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初中历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相互融合策略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cy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育界要紧跟时代的潮流,实现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这已经成为教育界的大趋势。初中历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相互融合中有助于提高课堂活力,这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重要作用。初中历史作为初中阶段的重要学科之一,课程改革要求初中历史学科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借助信息技术这一辅助工具。因此,老师应该将两者进行有效整合,融为一体,改变课堂教学结构,打造充满生机、以人为本的全新课程。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信息技术;相互融合
  一、 前言
  信息技术与各个学科整合这一新型教学模式,以丰富、开放、交互的优势成了各个学校教育的必然趋势。这种新型教学模式有助于实现教学效率的最大化与最优化。为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质量,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老师应该着眼于信息技术和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相互整合,以信息技术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以信息技术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以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活力,真正实现学生的发展和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二、 初中历史教学与信息技术相互整合的教育优势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就能够在课堂上融入更多的图像、音频、图形、动画等时代性元素,抽象性、专业性的历史知识以多样化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有利于最大限度上刺激学生的感官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利用这些丰富多元的教学元素,强化学生的知识记忆,这对于提高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和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当历史知识被转化为图像、音频、视频,学生在动静结合的画面中就能够学习历史知识,这时历史资料、历史人物故事变得更加直观化、具体化,这对于学生更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当学生通过观看动画和视频时,便能够产生身临其境和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培养学生对于历史这门学科的积极情感,促进学生由感官认知到理性认知的发展,真正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历史课堂上,老师通过多媒体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融入更多的历史资料,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并且将现实生活中的热点、焦点问题融入课堂上,能够培养学生在古今结合中将历史知识理解得更加透彻,不仅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生了解到了更多历史信息,还能够节约课堂教学时间,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知识能力等等综合能力的发展和锻炼。
  三、 初中历史教学与信息技术相互融合应该注意的问题
  初中历史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相互整合,主要是为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辅助作用,虽然信息技术教学能够给初中历史教学增添更多的生命力和活力,与传统的教学相比,有着无法比拟的教学优势,但是信息技術并不是万能的,老师在课堂上运用信息技术,应该讲究适时、适当、适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发挥信息技术的强大教学功用。另外,信息技术里面包括多种新型教学手段,老师应该通过这些新型教学手段的交互运用,才能发挥现代信息技术最佳的教学效果。例如:除了用电脑在课堂上演示之外,还可以利用投影仪写板书,或是将一些人物、实物、地图、史料等等内容投影到大屏幕上。当讲述一些历史事件时,可以通过与此事件有关的电影、电视剧等片段的播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的教学氛围。
  最后,信息技术中多媒体课件中有很多元素,如声音、视频、图像、文本等等,这些元素应该合理利用。例如,声音不宜过多,以轻音乐为主;视频不宜过多,以增强学生的知识理解为主;图片不易过鲜艳,避免干扰学生的视觉,分散学生的课堂注意力。
  四、 实现历史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的策略
  (一)营造历史氛围,激发学生情感
  一节课成功的好坏与课堂导入有着直接的关系。俗话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老师应该巧妙地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导入,让学生尽快地进入到学习的最佳状态。例如: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节课的学习中,老师利用多媒体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并给学生讲述春天的故事介绍的是一位使中华民族跻身世界强国之列的总设计师的千秋伟业,人们用歌声赞颂这位时代伟人,他的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道路,他就是邓小平。接着,再播放邓小平南巡讲话图像资料,学生一边观看图像,一边给学生讲授在全国各地,大小城市经常会看到这样的话语:称邓小平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成功引领学生进入这节课的学习中。通过信息技术的融入吊足了学生的胃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也为课堂的展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创设问题情境,拓展学生思维
