让文物工作者最纠结的有损分析,已经发展出更多有效的无损方法,从宏观到微观角度对器物的成分、材料、工艺、年代等给出量化证据,结合器型学和感官判断,两者相互支撑,提高鉴定的准确率。
  传统鉴定与科技结合,有利于文物鉴定人才的队伍培养。太平必有象,盛世重收藏。在抢救性发掘逐步减少,各级各类博物馆大力发展的今天,各级文物部门理应给国家把关,帮老百姓把关,做好出入境、征集、涉案、流散文物的鉴定工作。传统的目鉴、眼学、“望闻问切”,以几十年在海量文物中耳濡目染为基础,才造就和培养出火眼金睛的“少数派”。在当前文物流通市场真品罕见、较难接触馆藏的情况下,广大文博从业人员虽身处本行,却难言鉴定;博物馆对征集文物慎之又慎,仍难免走眼,主要原因还是传统方法的难以复制和量化。而所谓科技,核心即可重复、可验证。将已经研究论证过的有效科技鉴定手段和传统器物类型学相结合,可以缩短文物鉴定人才的培养周期。鉴定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得以解决,青黄不接的局面得以缓解,各级文物部门征集、鉴定文物的水平和渠道也将大为改观。
  传统鉴定与科技结合,需要建立“大数据”。目前传统与科技结合的瓶颈,原因包括人才知识结构的差异,文博人员无法掌握理化检测手段,并根据分析数据得出鉴定结论;两者资源互通的空白,科技考古大部分运用于理论研究和教学,科技鉴定试验花重金买不到大量的样品,大量可供研究的藏品深锁文物库房。但如果能够建立如传统标型学一样可供比对的科技鉴定“大数据”,可按门类横向和纵向检索,传统鉴定便可“得其门而入”,互相参照,有理有据。这需要两者在未来长期、深度融合,由点及面,是一个数据筛选、整合的系统过程。
  合肥市文物管理处作为基层文保机构,此次搭建文物科技鉴定的交流平台,将省级鉴定站和科技考古界的前沿学者汇聚一堂,旨在加强双方的沟通合作。文物科技鉴定研究并不应局限于高校的课堂和实验室,文博工作者也不需只埋首于文献和经验。将科研资源和文博工作实际相结合,更好地运用于文物鉴定和保护,虽道阻且长,但已经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撰稿:孙莹 摄影:束婷婷)
其他文献
【摘要】古籍是记录人类文明发展史、传播人类文化和文明交流的重要媒介,而古籍修复队伍的建设是古籍保护工作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以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馆为例,基于博物馆内藏品的特色及保护现状、古籍保护修复历程等基础,详细阐述纸质类文物修复队伍中人员的素质培养、人才梯队建设制度、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三大手段与方法。并建议文物修复队伍的建设要结合现实需求科学布局、可持续培养,以期为博物馆纸质类文物保护修复队伍的建
期刊
中国陶瓷艺术经过长期发展,于乾隆时期达到顶峰,盛世瓷器的杰出成就建立在国力雄厚、帝王重视及督陶官唐英等人的精益求精之上。乾隆帝关心瓷器的制作,参与、审定御用瓷器的造型、釉色、纹饰等诸多方面。为迎合乾隆帝的喜好,督陶官唐英也试制了一些形制特别的瓷器。乾隆时期官窑瓷器有青花、釉里红等釉下彩瓷器,珐琅彩、粉彩等釉上彩瓷器以及众多的颜色釉作品,瓷质精细,釉面莹润,色彩绚丽,纹样繁复,造型新奇,制作精湛,可
期刊
【摘要】伊金霍洛旗郡王府整体建筑属砖、木、石结构,硬山顶与平顶相结合,融蒙、藏、汉风格为一体,府院的多数房屋为飞檐斗拱式,从屋顶到屋面均用砖、木、石雕刻龙凤、鹿鹤、山水、花草、人物等纹饰,图案精美,栩相如生。在所有建筑工艺中,以精湛的砖雕技压群芳,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郡王府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保存最完整的王爷府。  【关键词】郡王府 砖雕 民族文化 古建筑  郡王府位于伊金霍洛旗阿勒腾席热
期刊