  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无论是知识的记忆,还是历史问题的思考都与学生的思维息息相关,因此为了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老师要善于利用信息技术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敢于提问、愿意提问、善于提问,真正实现以疑问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更能够通过老师不断的启发引领,帮助学生解决他们的疑虑,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历史学习能力,更能够通过老师的不断引导,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的奥秘。例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课堂上,老师利用多媒体展示长江三峡、神舟七号发射成功、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等的图片,当学生观看着这些图片,老师提出问题,通过这些图片有什么感想?这时学生积极思考,发现这些图片集中反映出我们伟大祖国母亲如今的强大与繁盛。当学生回答完问题,老师利用《东方红》的视频渲染课堂气氛,并且告诉学生,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用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努力换来的。建设新中国,才有了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通过老师的引导和问题的提问,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到新课学习中,同时,老师提出问题:中国人民从什么时候站起来的?开国大典的时间、过程、盛况。让学生通过小组里讨论,一起阅读课本中的文章以及自己思想的交流,增强了学生对这段历史的了解,也增强学生身上的民族意识和爱国责任,有助于真正实现以史为鉴,实现历史课堂中的立德树人。   (三)建构知识体系,深度认知概念
  信息技术教学具有直观形象的教学优势,能够将历史课本上抽象分散的历史知识更加具体形象化、层次分明化、结构完整化,有利于将零碎的知识点进行有效综合,培养学生认识到历史概念之间的关系,有利于牢固的掌握历史知识网,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例如:在《伟大的历史转折》这一课的学习中,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以“伟大的历史改革”为中心,给学生展示本节课的知识框架,让学生了解两个凡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及其意义,展示出清晰的知识脉络,增强学生的知识理解。
  (四)促进自主探索,查找历史信息
  在课程改革的前提下,实现信息技术与初中历史课堂的有效整合,应该真正立足于学生的主体,让学生经过自主学习发现历史信息,提升知识准备,并能够通过自主学习让学,充分探索,培养他们的历史学习能力。例如:在《科学技术成就》的学习中,老师从网络上搜集20世纪50年代、60年代、70年代我国的科技成就并设计成微课短视频,短视频既包括科技成就的名称,也包括发明人和意义。在课堂上播放给学生,让学生在本子上进行简单的书写,既有助于加深学生的知识印象,又能够通过微课形式将相关科技成就的讲解更加生动直观化,有利于以视频的教学形式最大限度上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并能够让他们在视频的观看中不断地体会和感悟一代代中国科技人才对于中国发展的贡献,并且学习这些科学家们勤学苦练的崇高精神,赞叹我们中华儿女的聪明才智。
  (五)建立交互反馈,体现教学优势
  在历史教学中实现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老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些交互式的习题和讨论,实现人机的交互作用。在交互式的学习活动中,学生对于知识的认识和问题的解决是经过他们自身加工和建构的,不仅有利于加深学生的知识学习,还有利于促进学生历史综合技能的增长,培养良好的习惯。例如:在历史复习课堂上,老师摒弃传统的一张试卷的反馈模式,经过实物投影、多媒体课件等给学生展示历史练习题目,既能够使得复习方式更加方便,又能够提高复习的效率,让学生感受到历史复习不再只是简单知识背诵和练习题的书写,还可以获得耳目一新的感受,真正提高复习的效率。
  (六)利用网络资源,提高教学效率
  在历史课堂中,有很多历史故事、战争场面等等,老师很难用语言将这些场面进行有效讲解,无法促进学生的知识理解,而通过信息技术与历史课堂的有效融合,老师可以从网络上搜集更多的历史资料,利用网络资源共享的优势,在历史课堂上融入更多的网络素材,并结合教学实际进行这些素材的整理和筛选,摒弃传统单纯使用教材的教学模式,促进课堂教学形式的创新。同时,通过这些网络资源也能够给予历史课堂更多形象生动的知识展示,在图文并茂、声画同步中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例如:在《对外开放》的学习中,老师给学生在课堂上播放我国汉朝丝绸之路、昭君出塞、同日本交往(汉倭奴国王金印)的视频资料;唐朝鉴真东渡、玄奘西游的视频资料以及现代沿海一带建立经济特区和开放城市,大力引进外商投资,开放中国市场等资料,促进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到我国古今对外开放政策的发展,感受中国对外的和谐政策,了解中国引进来、走出去的信心,增强学生的历史认识,提升教学效率。
  五、 结束语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与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整合中,为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学生兴趣的培养提供了平台和途径。若想发挥信息技术的强大教学优势,老师应该科学利用、认真对待,将其作为课堂中的教学辅助工具,将老师的引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互配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宋学录.论初中历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相互融合[J].新课程研究,2020(7):85-86.
  [2]齊美玲.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与信息技术的结合[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9(22):46-47.
  [3]屈钊昕.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初中历史教学摭探[J].成才之路,2019(31):67-68.
  [4]谭运琼.借助信息技术实现初中历史教学不断优化的方法解析[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7):68-69.
  [5]张开雄.初中历史教学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整合小议[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9(7):249.
  [6]朱刚武.多媒体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价值研究[J].亚太教育,2019(5):73.
  [7]马银安.初中历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6):137.
  作者简介:陈孙玉,福建省南平市,福建省南平市顺昌县大干中学。
其他文献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种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复杂性活动.高效课堂就是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提升教师教的有效性和学生学的有效性,从而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获得较
目的:观察全身麻醉诱导时丙泊酚、咪哒唑仑两药催眠作用,研究两者间互相作用;观察丙泊酚、咪哒唑仑全身麻醉诱导时病人BIS变化,初步探讨BIS作为麻醉镇静深度常用评估指标的准确性
摘要:随着高校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过渡,大学生就业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综合素质突出的毕业生受到了用人单位的广泛青睐,团队精神是当代大学生素质的重要内容。分析了大学生团队精神的现状并提出了培养的具体途径。  关键词:就业导向 大学生 团队精神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1)004-173-02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全社会都在积极为大学生的
目的: 将重组人白介素-11(rhIL-11)应用于肝硬化脾功能亢进导致血小板减少患者,观察其升高血小板的疗效及对白细胞、血红蛋白及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的影响及副作用,探讨其应用
摘 要:文章探讨初中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全面深入地探索和改革初中生物理学习方式,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物理学习能力、学习效率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可以增强物理教师的研究意识,帮助他们学会反思,学会探索,学会在研究过程中主动,从而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以及专业能力的成长。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初中物理;综合素质  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当前新课
由于科技飞速发展,国际之间的科学竞争也日益激烈,国家人才的培养也作为测评国家综合实力的要素之一,尤其是人才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在目前新课改的大环境下,教师的教学方式
摘 要:高一化学的学习中,如果学生没有打好基础,或者对化学存有相应的厌学心理,这就会对学生后续的学习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对高一化学的学困生厌学的非智力因素进行分析及提出相应的转化方法是极其必要的,也具有显著的意义。  关键词:农村;高一化学;学困生;厌学;非智力因素;转化方法  化学属于一门对物质的结构、组成、变化、性质、合成等都需通过实验当做基础进行研究的一门科学,其通常有着显著的逻辑性与规律。
摘 要: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立德树人”已经成了教育的根本任务。因此也就使得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成了教学活动中的重要课题,这也是教育体制改革要求深入落实的体现,成了高中阶段教学活动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在初中物理教学的基础上进行拓展,让知识的渗透得更加深入具体,推动教学的顺利发展。基于此,文章从情境创设与概念教学结合、生活实践与物理概念结合、思维导图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不断渗透相应的劳动教育理念,对提高化学学科教学质量是非常重要的.文章从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和培养学生素质两个方面进行结合阐述,客观分析在化学课堂教学
对于高考生来说,高考不仅关系到他们的命运和前途,同时也关系到每一位中学生的未来发展状况.所以,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针对高考化学试题进行研究和分析成了一项非常重要