竹刻之道自古有之,但真正兴盛起于明代嘉靖。万历年间的上海嘉定,从事者多为文人雅士,而非一般匠人。其艺术成就,赏玩情趣,非外人所能领略。它也是中国工艺美术史上一枝独秀的奇葩,以竹为载体,融诗、书、画等诸艺为一炉。所作也是自己玩赏、馈赠文友之物,而非谋生之用。竹乃常见之物,随手可得,不为特殊。而明清以来,文人巨匠凭其书画造诣,以刀作笔,施以竹材,于方寸间做文章,化腐朽为神奇,留下了许多传世佳作,至今仍
期刊
【摘要】随着江汉区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的不断推进,更多具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的文物得以发现,江汉区博物馆筹建办公室收藏的一份抗日战争时期的汉口版《新华日报》便是其中之一。由于《新华日报》在武汉的发行时间并不长,存世量少,所以尤为珍贵。汉口版《新华日报》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特征和浓厚的地域性特征,它是抗战时期历史的见证,是武汉作为重要战略地位的体现,也是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标志之一。在中华民族最危险
期刊
【摘 要】高足杯俗称马上杯,盛行于元代,是元代最具代表性的器物之一。高足杯在新石器时期已经出现。本文以目前内蒙古地区出土的元代的高足杯为基础,通过类型学分析,对高足杯的造型、纹饰做初步研究。  【关键词】高足杯 造型 纹饰高足杯的长把柄可系于腰间或挂在马背上,游牧民族骑猎时可随时用来喝奶浆或饮酒,这为蒙古人的游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内蒙古地区出土的元代高足杯材质有金的、有瓷的。目前发现的内蒙古地
期刊
[摘要]革命军人证明书,是部队寄往革命军人家里的,对军属家庭是一种荣耀。本文以解放初期中南军政委员会公安部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政治部的革命军人证明书为例,记载那段峥嵘的红色岁月。  [关键词]革命军人证明书 中南军政委员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  红色藏品是一代人的共同记忆,非常具有情感意义和历史价值。近年来,这些承载着一代人共同回忆的历史纪念品已经越来越稀少,市场价值也明显攀升。笔者所要介绍的革命
期刊
【摘要】青绿山水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典型的工笔重彩表现形式。本文以锦州市博物馆(以下简称我馆)珍藏的一幅清永瑢的《青绿山水图》谈起,以青绿山水的发展历程、创作技法、艺术形式为研究方向,以探究这幅《青绿山水图》的历史及艺术价值。  【关键词】永瑢 青绿山水画 历史 艺术价值  在我馆的文物库房里,珍藏着一幅清乾隆皇帝第六子永珞的《青绿山水图》。回忆起与这件文物的缘分还得从1997年的
期刊
【摘要】20世纪40年代以来,在西汉长沙国境内,先后发现了一系列高等级贵族乃至王室家族的墓葬,出土了一些标示墓主人身份的各种材质的官私印章,印证和补充了历史文献记载的不足,为我们考察历史上长沙国境内曾经出现过的贵族世家提供了更多有益的线索。本文即根据考古发现的材料,结合史料记载,简要梳理西汉长沙国曾经出现过的世家大族。  【关键词】西汉 长沙国 贵族世家  西汉长沙国是汉代历史上重要的诸侯国之一,
期刊
山东省博物馆一楼展厅常设“佛教造像艺术展”,其中最重要的展陈内容就是闻名遐迩的北朝青州龙兴寺遗址出土造像。展厅内另有一批(共十件)汉白玉小型石雕造像及残件,出土于山东省北部的滨州市惠民县沙河杨村,较少为人关注。笔者通过对其雕刻风格、工艺特征、发愿文、石料等方面的观察,认为这批造像有特殊的研究价值。  山东惠民县出土白石造像,含确切纪年铭文的八件,年代分别是东魏三件:武定五年(547年)背屏式菩萨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